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的性與愛:那些偷食禁果的孩子,都在想些什麼?

2021-01-13 健康千金方

▲ 這本書因為包含了20位未成年人的性經歷採訪,曾被西部某教育機構視為淫穢讀物查封。但小編覺得,它是目前為止,我看過最好的性教育讀本之一。


編者按+

在談論性教育問題時,我們似乎理所當然地默認,絕大多數未成年人是沒有性經驗的。但早在17年前, 廣州市兩名高二學生,在看到一則「中學生九月墮胎潮」(在開學之前墮胎)的新聞後,就做過一組調查。結果顯示:在279份問卷中,54.2%的中學生接受未成年人性行為。雖然調查範圍不大,但我們已經能從中窺見,部分未成年人對於性行為的態度。少男少女為什麼會早早踏入「禁區」,他們究竟在想些什麼?今天小編分享的這本《藏在書包裡的玫瑰》,展現的正是這些大人們不敢正視,孩子們不會主動提起的問題。

作者:書單君  來源:書單(id:BookSelection)

總有些父母認為,只要小孩好好念書,成績優秀,就可以把心放在肚子裡了,因為好孩子是不可能偷食禁果的。

作者採訪的孩子中,有半數以上是師生公認的好學生,紫琰就是其中之一。17歲那年,她在本地的重點高中念書,升學壓力本來就大,父母卻還在不斷向她施壓。一天,她又跟父母吵架了,晚上不想回家,就騎著車在街上遊蕩,打算去網吧熬一宿。與網友聊天時,紫琰忽然萌生了去網友家借宿的想法,對方也同意了。其實他們的關係並不是很熟,但那個人承諾兩人可以分開睡,讓她住在臥室,自己去客廳睡沙發。
從網吧出來的時候,她雖然遠遠看到了正在尋找自己的父母,但那時自己只想逃離管制和壓力,於是騎著車飛快地離開了。回想起那晚,她覺得就像一個錯亂的,不該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見面之後,兩人先去唱了會兒歌,直到凌晨2點才回去。到家之後,那名網友並沒有像之前說的那樣去客廳,她也沒有拒絕,就這樣糊裡糊塗地與他發生了關係。因為並不喜歡這個男孩,當時她很漠然,把這次經歷當成一種純粹的發洩和自暴自棄。先是擔心會懷孕,然後又開始對自己感到失望,像是陷入了無法挽回的墮落。她反反覆覆地想,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做,為什麼一直傷自己的心,傷父母的心,卻沒有答案。莫名其妙的第一次,給紫琰的心靈帶來了很大的衝擊,甚至讓她在一段時間裡,對自己的身體放任自流,不再重視和信任感情。直到長大成人,她也不曾與父母說起過這件事,也沒有談論過自己任何一段戀情。因為從小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她與父母的關係並不親近,除了學習之外,再沒有其他話題。父母很保守,小時候一起看電視,有接吻的畫面,媽媽都會遮住她的眼睛,更不用說什麼性教育了。她說,如果能跟父母早有交流,或許就能避免那次衝動的行為,至少不會發生得那麼早。在這本書裡,所有接受採訪的孩子,都和紫琰一樣,還不明白「性」是怎麼回事,就背著家長發生了自己的第一次。無所不在的壓力,是孩子發生性行為的原因中,成年人最容易忽略的一點。他們的父母,大概永遠都不會知道,自己的孩子經歷了什麼。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令小編非常意外的是,大部分受訪者的第一次,並非出於對愛的渴望。

