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形跑道的相遇與追及問題

2021-01-08 品數學探真滴

環形跑道的相遇與追及問題

問題1:操場一周是400米,小明每秒跑5米,小華騎自行車每秒10米,兩人繞跑道同時同地同向而行,經過幾秒鐘兩人第一次相遇?

分析:等量關係:小華的路程-小明的路程=400

解:設經過x秒兩人第一次相遇,依題意,得

10x-5x=400,

解得x=80.

答:經過80秒兩人第一次相遇

問題2:操場一周是400米,小明每秒跑5米,小華騎自行車每秒10米,兩人繞跑道同時同地相背而行,則兩個人何時相遇?

分析:等量關係:小明的路程+小華的路程=400

歸納總結

環形跑道問題:設v甲>v乙,環形跑道長s米,經過t秒甲、乙第一次相遇.

一般有如下兩種情形:

拓展訓練:如圖,兩人沿著邊長為90m的正方形,A→B→C→D→A→…的方向行走,甲從A點以65m/min的速度行走,乙從B點以75m/min的速度行走,當乙第一次追上甲時,將在正方形的邊上。

分析:等量關係:甲的路程+3×邊長=乙的路程

相關焦點

  • 行測環形相遇追及問題如何準確找出題幹有效信息?學會這招就夠了
    行程問題作為公職考試熱門考點,事業單位中也經常會考到行程問題,作為即將成功上岸的各位考生,當然行程問題中相遇問題也是經常遇到的,其中就有一個典型的環形相遇行程問題中包含眾多不同類型的考察點,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是行程問題當中比較熱門的環形相遇問題,希望通過今天的分享,各位備考學子能掌握其中的核心點和應試技巧
  • 行測中的操場追及問題一直不會?看完你就全會了
    環線相遇:在周長為S的環形跑道上,甲、乙二人由同一起點點同時出發,相向而行,則他們第一次相遇時,二人路程之和為S。第n次相遇時,二人路程之和為nS。環線追及:在周長為S的的環形跑道上,甲、乙二人由同一起點同時出發,同向而行,則當甲第一次追上乙時,甲比乙多跑路程為S。第n次追上時,甲比乙多跑路程為nS。
  • 有趣的數學行程問題——追及問題,變量下的思考
    提到行程問題,在我們的腦海中,馬上就可以浮現出三個要素:路程、速度和時間,而提到追及問題的時候,我們又可以想到的是路程差是個定值。比如:(1)直接的追及問題:甲、乙兩人分別從A、B兩地同時出發,同向而行,幾分鐘後甲追到乙。
  • 小學數學必考題:追及問題,孩子常在此失分,家長必備
    今天給大家分享小學數學必考題:追及問題,孩子常在此失分,家長必備主要內容:追及問題要點追及問題的重難點追及問題常考題型和解題思路追及問題要點追及問題是行程問題中的另一種典型應用題,是同向運動問題。一般的追及問題:甲、乙兩個人同時行走,甲的速度快,乙的速度慢,當乙在甲前面時,甲經過一段時間後就可以追上乙。這就產生了「追及問題」。
  • 小學奧數知識點:行程問題之追及問題(四)
    ,即在同一直線上,3個或3個以上的對象之間的相遇追及問題。  所有行程問題都是圍繞""這一條基本關係式展開的,比如我們遇到的兩大典型行程題相遇問題和追及問題的本質也是這三個量之間的關係轉化.由此還可以得到如下兩條關係式:  多人相遇與追及問題雖然較複雜,但只要抓住這兩條公式,逐步表徵題目中所涉及的數量,問題即可迎刃而解.
  • 小升初數學常考的追及問題,這些公式你都熟練了嗎?趕緊來練練!
    追及問題知識基礎追及問題的特點是:兩個物體同時向同一方向運動,出發的地點不同(或者從同一地點不同時出發,向同一方向運動),慢者在前,快者在後,因而快者離慢者越來越近,最後終於追上。解答這類問題時,要理解速度差的含義(即單位時間內快者追上慢者的路程,也就是快者速度減去慢者速度),路程差指的是初始狀態兩者之間的距離。
  • 二年級奧數:追及問題
    知識要點提示:有甲,乙同時行走,一個走得快,一個走得慢,當走的慢的走在前,走得快的過一段時間就能追上。這就產生了「追及問題」。實質上,要算走得快的人在某一段時間內,比走得慢的人多走的路程,也就是要計算兩人都的速度差。
  • 《小陳老師講數學》五年級奧數教材第二十九周:追及問題
    第二十九周 追及問題專題簡析:本周的主要問題是「追及問題」 。追及問題一般是指兩個物體同方向運動,由於各自的速度不同,後者追上前者的問題。追及問題的基本數量關係是:速度差×追及時間=追及路程解答追及問題,一定要懂得運動快的物體之所以能追上運動慢的物體,是因為兩者之間存在著速度差。
  • 小學五年級奧數題——行程問題(三)
    本講的內容是「追及問題」。   追及問題一般是知兩個物體同時運動,經過一定時間,後者追上前者的問題。追及問題的基本數量關係是:   速度差 ×追及時間=追及路程   例1 中巴車每小時行60千米,小轎車每小時行84千米,兩車由同一個車庫出發。
