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兒童天才協會:「天才兒童」都有這5個特徵,你家孩子有嗎?

2020-12-05 騰訊網

今天想和各位家長說一說「天才兒童」這件事。

做家長的,或多或少都曾希望自己的孩子有過人的智慧,是個「聰明的小孩」,所以從小就帶著他玩益智遊戲,上早教班……

想要從孩子的一舉一動猜測,孩子機不機靈。

其實,關於「天才兒童」這件事,美國兒童天才協會早就有了說明。

1、突出的邏輯推理能力

在「天才兒童協會」認為天才兒童首要條件開就是「邏輯思維能力「。

而且確實在美國,大部分私立學校看重的ISEE考試有四分之一的題是邏輯題,研究生入學考試GRE裡也有大量邏輯題。

而我們國家,近些年來,幼升小考試中,也有了大量的邏輯題。

邏輯思維的強弱直接決定了孩子是否能快速看出事物的本質與規律。而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夠看清題目的本質與規律。

2、對知識好奇

智商高的孩子一樣可以平庸,只要他對知識並不好奇。

而且孩子學習是有內驅力,還是需要別人反覆催促,好奇心就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決定因素。

甚至史丹福大學校長在新生演講中都說:「我想提出我對你們的第一個要求。我希望你們能夠抓住機遇,並且保持好奇心,積極探索。」

3、注意力非常專注

這個世界上聰明的人有很多,但能沉下心來專注做事的尚屬於「稀缺屬性」。

只要看過各年各省的狀元,就會發現,他們有一個特徵,就是學習的時候特別專注。

而有些孩子,看著也是該玩玩,但是成績就是特別好,不是說他們多高的智商,而是這些孩子學習時有足夠的專注力,效率高的同時,學習也會更有深度。

4、想像力豐富

能夠把一個事情從0做到1從來都是最難的,比從1做到2難多了。而這當中的難度就在於是否有充足的想像力。

愛因斯坦也曾經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為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5、創造力

在現在這個機器化的時代中,論知識儲備、計算力,計算機可比我們強多了,而人類被計算機有優勢的就是創造力。

上世紀中葉,美國心理學家推孟選擇了數千名高智商兒童進行追蹤研究,歷時幾十年。

然而他研究的高智商「天才」兒童除了生活狀況比較好以外,沒有一個是真正杰出的真正杰出的其實是創新者。

這世界上,多得是智商高的孩子,但是能夠成為天才的,都是智力高的,是綜合思維的運用得當的孩子。

所以家長想要培養出一個「天才寶寶」,不必過分糾結,孩子的智商高不高,而是重視對孩子各項思維的鍛鍊,去提升孩子的智力。

畢竟孩子的生活還是要以遊戲為主,那麼益智遊戲不能少,也可以帶著孩子玩一些遊戲書。

在鍛鍊孩子的思維的同時,也能提升孩子的知識量。

那麼關於「思維遊戲」的書單,我就把我家大寶玩過的,我覺得最好的幾本介紹給各位家長。

《兒童全腦思維訓練》這套遊戲書共4冊,分為酷玩篇、歡樂篇、奇趣篇、創想篇。每冊中包含約80個遊戲活動。

涉及天文、歷史、數學、科學、自然、實踐等多學科知識,鍛鍊孩子對事物的推理、想像、觀察能思維能力。

同時還幫助孩子做了科普,在玩中收穫了很多知識和智慧。孩子可以學到有關星球等天文知識,也可以與史前生物交朋友,了解遠古時期的人類活動等。

適合4-8歲孩子玩。

《0-6歲幼兒左右腦開發遊戲書》

這一套繪本共10冊,包括觀察力、空間感知、視覺訓練、創造力。記憶力、專注力、數學能力等。

全都是由資深早教專家精心設計,是以連線、塗色、找不同、迷宮等簡單的小遊戲為基礎,讓孩子在遊戲當中鍛鍊大腦思維,寓教於樂。

因為包含一些【認安全標識】【小動物聚餐】等遊戲,所以在鍛鍊了孩子思維能力的同時,也幫助孩子學習了一些常識。

《神奇的燒腦思維遊戲書》

全書包含250個燒腦謎題,為7~13歲孩子打造,主要鍛鍊孩子的創新力、閱讀力、邏輯力、記憶力、創造力和聯想力 。

書中的題目使用的都是孩子們耳熟能詳的故事和人物,所以也可以全面提升孩子學習興趣、閱讀技巧、文學知識、科學素養。

《寫給小學生的思維遊戲書》

這套書由英國國寶級腦力訓練專家查爾斯·菲利普斯創作,主要是提高孩子的邏輯思維、橫向思維、客觀思維等多方面的思維能力。

這套書一共有五本,分別是《數學思維篇》《數字遊戲篇》《數獨遊戲篇》《邏輯思維篇》《推理遊戲篇》。

以上就是這篇文章的內容。

如果你對「思維鍛鍊」有什麼見解,或者是有什麼好的書單推薦,都可以在下方留言!

