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圓重疊問題你會求解嗎?這個問題的準確答案,數學家最近才找到

2021-01-12 量子位

蕭簫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

先來看一道簡單的幾何問題:

下圖中,黑圓恰好將紅圓的面積等分,且黑圓的圓心恰好在紅圓上。假設紅圓半徑為R,黑圓半徑為r,求r。

是不是感覺已經信手拈來,能在紙上演算一通了?

然而,就是這個看起來簡單的數學難題,讓數學家們想了幾百年,都沒能給出它的解析解。

解析解,指用精確的數學表達式寫出的方程解。有些方程難以求出解析解,只能寫出近似解。如下圖,x=cos(x)就沒有解析解,方程的解只能近似為x≈0.7390…

△x=cos(x),x沒有解析解

這個難倒數學家的問題,叫做「山羊問題」(goat problem),最初的問題描述是這樣的:

將一隻山羊拴在面積為1英畝的圓形草地的圍欄上,請問栓多長的繩子,才能讓山羊剛好吃到半英畝的草?

問題提出後,已有數學家給出了2種求解方程。

但,僅僅是「方程」:

這個問題的精確答案,即如何準確地用圍欄半徑來表示繩子長度,卻一直懸而未解。

美國海軍學院數學家Mark Meyerson曾表示,對於這一問題,此前「沒人知道確切答案,解決方法只是大致給出的。」

直到今年,才有一位叫做Ingo Ullisch的德國數學家,給出了這個問題的解析解。

從迭代到積分,求出來的還是方程

如果用數學的語言來描述這個問題,它是這樣的:

一個半徑為R的圓A,與另一個半徑為r的圓B相交,其中圓B的圓心在圓A上,且兩個圓的相交面積為圓A面積的一半,求解r。

如果只是列出有關r的方程,目前已經有兩種方案。

第一種方案,代入求解透鏡面積的方程。

透鏡由兩個(半徑相同或不同的)圓相交構成,求解它的面積A,目前已有這麼一個公式(其中,兩圓半徑為R和r,圓心之間的距離為d):

顯然,「山羊問題」也能用透鏡面積方程來求解。

假設圍欄的半徑為1,那麼在「山羊問題」中,求解條件將變成R=d=1,且A=1/2π,求解出來的r符合這一方程式:

這個方程需要用迭代法求解,能得到r=1.1587…的答案。

但這不是數學家想要的結果。

不願意就此放棄的數學家們,試圖用求積分來解決這一問題,並給出了第二種方案:

這次,他們求出了左邊有r的式子,但遺憾的是,這其實是個超越方程(指方程中有無法用自變數的多項式或開方表示的函數,類似於x=cosx):

這些看似都能求解出r,但實際上只能算出數值解,而非解析解。

最後用上了複變函數

直到今年,一個名為Ingo Ullisch的科學家,才終於給出了問題精準的解析解。

不過,為了求解這一問題,他甚至用上了複變函數的知識,這也使得式子變得複雜不已。

但也得益於他的貢獻,這一問題自被提出以來,第一次有了解析解:

那麼,這個式子是怎麼被求解出來的呢?

根據Ullisch的思路,他以兩個圓的圓心與其中一個交點相連,組成了一個三角形,如下圖所示。

其中,三角形的兩個底角分別被設為α/2和β/2。

在經過一系列複雜運算後,Ullisch將式子簡化成了下面這個方程:

求解這一方程,就能得到解析解,但會用到複變函數相關的定理。

Ullisch表示,這一問題之所以複雜,是因為問題本質上相當於給定了一個面積固定值,並倒推出它的輸入。

但如果想要逆轉這一過程,反向求解出輸入的定義,問題就會變得棘手。

CMU的數學教授Michael Harrison表示,這是他所知道的有關「山羊問題」的第一個明確的解析解。

「這絕對是一個進步。」

這也是山羊問題系列中,最原始、最根本,也是最難的問題之一。

有關山羊的問題,還有這麼多

事實上,自1748年來,數學家們還從最原始的山羊問題中,思考出了各種問題的變體(換著花樣找難題做)。

例如,除了讓山羊在圍欄內吃草,還讓山羊到圍欄外吃草,並計算它能吃到的最大草地面積(其中,繩索長度和圍欄周長固定):

