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惡毒的生物是什麼?,有人會說澳洲方水母、藍環章魚,有人會說毒蛇,有人會說是蟑螂,有人會說是沒有良知的人……每個地域可能或多或少都有讓人畏懼的生物,但如果要說全世界呼聲最高的生物,一定是蚊子。
它的登場往往伴隨著讓人起雞皮疙瘩的嗡嗡聲,它的叮咬奇癢無比,蚊子可能是這個世界上最令人討厭的生物。
蚊子並不是什麼新奇的物種,它與人類一起經歷了長期的生物進化,蚊子距今已經存在了超過一億年,遠遠長於人類在歷史長河中留下的足跡。
據不完全統計,整個世界存在有超過一千種蚊子,不過不管是哪種蚊子,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以吸血為生,經過長期的進化,它們已經具備了完善的吸血方法和工具。在找到合適的皮膚表面後,它會在受害者皮膚上塗上大量的唾液,這些唾液起著防腐劑的作用,它可以麻醉即將被叮咬的部位,使相關部位失去知覺,從而達到吸血的目的。這些唾液也正是被咬過之後會又癢又紅又腫的原因,緊接著它用鋸齒狀的顎,也就是針狀的口器在你的皮膚上戳出一個小破口,然後探測扎入的部位,以便尋找血管。如果它成功找到血管,它就能吸上重量達他們自身體重兩到三倍的血。
我們如此討厭蚊子,以至於每年全世界花費數十億美元來讓蚊子遠離我們,如蚊香,除蟲噴霧,農用殺蟲劑……等,除了讓人討厭的原因,在一些地區,蚊子可能是致命的,它們會傳播黃熱病、黑熱病、登革熱、瘧疾、乙型腦炎等一切可以通過血液傳播的疾病,全球每年有大約100萬人死於蚊子傳播的疾病。然而,這個數字僅僅是表示的人類,其他生物也會因為叮咬而感染疾病。
所以,既然我們認為蚊子百害而無一利,為什麼不把它們消滅呢?畢竟人類如此擅長滅絕物種。可是事情遠遠沒有表面這麼簡單,存在於生態系統的每個角色都有相應的作用,它們都為生態平衡貢獻著自己的作用,可能作用很微弱,也可能很巨大,但可能總是不可或缺的。蚊子是蛙類、魚類、爬行類、節肢動物類、鳥類的食物,還是某些花種如蘭花的傳粉角色之一。
不過也有一些學者認為蚊子遠沒有那麼重要,他們的觀點是蚊子被消滅後,其它一些物種可以輕易的取代它,而死於相關疾病的人會減少,相關的經費會削減,但問題是蚊子被消滅後,對人類而言代替它們的是一個更友善的物種呢?還是一個更惡毒的物種呢?人類願意冒這個險嗎?能冒這個險嗎?
你怎麼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