沒想到世界上有人很認真地把盲蛇當寵物養

2021-01-12 爬行天下

本帳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籤約帳號

前段時間我曾科普過世界上最小的蛇——卡拉細盲蛇(Leptotyphelops carlae)。很多人對盲蛇的印象莫過於又細又滑蚯蚓般沒眼睛穴棲吃螞蟻的存才。這樣的生物聽起來貌似很無聊,但沒想到世界上有人也有人把盲蛇當寵物蛇飼養。

 



飼養的最多的盲蛇是鉤盲蛇(Ramphotyphlops braminus)。鉤盲蛇原產亞歐大陸,在我國廣泛分布,但目前已經應遍布世界各地了(包括美洲的大洋洲)。


鉤盲蛇全長6-10cm,部分個體能長到15cm,身體如烏龍麵般粗細。乍一看和蚯蚓沒什麼區別,仔細觀察和你會發現它不但沒有體節,而且全身布滿了小小的鱗片。眼睛退化隱與皮下,小嘴不時吐出信子四處探索。

 


我對鉤盲蛇的最初印象來自BBC的紀錄片Life of cold blood,記得爵爺隨手操起一盤植物,把植物從花盤中拔出,一條蚯蚓般生物蠕動著出現在屏幕之中。小小的鉤盲蛇張開小小的嘴,對著又白又能嫩的蟻蛹一口一個,突然間就get到了這種生物的萌點。

 


目前鉤盲蛇還沒有大規模的飼養,但有部分爬行動物愛好者在挖到它們之後就把它們養在小盒子裡了。對,小盒子,比你吃外賣的飯盒還小的小盒子。環境布置也格外簡單,鋪一層溼潤的種植土,放個瓶蓋當水碟——搞定。

 


左邊的是躲避,但有土的時候它們是不會進去的


這種養法最真實地還原了鉤盲蛇的生存環境,但這種方法有個缺點:你會感覺自己在養一盆土,像觀察它們要麼把它挖出來,要麼從盒子底部往上看,但這種觀察方式不僅顯得很傻,而且連哪裡是頭都分不清。

 


更簡單的方法是直接在盒子裡鋪幾層層溼潤的紙巾,這樣我們能夠直接觀察到它們。鉤盲蛇強大的適應能力使得它們能夠分布於世界各地,極其簡單的環境就能是它們存活下來。正是由於飼養及其簡單,也使得它們能夠成為一種養在小盤中的寵物蛇。

 


鉤盲蛇烏龍麵般的身板是吃不下乳鼠的,在野外它們以螞蟻、螞蟻卵、螞蟻蛹、白蟻為食,其中白蟻佔絕大部分,偶爾會捕食小型殼軟的節肢動物,包括蜈蚣、其它昆蟲,它們甚至還會採食毛毛蟲拉出的排洩物。

 


人為飼養條件下建議餵螞蟻和白蟻,這都是很好找的食物,你可以自己繁殖螞蟻和白蟻來餵它們。

 



最有意思的鉤盲蛇的繁殖方式,已知所有的鉤盲蛇都是雌性的,它們通過孤雌生殖的方式繁衍後代。這也就是說只要你有一條鉤盲蛇,你以後就會有千千萬萬條鉤盲蛇。





更有意思的是鉤盲蛇是可卵生的,但它們也可以也可以胎生,這完全看它們的心情,也就是說有一天你可能翻開蓋子後會發現一窩鉤盲蛇蛋,也有可能會發現裡面多了一窩小鉤盲蛇。

 



也許有人會覺得養這種蚯蚓般埋土裡的小傢伙會很無聊,但如果你能靜下心來飼養它們,或許你能感覺到它們的萌。如果條件允許,架個相機配個微距鏡頭靜靜拍攝它們捕食的場景,也別有一番樂趣。




 

淘寶搜索店鋪:

