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菲香蕉出口具象徵意義 「疏美親華」後銷量飆升

2020-12-05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3月17日報導 英媒稱,中國對菲律賓香蕉解除禁令並增加進口,這引出了一個問題:杜特爾特上臺後轉向中國的戰略是否獲得了足夠多的回報?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3月16日報導,菲律賓稱其「疏美親華」戰略已取得初步勝利:該國熱帶水果銷量飆升。

去年10月,直言不諱的杜特爾特對中國進行了裡程碑式的訪問,促使中國解除了領海爭端後對菲律賓香蕉實施的進口禁令,此後菲律賓香蕉出口大幅飆升。

報導稱,菲律賓的香蕉外交突顯出這種水果已成為該國國內政治和亞洲安全形勢的風向標。自去年6月上臺以來,他轉向擁抱中國,同時對長期盟友美國嗤之以鼻。

「香蕉出口是有象徵意義的,」菲律賓大學政治學家、教授赫爾曼·克拉夫特表示,「它曾象徵著菲律賓與中國雙邊關係的中斷,如今它似乎又成了兩國關係正常化的先兆。」

杜特爾特上周感謝中國通過購買更多水果和蔬菜等途徑,「讓我們國家的經濟生活變得明亮」。根據菲律賓媒體的報導,他在演講中盛讚中國「讓我們有足夠的餘地來度過經濟困境」。

報導稱,菲律賓還宣稱兩國即將籤署一項協議,中國將再購買10億美元的農產品,從美味的山竹到氣味刺鼻的榴槤。其中很多產品產自菲律賓南部富饒的棉蘭老島,杜特爾特曾在該地擔任達沃市市長20餘年,由此開啟了他的總統之路。

《金融時報》援引一位菲律賓媒體專欄作家的話稱,中國進口猛增顯得菲律賓「很像是一個『香蕉』共和國」。他指出,對於政治家而言,香蕉是一個富有感性的主題,尤其是因為在棉蘭老島,種植業是農業經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看來,杜特爾特總統知道把什麼放在首位。」

報導稱,從2014年至2016年期間,菲律賓對華香蕉出口量下滑逾三分之二,因菲律賓執意將中國告上一個所謂的國際仲裁庭。然而,差不多從杜特爾特宣布與中國達成逾130億美元的貿易和投資協議——以及菲律賓宣布與美國「分道揚鑣」——開始,菲律賓香蕉銷量大幅回升。根據官方出口數據,2016年最後一個季度,菲律賓對華香蕉銷量同比翻了一番還多。去年12月,中國佔到了菲律賓香蕉出口量的近四分之一。