  • 高中物理追及相遇問題解決方法
    高中物理追及相遇解決方法一招搞定。高中物理知識點總結追擊及相遇問題的處理方法。兩物體在同一直線或封閉圖形上運動所涉及的追及、相遇問題,通常歸為追及問題。
  • 鄭州小升初數學行程問題典型題
    一、相遇與追及   1、路程和路程差公式   【例1】某城市東西路與南北路交會於路口.甲在路口南邊560米的點,乙在路口.甲向北,乙向東同時勻速行走.4分鐘後二人距的距離相等.再繼續行走24分鐘後,二人距的距離恰又相等.問:甲、乙二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 小學數學追及問題,免費學習,輕鬆搞定
    追及問題是小學數學的難點,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吧。【基本含義】兩個物體在不同地點同時出發(或者在同一地點而不是同時出發,或者在不同地點又不是同時出發)作同向運動,在後面的,行進速度要快些,在前面的,行進速度較慢些,在一定時間之內,後面的追上前面的物體,這類應用題就叫做追及問題。
  • 四年級:簡單的相遇、追及問題3
    四年級:簡單的相遇、追及問題   難度:中難度   甲、乙兩列火車同時從相距380千米的兩地相向開出,甲車每小時行50千米,乙車每小時行60千米.乙車比甲車晚出發1小時,乙車出發後,甲、乙兩車幾小時相遇?
  • 初一(上)期中必考題型:數軸上的相遇與追及問題
    (2)一隻電子青蛙m,從點B出發,以4個單位每秒的速度向左運動,同時另一隻電子青蛙n,從A點出發以6個單位每秒的速度向右運動,假設它們在C點處相遇,求C點所表示的數.(3)兩隻電子青蛙在C點處相遇後,繼續向原來運動的方向運動,當電子青蛙m處在A點處時,問電子青蛙n處在什麼位置?
  • 小學數學應用題追及問題的解題思路
    900÷(120-75)=20(天)列成綜合算式75×12÷(120-75)=900÷45=20(天)答:好馬20天能追上劣馬。例2:小明和小亮在200米環形跑道上跑步,小明跑一圈用40秒,他們從同一地點同時出發,同向而跑。小明第一次追上小亮時跑了500米,求小亮的速度是每秒多少米。
  • 六年級數學《追及問題》(提升篇)
    追及問題——就是兩個不同速度的物體,同向運動,慢的在前,快的在後,一定時間內,後面的物體追上前面的物體的一類應用題。兩物體在同一直線或封閉圖形上運動所涉及的追及、相遇問題,通常歸為追及問題。這類常常會在考試考到。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雙人追及、雙人相遇,此類問題比較簡單;一種是多人追及、多人相遇,此類則較困難。
  • 高中物理中的追及相遇問題,利用數學關係求解,還是比較容易的
    高中物理中的追及相遇問題,利用數學關係求解,還是比較容易的。高中物理中,在同學們學習了勻變速直線運動以後,一些題目中會涉及兩個物體的追及相遇問題。由於涉及到兩個物體的運動,而且兩個物體的運動之間,在時間和位移方面還有關聯,所以同學們在求解此類問題時,感到較為困難,有時候不容易找到兩者之間的關係式而無從下手不能求解。所謂的追及相遇問題,就是兩個運動物體在某一時刻,出現在什麼位置的問題,或者說,同一時刻兩者所處的位置有什麼樣的關係。
  • 高一物理:追擊與相遇問題
    追擊與相遇問題常見的問題與解決方法 1、相遇和追擊問題的實質 研究的兩物體能否在相同的時刻到達相同的空間位置的問題。追及與相遇 相遇和追擊問題剖析: (一)追及問題 1、追及問題中兩者速度大小與兩者距離變化的關係
  • 招教考試物理專業考點解密之相遇與追及
    1.追及和相遇的特徵追及的主要條件是兩個物體在追趕過程中處在同一位置。常見的情形有三種:(1)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運動的物體甲追趕同方向的勻速運動的物體乙時,一定能追上,在追上之前兩者有最大距離的條件是兩物體速度相等,即V甲=V乙。
  • 深圳人才公園跑道方向標反了?順時針or逆時針 有玄機嗎?
    發現一般體育場館和公園的環形跑道,都是逆時針方向跑的,即便沒有標註方向,大家也都是習慣性往逆時針方向跑,因為這樣的姿勢比較「順手」和舒服。最近,他開始去深圳灣跑步,並在旁邊的深圳人才公園體驗了幾次人才公園的環湖塑膠跑道。跑道的材質減震和體驗感極好,周邊環境也是一絕。唯一令他感到不適的是,跑道的設計方向是順時針的,正好跟他以往的跑步習慣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