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奸,驢老了猾,兔子老了不好拿」, 農村這句話說的太對了

2021-01-17 趣玩三農

從老一輩人那流傳下來的諺語實在是太多太多了,一些在如今的社會上仍然是適用的,但是一些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潮流了。這些俗語都是跟我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不過在這些口口相傳的俗語中,有一些是非常直白的,能讓你很好的理解它所表達的意思。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的一句俗語,那就是「人老了奸,驢老了猾,兔子老了不好拿」,這裡的是用人類、驢以及兔子做類比,說他們上了年紀之後就會變得很圓滑,人會變得會左右逢迎了,老驢在自己上了年紀之後會變得不愛幹活了,而兔子在自己年邁之後並不會讓人那麼容易捉住了。雖然說這其中含有貶義的意思,但是也不無道理。

隨著年歲的增長,你的經歷慢慢地豐富了,很多事情你都經歷過或者是見識過,學會了該如何使自己在所在的圈子中如魚得水,不會像年輕的時候一樣一臉茫然。圓滑一點並沒有什麼不好,只是這還得看具體的人或者是事,只要你做到心中無愧的話,才不論是哪一種方式呢,既不傷害他人,還能儘可能讓自己發自內心地感到快樂,這有何不可呢?

不過正是這樣的一種處事圓滑的態度,會給人一種狡猾奸詐的感覺,會覺得他這個人的內心是有多陰暗,但是這並不能以一概全,畢竟很多事情都得從多個方面去分析,若是「圓滑」的人能夠想你所想,將很多方面都考慮好,說話漂亮一點不更好嘛,而且這樣的他也是從剛開始的小白開始的,一路成長過來的。