並且,驅動男/女孩發生性行為的,是兩股截然不同的力量。孫杉是一個很有表達欲望的男孩,高二那年他遇到了第二個女友,女孩正在念大一,年紀比他大些。那時他已經看過一些「小黃片」,很想知道性交是什麼樣的一種感覺,是否真像電影演得那麼誇張。戀愛談了有一段時間,向女友試探過幾次口風後,一個周末,宿舍沒人的時候,他們發生了第一次性行為。他當時很衝動,並沒有想太多,也沒有買安全套這類東西。女孩其實並不想做,始終處於被動的狀態,而且很害怕,一直問他:「萬一有了怎麼?怎麼辦?怎麼辦?!」他哄她不要擔心,其實自己心裡比她還怕。直到下個月女友說來月經了,他才放下心來。在他看來,青春期的性慾望就像餓了要吃飯一樣,你雖然不想,但生理卻要求你這樣。與青春期的男生容易在性慾中煎熬不同,青春期的女生更在意情感的交流。歷歷的第一次發生在16歲,當時她正在澳大利亞做交換生,正好初中時的初戀也參加了這個項目。因為與高中的新同學不熟,她只能與這個前男友說說話,一來二去關係就又親近了。直到發生關係前,她對性的印象都非常懵懂,覺得不過是像電視上那樣,一個男人壓在一個女人身上而已,連勃起是什麼都不知道。相比第一次的經歷,歷歷似乎更喜歡談論擁抱、親吻和撫摸。她把與初戀擁抱和撫摸時溫暖的感覺,與小時候去阿姨家玩,睡前阿姨親吻她額頭時的感動聯繫在一起。在澳大利亞第一次發生關係時,她並不是主動的一方,只是有些好奇,又覺得兩個人以後肯定會在一起,所以沒有拒絕,但後來才發現他們之間的感情,並不是愛。從始至終,她感受到的都不是快慰,而是與人擁抱在一起的溫存。在這之後,她和紫琰一樣,對愛情產生了很大的懷疑,在學校和家裡努力維持著一切正常的表象,獨自消化掉了所有的掙扎和壓力。少年們為什麼會對性與愛產生錯亂的感覺,是因為他們不明白:生理的愉悅不管有多重要,與有益的感情收穫,不完全是一回事。正如少女問題專家貝琳達·漢福特在《這是女孩子的事》中寫道那樣:在戀愛中,過早發生關係,反而會阻礙你們進一步相戀。


在這本書裡,沒有一個孩子從家庭或學校那裡接受過性教育。

他們的性知識,來源於社會裡龐雜的信息,這無形中也製造了很多「性隱患」。比如,很多女孩們的第一次並非自願,而是在對方不斷的要求下,來不及認真思考,抱著「為愛付出」想法,半推半就發生的。在整個過程中,她們的內心是矛盾、猶豫的,事後又非常後悔和自責,甚至因此自暴自棄。沒有人告訴她們,性的問題上不需要遷就任何人,不能被任何人催促和強迫。也沒有人告訴過男孩們,當女孩表示出抗拒和迴避時,應該停止,否則就是侵犯。因為缺少性知識,他們的「第一次」並不成功也不美好,而且很危險。高一那年,家明嘗到了夢寐以求的「禁果」。第二天,在學校長跑時,旁邊一個哥們兒隨口說了一句「一滴精,十滴血」。聽到這話,他心裡咯噔了一下,覺得自己的身體可能要虛了,整個人都籠罩在恐懼中,還吃了很多大棗。因為懷疑自己腎虛,他非常自卑,可那時沒有人能幫他解決問題。無法諮詢家長,詢問周圍的同齡人,又發現他們和自己一樣困惑,生理課上老師只是帶著大家看著圖,認認身體器官而已。更令人擔憂的是,這些孩子在發生首次性行為時,沒有採取安全措施,全然不知片刻歡愉背後所隱藏的兇險。▲ 中國疾控中心的數據顯示,2011至2015年,中國15-24歲大學生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年均增長率達35%。在建立性關係時,還是孩子的他們也沒有準備好,對可能發生的一切承擔責任。有性行為的青少年中,超過半數在首次性行為時,未使用任何避孕方法,但這些孩子們,有能力照顧和養育一個新生命嗎?如果孩子真的懷孕,家長肯定很難接受,但又有幾個父母會教給孩子,如何使用安全套,如何保護自己呢?在大多數中國家庭中,安全套的盒子是父母們藏得最好的物品之一。我們性成熟的過程太畸形,比應試教育還慘。應試教育起碼有人跟你嘮叨不停,還有考卷可做,而這事連資料都不好意思找,找到了也不知有什麼用。孩子對性的探索,就像「早戀」一樣禁不掉,青春期的甦醒是不可蔑視的。這種感受我們明明都經歷過,但荒唐的是,長大之後,很多人好像忘記了自己當年的迷茫和掙扎。面對這個問題時,家長和學校只有擔心,沒有關心,只有訓教,沒有溝通。整個社會中,「熱切關注」未成年人性行為的,竟然是人流廣告。很少有人追問,孩子為什麼偷食禁果,這些性經歷給他們的人生帶來了什麼。面對家長和老師的嚴令禁止和說教,青少年們不解且壓抑,自己要等到什麼時候,才可以像大人們一樣去體驗「性」?關於性教育,我們要教給孩子的,還有很多——不止是性知識,還包括與性相關的價值觀,分辨能力,人際關係以及責任。最後小編想把書中的一段話,送給所有青春期的孩子和父母:性是美好的也是危險的,美好的感情,只有用美好的教育才能引向健康發展,而醜陋的教育,可能把青春期的熱烈情感變成炸彈。


