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12歲男孩弒母 專家建議轉送少年收容教養所

2020-11-29 新京報

新京報訊(記者 黃哲程 見習記者 呂銀玲)近日,殺害母親的湖南12歲男孩因未到最低刑事責任年齡,被警方釋放。專家建議將其送至少年收容教養所教育,並呼籲儘快制定獨立的少年法。

據新京報此前報導,湖南益陽沅江市12歲男孩吳某因不滿母親管教太嚴,用刀將母親殺害。被釋放後,吳某曾希望重回學校,但遭到多數家長抵制,他的父親想讓政府幫忙管教。

無法轉送工讀學校和少管所

中國政法大學青少年犯罪與少年司法研究中心主任皮藝軍認為,吳某在案件中主觀惡性較深,後果嚴重,具有很強的危險性,目前不適合重新送回學校就讀。此外,吳某年齡不足14歲,且所犯罪行嚴重,不符合轉送工讀學校和少管所的條件。「送少管所必須滿14歲,進工讀學校的只能是有輕微違法行為的少年」,目前,吳某面臨著無處可去的局面。

皮藝軍建議,以吳某的年齡及其所犯的罪行,可以將他送至少年收容教養所。「少年收容教養是公安實施的行政處罰措施,主要針對犯有嚴重罪行,但因不到法定年不能以判刑的未成年人」。

不過,目前國內少年收容教養所機制尚不健全,皮藝軍介紹,由於此類案件少,機構設立成本大,「據我了解只有省會城市才有這類機構」。記者就此聯繫到益陽市公安局,該局一名工作人員表示,益陽市暫無少年收容教養所。

同時,皮藝軍表示,目前少年收容教養所的教育體系也不夠系統,少年收容教養所不應只作為懲罰機構,更應該作為教育機構。「即使是未成年少年犯,也應該保證他受教育的權利,不光是道德教育,還包括學歷教育。」

國內治理未成年犯罪存在法律空白

皮藝軍指出,對於未滿14周歲、涉嫌刑事犯罪的未成年人,法律上存在空白,應儘快制定獨立的少年法,並與成人法律進行明確區分。「國內只有未成年人保護法,內容不夠具體,操作性不強。」

記者了解到,國外很多國家已有獨立的少年法和少年法院,並對青少年罪犯明確了懲罰和額教育措施。德國有專門的《青少年法庭法》和《少管所法》,未成年犯罪的最低懲罰年齡為14周歲,可被依法剝奪6個月到5年的自由,送入青少年監獄接受改造。英國對於10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罪犯,可採取三種監禁措施,包括送入少年犯矯治中心、安全訓練中心和兒童之家,教育內容主要為學校課程、義務勞動和道德教育。

