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7月15日訊 清早,兩個個頭不高的孩子在一家私人診所的走廊裡疾步穿行。隨後,他們走進了婦產科。進門後,只有兩句話,9歲的小女孩要求做人流,13歲的男孩在旁邊說:「我會負責的。
」
這不是《幽默大師》上的一幅漫畫,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廣西南寧的一個婦產科醫生跟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陳一筠老師講了這一幕。它雷人的程度讓所有的成年人外焦內嫩,我們的心被戳得生疼。
13日起,全國學校性健康教育學術研討會在杭州舉行,專家們能不能解決這些事?
孩子12歲就性成熟了
「現在未成年女生做人工流產手術的比例,已經大大上升,並且越來越趨向低齡化。有不少小姑娘十五六歲,人流的病歷卻寫得滿滿當當。」每年,在應對青少年因為不當性行為導致了一系列身心問題的時候,陳一筠老師都有種抗洪搶險的感覺。「真的是時候,必須從上流保護,預防洪災。這個上流的階段就是青春期。」
據世界人口組織的一項調查顯示,每隔25年,溫帶地區孩子的性成熟年齡就提前一歲。目前,全球孩子的性成熟的平均年齡已經在12歲左右。但是,社會的發展又導致人們在不斷地押後結婚年齡。
這中間就產生了一段「性待業期」。性待業時間長了,不穩定因素就滋生了。在青春期沒有接受合理、完善的性教育,孩子的問題將會積壓,甚至選擇不恰當的方式去解決。
中國性教育依然很「含蓄」
早年,電臺有個節目的廣告語講「性教育當從零歲開始」。大部分中國人聽到這句話,臉上表情都是相當奇怪的:吃驚,想笑又不好意思笑,臉還生生地發燙。這是中國性教育現狀的一個很生動的寫照。
據中國性學會青少年性健康專業委員會主任徐震雷老師介紹,其實,無論從開展的時間還是方向的把握上,國內的性教育,在整體趨勢上都處於國際領先水平。「國內的性教育開展屬於滲透式,性不孤立,它往往穿插在別的學科裡頭。並且,我們的性教育是把情感教育、生命教育和愛的教育相融合,不像美國自由派的做法,單獨把性行為作為主要的教化內容。」
但是,就在這樣的一個良好的勢頭裡,為什麼我們的青少年還在糟糕的性意識渦旋中隨波逐流?問題出在成人不能把握好性教育的導向性。
中國的性教育很符合我們國家含蓄的文化背景,但卻有不少老師家長,把這種含蓄轉化成了迴避。孩子們通過媒體,甚至通過親身實踐來找到答案的實例,也就顯得不足為奇了。
高一男生的「捏手門」
有個重點學校的高一男生,平常各方面表現都很好。但是,有一天他做了件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自修課上,他向前排的女生借橡皮,那個女孩很自然地頭也沒回,直接把橡皮遞給了他。誰知道這個「乖乖男」竟然中了邪一樣,趁機一直捏著女生的手不放。
這事情就大了,高一的孩子正是青春滿得要撲出來的年紀,這麼一來,大家就拼命起鬨。後來,這個男孩子的班主任很懊惱,就問男孩是怎麼回事,男孩子當時只可憐巴巴地說:「老師我錯了,我很想去摸一下那個女生的手,想了三天三夜,不知道該怎麼辦……」
這個事例讓專家們唏噓,因為追求所謂的「雅」,我們的青春期性教育卻缺失了。「我建議,與其讓孩子們每天懶洋洋地做廣播體操,不如就在中學裡,組織他們進行一些類似跳集體舞的派對,讓他們健康地進行身體接觸,去化解心裡百思不得其解的異性神秘感。」
陳一筠用很潮的話說,「個體放電危險無比,但集體放電十分安全。」 來源:錢江晚報
延伸閱讀:「90後」性行為呈低齡化 12歲已嘗「禁果」(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