爬行天下寵物用品銷售總店

總有一款是你需要

相關焦點

  • 鼓浪嶼居民抓到鉤盲蛇 世界上體形最小的蛇
    王星樂 商報訊(記者 王星樂)「我在家門口無意中抓到了一條小蛇,可能是世界上體形最小的蛇。」近日,家住鼓浪嶼的施先生撥打了本報新聞熱線8080000向記者報料。在家門口也能抓到蛇?還是世界上最小的蛇?這究竟是怎麼回事?昨日,記者帶著疑問來到了位於鼓浪嶼大德記浴場旁施先生的家。
  • 無毒、弱小、還眼盲,世界上最小的「小可憐」蛇——盲蛇
    提起蛇,很容易就會聯想到毒蛇,提起毒蛇又很容易能聯想到自己被毒蛇咬的樣子,一想到這些八尺的大漢都難免虎軀一震,好像對蛇的恐懼被刻進的基因裡,不僅是一個新種,而且還是世界上最小的蛇,從頭到尾粗細一致,長得和蚯蚓差不多,全長只有10釐米左右,也就比咱家得筷子長一些,細得又如同桂林米粉一般,甚至能盤在一枚25美分的硬幣上。
  • 餘姚有人養了兩條球蟒當寵物,沒想到後果這麼嚴重!
    在馬渚鎮小馬路上開紋身店的小謝,就養了兩條非洲球蟒當寵物。近日,小謝因這兩條蛇,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花600元在網上買了兩條小蟒蛇 沒想到後果這麼嚴重5月15日,餘姚市森林公安局接到群眾舉報,稱馬渚鎮小馬路一家紋身店裡有人飼養蟒蛇。民警當即對這家紋身店依法進行搜查。
  • 世界最小的蛇。也太弱了吧——盲蛇
    提起蛇,很容易就會聯想到毒蛇,提起毒蛇又很容易能聯想到自己被毒蛇咬的樣子,一想到這些八尺的大漢都難免虎軀一震,好像對蛇的恐懼被刻進的基因裡,又因為恐懼使得人們產生對蛇的厭惡,甚至憎恨。,不僅是一個新種,而且還是世界上最小的蛇,從頭到尾粗細一致,長得和蚯蚓差不多,全長只有10釐米左右,也就比咱家得筷子長一些,細得又如同桂林米粉一般,甚至能盤在一枚25美分的硬幣上。
  • 德陽驚現世界上最小的蛇!專家說可能是寵物
    幾天前,德陽市民徐先生和妻子在市區散步時,發現一條形似蚯蚓但行動靈活的黑色物體,夫妻二人經過觀察,懷疑是世界上最小的蛇——鉤盲蛇,於是帶回家中,製作了一個窩,併購買了食物進行餵養保護。兩天前,徐先生將這條疑似鉤盲蛇放歸了自然。
  • 世界上最小的蛇,盲蛇,生活在陰暗角落,為何深受農民的喜愛?
    特別是那些毒蛇,更是多數人憎恨的對象,畢竟若是不慎被毒蛇咬上一口,任何人都是承受了一定的危險,即使最後治好了也免不了受一番皮肉之苦。什麼是盲蛇盲蛇又叫鐵絲蛇、鉤盲蛇等,是一種無毒蛇,常年生活在石頭堆、腐木、落葉堆等一些陰暗潮溼的地方,喜愛夜間活動,特別是雨後的夜晚會來到地面覓食。
  • 有人把寵物當孩子養,有人當玩具養,寧願看著它死,也不讓它截肢
    也有人想到一個辦法,可以給狗狗重生,那就是「克隆」。因為陪伴自己19年的狗狗NINI因病去世,張玥演女士就做了個決定,她要克隆另一個NINI,這個代價就是要花38萬。但在這個世界上,薄情的人也不少。03同樣拿養寵物來說,有些人可能就是一時興起,或者單純地想要在孤單的時候有個陪伴,無聊的時候有個動物左右。
  • 世界上最危險的寵物,有人養了一噸重的公牛,有人卻養北極熊
    這頭水牛高達1.8米,身長2.4米,重達1.1噸,可能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寵物,這頭「寵物」是一頭10歲的公牛,身材高大,生性兇猛,飼養者為之取名為Wild Thing(野獸)。這個樣子的水牛可是一頭實打實的野獸。
  • 沒想到我也會養寵物
    小區位於山邊,大大小小的流浪貓隨處可見,有人專門買了貓糧,定時投喂,我也沒有什麼感覺。我一直不敢養寵物,覺得自己連一盆植物都養不了多久,寵物就跟不用說了。看到溼漉漉的小貓浪浪瑟瑟發抖,我憐憫之心還是爆發了,在業主群呼籲善心人士去收養它,沒有一個人響應,除了有個業主提出可以提供貓糧貓砂。眼看寒潮將至,我只能把小貓帶回了家。
  • 老大爺養了一隻寵物鵝,帶它去逛超市,沒想到卻被圍觀