新京報記者 黃哲程 見習記者 呂銀玲

見習編輯 馬瑾倩 校對 王心

相關焦點

  • 低齡暴力犯罪引關注 人大代表建議激活完善收容教養制度
    新京報快訊(記者 王俊)低齡未成年人犯罪是社會關注的焦點,日前,記者從全國人大代表方燕處獲悉,今年兩會她擬提交議案,建議在《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繼續保留收容教養制度並加以完善,做出立法解釋使其具有法律依據,在審理和決定程序上實現司法化,並由民政部門領導,司法行政部門協助,成立專門的收容教養所
  • 兩會看法|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高發,收容教養制度該重新激活?
    全國人大代表方燕日前提出,應激活針對未成年人的收容教養制度。方燕接受界面新聞採訪時提到,今年擬提交議案,建議在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繼續保留收容教養制度並加以完善。1979年,刑法從法律層面正式確立了收容教養制度。1999年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確規定,因不滿十六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家長或者其他監護人嚴加管教,必要時,也可以依法由政府收容教養。多年來,隨著社會形勢變化,同屬「收容系」收容遣送制度、勞動教養制度已相繼被廢止,2019年12月2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也正式廢止了收容教育制度。
  • 心理學解析:看了多個孩子弒母慘劇,我發現了一個共同的規律
    轟動全國的北大學生弒母案;叫囂「我殺的是我媽」的湖南12歲男孩弒母案;江蘇13歲男孩弒母案;湖南衡陽13歲男孩弒母案;……這樣的悲劇不是第一次,相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總結近幾年的這幾起案件,我們會得出怎樣的結論?
  • 13歲殺人男孩被收容教養3年,3年後的他能重新做人?
    大連13歲男孩蔡某某殺害琪琪(化名)一案塵埃落定,殺人犯蔡某某最終被判收容教養3年。根據1982年3月23日下發的《關於少年犯管教所收押收容範圍的通知》中規定:收容教養的期限一般為一至三年。1997年公安部在《關於對少年收容教養人員提前解除或減少收容教養期限的批准權限問題的批覆》中還規定,在執行過程中不能對少年收容教養人員加期。如果收容教養人員在收容教養期間有新的犯罪行為,符合收容教養條件的,由公安機關對新的犯罪行為作出收容教養的決定,並與原收容教養的剩餘期限合併執行,但實際執行期限不得超過四年。
  • 北京市六家勞教所均已摘牌 專家建議恢復工讀學校
    門口值班人員稱,門口的「教養所」等字樣是去年12月28日去除的。他表示,目前所內有服刑人員。另一名值班人員說,今後該處或將接納戒毒者及輕刑者,「別的變化應該不會太大。」據北京市勞教局官網介紹,新安勞教所曾先後收教女性勞教人員、涉毒型勞教人員、男性勞教人員日常管理及收容遣送工作。
  • 未成年犯罪收容教養擬改為矯治教育,專家建議進一步修法落實
    未成年犯罪收容教養擬改為矯治教育,專家建議進一步修法落實 澎湃新聞記者 喻琰 實習生 嚴兆鑫 2020-10-13 20:59
  • 法治課|人大法工委建議廢除收容教育,盤點那些「收容「制度
    12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沈春耀在作關於2018年備案審查工作情況的報告時指出,目前啟動廢止收容教育制度工作時機已成熟,建議有關方面適時提出相關議案。社會各界呼籲多年後,針對賣淫、嫖娼人員的收容教育制度或將走向「壽終正寢」。
  • 大連,13歲男孩殺害10歲女孩,身高1米7的他,還沒忘在班級群演戲
    昨晚,大連公安發布警情通報,20日19時許,於沙河口區發生的13歲男孩蔡某某殺害10歲女孩一案,由於加害人蔡某某未滿14周歲,不予追究刑事責任,已對蔡某某依法收容教養。案件發生3天後,最高法發布加強刑事審判工作情況的報告,報告中顯示: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連續9年下降。官方數據,確實可信。但案件數量下降了,犯罪形勢就樂觀了嗎?
  • 13歲行兇少年,將被收容教養3年
    今年12歲的廖輝(化名)曾與蔡某某一起上託管班,同時也是蔡某某低一年級的校友。他告訴澎湃新聞,蔡某某經常不去上課,有一次老師差他去蔡某某家喊他,他在門口聽到「屋裡有奇怪的聲音」,但是敲門卻久無應答。廖輝還說,蔡某某的學習成績不太理想,「不是倒數第一就是倒數第二」,在學校時還總喜歡看女同學。
  • 法制日報:收容教養「熊孩子」很有必要