農村的很多俗語在一些人看來可能顯得粗糙了些,但是道理卻是著實戳人心的,值得我們去深思與學習。

相關焦點

  • 農村老人常說:「人老了奸,驢老了猾,兔子老了不好拿」是真的嗎
    農村老人常說:「人老了奸,驢老了猾,兔子老了不好拿」是真的嗎?自古以來,作為諺語、俗語、習語、老話、老人常說之類的語言,是經過時間千錘百鍊和沉澱的語言精華,也是老祖宗經過貼身經驗總結出來的,是有一定的科學道理,就像俗語說的「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題主說的這句老人常話是真的!還有一句是這麼說的「人老了奸,鬼老了猾,兔子老了鷹難拿」,也是這個理。
  • 農村俗語「人老奸、驢老滑,兔子老了不好拿」,原來是這意思!
    農村裡有很多有意思的俗語,如果是在農村長大,家中又有老人的話,那在成長過程中肯定或多或少聽過一些俗語。其實,這些老話也是有一定借鑑價值的。那你可聽說過「人老了奸、驢老了滑,兔子老了不好拿」這句俗語呢?這句俗語在不同的地方版本也不同,有些地方也說成是「人老奸、馬老滑,兔子老了鷹難拿」。其實,不管說法如何變化,意思都差不多的。人老了奸這句俗語的意思是說人年紀越大,經歷的事情就越多,明白的道理也就多了。正所謂:吃一塹長一智,經驗豐富了,也就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了。
  • 農村俗語:「人老奸,驢老滑,兔子老了不好拿」,你聽說過嗎?
    在農村一些老人總喜歡給自己的後代們講道理,他們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經驗影響後輩,這樣的話就能夠讓他們明白不少道理那樣在日後的生活中也能夠更加順心,雖然這些老人沒有讀過多少書,對於書本上的東西了解的比較少。
  • 農村俗語:人老了奸,驢老了滑 ,兔子老了鷹難拿,什麼意思?
    農村的老人至今還會說一些老俗語,這些俗語城市農村都比較通用,留下來的每一句都是人們的智慧和總結,其中還包含了很多的道理,這些你知道嗎?偷雨不偷雪,偷風不偷月這句話看起來並不好理解,其實它講的是關於防盜的問題,在以前的農村治安差,村子裡經常會有小偷,而這些盜賊也都是選擇在颳風和下雨的天氣進行偷盜,在下雨時,雨聲可以掩蓋他們的腳步聲,在下雪天會留有腳印,所以他們不會在雪天出來活動,所以就會在颳風等惡劣的天氣出來活動,如果在月光比較亮的天,視線比較好容易發現他們。
  • 老濟南兔子王不斷被恢復,非博會濟南非遺講老濟南故事
    文/圖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師文靜「濟南自己的兔子王,也太漂亮了!胳膊還會動!」「這些兔子王形態各不相同,有什麼細微的區別?」「兔子拿根小棒在幹什麼?」他一直說,濟南兔子王不是一塊泥巴,它是非常有魅力的傳統文化,所以,他幾十年來做兔子王不只是掌握這門老手藝,而是花費了大量的心思來研究老濟南兔子王、研究老濟南的中秋節慶文化、拜月歷史風俗等,而且花大量的心思查找歷史資料,努力恢復老濟南兔子王的風採。
  • 「二月沒九,餓死豬狗」,這句農村的老諺語有什麼道理
    「二月沒九,餓死豬狗」,這句農村的老諺語有什麼道理在農村裡其實有很多的俗語都是關於節氣的,而且這些俗語也都是老一輩的人們,他們根據自己的生活,還有勞作總結出來一些經驗還有教訓,雖然說現在的科技技術已經很發達了,大家也都可以通過來看天氣預報知道未來的天氣
  • 農村老物件照片曝光:老式「暖手寶」讓人懷念,手工推子太個性!
    農村老物件照片曝光:湯婆子:相當於現在的暖手寶!這可謂是老式的「暖手寶」呀!真的讓人懷念!冬天用來取暖,是一種銅製的容器,扁圓形,外面包布,灌滿開水,裝進布袋,暖手或者暖床用!農村老物件照片曝光:煤油燈。小時候家裡雖然有通電,但經常會斷電,所以晚上通常都是用這個。
  • 肉不是隨便吃的,老話說:「驢肉香,馬肉臭,餓死不吃騾子肉」
    老話說: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騾子和馬從外形看比較相像,只有仔細瞅,才能分辨出來。不知大家發現沒有,其實驢在外表上跟騾子和馬也非常類似。有意思的是馬、騾子和驢其實是「親戚」關係,它們同屬於奇蹄目馬科下面的物種,其中騾子是馬和驢的種間雜種,屬於「雜一代」,跟獅虎獸的家庭背景差不多。
  • 別忽視農村人常說的「人老貓腰,樹老焦梢」,很可能隱藏著疾病!
    「人老貓腰,樹老焦梢」這句俗語,大致講述的是一種生命的自然規律。貓腰,意即像貓一樣把腰弓著,也就是彎腰的意思。焦梢,是指樹木的枝梢乾枯焦黃。這句俗語正是用樹木的生長做比,喻人年老之後,猶如老樹枝枯葉稀一般,身體日益衰老,腰也伸不直了。
  • 聽說有人專門去農村收購老母豬,是真是假,他們又用來幹什麼呢?
    有利潤就有買賣,這是生意場永遠不過時的一句話,包括專門開拖拉機去農村裡收購老母豬的收豬販子。在大家的印象中,母豬肉一直是不能吃的,有激素吃了對人體不健康,母豬最後都會被挖坑掩埋掉,但是,想的永遠是好的,現實永遠是令人意外的。