此外,甚至還讓羊飛上了空中,讓它在三維的世界裡吃草(空間中的山羊問題):

當然,根本問題還是求解球的半徑r,使得兩個相交球的相交體積正好是單位球體積的一半。

不過,蘭卡斯特大學的數學教授Graham Jameson表示:「三維問題實際上比二維問題更容易解決。」

數學家Fraser表示,這是因為,如果將問題放在無限的維度中,數學家們可以推論出一個更明確的答案。

例如,將這個問題放到n維空間時,Fraser就推算出,當n接近無窮大的時候,繩子與限定球體的半徑比接近於√2。

然而在二維世界裡,這種明確的答案反而很難找。

因此,這次Ullisch求出的解析解,也是「山羊問題」系列的重大突破。

不過Ullisch也承認,這一問題的解決,並不會顛覆教科書或數學的研究,因為它只是一個孤立問題,不僅與其他問題無關,也沒有嵌入數學理論。

但數學家們仍然非常激動。

Mark Meyerson表示:

為數學題尋找新的解法,通常是很有價值的,這些解法不僅可以再次給已解決的問題帶來新思路,還可以將之推廣到其他問題上。

數學家Harrison則認為:

雖然解決放牧山羊的問題不會取得突破性的數學成果,但數學領域的新方向,永遠可能來自任何地方。

而提出山羊問題超越方程的Hoffman,也有類似的看法:

並非所有的數學進步都來自於取得根本性突破的人。有時候,這種進步也包括研究經典方法並找到新的角度,最終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當然,網友在祝賀之餘,也有表示這一問題「不太符合生活常理」的:

我認為這個問題,是沒有山羊相關的經驗的人提出的。因為我一想到山羊,就會想到它們在拼命跳籬笆、嚼繩子……這讓我沒辦法專心解決這個問題。

山羊問題解析解論文: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283-020-09966-0

參考連結: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25375575https://www.quantamagazine.org/mathematician-solves-centuries-old-grazing-goat-problem-exactly-20201209/https://en.wikipedia.org/wiki/Goat_problem#cite_note-1

