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心臟彩超報告中的「射血分數」:EF越低,心功能越弱!

2020-12-01 騰訊網

本文作者:彭信怡

審稿專家:田穎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心臟中心副主任醫師

本文首發:哈特瑞姆心臟科普(CY-heartrhythm)

心臟彩超最為重要的檢查指標之一就是射血分數,哈大夫今天想和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一、反映心臟收縮功能

在化驗單中,射血分數常常用EF或LVEF表示。

射血分數是醫生評估心臟收縮功能的指標,簡單來說也就是評估心臟收縮時把血液泵入全身的能力

是每搏輸出量佔心室舒張末期容積量的百分比,反映了心臟最重要的部位——左心室的收縮功能。

二、正常範圍:55-65%

健康成年人左室射血分數的正常範圍為55-65%

2019年發表於著名期刊EHJ的研究顯示,LVEF與生存率之間的關係為U型曲線:

當LVEF處於60%-65%之間的生存率最高;

當LVEF降低至35-40%時,患者的死亡風險增加了71%;

LVEF升高至70%以上時,死亡風險增加了73%

這說明左室射血分數過高或過低都不好。

三、數值越低,心功能越差

臨床中最為常見的LVEF的改變,就是LVEF數值降低。

有研究顯示,LVEF可作為患者死亡風險的評估指標,LVEF越低,表明心功能越差,左室功能受損越嚴重,其死亡風險也就越高:

當患者的射血分數降低至40%以下時,表明患者的心臟收縮功能受到較大影響,醫生常常會結合症狀體徵及輔助檢查確診患者為射血分數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

當LVEF小於35%時,患者發生心源性猝死的機率也會大大增加!

總之一句話:大家在平時體檢時,應提高對心臟彩超的重視,如發現LVEF異常應及時就醫,定期複查。

四、我射血分數低,能恢復嗎?

這要看具體病情。

哈大夫在這裡介紹一個真實病例,希望能給大家一些信心:

5年前,老果因為冠心病合併心衰住院治療,那時射血分數才24%;之後的5年期間,老果病情很穩定,一直在門診規律隨訪,心功能逐漸恢復,複查發現,老果的射血分數恢復到了54%

五、如何糾正射血分數?

