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口組織的一項調查顯示,目前全球孩子的性成熟的平均年齡已在12歲左右。江蘇省學生體質健康監察此前的調查也顯示,女生月經初潮半數年齡為12.1歲;男生首次遺精半數年齡為14歲。
(健康時報記者 呂霖)「不是缺失,是非常缺非常缺失!」山西省臨汾市紅絲帶學校校長、臨汾市第三人民醫院原院長郭小平說「我們開始進行性教育時間有點晚,與現在兒童的成熟性不匹配。兒童的性成熟年齡早了,咱們的性教育也應該跟著往前走。」
孩子美好的童年,需要有健康的生理心理知識來守護。然而目前,我國兒童性教育的開展情況依然不理想。
兒童性成熟平均年齡為12歲左右
北京女孩小袁小學五年級隨父母去到哈薩克斯坦學習時,第一次在那裡接觸到了性教育課。「現在想想,我們在孩子的性教育方面確實有些落後,心裡有許多懵懂,卻沒人告訴你對錯。」
世界人口組織的一項調查顯示,目前全球孩子的性成熟的平均年齡已在12歲左右。江蘇省學生體質健康監察此前的調查也顯示,女生月經初潮半數年齡為12.1歲;男生首次遺精半數年齡為14歲。
2019年,一項對北京學校性教育課程開設情況進行調查發現,在所抽取的從幼兒園到高中共27所學校中,僅有2所專門開設了性教育課程。雖然目前我國許多大學已把性教育作為選修課,但這遠遠不夠。從國際上來看,歐美許多國家從小學開始就已經對孩子進行正規的性教育了。
剛剛閉幕的兩會,全國政協委員凌鋒今年建議將兒童的防性侵教育納入義務教育的課程體系;全國政協委員、吉林省主委孔令智提案制定更好的青少年愛滋病防治策略,通過學校與社交媒體開展綜合全面的性教育。委員們急著提案的背後,正是目前我國兒童性教育的缺失。
性教育幫助孩子建立自我保護意識
「如果我們有良好性教育作為支撐的話,這些孩子到青年時代以後,就會形成一種安全意識。」郭小平生動地比喻說,就像過馬路走斑馬線一定要看紅綠燈一樣,綠燈亮了再走就能避免很多交通事故,因為這種安全意識會讓人首先想到的是要保護好自己。
《2019年性侵兒童案例統計及兒童防性侵教育調查報告》顯示,2013年至2018年,每年媒體公開報導的兒童被性侵的案例分別是125起、503起、340起、433起、378起、317起。正如凌鋒委員對媒體所說,「很多事情防不勝防,外面扎籬笆,不如把自己做得更強。」
性教育不足帶來的危害,還有一點需要我們直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的2019年全球教育監測報告39號政策文件《直面事實:開展全面性教育的理由》顯示,年輕人佔據新感染愛滋病病毒人群的1/2,而只有34%的年輕人對愛滋病預防和傳播有著正確的認識。
郭小平認為,阻攔愛滋病發生有性教育、可及的安全套、及時吃預防藥(發生不安全性行為時)以及早檢測。而性教育不僅是第一關,也是最重要的一關。不誇張地說,性教育影響著人類的延續,它還牽扯著生命以及後代的質量。不止是愛滋病,包括所有的性疾病,生殖性疾病,都與性教育息息相關。
「不安全的性行為太多,不僅會損害自身健康,甚至還會導致後代的畸形。」郭小平也希望兩會代表的呼籲能儘快有實際的回應,「性教育其實是全民教育,要從孩子的父母、爺爺奶奶開始改變,得到社會的重視,讓更多孩子遠離本不必經歷的傷害。」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