菲律賓香蕉(圖片來源網絡)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相關焦點

  • 英媒稱中國賽鴿身價飆升:一隻冠軍鴿能賣300萬元
    英媒稱中國賽鴿身價飆升:一隻冠軍鴿能賣300萬元 參考消息網 2018-02-18 13:52:52
  • 日媒:東協分裂為「親華派」和「反華派」
    日媒稱,圍繞南海問題,東協內部開始產生裂痕,東協成員國中「親華派」和「反華派」的矛盾不斷加深。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東協原本預定在9日的外長會議後匯總出共同聲明,但在有關南海糾紛的表述問題上,各國意見出現分歧。在時斷時續的非正式協商中,菲律賓和越南要求將南海爭端和「擔心中國」寫入聲明,但輪值主席國柬埔寨多次拒絕了這一要求。
  • 反華「迴旋鏢」打疼自己,這個國家「親華」聲音更大膽了——
    澳媒說,右翼民族主義者與聯合政府中的商界傳統盟友發生齟齬,澳大利亞「親華」的聲音變得更大膽了。「反華」聲音泛濫引發社會反彈據澳大利亞《時代報》網站分析,面對中國崛起,澳大利亞人所熟知的所有利益、政黨和意識形態的邊界都陷於崩潰。該網站說,兩國的緊張關係在近段時間已經完全公開化。
  • 英媒:中國人愛吃形狀特殊的象拔蚌,美國人有了新財路
    英媒:中國人愛吃形狀特殊的象拔蚌,美國人有了新財路 James Morgan 2015-07-21 09:27 來源:
  • 法國酒在華銷量下降 法媒:中國市場有長期活力
    參考消息網2月15日報導 法媒稱,行業數據13日顯示,去年法國對華葡萄酒和烈酒銷量下降。據法新社2月13日報導,法國葡萄酒和烈酒出口商聯合會稱,2018年對法國第三大出口市場中國大陸的銷售額為10億歐元,下降了14.4%,但對新加坡和香港的葡萄酒出口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對華出口的大幅下降。
  • 美人櫻的花語和象徵代表意義
    那麼你知道美人櫻的花語和象徵意義嗎?美人櫻的花語和象徵代表意義:錦上添花美人櫻又叫草五色梅、鋪地馬鞭草、鋪地錦、四季繡球、美人櫻。株叢矮密,花繁色豔,花期長可用作花壇、花境材料。也可作盆花成大面積栽植於園林隙地、樹壇中。同屬常見栽培種有加拿大美人櫻、紅葉美人櫻、細葉美人櫻等。全草可入藥,具清熱涼血的功效。美人櫻簡介美人櫻是蜀錦品種之一。
  • 越南「神鱉」死亡 美媒:民眾認為象徵著兇兆
    (圖片來源:美國《紐約時報》網站)參考消息網1月26日報導 美媒稱,官方媒體報導,一隻在神話中象徵獨立和長壽的巨鱉去世了。這隻巨鱉已在河內市中心的湖裡生活數十年——有人說它在那裡活了幾個世紀。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月25日報導稱,它被人稱作「龜祖」(Cu Rua),體重估計有360磅(163公斤),據信是自然死亡,其確切年齡未知。
  • 中國賽鴿身價飆升:一隻冠軍鴿能賣300萬元
    中國賽鴿身價飆升:一隻冠軍鴿能賣300萬元 賽鴿身價達到創紀錄高點。 資料圖參考消息網2月18日報導 英媒稱,中國一個精英賽鴿愛好者群體推動賽鴿身價達到創紀錄高點。
  • 英媒:流行歌曲變得越來越憤怒悲傷
    參考消息網1月28日報導 英媒稱,專家說,在過去60年裡,流行歌曲變得越來越憤怒和悲傷。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月25日報導,研究人員分析了上世紀50年代至2016年暢銷歌曲的歌詞,發現表達憤怒和悲傷的歌詞增加了,而表達快樂的歌詞減少了。
  • 英媒:明星效應還是因為禁令?中國魚翅交易量兩年下滑82%
    英媒:明星效應還是因為禁令?:54 來源:澎湃新聞 英國《每日電訊》指出,自從中國開始禁止在政府宴請中使用魚翅,以及一場名人媒體活動之後,魚翅的銷量下降了
  • 英女王出席大象保育中心開幕式 親手餵大象香蕉
    英女王出席大象保育中心開幕式 親手餵大象香蕉 (1/5) "← →"翻頁
  • 十二生肖蛇的象徵意義