    原標題:收容教養「熊孩子」很有必要   保護未成年人不是保護未成年人犯罪,而是包含著懲戒、教育、挽救犯錯未成年人   最高人民檢察院未成年人檢察工作辦公室副主任史衛忠12月28日稱,檢察機關在辦案中,對實施嚴重危害社會行為,但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的未成年人
  • 12歲男孩肺癌晚期,臨終前,母親兩句話說出真相:毀掉一個孩子就這麼...
    在湖南邵陽的醫院裡,最近卻接診了一個12歲的肺癌晚期男孩。就連三甲醫院的專家醫生都表示:在我從醫生涯裡,這是遇到過年紀最小的一個。肺癌的患癌率和死亡率,在全球位居第一,但是在未成年人中發生,是及其罕見的。為什麼男孩年僅12歲就會到了肺癌晚期呢?他的母親潰不成聲的向媒體傾訴:「他懶,很少吃飯,他就是經常熬夜玩遊戲。」
  • 連做100個深蹲後頭痛乏力,12歲男孩橫紋肌溶解了
    記者 徐瑤 通訊員 蘇樂 徐健莉前不久,12歲男孩小林因為頭痛、乏力,來到泰州市第四人民醫院(以下簡稱為「泰州四院」)兒科就診。經過細緻的檢查後,小林被確診為橫紋肌溶解,而此病的發病原因是小林就診前一天的過量運動。
  • 對施害者收容教養3年!大連10歲女孩被13歲男孩殺害案最新進展
    央視網消息:大連10歲女孩琪琪被13歲男孩蔡某某殺害一案,有了進展,受害女童琪琪的父母,終於拿到了大連市沙河口區法院作出的民事訴訟一審判決。施害者蔡某某父母被判公開賠禮道歉,並賠償各類損失128萬餘元。
  • 專家建議:在刑法中改革收容教養制度
    來源:微信公眾號「團中央權益部」(ID:TuanLaw)圍繞如何織密未成年人保護法律之網,共青團中央第7期青少年立法與政策協商論證會上,多位專家提出了相關建議。由於目前刑法中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的刑罰體系是合併在一起的,建議通過修改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建立未成年人犯罪分級處置的體系,明確具有可操作性的規定。
  • 12歲男孩棄養小狗,留紙條吐心碎真相,背後原因令人心酸
    墨西哥近日有一位 12 歲男童把狗狗遺棄在收容所前,但是男童留下的一張紙條卻讓網友全都看哭了。 ▲根據外媒報導,墨西哥一間名叫「Xollin」的流浪動物收容所,日前在門口發現了一隻狗狗被裝在箱子裡,顯然是棄養的主人希望收容所照顧狗狗
  • 收容教養規定被刪,未成年人嚴重暴力犯罪如何處置?
    主播君的話近日,大連一名13歲男孩殺害10歲女童的案件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涉案的未成年人到底應該負怎樣的責任?家庭、學校該如何在日常教育中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看法律專家怎麼說!值得注意的是,近日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刪除了關於收容教養的規定,這一改動引起了不少常委會組成人員的關注。不少人認為,在未成年人嚴重暴力犯罪的處置程序上,法律不能缺位。收容教養制度不但應該保留,更要進一步完善規範,更好發揮作用。
  • 59歲瘸腿大爺跳下水井,救上6歲男童!拿到獎金後轉送給村裡106歲老人
    尤祥方,59歲,因曾患小兒麻痺症,腿腳有些不靈活。12月25日,臨海市委宣傳部、臨海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工作人員,給他送去了「好人獎」,上面寫著「最美人物關愛專項資金」和「新時代文明實踐基金會」。當天,他從獎金裡,拿出1000元,送到村裡一位106歲的老人。「希望能給老人家帶來一些幫助吧,她是我們村最年長的人。」尤祥方說,而剩下的錢,他原本也堅持不收,可大家都要求他自己留著。留下的這筆錢怎麼花,他說先存著,未來有機會的話,他還是想拿出來用於幫助他人。雖然尤祥方覺得自己沒做什麼特別的事,可在6歲男孩小豪的家人的眼裡,尤祥方的舉動,是他們這個冬天遇見的最溫暖的事。
  • 未成年人犯罪低齡化,民進中央建議分級收容教養設暫緩不起訴制度
    提案建議引入「惡意補足年齡」做法,在刑法中設定「天窗」,並將監護人失責納入刑事調整犯罪。同時,探索「分級制」收容教養,針對不同未成年人的主觀惡性、身心健康,開展不同強度的收容教養,使收容教養真正成為刑事處罰的補充性懲戒和教育手段。並探索建立適用於低齡未成年人犯罪的暫緩不起訴制度。
  • 12歲男孩玩密室逃脫被嚇到住院 恐怖遊戲潛藏危險
    12歲男孩玩密室逃脫被嚇到住院 恐怖遊戲潛藏危險 2020-07-28 15:29:16 來源:中國經濟網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12歲男孩玩密室逃脫被嚇到住院】封閉的空間、不同的線索、待解的迷局……充斥著驚悚、懸疑、刺激的元素……近年來,網紅遊戲「密室逃脫」受到不少年輕人的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