相關焦點

  • 數學家告訴你,多少距離能產生美?
    它就是數學,所有關於人員排布的問題都可以從數學家這幾個世紀以來的研究中得到答案。 這乍聽起來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但卻一直困擾著歷史上一些最偉大的數學家,而且圍繞這個問題至今仍然有令人興奮的研究誕生,特別是在更高維度上。
  • 中考熱點|兩圓一線破解一類函數存在性問題
    有關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問題,一般都是放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和拋物線結合起來考察,求解這類問題往往需要分類討論,涉及幾何及代數知識眾多,有時不知從何下手或考慮不周答案有所遺漏,弄不好運算量很大,造成解題顧此失彼,其實這類問題題的解法是有套路一的,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只需要牢固掌握等腰三角形存在的基本模型
  • 為了用最小的箱子裝最多的汽水,數學家們研究到了 24 維!
    如何在保持辦公室、學校和公共場合開放的情況下,同時讓人們保持 6 英尺(≈182.88cm)的社交距離,這是數學家們研究了幾個世紀的問題。球體填充似乎是一個只有數學家們才會喜歡的話題。也對,除了他們,還有誰會熱衷於找到平面排列圓形或者空間中放置球體的最有效方法呢?但是現在,全世界有幾百萬的人都在思考這個特別的問題。
  • 「圓」來如此,面對圓的問題,就應該這麼去解
    圓作為最基本的幾何圖形之一,不僅僅是幾何學習的重點,更是中考數學的熱點和難點。我們認真去研究近幾年全國各地中考數學試卷,大家會發現與圓有關的題型較為豐富,如有客觀題(選擇題與填空題)和解答題,佔有一定的分值,客觀題一般考查的是圓的概念以及性質,而解答題題型就更為複雜,多以綜合性問題的運用為主。
  • 這是個數學家研究幾百年的問題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有一間要影廳要復工,在保持安全距離的情況下,如何才能儘可能多的安排觀影人群?這個問題,在當初辦公室復工的時候也同樣適用。我們先來把這個問題轉化成一個幾何問題:把每個人所在的位置看做圓心,隔離距離的一半(也就是3英尺)為半徑畫圓。怎樣才能讓這些圓排列得最密。
  • 學生問:天上的星星有多少顆 你會怎麼回答呢,數學家的故事
    這是發生在18世紀瑞士一所教會學校的故事,有一天數學老師正在上課,一位學生好奇的問了老師一個問題,他說:請問老師天上的星星到底有多少顆。老師頓時傻眼了回答道:你去問上帝吧,只有上帝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這個學生緊接著問道:上帝把那麼多的星星放到天上他不累嗎?這可讓老師不高興了。
  • 數獨背後的四個數學問題(組圖)
    不過數獨愛好者們可能不知道,這個小遊戲的雛形,卻是一個讓數學家傷透腦筋的問題。即使在今天,還有眾多研究人員為弄清楚數獨背後的規律而絞盡腦汁。  即使是天使也會為數學問題苦思冥想。德國名畫家丟勒的這幅木刻畫《憂鬱症》(Melencolia)描述的就是一個因為數學患上憂鬱症的天使。
  • 添線搭橋,借用託勒密定理另闢蹊徑巧解圓的問題,值得關注
    初中數學中,圓需要掌握的內容有:與圓有關的性質,與圓有關的位置關係,與圓有關的計算這三塊內容。必考題型是與圓有關的基本性質,有關位置關係及與圓有關的計算。重點偏重於考查的圓的基本性質。而圓的內接四邊形是圓中極為重要基本圖形,通常利用相似三角形判定即性質結合圓的基本性質定理就可求解典型圓的問題。
  • 必備技能,高中數學「外接球與內切球」問題的求解一般方法與技巧
    基本問題說明立體幾何中,有些題中已知幾何體的外接球和/或內切球(包括變式:球內幾個點圍成的幾何體),而且涉及的球可能不止一個,這些球之間或者相互外切、或者相互內切、或者組成某種結構與形狀(如對稱),然後求解或計算其有關的幾何量。這就是立體幾何中常見的基本問題之一,幾何體的"外接球與內切球"的計算問題。
  • 《千與千尋》:多次重溫的動漫經典,這些問題你都找到答案了嗎?
    當一曲《Summer》悠揚響起,千尋和白龍是否還會相遇的問題又再次糾結於觀眾心頭。確實,曾經被誤傳"恐怖片"的《千與千尋》在影片最後給我們留下了感動的同時也留下不少疑惑:千尋是怎麼斷定那一群豬裡沒有自己的爸爸媽媽?最後送千尋回到現實世界時,為什麼白龍不讓千尋回頭?白龍最後的結局又是怎樣?多次重溫經典《千與千尋》,這些問題你都找到答案了嗎?