1. 糾正病因

造成EF值降低的原因多種多樣,治療上最重要的原則之一是對因治療。某些病因得以祛除後,心功能是可以得到明顯改善甚至恢復正常的。

2. 規律用藥,定期隨訪

務必遵醫囑用藥。建議找一位專業的醫生,門診規律隨訪,了解自己心臟的健康狀況,醫生會根據病情變化,調整用藥種類和劑量。

相關焦點

  • JACC:射血分數恢復的心衰,如何管理?
    近年來有研究指出,心衰患者中可觀察到心室的逆向重構,心肌部分或完全恢復,射血分數提高,臨床症狀改善,稱之為射血分數恢復的心衰(HFrecEF)。由於臨床資料匱乏,目前尚無如何評估和管理HFrecEF患者的指導文件。
  • 心臟彩超提示二尖瓣,三尖瓣輕度返流是什麼意思?該怎麼辦?
    不少人在做完心臟彩超後,就會有有這樣的提示:二尖瓣,三尖瓣輕度返流,這是什麼意思呢?應該如何治療?一、二尖瓣反流1、什麼是二尖瓣心臟有兩個心房和兩個心室,在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間有個門,這個門就是二尖瓣,當心臟收縮也就是心臟往外打血的時候,這個門關閉,以免血流返回到左心房。當心臟舒張時,這個門打開,讓左心房的血液流到左心室。
  • 糖尿病人放任高血糖:會讓心臟硬化,怎麼辦?
    從這位糖尿病友劉阿姨的病情中,我們要學習到糖尿病另一種併發症——心衰。很多糖友都知道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腦血管病是糖尿病很常見的併發症。心力衰竭,也是其中之一。首先告訴大家心衰是什麼?心臟是人體的功能機,心臟每跳動一次,就會將血液輸送到全身各器官組織,心臟就想一個小發動機,泵水器。
  • 黃從新教授:參松養心膠囊解決室性早搏伴心功能不全重大臨床難題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的常見病、多發病。據統計,目前我國心律失常患者約2000 萬人,疾病負擔沉重。不容忽視的是,在心律失常治療領域,臨床還存在一些棘手的難題,如室性早搏伴心功能不全患者,由於目前常用的抗快速心律失常藥物多有致心律失常、負性肌力等副作用,對於此類患者的治療,臨床選擇往往受限。
  • 三年前的一場感冒讓她心臟「亂跳」,精準射頻消融術「打針」挽救...
    韓女士因反覆心慌、氣促、黑蒙由當地醫院轉入湖南省人民醫院心內三科,被診斷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入院時,韓女士心率高達170次/分,心律失常呈持續性室性心動過速,心臟彩超顯示其左心室較正常人明顯增大,室壁運動減弱,心律正常時射血分數EF值為42%,然而心律失常發作時射血分數EF值僅19%(正常人為50%以上),血壓78-90/50-60mmHg,隨時可能演變為室顫及心臟猝死
  • 七旬老人主動脈狹窄成縫隙,醫生5秒鐘完成心臟人工瓣膜置換
    經心臟彩超檢查後顯示,梁婆婆的主動脈瓣重度鈣化性狹窄、並有重度關閉不全,代表心臟收縮功能的指標左心射血分數EF只有25%(正常60%左右),主動脈瓣口面積僅有0.38平方釐米(正常3-4平方釐米),基本只有一條縫隙大小,代表心功能衰竭的指標BNP高達19000ng/ml,超過正常值2000倍,被明確診斷為心臟瓣膜病,且處於主動脈瓣病變晚期。
  • 臨床補鉀,越補越低?原來「真兇」竟是這個常見藥
    血清鉀濃度低於3.5 mmol/L時,稱為低鉀血症。臨床上引起低鉀血症的原因有鉀攝入不足、鉀排出過多、鉀由細胞外進入細胞內、血漿稀釋......  臨床工作中,當看到患者低鉀血症報告時,結合患者低鉀血症症狀,臨床醫生一般會開出口服氯化鉀醫囑。
  • 三國殺:上限越高實力越弱,這些血牛武將你敢叫他弱雞?
    #三國殺移動版#在一眾三血、四血,偶爾當上主公才有五點體力的三國殺移動版武將中,有些武將的血量能夠做到鶴立雞群,高出其他一大截。因為根據平衡原理,武將血量越高,技能就越弱,甚至血牛武將人手自帶一個負面技。但是真的所有的血牛武將都很弱嗎?(體力高的血牛武將不一定很弱,除了華雄)比如兀突骨,三國殺移動版中體力上限最高的武將了吧。
  • 體溫越低,身體越差?不發燒是不是免疫力太差了?
    那我的體溫是變低了嗎?這裡先說明,本人正處於青壯年階段,沒有內分泌代謝疾病。我就很好奇這個問題,在網上一看,居然發現很多自媒體報導都在討論人類體溫都在普遍變低,體溫越低,免疫力越差。當真是這樣嗎?而體質較弱的或者生病的人,比如常見的感冒發燒,這種情況已經超出了機體自身的體溫調節糾正,所以需要治療。恆溫動物可以維持相對穩定的體溫,變溫動物則不是這樣。
  • 抑制心臟重構,從根本逆轉心衰
    這是一例新診斷的擴張性心肌病患者,在院內及時啟動了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片治療,患者心臟重構得以迅速逆轉,心功能也得以改善,生活質量提高,預後可期。
  • 握力越強,人越健康
    一、握力與健康相關從中醫來分析,脾主四肢,主肌肉;肝主筋;腎主腎;心主血脈;肺主氣。握力與脾、肝、腎、心、肺五臟皆有相關性。握力越大,意味著五臟的機能越強;反之,握力越弱,則五臟的機能越差。此外,握力弱也存在很大的運動傷害的風險。研究表明,與同性別和相同年齡段的人相比,握力低於平均水平與心臟衰竭風險增加有關,較低的握力表明心臟結構和功能發生了不良變化。此外,握力較低還是因心力衰竭及心力衰竭入院的強有力預測指標。另外,國內亦有研究證實:握力低下與心血管疾病具有較強的關聯性。同時,年齡高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握力較為低下。
  • Nature:科學家用人類幹細胞恢復心力衰竭的猴子的心臟功能
    7月2日,Nature Biotechnology雜誌發表了來自美國華盛頓大學的一項突破性成果:科學家們成功利用人類幹細胞恢復了患有心力衰竭的猴子的心臟功能。這一研究表明,這項技術將對心力衰竭患者有效。多數心力衰竭是由心臟病發作導致的心肌死亡引起的。由於心肌不再生,受損區域會被不收縮的疤痕組織替代,心臟變弱。
  • 心電圖ST段改變,意味著心臟有什麼問題嗎?一文讀懂
    還記得在醫科大學實習那時候,心電圖的老師講了一個案例,說一個缺鉀的患者因為心電圖異常結果,進一步檢測診斷出嚴重低鉀血症,從此,對心電圖檢查刮目相看,雖然價格低廉,但心電圖對心臟疾病甚至全身疾病的診斷具有較大參考價值
  • 不明原因的低蛋白血症一例
    在當地醫院曾應用激素及抗結核藥物治療(具體不詳)查體:右肺觸覺語顫減弱,右側肩胛線第七肋間以下叩診濁音,聽診呼吸音減弱,腹部移動性濁音陽性,自帶心臟彩超左室舒張功能減低,心電圖正常,胸腹腔超聲示右側胸腔積液,腹腔積液,肝功白蛋白15,入我院輔助檢查胸腹腔超聲示右側胸腔積液,腹腔積液。
  • 心臟不舒服胸悶憋氣,但心電圖、彩超正常,這是怎麼回事?
    心臟不舒服胸悶憋氣,但心電圖、彩超正常,這是怎麼回事?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心臟會不舒服,平時的時候總是感覺胸口特別悶,喘不上氣,但是當大家到醫院去檢查的時候,心電圖和心電彩超一切卻都是正常的。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 體溫越低(<37℃)免疫力就越差?
    體溫越低, 免疫力越差。 疫情期間, 很多人把一輩子需要量的體溫, 都量完了。但你知道嗎,人類的體溫37℃, 已成為歷史。體溫越低, 免疫力就越差。那麼, 我們體溫普遍降低, 對我們的免疫力意味著什麼?
  • 手的握力越大,肝氣就越足,人就越長壽
    下面一起來看看詳細說明——大拇指為肺經肺經從雲門、中府出來,所以,鎖骨與肩之間這個部位疼痛就是肺氣被憋,應該雙手交叉拍這個部位,把肺氣給拍順了。肺經從雲門、中府出來以後,沿著手臂裡側的上緣一直走,到大手指的外端,同時有另一個支脈,從列缺穴處流到大腸經去。食指跟本能有關。食指是大腸經那麼,把戒指戴到食指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