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中的追及相遇問題,利用數學關係求解,還是比較容易的

2021-01-08 教育點滴談

高中物理中的追及相遇問題,利用數學關係求解,還是比較容易的。

高中物理中,在同學們學習了勻變速直線運動以後,一些題目中會涉及兩個物體的追及相遇問題。由於涉及到兩個物體的運動,而且兩個物體的運動之間,在時間和位移方面還有關聯,所以同學們在求解此類問題時,感到較為困難,有時候不容易找到兩者之間的關係式而無從下手不能求解。

所謂的追及相遇問題,就是兩個運動物體在某一時刻,出現在什麼位置的問題,或者說,同一時刻兩者所處的位置有什麼樣的關係。一般情況下,在高中物理的學習中,為了降低習題的難度,通常考查的是一個勻變速直線運動和另一個勻速運動物體之間的追及相遇問題。

同學們在求解此類問題時,需要認真分析兩個運動物體之間的時間關係和位移關係,如果是相遇指同時同地,同時不同地就是不相遇。對於一個勻變速直線運動和一個勻速運動的追及相遇問題,兩者速度相等是能否相遇的臨界條件。說起來較為容易,但是分析的時候還是比較麻煩的。

接下來,我們嘗試利用數學關係來理解追及相遇問題。首先,我們利用速度公式,算出兩者速度相等時所需要的時間;然後,利用位移公式,分別列出兩個運動物體的位移表達式;最後,利用題目中給定的條件,把任意時刻兩個運動物體之間的位移差△x表示出來。

這時候,同學們會發現,一個勻變速直線運動和一個勻速運動位移的差值△x,是關於時間t的一個二次函數。在這裡,我們令△x等於零,就是說兩者在同一地點相遇,這樣表達式就變成了一個關於時間t的一元二次方程。對於高中生來說,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是比較簡單的,如果這個方程有唯一解,說明兩個運動物體會相遇一次;如果這個方程有兩個解,說明兩個運動物體會相遇兩次,這裡要注意是超過還是相撞的問題;如果這個方程無解,說明兩個運動物體不可能相遇。

當然,上面說的可能有些粗糙,如果同學們找幾道追及相遇的物理問題,利用上述方法實際的操作一下,會更容易理解。以前我們說過,數學是學習物理的工具,同學們在學習物理或者是解決物理實際問題時,要有使用數學工具的意識,這樣可以進一步加深對物理過程的理解,有時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多關於高中物理學習的文章,請關注進入主頁查看。