相關焦點

  • 哈佛大學研究:如果孩子有這3個特點,他很有可能是個「天才」
    生活中當我們談起天才時候,很多父母都會感嘆:為什麼自己的孩子就不是天才呢?其實,如果你想區分一個孩子是否是「天才」,這很簡單。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將來發展成什麼樣子,其實在孩子小時候就可以看出來了。
  • 也許是個天才兒童!
    而且平時會看感興趣的歷史書,在很多同齡孩子還搞不清楚中國的朝代更替的時候,她已經在那琢磨「二戰」、「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等歷史話題了。這樣一個明顯很有天賦的兒童,竟然在被診斷為「多動症」。而且,在目前所能見到的所有有關報導中,關於診斷的過程僅僅只有一句話描述「方醫生又為小娟做了注意力、視聽整合等一系列專業的檢查,然後又向老師和家長詳細了解小姑娘的日常表現,最後得出的結論竟是孩子患有多動症。」然而這樣的「診斷」卻並沒有給出任何相關的專業性判斷和根據。更加奇怪的是,跟著這則新聞一同出現的卻是多家醫院的多動症相關廣告。
  • 40年研究了5000名天才兒童,科學家發現了天賦的秘密
    相信每一位家長心中,都曾經有過這樣的疑問:天才是怎樣煉成的? 別說,不只是家長,科學家們對於這個問題也很關心。1971年,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和範德堡大學在美國教育部的扶持下,發起了一個名為SMPY(Study ofMathematically Precocious Youth,數學能力超群兒童研究)的研究小組。 這個小組以三位美國頂尖教育科學家為核心,追蹤全美5000名最聰明的兒童的成長軌跡,尤其是那些在數理邏輯上Top 1%、0.1%甚至是0.01%的孩子。
  • 一滴唾液就能測出孩子是某方面天才 這種檢測你信嗎?
    新華社長沙3月18日電題:一滴唾液就能測出孩子是某方面天才,這樣的兒童天賦基因檢測你信嗎?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袁汝婷、白田田  通過唾液就能測出孩子具備哪種天賦,並以此作為孩子的「培養說明書」,培養出某個領域的天才……名為「兒童天賦基因檢測」的項目,近來在各地悄然流行。
  • 「鷹爸教育」引熱議 天才寶貝專家來解讀
    微博投票顯示,有近三分之二的網友反對「鷹爸」的教育方式。記者邀請到了來自美國、全球知名幼教領導品牌睿稚集團旗下天才寶貝的教務總監白如芬Ivory,解讀「鷹爸」教育,闡述其中的育兒之道。  Ivory認為多多的教育情況是一個特例,但從中可以看到孩子的可塑性。先天早產可能腦癱痴呆的多多在父親的鷹式教育下,智商潛力高達218,4歲就進入小學一年級旁聽。
  • 心理專家:高智商兒童,8歲前會有這幾個表現,看你家的是不是
    有時,出於好奇,周圍一些朋友會問她:「智商高的孩子看起來和普通孩子一樣嗎?」蘭蘭回答道:「如果是智商高的孩子,那確實與普通孩子不同。」而一般那些智商高的兒童,在8歲之前會出現這些徵兆,父母可能要細心一點才會察覺到:性格偏急躁,但喜歡閱讀書籍對於一些智商較高的孩子,思維方式與普通孩子不同。
  • 為家長推薦3本教育好書,尤其第一本,德國天才兒童背後的教育
    為監護人推薦三本教育好的書,特別是第一本,德國天才兒童背後的教育為家長推薦3本教育好書,尤其第一本,德國天才兒童背後的教育,今天小編給各位家長的是關於幾本教育書的養育方法,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在煩惱怎麼做才好,這時,父母最好多讀一些有關教育的書,我相信這些書會給你很大的啟發
  • 「天才」阿斯伯格?把數學書當玩具的孤獨症孩子
    今天我們說說第二種理解傾向,對於高功能孤獨症覺得是「天才啊、孩子愛鑽研、沉浸自己的興趣多好啊」的另一種極端思想。給一段對白:「你現在可以休息了,你去玩會吧?」「看數學書。」「」馬上就要兒童節了,你想要點什麼呢?「」「三年級數學書!」「馬上你就要生日了,送點什麼給你呢?」「四年級數學書。」
  • 為什麼亞裔天才高分進藤校後,表現卻一言難盡?
    ▲ 《愛,金錢和孩子——育兒經濟學》各種數據表明,美國的父母確實越來越重視教育,各個家庭在孩子教育上的金錢和時間投入在成倍增加。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包括美國在內的很多國家都在流行中國式「推娃」。社會各界普遍的看法是:部分亞裔學生不是真正的天才學生,是被父母硬「推」出來的天才學生,常春藤大學並不適合他們。這就涉及到東西方教育理念的一個重大分歧:天才是「推」出來的嗎?勤奮和天賦哪個更重要?
