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小名阿鬥,至於為什麼叫阿鬥呢?是這樣的相傳在劉禪出生時,甘夫人在夢中吞下北鬥星隨後懷孕了,所以劉禪的小名就叫阿鬥,但這並沒有改變劉禪無能事實,後人也常用「扶不起的阿鬥」來形容那些生性愚鈍,一生碌碌無為的人。
在劉備去世後,太子劉禪繼位,由諸葛亮輔政,蜀國當時局勢動蕩不安,諸葛亮為了穩定局勢,同吳國聯盟,國內停戰休養生息,後來魏國政權由曹氏落入司馬氏,政局發生改變,夏侯霸投靠劉禪,劉禪還派人去接夏侯霸,還任命夏侯霸為車騎大將軍,諸葛亮曾上書劉禪,勸誡劉禪:「親賢臣,遠小人」,之後宦官黃皓開始幹預政事,賢臣姜維上書劉禪請求將黃皓處死,劉禪卻不以為然。
姜維這一舉措沒有得到處置黃皓,還給自己引來殺身之禍,姜維無奈之下不再冒險,遠離朝堂,劉禪不聽賢臣的勸諫,還十分信任宦官黃皓,景耀六年,司馬昭率兵攻打蜀國,朝堂上下都不知道此事,就是因為黃皓告訴劉禪不會發生戰爭,才導致沒有提前做好準備去迎敵,最後魏軍步步緊逼的,劉禪只能投降了,蜀國就這樣毀在劉禪的手中。
關於劉禪還有一個成語「樂不思蜀」講的是司馬昭準備宴會招待劉禪,司馬昭問劉禪是否會想念蜀國,劉禪喝醉了,說不想念,還繼續高興的喝酒,舊臣告訴劉禪不能這樣回答,要說想念蜀國,他們才會讓你回到蜀國,司馬昭又問同樣的問題,劉禪就按舊臣說法回答司馬昭,司馬昭就說之不是你的想法吧!劉禪還說你怎麼知道,劉禪的愚鈍也是造就了蜀國滅亡的結局的原因之一吧。
劉禪投降後,司馬昭沒有殺他,將他好好安頓,但留著亡國後人始終不是辦法,司馬昭的手下就多次建議殺了劉禪,司馬昭一想也對,就去劉禪住處看他,看到門口的「中山寨」三字,這三個字的意思就是表明劉禪沒有任何野心,只想老實在山中老死,司馬昭見劉禪傻乎乎的樣子,就再沒動殺他的念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