編輯: 許小袋    編審:李小不

本文來源:書單(id:BookSelection):這裡有一群三觀正的讀書人,與你分享思考,推薦好書。關注書單,我們一起通過閱讀,變成更好的人。轉載請聯繫「書單」公眾號。

獲得名醫千金方,長按圖片掃關注

相關焦點

  • 15歲少女與男友發生關係後懷孕 課堂嘔吐嚇壞老師 哪些孩子更易早嘗禁果
    不過,性行為過早,與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沒有絕對關係。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未成年群體,在生理和心理兩個方面,都具備了性的基本能力,尤其是叛逆心理重的孩子,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不告訴父母,家長一點辦法都沒有,在誰都不知情的狀況下,就發生了性行為。也許行動前,孩子們根本就沒想過,萬一女同學或女朋友懷孕了怎麼辦?
  • 偷食是男人們的本性嗎?都是因為性?
    偷食這個話題很敏感,並不是說全部男性都愛偷食,這兒說的,僅僅一些愛偷食的男性。已婚男人偷食?
  • 偷食「禁果」少女漸多,青春之「花」誰來關愛
    接電話的志願者都是受過專門訓練的婦科醫生。熱線電話內容一般多是諮詢「如何拒絕男友的性要求?」「和男朋友在一起如何避孕?」「我是否懷孕了?」「懷孕了怎麼辦?」等。另外還有許多千奇百怪的問題,諸如「我現在牽著鄰居小妹妹的手,我能不能跟她結婚?」「男同學偷偷吻了我,會不會懷孕?」等。
  • 如何正確對待孩子早戀?這三個教育做好,孩子不優秀都難!
    其次是同學互相影響,我們全班都有了,我要是沒有多丟人。最後是生理反應,有些孩子他看了一些視頻,生理衝動想交朋友。在教育過程中,家長不用迴避早戀這個話題,要告訴孩子:什麼是真正的愛?愛代表著什麼?怎麼去看一個人愛不愛你?
  • 斑馬和驢偷食禁果 青島首個雜交物種將問世(圖)
    後來飼養員發現,自去年8月份開始每次在清掃籠舍衛生將它們進行隔離時,斑馬情緒都異常的暴躁,並不停踢籠舍鐵門。而且飼養員黃師傅還透漏說,發現它們竟然「偷食禁果」了,後來這母驢的肚子就越來越大,食慾大增,走路越來越笨拙、越來越懶惰了。飼養員堅持認為這是懷孕的症狀,據了解驢的孕期長達13個月,且斑驢為世界罕見,是很稀有的動物品種。
  • 孩子愛摸小JJ,都是性早熟惹的禍?
    孩子怎麼這麼」好色「!批評?指責?嚴厲禁止?怎麼做才最合適呢?剛開始,小編以為是個例,時間久了,才發現,有著這樣苦惱的父母還真不在少數。是時候寫寫這個話題了。幼兒摸生殖器不是病「幼兒愛摸生殖器不是病。」性醫學專家指出,在幼兒的性心理髮育過程中,會在某個階段特別關注、愛探索性器官,這是一種正常現象。
  • 15歲少男少女寢室裡偷嘗禁果 等於淫亂?
    東方網2月19日消息:兩個15歲的初中生在學校偷嘗禁果被發現,少年被冠以「非法同居」、「淫亂」等「罪名」,少女黯然轉校。2月17日,重慶沙坪垻區某中學初三學生果果的家長給重慶青年報報打來電話,認為學校「定罪」有誤。少男少女偷嘗禁果事情發生在今年1月20日,當時學校正對初三的學生進行補習。