    現在人的生活質量提高了,就會養一些寵物來豐富自己的生活,比如我們經常會見到的貓咪、狗狗、鸚鵡等寵物。當然也有人喜歡養大白鵝,在我們的觀念裡鵝是用來賣錢和吃的,但是抵不住有人對它喜愛不已。今天分享的就是一位外國老大爺和他養的大白鵝逛超市的故事。女子下班回家正好路過超市就想進去買點東西,只是遠遠的看到有一團白色的東西在奔跑。女子很好奇上跟上前一看,頓時挪不開腳了,這是農村三霸之一大白鵝啊!怎麼就跑超市裡來了?
  • 「兩不像」盲蛇頻現重慶城區 專家稱「請勿打擾」
    「兩不像」盲蛇頻現重慶城區 專家稱「請勿打擾」
  • 像蚯蚓長滿鱗片 專家鑑定是條鉤盲蛇(圖)
    前日,它跑到了福清一民宅,大家都說從來沒見過這麼奇怪的東西後經專家鑑定,這是條鉤盲蛇,不僅無毒,還是有益的野生動物。  當天傍晚,鄭先生和幾個朋友在自家門前乘涼,突然發現地面上有個黑褐色的動物在快速爬行。「我以為是條蚯蚓,但仔細一看,不時還有舌頭從它的頭部伸出。」鄭先生說,他們從來沒見過這麼奇怪的東西,就找來一個塑料瓶子,和朋友一起對這個「不速之客」進行了長達10多分鐘的「圍追堵截」,最後在一牆角下將其捉住。
  • 不想養貓,卻撿到一隻小奶貓,沒想到命運就此改變
    不想養貓,卻撿到一隻小奶貓,沒想到命運就此改變 一直很喜歡動物的Josh 但因為自己平時太隨性的個性 經常和朋友出去玩 無法擔起責任心養只寵物
  • 最小的蛇鉤盲蛇就像會吐信子的蚯蚓
    他抓到的「小蚯蚓」全身光滑,皮上似有花紋。後經請教華南瀕危動物研究所的胡慧建博士,才知這條「會吐信子的『小蚯蚓』」實際上是世界上最小的蛇——盲蛇的一種,叫鉤盲蛇。因其體長一般不超過20釐米,形似蚯蚓,故又稱 「蚯蚓蛇」,怪不得吳先生會把它當成蚯蚓了。
  • 今日出售:不長眼的小頑皮——盲蛇(僅5條)【頑主驛 • 寵物市集】
    喜歡爬寵那陣兒,在鬃獅蜥、豹紋守宮特受歡迎的時候我卻對鮮為人知的[雙冠蜥]來了電...最後大家都喜歡玉米蛇的時候我又陡然間發現了盲蛇,尤其是我們北方,這種沒幾個人聽過的東東瞬間讓我覺得像哈迪斯的靈魂附體一樣,深深的被吸引了。咱們閒話少說,直接奔入主題!
  • 市民邂逅世上最小的蛇 它的世界沒有雄性
    眼尖的他發現了一位「老朋友」———鉤盲蛇。據記載,這種蛇是世界上最小的蛇。  第一次偶遇以為是蚯蚓  陳先生第一次和鉤盲蛇邂逅,是在去年五月初的一天晚上。  據陳先生回憶,當時他在海滄自貿公園散步,還以為自己遇到的是條蚯蚓。它長十餘釐米,通體披著黑色鱗片,不過,行進時呈「S」形,速度比一般蚯蚓快,十分靈活。
  • 裝修時發現奇特"蚯蚓" 像鉤盲蛇會吐芯子(圖)
    怪「蚯蚓」幾天前曾跑掉     「我們發現了一條像蚯蚓的動物,在網上查了查,好像是鉤盲蛇。」6日下午,市民王先生給本報打來電話反映,他們公司在香港中路世貿中心內,近期公司內部裝修,工人在裝修時發現了一條很像「蚯蚓」的動物。     記者隨後來到了王先生的公司內,這隻動物被放在了一個鐵盆內,身體呈黑褐色,從表面上看確實很像蚯蚓。
  • 德陽市民壓馬路撿到「黑色蚯蚓」 原是世界上最小的蛇
    幾天前,德陽市民徐先生和妻子在市區散步時,發現一條形似蚯蚓但行動靈活的黑色物體,夫妻二人經過觀察,懷疑是世界上最小的蛇——鉤盲蛇(上圖),於是帶回家中,製作了一個窩,併購買了食物進行餵養保護。兩天前,徐先生將這條疑似鉤盲蛇放歸了自然。
  • 廈門市民邂逅世上最小的蛇 它的世界沒有雄性
    眼尖的他發現了一位「老朋友」———鉤盲蛇。據記載,這種蛇是世界上最小的蛇。第一次偶遇以為是蚯蚓陳先生第一次和鉤盲蛇邂逅,是在去年五月初的一天晚上。據陳先生回憶,當時他在海滄自貿公園散步,還以為自己遇到的是條蚯蚓。
  • 馬達加斯加發現新種「盲蛇」
    這一發現有助於了解視力幾乎為零的盲蛇如何在地球大部分地區開拓它們的殖民地。 盲蛇的身長可達到1英尺(約合30釐米)左右,生活習性與蚯蚓非常類似,分布在除南極洲之外的所有大陸地下。但與蚯蚓不同的是,盲蛇長有脊骨以及微小的鱗片。此項研究副領導人、法國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尼古拉斯•維達爾表示:「大陸漂移對盲蛇的進化產生巨大影響,盲蛇家族在大陸漂移的同時彼此分離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