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17日,2016F1倍耐力中國大獎賽將引擎重燃。
4月15至17日,2016F1倍耐力中國大獎賽又將在上賽場引擎重燃。翻開一頁頁的歷史,12年間中國站帶給了我們無數高潮迭起、精彩無限的珍貴回憶。舒馬赫、阿隆索、萊科寧、漢密爾頓、維泰爾……這些全球最頂尖的賽車手在中國唯一的F1賽場——上海奧迪國際賽車場上演了無數酣暢淋漓,令人難以忘懷的巔峰對決,並最終登上了象徵最高榮譽的領獎臺。在此請與我們一同回顧12年來中國站歷屆冠軍的那些經典戰役。
2004年冠軍 魯本斯·巴裡切羅(法拉利)
在眾多車迷的搖旗吶喊助威聲中,杆位出發的法拉利車手巴裡切羅力克隊友舒馬赫,幾乎保持一路領先,最終以1小時29分12秒420的成績獲得勝利。巴裡切羅不僅奪得F1中國大獎賽的首個冠軍,也使自己榮膺該賽季的F1車手亞軍。
2005年冠軍 費爾南多·阿隆索(雷諾)
在勁敵萊庫寧和舒馬赫的步步緊逼下,雷諾車隊的阿隆索頑強地頂住壓力,成功取得了杆位,並在隊友費斯切拉擔任「僚機」的幫助下,第一個衝過了終點線,最終幫助雷諾車隊取得了該年度的車隊總冠軍。
2006年冠軍 麥可·舒馬赫(法拉利)
賽前不被看好的舒馬赫從發車開始便一路超車,奇蹟地在比賽最後三分之一的時間裡從第六追到第一,最終獲得了他的首個中國大獎賽冠軍。值得一提的是,舒馬赫在之前兩年的中國站連一個積分都沒有拿到過。那場勝利終於讓車王在中國車迷面前挽回了面子。
2007年冠軍 基米·萊科寧(法拉利)
由於主要對手漢密爾頓的輪胎在比賽中惡化,導致其退賽,法拉利車手萊科寧成為了比賽的領跑者。芬蘭人一路領先,並屢屢創出最快圈速。最終,他憑藉自己出色的表演拿下了比賽,為贏得該年度的世界冠軍贏得了至關重要的10分。
2008年冠軍 劉易斯·漢密爾頓(麥拿輪)
2008年中國大獎賽,漢密爾頓的奪冠可以說是個奇蹟。因為之前英國人僅參加過一場中國大獎賽,並且結果還是退賽。而僅僅過了一個賽季,漢密爾頓就利落地將中國站的勝利收入了囊中。並且整個比賽過程中,以杆位起步的他幾乎沒有給予對手任何機會。
2009年冠軍 塞巴斯蒂安·維泰爾(紅牛)
大雨之中,22歲的德國小將維特爾一舉奪得杆位,用穩定的表現證明了自己大獎一般穩健的雨戰實力。從安全車帶領發車,到第56圈比賽結束,維特爾領跑全場,毫無懸念地獲得了2009賽季F1中國大獎賽的冠軍。
2010年冠軍 簡森·巴頓(麥拿輪)
反覆的雨水讓比賽充滿了未知數,輪胎策略成為了各支車隊能否取勝的關鍵。而對於這一切早有部署的麥拿輪順利幫助其車手巴頓取得了有利的位置。最終憑藉主要對手羅斯伯格的一次失誤,巴頓順利奪得頭名,也因此成為了中國大獎賽歷史上的第七位冠軍。
2011年冠軍 劉易斯·漢密爾頓(麥拿輪)
沒有杆位優勢,第三位起步的漢密爾頓依靠自身實力,在起步階段便超越了杆位起步的瓦特爾。但是輪胎衰竭問題,讓他在最後一停前又落到了瓦特爾的身後。不過比賽倒數第五圈,漢密爾頓還是抓住機會完成了超越,最終成為了二奪中國站冠軍的F1世界冠軍第一人。
2012年冠軍 尼克·羅斯伯格(梅賽德斯)
梅賽德斯車手羅斯伯格從杆位起步輕鬆摘得個人職業生涯的首個分站冠軍,同時也是梅賽德斯車隊自重新成立以來的首個冠軍。同樣頭排發車的舒馬赫則因為梅賽德斯維修區的失誤在第13圈時提前退賽,遺憾了結束了職業生涯的最後一場F1中國站。
2013年冠軍 費爾南多·阿隆索(法拉利)
第三發車的阿隆索,憑藉出色的起步,利落地幹掉了萊科寧。隨後西班牙人又通過在直到上利用DRS,超越了領頭的漢密爾頓,並最終通過完美執行三停策略鎖定冠軍。這也是阿隆索該賽季奪得的首個分站冠軍。
2014年冠軍 劉易斯·漢密爾頓(梅賽德斯)
漢密爾頓杆位起步,從發車開始就一路領跑,最終毫無懸念地拿下了自己職業生涯的第3個中國站冠軍。梅賽德斯在上賽道的優勢明顯,其另一位車手羅斯伯格在發車不利的情況下,也通過一路追趕,成功超越世界冠軍阿隆索獲得亞軍。
2015年冠軍 劉易斯·漢密爾頓(梅賽德斯)
延續了2014年的強勁勢頭,漢密爾頓不僅包攬了三節自由練習賽的最快,周六的排位賽也毫無懸念的拿下杆位。正賽中,英國人一起跑就迅速建立優勢,再次以統治全程的完美表現贏得冠軍。這也是英國人第四次收穫F1中國站的冠軍。
本文來源:網易體育 作者:163 責任編輯: 李琳_B6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