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16日,澳大利亞政府宣布了一項在全國範圍內的野貓消滅計劃,承諾要殺掉兩百萬隻野貓,以保護本地瀕臨滅絕的其他生物。這項計劃得到了環保團體謹慎的歡迎。
![]() |
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北部的一直體型龐大的野貓 圖片來自ABC網站 |
聯邦環境部長格雷格•亨特在墨爾本公園野生動物峰會上揭開了這項保護瀕危物種的「五年計劃」,承諾要「停止並扭轉對我們本地物種的威脅」。這一計劃旨在保護包括20種哺乳動物、20種鳥類和30種植物在內的有滅絕危險的物種。
亨特說,澳大利亞的野貓導致27種哺乳動物頻臨滅絕,威脅包括袋食蟻獸、袋狸等120個物種的生存。全國各州達成一致意見,同意將野貓列為有害動物,可用誘餌、射擊、下毒等方式對其進行消滅。計劃還要求養貓的居民應對家裡的貓進行絕育手術,而且不要將它們放到室外去狩獵。
雖然澳大利亞地廣人稀、氣候宜人,是野生動物的天堂,但卻始終擁有超高的物種滅絕率。自17世紀歐洲人登陸這塊大陸後,先後有29種哺乳動物從澳大利亞的土地上消失,近1800種生物的生存受到危機。
除了農業生產擴張等人為因素,野貓一直以來就被認為是導致澳大利亞超高物種滅絕率的罪魁禍首之一。野貓在17至19世紀時引入澳大利亞,目前全國估計有近三千萬隻野貓「橫行霸道」,這些野貓每天要吃掉大約7500萬隻本土動物。它們的體型是一般家養貓的三倍,差不多有15公斤。
![]() |
生存受到威脅的袋食蟻獸 圖片來自《衛報》網站 |
執行這項計劃的專員格雷戈裡•安德魯說:「我們並不是恨貓,只是無法忍受它們傷害我們本地的野生動植物。」
有些人也建議應遵循食物鏈的規律來消滅野貓,用它的天敵澳洲野狗、袋獾來制服這些「小惡魔」。「用投毒下套的辦法在大範圍內可能並不有效,所以我們不如與大自然聯手。」迪肯大學的尤安•裡奇教授說。
本文來源:弧度(微信公眾號:hudunews)未經許可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