  • 3歲孩子從沒吃過冰激凌?「禁果效應」引發匱乏感,你得學會通融
    回想一下,我們自己是不是也對那些得不到的事物更感興趣呢?正如歌詞裡寫的:「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在心理學中,這種「不禁不為」的逆反心理叫做「禁果效應」。 《心理學大辭典》中解釋:逆反心理是客觀環境和主體願望不相符時產生的一種心理活動,具有強烈的牴觸情緒。
  • 3年內超4萬人涉嫌性侵未成年人!不要讓孩子成為下一個房思琪
    一位學生的家長覺得,自己的女兒才9歲,老師不應該教給孩子懷孕和性別這方面的知識,家長感到憤怒,揚言要去學校找校長反映此事。老師進行了解釋,因為班裡有老師懷孕了,有同學在問。她想正好借這個機會,向同學們普及一下這方面的知識,沒想到讓家長感到不滿。對於是否要給兒童科普性知識,路sir覺得很有必要。很多孩子就是因為性教育的缺失,面對性暴力時很懵懂,很困惑,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
  • 「性成熟」,才應該是當下女孩的狀態
    據說,有人人為,以前這個世界,因為亞當跟夏娃偷嘗禁果,然後有了更多的人類!偷嘗禁果這個話題,其實這麼多年來一直困擾著許多家長。很多孩子因為好奇,會在不適當的年紀做出傷害自己的事。經常在婦產科做產檢的時候,會聽到醫生在那兒談論。說接了幾個未成年的,來打胎的孩子。聽到醫生說這心疼那一箱帶著鄙夷的時候,其實真的特別心疼那一些小孩。
  • 全球孩子性成熟年齡提前 中國性教育依然太含蓄
    每年,在應對青少年因為不當性行為導致了一系列身心問題的時候,陳一筠老師都有種抗洪搶險的感覺。「真的是時候,必須從上流保護,預防洪災。這個上流的階段就是青春期。」  據世界人口組織的一項調查顯示,每隔25年,溫帶地區孩子的性成熟年齡就提前一歲。目前,全球孩子的性成熟的平均年齡已經在12歲左右。但是,社會的發展又導致人們在不斷地押後結婚年齡。
  • 預防未成年人被性侵,我們該做...
    南京曾經判決的一起案件,罪犯打著招聘童星的旗號,誘騙被害未成年人通過視頻聊天裸體做出淫穢動作,共猥褻兒童31人;快速發展的網際網路平臺普遍缺乏未成年人保護相關機制,這大大增加了未成年人受到性引誘、猥褻甚至被強姦的機會。這些都給預防未成年人性侵事件發生增加了難度,這是我們必須面對的現實。記者:比起上市公司原董事長猥褻女童案件,您更關注普通的此類案件,背後有什麼原因嗎?
  • 當你摸愛狗的頭部時,它在想些什麼?
    而當你這麼做的時候,狗狗心裡在想些什麼呢?它覺得這是愛它的標誌,所以當他的主人摸他的頭時,許多狗會看起來會很開心!如果你經常這麼做的話,你與愛寵的關係會變得越來越密切,它會越來越依賴你!  5.讚美與欣賞  有時候,一個孩子做了一些讓父母開心的事情,父母都喜歡摸著他的頭來表達他們的認可