  • 高中物理中的追及相遇問題,利用數學關係求解,還是比較容易的
    高中物理中的追及相遇問題,利用數學關係求解,還是比較容易的。高中物理中,在同學們學習了勻變速直線運動以後,一些題目中會涉及兩個物體的追及相遇問題。由於涉及到兩個物體的運動,而且兩個物體的運動之間,在時間和位移方面還有關聯,所以同學們在求解此類問題時,感到較為困難,有時候不容易找到兩者之間的關係式而無從下手不能求解。所謂的追及相遇問題,就是兩個運動物體在某一時刻,出現在什麼位置的問題,或者說,同一時刻兩者所處的位置有什麼樣的關係。
  • 事業單位行測你都會了嗎?教你巧解數量關係時鐘問題
    事業單位行測你都會了嗎?福建中公教育專家教你巧解數量關係時鐘問題。在事業單位考試中,有一類小題目是在我們的其他類型考試中相對較少出現的,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要了解的時鐘問題。時鐘問題屬於數量關係行程問題當中的一個知識點,由於本身實際描述環境的特點,使得該題目在切入上會有些微妙的變化。
  • 抖音打破一切恐懼我能找到答案歌曲歌詞完整版 最近大火的《你的...
    抖音打破一切恐懼我能找到答案歌曲歌詞完整版 最近大火的《你的答案》你聽了嗎時間:2019-12-05 19:13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抖音打破一切恐懼我能找到答案歌曲歌詞完整版 最近大火的《你的答案》你聽了嗎 也許世界就這樣我也還在路上是什麼歌?
  • 這個困擾7億男生的沙雕問題,我終於找到答案了!!!
    這個困擾7億男生的沙雕問題,我終於找到答案了!!!後來我向我爸爸求證,老爸點上一根煙,說:「那次跟人約好團戰,我帶去十多個兄弟,對方只叫了一個人,就是你爺爺......」附錄3:「亂說髒話罵人」也是違法的行為。法律規定:「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哼,警告你們,千萬不要罵我!
  • 圓最值求解有策略,四招破解顯神威
    許多同學在做題時碰到一些與圓有關的最值問題,往往無從下手。其實只要仔細觀察,分析圖形,尋找動點與定點之間不變的維繫條件,構建關係,將研究的問題轉化為變量與常量之間的關係,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關於圓的最值問題多出在選擇題或填空題的壓軸題,小夥伴們,下面和大家一起研究這一題型吧。
  • 你找到真愛的機率有多大?讓數學家來告訴你
    圖片來自網絡一、戀愛前:我們此生找到真愛的機率有多大?當我們對愛情還懵懵懂懂的時候,可能就會憧憬真愛的出現。真愛總是令人著迷,甚至有人會終其一生去尋找自己的真愛。那我們這一生找到真愛的機率究竟有多大呢?
  • 數學家們是怎麼玩趣味拼圖遊戲的?
    之後,數學家們將這些數學邏輯合併為獨立的引理,之後又將引理轉化為定理。也許,我們並不能列舉出數學中所有的邏輯和方法,但一些比較流行的方法還是可以舉出的,比如數學歸納法和反證法,大學一般都會普及這兩種方法。在這篇文章中,將會介紹另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很少被明顯地提及,但是卻足夠解決實際問題。
  • 數學中的雞兔同籠問題
    這個假期,相信不少家長都帶著家裡的小朋友們去親近自然、回歸田野,自然也就免不了和各種各樣的動物打交道。其實在數學裡,也有形形色色和動物有關的問題,今天,木木老師就和大家一起去求解「雞兔同籠問題」,感受數學中的「動物魅力」。
  • 六年級數學:圓與方形的問題
    圓的周長與面積是六年級數學中一個重要的問題,長方形和正方形是五年級數學學習的一個重點,兩者之間的關係,通過練習題來鞏固一下:練習題:黃河公園草地上計劃建一個圓形自動旋轉噴灌裝置,它的射程是9米,這個圓形裝置能噴灌到的面積是
  • 思維方法:利用速度公式,巧解計算問題
    想必很多同學在小學階段已經接觸過速度計算公式了,但那時我們只停留在會用的層面,再具體問公式中每一個物理量所代表的含義,相信很多同學都比較模糊。直到同學們接觸到物理這門學科後,對這個公式才有了一個更深的認識,知道了公式中每一個物理量的具體含義,慢慢學會用這個公式解決一些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