  • 研究「天才少年」45年後,科學家發現了什麼?
    它創立於1971年,直接轉變了之後美國教育系統鑑別和支持高天賦兒童的方式。持續研究45年之後,科學家們得出了幾個重要的結論。 按:本文經授權轉載於公眾號「Nature自然科研」。這一創立於1971年項目,日後改變了美國教育系統鑑別和支持高天賦兒童的方式。
  • 智商高的娃,多半會有這些「怪癖」,父母別傻傻扼殺了「天才」
    曾有專家研究發現智商高的孩子,在小時候往往會有一些讓人難以理解的「怪癖」,很多驚世的天才都有著不為人知的怪癖,人們都說:「天才和瘋子只差一線」,今天我就和大家聊聊天才兒童們的怪癖。這些名人無一不是有怪癖的,其實很多高智商的人都有怪癖,而且這些怪癖在小時候就會有表現,智商高的孩子,多半會有這些「怪癖」,父母別傻傻扼殺了「天才」。
  • 世界上18 位天才!他們智商均超過兩百,看看我們與天才的差距
    她贏得了2010年世界盃和2010年波戈驚人的兒童獎。除此之外,你可以在金氏世界紀錄和林卡世界紀錄書上找到她的名字。 5.薩阿德·納賽爾 兒童神童薩阿德·納賽爾是印度最年輕的工程師,5歲時閱讀他父親關於Java編程的書。7歲那年,他完成了一本關於C++。
  • 這七道兒童智力題難倒了老師,誰會這七道題就是天才呀!
    作者:寶寶知道 娛人碼頭 其實小編也特別喜歡類似腦力測試的題目,不僅大人可以玩,兒童也可以,甚至比家長還厲害,不信你試試!這些題考的不是知識,主要還是思維方面的,小朋友沒大人想的那麼複雜,反而能一下子說出答案! 7道兒童智力題,卻難倒了老師?
  • 英國的天才叫牛頓,德國有個叫愛因斯坦,中國有個天才叫什麼?
    科學天才就是讓人類進入近代化所不可或缺的推動者。和那些身經百戰的將軍,雄才大略的領導者不同,科學天才往往足不出戶就可以對世界產生深遠的影響,改變人類社會的生產技術,和生產力的發展相互促進,可以說隨著技術的發展,科學家的作用也變得越來越重要了。哪個國家如果出現了天才的研究者,就有可能搶佔先機,甚至改變國家的歷史。
  • 2016商業綜合體兒童業態新晉20大人氣品牌
    三、紅黃藍  1998年,創建了中國第一家0-6歲親子園,創立"紅黃藍親子園"品牌,到現在已經有18年的發展歷史。  在全國近300個城市擁有1000多家親子園和300多家高品質的幼兒園,平均每周20萬個家庭走進紅黃藍早教課堂。  紅黃藍親子園 + + 竹兜早教 = 紅黃藍產業
  • 美國心理學家發現:高智商兒童卻有相同之處,但並非靠遺傳
    被稱為「智商之父」 的美國心理學家劉易斯·推孟在20世紀20年代做過一次大規模的研究:通過智力分數測試挑出1500個智商大於130的孩子,持續追蹤他們的後續情況。在經過多年的追蹤調查後,這位「智商之父」發現這些高智商兒童大多有以下共同點。
  • 智商高的孩子,都有這些「怪癖」,父母別傻傻扼殺了「天才」
    很多的天才小時候都有很多「怪癖」行為,可能家長都無法理解孩子,甚至還抱怨自己的孩子缺點多,但是老話說得好:「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所以,當你發現孩子身上出現難以接受的「怪癖」時,家長先不要著急糾正,沒準你能培養出一個小天才呢!
  • 《超能陸戰隊》: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人的成長需要引導與陪伴
    就是這樣一部動漫,美國電影協會卻將其定義成為了「PG級」——家長輔導級的作品。這是因為《超能陸戰隊》不僅僅會帶你領略一個高科技的世界,作品背後的所要表達和凸顯的價值觀更是有著非常深遠的教育意義,它想要表達的更多的是人在成長過程中所要面臨的問題以及解決的方式。
  • 「準天才」的孩子,會有這3種「怪癖」,父母要學會識別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為「人中龍鳳」,希望自己的孩子有高智商,成為自己的驕傲。可是,又有多少孩子可以做到呢?本來有些孩子,明明有「準天才」的才能,不過由於一些父母沒學會識別,認為孩子是淘氣,不懂事甚至是「怪癖」,於是把孩子的這種「準天才」的才能「扼殺」到搖籃裡。
  • 星際天才之太空貓
    星際天才之太空貓是一款非常好玩的趣味休閒小遊戲,這款遊戲畫風卡通可愛一蹦一跳的太空冒萌萌的,這款遊戲專門為兒童打造的每個遊戲都給孩子帶來不一樣的遊戲體驗可以鍛鍊孩子的想像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快點下載和孩子一起體驗這款遊戲的樂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