    儘管如引,蛇與龍的地位及敬奉象徵意義是有天壤之別的。也許因為龍並不真正存在,人們可以隨意塑造龍的形象,而蛇是人人都見到過的,尤其是毒蛇還傷人致命,因此人們對蛇的印象就很不好了。龍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崇高無比,它是權勢、高貴、偉大的象徵,又是幸運、吉祥、成功的標誌。因此在封建王朝,龍是專用的,別人不得僭越。皇帝被稱為「真龍天子」,皇帝的子孫被稱為「龍子龍孫」。作為炎黃子孫,中國人又被稱為龍的傳人。
  • 美國重卡銷量暴跌43%!未來會如何?
    銷量暴跌的原因是什麼?問題來了,為何美國重卡汽車銷量會暴跌?對此,ACT Research分析師表示,這主要是美國卡車司機嚴重短缺,而運輸價格又大幅飆升,最終導致卡車價格飆升,並導致8類卡車訂單出現歷史性飆升,原因是供應緊張。
  • 「英」字的結構與意義
    「英」字從平面二維空間結構來看,它是一個上下結構型的漢字。「英」字的上面是一個草字頭,古文字字形寫作「艸」,「艸」字在這裡充當「英」字的形旁,提示「英」字表示的意義範圍與草本植物有關聯。而「艸」字頭表示所屬的意義範圍,從語言學的角度來判定,有一個專業術語來稱之為「語義場」。
  • 美國驚現大批飛蟲,密密麻麻場景嚇人,英媒:2020年又一災難?
    據《每日郵報》6月12日報導,美國再遭蜉蝣「襲擊」,美國國家氣象局發現一群蜉蝣從密西西比河向威斯康星州邊境蔓延,這些飛蟲密密麻麻飛在一起,場景令人心驚,在氣象圖上都能清晰可見,英媒甚至將其比作2020年繼新冠,蝗災後的又一大災難。位於美國威斯康星州拉克羅斯市的國家氣象局(NWS)分享了一段蜉蝣群從密西西比河跨越威斯康星州邊境的視頻。
  • 蛇年話蛇:蛇的象徵意義
    如果說龍是「陽春白雪」的話,相比之下,作為龍的原型的蛇的象徵意義連「下裡巴人」也算不上。    蛇的象徵意義,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它的狠毒。很多人一想到蛇立就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恐懼感。曾經有一位小姐在池塘裡釣魚,忽然釣起了一條小水蛇,嚇得這位小姐驚呼一聲,觸電似的甩下釣魚杆,落而逃。其實這只是一條普通的水蛇,並不是毒蛇。那麼,為什麼人們那麼恐懼蛇呢?
  • 英媒:捕獵者或是冰島海象滅絕的罪魁禍首
    參考消息網9月21日報導英媒稱,冰島曾經是一種獨特的海象亞種的棲息地,但這種動物在14世紀中葉——也就是北歐定居者到來500年後——消失了。這一發現表明,捕獵者對這種海象的消失負有責任。研究提供了一些迄今為止最明確的證據,表明人類開始獵殺海洋哺乳動物致使其滅絕的時間比一般認為的更早。
  • 每日新聞|2020.07.11|交通銀行:周萬阜副行長的任職資格獲核准;英...
    英媒:家庭儲蓄率飆升令各國央行左右為難 3. 熱錢湧入A股6大破淨板塊,這一多數公司破淨的行業供需格局面臨改善,近兩月主導產品價格已上漲25% 4. 藍城兄弟登陸納斯達克開啟國際化擴張 掘金萬億美元粉紅經濟市場 5.
  • 疫情之外臺灣第二隱憂:若糧食出現危機,物價將飆升
    疫情之外臺灣第二隱憂:若糧食出現危機,物價將飆升。(圖片來源網絡)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評論表示,難怪FAO提出示警,在各國糧食出口限制,加上運輸及物流的困難導致飼料無法順利運送下,若全球疫情無法在短期間內緩解並恢復生產秩序,全球糧食供應可能不足。再考量員工行動受限,使勞動力恐出現短缺,將進一步導致家畜產業、屠宰場或漁業供給量因連鎖效應而下滑。在食物需求彈性相對較低的情況下,FAO預估全球糧食吃緊的情況恐將在4、5月間爆發。
  • 香蕉的密碼
    其奧秘就是基因突變,這種食用香蕉的每條染色體有三個副本,而不是通常的兩個,這使它不會結籽,自然也不能進行有性繁殖。人們把這種可食用香蕉進行扦插繁殖,這就是人類種植香蕉的開始。公元五世紀後,香蕉跨洋過海經馬達加斯加島進入南非,公元十世紀前後落戶非洲各地。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香蕉於1516年隨殖民者進入西印度群島、巴西等地,並迅速遍及中南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