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是由尼特什·提瓦瑞執導,阿米爾·汗、法緹瑪·薩那·紗卡等主演的傳記電影,影片講述了曾經的摔跤冠軍辛格培養兩個女兒成為女子摔跤冠軍,打破印度傳統的勵志故事。
開始
阿米爾·汗飾演的印度父親馬哈維亞,是印度的全國冠軍摔跤手,他曾經拿過全國的總冠軍,然後迫於生計,只好轉行,放棄了自己為國爭光的夢想,找了一份工作,娶妻生子,但是其實的內心始終沒有放棄夢想,他希望自己下一代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妻子懷孕期間,他們共同嘗試了各種生男孩的「偏方」,可惜最後他只有四個女兒。
就在他感到失望的時候,自己的兩個女兒跟男孩子打架,竟然把男孩子給打傷了,他意外的發現了女兒身上驚人的天賦,他重新燃起了希望,並與妻子約定一年的時間去訓練女兒們的摔跤技術。就這樣一場對抗拉開了序幕。
魔鬼訓練
馬哈維亞要求女兒們每天早晨五點起床訓練跑步,為了提高她們的摔跤水平,讓侄子做她們的陪練,他還自己修剪草地變成摔跤場。當女兒說衣服不方便的時候,他立馬換掉女兒們的裙子,為她們準備了適合訓練的褲子,當女兒藉口摔跤會弄髒頭髮,他就逼著她們剪掉了長發,剝奪了女孩們愛美的天性,也剝奪了女孩們愛吃甜點的渴望,真正的使女孩們完全成為了村中的異類。
女孩們也開始了抵抗,她們調整馬哈維亞的鬧鐘,訓練的時候偷懶,摔跤的時候放水,甚至偷偷跑去參加同學的婚禮。馬哈維亞的兩個女兒參加同學的婚禮之後,可以說是一夜長大。因為他們從同學14歲就要結婚、開始做家務的事例中,終於明白父親希望她們練習摔跤,是希望她們能夠擺脫許多印度女孩的命運,能夠自己選擇人生。父親其實在幫助他們培養能夠照顧自己並且建立自我的過程。至此之後,兩個女兒開始自覺的訓練,甚至都不需要父親的督促。
繼續進軍
功夫不負有心人。大女兒打敗了自己的侄子,這讓父親很是開心,但同時他也知道需要尋找新的、強的對手了,於是帶女兒參加了比賽。在摔跤場上,女兒與男性打拼的時候,使出了全力,雖然不敵,但最終獲得贊助者的特別獎勵50盧比,甚至主動問父親「我什麼時候可以再來一次比賽?」。
就這樣在父親的帶領下,女兒贏得了無數的比賽,也拿到了全國的冠軍。但父親的目標是:代表國家出戰,為國家拿一塊金牌。女兒吉塔向父親提出,希望能夠進入高等學府深造,而這樣的話,從原來由父親自己訓練,轉變為由專門的教練。這對他們兩人來說,都是一個挑戰。
父親找到教練,希望教練可以多多關注自己的女兒,好好訓練她,而教練直接說「你的任務完成了,現在你什麼都不用管」。教練則對吉塔說「忘掉以前的所學的不正確的一切,從現在開始聽我的」。她開始改變了造型,留起了長發、與朋友出去看電影、嘗試父親不允許她們吃的東西,「很多事都不用按照父親的做法」進行了。
矛盾
父親幾次往學校給吉塔打電話,都得到了「吉塔不在,出去了」的消息,心裡一涼。在吉塔回到家中,父親看到長發的吉塔,心裡說不出來的滋味。吉塔與夥伴們在摔跤場上玩耍,吉塔指出妹妹的動作不規範,並教給她教練教的動作。這讓父親看到了這幕,惹惱了父親「我教的哪裡不正確呢?哪裡不實用了呢?你教練教的什麼,來比試一下」。就這樣父女之間的摔跤比賽開始了。
最終,吉塔打敗了父親,也把和父親的關係重重摔在了地下。吉塔回學校時,妹妹告訴她說:不是你的方法多實用,而是父親已經老了,別忘了你有現在的成績,也是父親訓練出來的。
回到學校的吉塔,輸了一場國際比賽,和她一起進入學院的小女兒提醒她,她從前輸了一場比賽就會很難過,怎麼現在輸了比賽卻很不在意。
冰釋前嫌
從那以後,吉塔的每一場比賽基本都已失敗告終,她終於繃不住了,在妹妹的勸說下,她打通了那個熟悉而又陌生的電話,是吉塔對馬哈維亞的痛哭,對他說出「對不起,爸爸」,這讓他們之間之前隱藏的衝突得以消除。父親看見了女兒,女兒也理解了父親。真的就如妹妹所說的那樣,他是我們的父親,一定會管我們的。父親知道了吉塔的情況後,立馬和自己的侄子出發趕到了吉塔的學校,為女兒們之後的國際賽做準備。
因為私自訓練女兒們,違反了學校的規定,他向校長低下了頭,並未女兒們求情,不要開除她們,保證以後再也不插手訓練的事情了。
達到目標
父親還是想盡一切辦法去指導女兒們,吉塔也成功進入了世錦賽的決賽。在最後一場比賽中,父親因為被反派教練算計,沒有辦法陪伴在女兒吉塔身邊參加比賽。逆風局的吉塔沒有放棄,她腦海回想起了父親教她的技術,以及「爸爸不可能每次都來救你」,最終贏得了比賽的冠軍。
父親在逃出圈套後,立刻來到了女兒身邊,說出了那句從未說過的話:你是我的驕傲。
爸爸,明天我們採取什麼策略?
我們的策略就是一定要打敗她,只有打敗她,你才能被人們記住。告訴他們,女孩不是只能與鍋碗瓢盆為伴。你的對手不僅僅是那個澳大利亞選手,還有千千萬萬的他們,你必須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