  • 全城憶安心偷食嬲爆罷睇《愛回家》 安仔棄Bonnie同池美麗貨櫃生愛
    全城憶安心偷食嬲爆罷睇《愛回家》 安仔棄Bonnie同池美麗貨櫃生愛本文涉及劇透 請謹慎瀏覽!一來網民見到安仔背叛女朋友、池美麗主動獻身憶起「安心偷食」事件;二來很多人覺得安仔與池美麗毫不合襯,故紛紛鬧爆編劇創作得太離譜,不合情理,當中有部分過於投入的網民對池美麗真人鍾凱琪人身攻擊,她在Instagram開直播大方回應,展現演員的專業與高EQ一面。安仔棄Bonnie同池美麗貨櫃生愛緣分是什麼?兩個人是否真的要有緣才可成為情侶?
  • 主人、食物與性!狗狗的腦袋裡都在想什麼
    主人、食物與性!狗狗的腦袋裡都在想什麼狗子長大是一眨眼的事情,我覺得時間過的好快,葫蘆已經快4歲了,那隻嬌小可愛的小奶狗仿佛就在昨天。在這段時光裡,有過美好,有過憂傷,也有過憤怒。但大體上,快樂還是遠超憂愁的。
  • 救救孩子!網際網路深處的糖果屋陷阱,等待著每一個未成年人
    這一新聞使得未成年人保護問題再次被提起。不可否認,未成年人因為自我保護能力不足,辨別能力較弱等緣故,更有可能被不法分子盯上。現實世界中,很可能還有不少陰霾籠罩在孩子的身邊。事實上,除了現實生活,我們也要注意網際網路上的未成年人保護問題。網際網路實在太廣闊了,那殘存的灰暗角落,更加讓人猝不及防。有多少未成年人正在上網?
  • 蘋果是不是「禁果」?平安夜送蘋果會不犯忌?
    但是亞當和夏娃沒有經得住蛇(據說為撒旦的化身)的誘惑,偷吃了智慧樹上的禁果,從而被上帝趕出伊甸園從上面故事可以看出,《聖經》中沒有說明智慧樹上的「禁果」到底是什麼果子。後來據人們考證《聖經》成書的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約旦地區,發現古時中東地區的人根本不知道蘋果為何物,而且中東地區也不適合長蘋果。
  • 《好兆頭》天使與惡魔,簡直太有愛了
    故事是從亞當和夏娃偷食禁果開始,天使給了他們一束火,惡魔卻說不知是幫助了他們還是害了他們。天使和惡魔看似是敵對的關係,可是這兩個小可愛可是千年摯友。在這兩個為了見一面可謂是花費心思,在間諜樂於見面的名場地餵鴨子,在酒窖喝酒,在電車上交流信息,在圖書館見面,他們約會的地方到處都是。
  • 未成年人收容教養制度何去何從?
    此外,還有反映認為,收容教養的未成年人長期與未成年犯共同關押,極易導致交叉感染,對其身心健康成長造成負面影響。而過早貼上罪犯標籤,容易使這些孩子仇恨社會,難以融入正常社會生活,容易重新走上犯罪道路。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未成年人事務治理與法律研究基地執行副主任苑寧寧分析指出,目前收容教養存在一些突出問題,除了「收容」一詞的社會觀感不好容易引起誤解之外,收容教養的相關法律規定,包括決定程序、執行場所、執行方式等還都不是很清楚,收容教養制度中限制人身自由的合法性也受到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