  • 「千年的王八,萬年的龜,百年的兔子沒人追」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千年的王八,萬年的龜,百年的兔子沒人追」整體引申含義是做了很精明,其為人處事已經超出了常規,這些人往往精明過了頭,就沒有親戚朋友了。這兩句俗語很有意思,前面兩句是褒義後面一句是貶義。放在一起作對比,讓人知道太過狡猾,並不是好事,只有敬而遠之,避而不見了。
  • 農村老人常說頭無腦油腳無汗,到老都是窮光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有著各種各樣的俗語,其中有很多俗語是關於生活類的,生活類的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根據多年的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比如「頭無腦油腳無汗,到老都是窮光蛋」,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呢?頭無腦油腳無汗,到老都是窮光蛋的意思是如果一個人頭上沒有油,腳上沒有汗,那麼到了老了以後便是一個連最基本的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的窮光蛋。我們先來看頭無腦油,在以前人們的生活都還不是很富裕的時候,區分一個人貧窮還是富有,除了看身上穿的衣服可以判斷以外,就是看人臉上有沒有油光。
  • 兔子為什麼老撓耳朵
    兔子老撓耳朵的原因有很多,比較普遍常見的原因應該是耳蟎。所以當兔子有老撓耳朵的現象時,兔子主人可以進一步觀察看它的耳朵內部是否有很多黑色、褐色的髒東西;在耳朵的邊緣是否有硬物等。
  • 媚驢遊記:一隻老黑狗的五一穿越!
    午後,兩撥人差不多同時來到獅子壩,一隊悠閒自在,一隊負重而行,他們都以天鼓為背景拍照片,沒有什麼新意。有點意思的是重裝隊裡有幾個老熟人——隊長、傑哥和醋溜溜。被稱為隊長的那個小夥子,兩年前我曾見過,不同的是,他居然娶了個漂亮媳婦兒。兩年前,這個隊長和悍馬、老藤椅、兔子、燕子、清茶等重裝來過,之所以我能記住他們的名字,是因為重裝來這兒的人不算多。
  • 為何驢馬不能同槽餵養?老話說:驢馬不同槽,貓鼠不同道,啥意思
    在以前的農村,家裡能有一頭毛驢也算是「小康之家」了,毛驢的用途特別廣,能駝能跑還能拉犁。雖然驢和馬都是同類,但是驢比馬好養的多。有句俗語叫做:「驢馬不同槽,貓鼠不同道」,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 那些獨生子女父母,老了會後悔嗎?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特別是獨生子女父母,他們的晚年生活靠獨生子女,有時候真的很無奈,那些只有一個孩子的父母老了後悔嗎,聽聽這兩位老人怎麼說。01李奶奶,我鄰居,今年65年,一個兒子李奶奶是一名退休教師,因為年輕的時候教學,工作比較忙,沒有人帶孩子,所以只生了一個兒子。李奶奶說如果時光能夠倒流,她會再生一個孩子。
  • 什麼樣的表現表示貓咪老了?吃不好睡不好,這都是很常見的
    話說人都會有老的一天,對於貓咪來說也是一樣的,它們從小被養在主人家裡,經過了十幾年的生活,也會漸漸的老去,總有一天就會死了。如果說它們沒經歷任何意外的話,最多也就是活個十幾歲也會去世,這是因為貓的壽命本來就是有限的。
  • 農村老話「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因此有句老話,「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這都是古人所經歷過後所總結下來的話語,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所謂老大的「傻」包括著關心照顧弟弟妹妹的奉獻精神,最小的孩子沒有這個機會。老二的奸是因為夾在老大老三的中間,充不了老大,裝不了老小,只能靠自己老三則是由於有父母的疼愛,哥哥姐姐的照顧,一般就是有點任意妄為的老大傻老大是父母的第一個孩子,孩子的一切都強烈的吸引著初為父母的注意,父母親和親友都把喜悅和希望傾注在孩子身上。老大是家裡的中心人物,父母親對老大的接觸和愛撫也特別多,小心翼翼地照顧。由於沒有育兒經驗,對老大的照顧往往是過度的。
  • 老話說:「有東無西,家無老妻」,啥意思?
    所以古人認為房子直接影響著家裡人的運勢,有句俗語叫做:「有東沒西家無老妻,有西無東家無老翁」,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古人在蓋房子的時候,最講究相互對稱的關係,這也符合人們的審美觀。所以以前人蓋房子,最喜歡蓋成四合院,也就是東西南北四面都是房子,中間是院子。位於北面的就是正房,東西兩邊是廂房,南邊被稱為倒座,因為背對著太陽。「有東沒西」指的就是只有東廂房沒有西廂房。
  • 農村俗語「千年的王八好找,十年的老鴨難尋」,鴨子活不了十年?
    導讀:農村俗語「千年的王八好找,十年的老鴨難尋」,鴨子活不了十年?在農村,很多人都喜歡養殖一些雞鴨鵝之類的,因為蛋類也是主要的肉食來源。除了可以食用補充營養外,還可以把蛋類拿到市場上賣,換錢賣柴米油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