相關焦點

  • 高中物理追及相遇問題解決方法
    高中物理追及相遇解決方法一招搞定。高中物理知識點總結追擊及相遇問題的處理方法。兩物體在同一直線或封閉圖形上運動所涉及的追及、相遇問題,通常歸為追及問題。
  • 高一物理:追擊與相遇問題
    追擊與相遇問題常見的問題與解決方法 1、相遇和追擊問題的實質 研究的兩物體能否在相同的時刻到達相同的空間位置的問題。1、追及問題中兩者速度大小與兩者距離變化的關係 甲物體追趕前方的乙物體,若甲的速度大於乙的速度,則兩者之間的距離在縮短 。
  • 數學中的解三角形很難嗎?重點就是合理轉化邊角關係
    高中數學必修內容中解三角形有著一席之地,要通過對任意三角形的邊長和角之間的關係進行轉換,就要用到正餘弦定理及其性質和證明方法。基本關係是建立在三角形內角和為180度基礎上進行三角之間的轉換,合理運用三角函數對問題進行探索和證明。
  • 招教考試物理專業考點解密之相遇與追及
    1.追及和相遇的特徵追及的主要條件是兩個物體在追趕過程中處在同一位置。常見的情形有三種:(1)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運動的物體甲追趕同方向的勻速運動的物體乙時,一定能追上,在追上之前兩者有最大距離的條件是兩物體速度相等,即V甲=V乙。
  • 必備技能,高中數學「外接球與內切球」問題的求解一般方法與技巧
    基本問題說明立體幾何中,有些題中已知幾何體的外接球和/或內切球(包括變式:球內幾個點圍成的幾何體),而且涉及的球可能不止一個,這些球之間或者相互外切、或者相互內切、或者組成某種結構與形狀(如對稱),然後求解或計算其有關的幾何量。這就是立體幾何中常見的基本問題之一,幾何體的"外接球與內切球"的計算問題。
  • 小升初數學系列之行程問題二:追及問題,繼續訓練公式思維
    小升初數學系列之行程問題二,餘老師將以追及問題入手,繼續講解如何訓練孩子的公式思維。所謂公式思維是要求孩子熟練掌握公式,利用公式來轉換所求問題。行程問題第一篇文章小升初數學系列之行程問題一:核心是公式思維,好多大人都不會已經給大家講述了什麼是公式思維,我們這一講談談如何繼續訓練這種思維方式。
  • 六年級數學《追及問題》(提升篇)
    在延時開學期間,我們推出「開心應用微數學」學習專欄供大家學習交流。我們組織了工作室的全體成員學員,精心梳理了數學一至六年級上學期的重點內容,同時準備了新學期的學習大禮包。本著學以致用,提升綜合數學能力的思想,我們按「微數學、微闖關、開心做」三個環節進行組織學習。我們用學習來強大自我,共戰疫情。
  • 小學數學追及問題,免費學習,輕鬆搞定
    追及問題是小學數學的難點,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吧。【基本含義】兩個物體在不同地點同時出發(或者在同一地點而不是同時出發,或者在不同地點又不是同時出發)作同向運動,在後面的,行進速度要快些,在前面的,行進速度較慢些,在一定時間之內,後面的追上前面的物體,這類應用題就叫做追及問題。
  • 數學中的雞兔同籠問題
    其實在數學裡,也有形形色色和動物有關的問題,今天,木木老師就和大家一起去求解「雞兔同籠問題」,感受數學中的「動物魅力」。一隻小雞有兩條腿如果家裡的小朋友年齡還比較小,對於假設或者方程還不能完全理解,那麼我們還可以用最原始的窮舉法來求解,雖然比較耗時,但是也可以順便培養孩子的基礎計算能力
  • 高中物理競賽典型例題精講——均勻帶電半球面電場強度
    06-02-04_均勻帶電半球面電場強度本期高中物理競賽試題,我們共同來研究一下高度對稱帶電體的電場強度的計算方法和思路,通常最基本的計算電場強度的方法應該是應用高斯電場定律,通過高斯電場定律,我們已經了解,一個閉合曲面表面的電通量等於該閉合曲面內所包含的電荷的總量與真空電容率的比值
  • 高中數學:三角函數的圖像和性質歸類解析(高考必備)
    三角函數是高中數學的主幹知識,也是高考重點考查的內容之一,而三角函數的圖像和性質更是高考考查的熱點,題型既有選擇題、填空題,又有解答題。下面就近幾年的高考題中考查三角函數的圖像和性質的有關問題進行歸類解析,以幫助大家更好地學習及掌握這一知識。
  • 中考數學專題五,四種數學思想方法,第3個比較難掌握
    因此,在複習時要注意總結體會教材例題、習題以及中考試題中所體現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培養用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分析】 分兩部分求y與x的函數關係式:①當點P在AB上時;②當點P在AC上時.然後根據函數關係式確定函數圖象.
  • 小學數學必考考點之追及問題
    追及問題的解題技巧以及習題練習學習數學必須從小抓起,希望小學的數學課程能夠引起家長們的高度重視。如果發現孩子從小就對數學沒有興趣,那麼作為家長的你們就要想辦法幫助孩子,引導孩子走入數學學習的正軌了。本次課程我們來講一下小學中必考的考點之追及問題。
  • 高中物理競賽典型例題精講——容器底小孔水流速度
    04-06-01_容器底小孔水流速度本期高中物理競賽試題,我們共同來研究一下動能定理在競賽題中的具體應用方法和思路,作為這類題目的首個題目,小編找到了一個簡單的例題,從基本的思路和方法入手,考慮並研究一下動能定理在競賽題目中的應用方法和典型思路
  • 等差數列與等比數列判定,利用數列基本性質,高考重點考題
    數列做為我們高中數學一塊非常重要的內容,並且數列的內容常常是利用各種公式的變換來求解數列的得數或是判定數列的性質,數列的考察往往比較的綜合,並且也有一定的難度,數列常常還可以作為載體,與函數解析式結合在一起進行考察,所以這也成了我們高考考題中的大熱題目,因為通過一道題便可以考察很多的數學知識點
  • 初中數學一次函數,圖像動點問題,從不缺席考試的貴客
    一次函數的動點類型題是一個難點問題,各類考試在壓軸題部分非常常見。解決動點問題要有「動中有靜、動靜結合」的解題思路,把握動點的運動軌跡,在動點的「運動」過程中分析圖形的變化情況;需要搞明白動點的運動階段,對應的取值範圍,各階段動點圖形的特點;從而求出函數表達式的變化。
  • 7數培優:超級實用,平面坐標內三角形的面積求解統一大法
    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問題一直以來是各類的常考題型, 近幾年的中考中又演變出了在函數背景下的三角形面積的最大值問題等,這類是初高中數學結合的問題, 涉及的知識面廣, 綜合度強.由於平面直角坐標系的特殊性,水平線段和豎直線段長度比較容易計算,因此我們通常將三角形割補成「橫平豎直」的基本圖形,這樣就可以很容易的利用各種基本圖形(三角形、矩形、正方形、梯形等四邊形)的面積公式來進行計算。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是轉化(本題的方法是化一般為特殊).轉化是數學中的重要思想,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轉化思想無處不在,掌握了轉化的數學思想,學習數學就會事半功倍.
  • 環形跑道的相遇與追及問題
    環形跑道的相遇與追及問題問題1:操場一周是400米,小明每秒跑5米,小華騎自行車每秒10米,兩人繞跑道同時同地同向而行,經過幾秒鐘兩人第一次相遇?分析:等量關係:小華的路程-小明的路程=400解:設經過x秒兩人第一次相遇,依題意,得10x-5x=400,解得x=80.答:經過80秒兩人第一次相遇問題2:操場一周是400米,小明每秒跑5米,小華騎自行車每秒10米,兩人繞跑道同時同地相背而行,則兩個人何時相遇?
  • 小學數學思維訓練,猴子爬樹中的相遇問題
    對於普通人來說,數學學習的最重要目的是訓練和提高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提高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就會相應提高,一個人的素質也會更加趨於完善完美。因此,在數學尤其是小學數學中,你會看到許許多多花樣翻新的題型,有一些題甚至會讓小學生們感到異常的困惑和不解,即使絞盡腦汁,仍然莫名其妙和不得要領。其實這也沒什麼奇怪的,它不過是將學習者的思維進行深度開發和廣度拓展的一種方式和手段罷了。
  • 貴陽高中會考新標準出臺 數學不及格也能畢業
    其中,考試內容更加注重考查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除以往的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外,將原來考查的「勞動技術」改為「信息技術」。政治、英語兩大科目的考試時間互換;另外,以往在9科會考科目中語文、數學、政治三科中任何一科不合格便得不到畢業證的規定,今年也有新變化,數學不再被列為「必過」科目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