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去仙臺?為什麼要打卡?為什麼要尋找魯迅先生?
呃,這是因為「如果去仙臺,籤證就免費。」——日本3.11地震之後為了救助「東北三省」的經濟,出臺措施鼓勵遊客前往觀光。所以凡是前往巖手、宮城、福島三地的遊客,三年多次的旅遊籤證通通免費!至於代理機構要收取一百或兩百塊錢人民幣的手續費——呃,那是另外一回事。
日本的「縣」比「市」大,地位相當於我國的「省」,但面積當然小到可憐。福島是當年鬧核輻射的那個地方,大家估計不願去。但「宮城縣」的省會是「仙臺市」,是魯迅先生當年上學的地方。這裡航班相對多,票價低廉,最中國遊客最有吸引力。
這個「觀光促進」措施現在已經擴散到青森、秋田和三形,再加上原本就有的「衝繩」縣,所以已經是「如果去七縣,籤證就免費」了。要是擴散到日本全境,我覺得也挺好。
怎麼證明去過這七個地方呢?辦法是「至少住一晚」,住宿之後把「宿泊證明」交給代辦籤證的旅行社就OK啦——然後三年之內隨時來日本,隨時可以出發!
所以,我謂之曰「仙臺打卡」!
我們的「打卡機」是日本樂桃航空的A320。 日本近些年來國內的廉價航空大行其道,各主要航點往返含稅的票價通常都只有六七百元人民幣,著實幸福!
我們從大阪出發,大阪關西機場的T2是樂桃航空的基地。這家公司為了節約成本,沒有廊橋也沒有擺渡車。上機靠腿,下機靠腳。廊橋又長又窄象是監獄過道。而且也不用擺渡車:飛機斜著停,開車後自已拐彎滑走!
候機室風格也很獨特:沒有連排椅,只有地毯和藝術沙發!
詐金花?鬥地主?——呃,我看行。
一個多小時後落地仙臺。仙臺的機場很小,出機場就是地鐵站。
日本的地鐵有兩個特點:一是準時可靠。都是按時刻表運行,精準到分鐘;事先在網站看一眼,就知道自己要等幾分鐘,特別便於安排時間。二是分快慢車,同一條軌道上即有快車也有慢車。有急事坐快車,省時間!
雖然方便,但價錢不便宜,這段路只有七站,成人票高達人民幣40塊錢!
圖中的藍線是「站站停」的慢車,紅線是快車,17分鐘可達市區。日本的「電車」其實相當於我國的「國鐵」,有快車慢車各種車型。在大阪、東京等地,更有「特急」「準急」等多達七種速度,再加上「私人鐵路」的眾多線路,實在令遊人大費腦筋。
仙臺驛,也就是仙臺火車站。仙臺城市很小,不過是圍繞火車站方圓三公裡而已。仙臺全市人口只有100萬,我估計市區範圍內的常住人口不超過30萬。
但計程車竟然不少哇?能拉著活兒麼?——地鐵這麼發達。
日本的計程車巨貴無比,從東京的成田機場到市區要花人民幣1500左右。有段子說有位東北土豪下飛機打輛車去了趟富士山,回國賣了套房子才還上欠帳。
四星小酒店,大約合人民幣每晚400塊。仙臺的酒店在日本算便宜的,我們在大阪的三星酒店每晚都是600多,周末更是要800多。而且巨小——夫妻都是胖子的話沒法錯身,必須有一人先躺到床上去才行。
床上擺的是睡衣,日本的所有酒店都提供睡衣。四星以上基本上都有「溫泉」,但是需要光著屁股下池子——呃,所以是男女分開的。
第二天清晨還睡的很香的時候被房間裡的喇叭吵醒。日語聽不懂,很嚴肅的樣子,後來播英語說請客人立即打開電視機。我以為鬧地震,結果竟然是:朝鮮射飛彈!
唉,這也實在是太影響休息了!
買了份「公交一日遊」,是個「環線小巴」。其中的「仙臺博物館」有魯迅先生紀念碑。我在來日本之前就知道仙臺有兩個魯迅先生的紀念碑。但具體在哪兒——呃,需要找!
不過我們反正是來「打卡」,時間多的很,所以第一個景點就下車來瞧瞧,現在這個景點叫什麼名字我都已經忘記了,好象是「伊達政宗」的陵墓。
但陵墓竟然收費!這不道德!我說那我不看了,我繼續坐車,去博物館找魯迅先生。
這是路邊日本的民居。佐藤是日本的第一大姓——我玩「頭腦王者」知道的哈!我現在已經打進前4000名了!
仙臺市博物館是個二層小樓,而且竟然也收費!
博物館還要錢?——中國人很不習慣。
找了一會兒,發現魯迅先生的雕像就在博物館的外面,旁邊還有一個五六米高的紀念碑。原來日本人也是很敬重魯迅先生的,特別是仙臺市,覺得這是他們這座城市的榮耀——大文豪魯迅嘛!
我對魯迅先生有著特殊的感情,因為我很愛看他的文章。你們現在能夠看到我寫的遊記,跟我反來復去讀過十幾次《魯迅全集》不無關係。
從仙臺博物館到山頂的青葉城遺址可以坐環線小巴也可以步行,大約有800米的路。
山頂的視野還是很開闊的,能俯瞰仙臺城。
但網上說的「能看到海」依舊是瞎掰!——海呢?
這個就是「伊達政宗」的雕塑,仙臺城的創始人,仙臺最有名的人物!
這位仁兄是個「獨眼龍」——但是雕像拍出來反差太大,你看不出來。
關於伊達仁兄有很多故事,包括他殺掉自己父親和兄長。日本的歷史故事也很豐富,立志「幹掉日本」的年青人們應該多去研究一下日本歷史,這比躲在被窩裡看「神劇」要來得科學一些。總之我就在積極研究,包括來日本踩點探路。
頭頂的彎月刀是伊達政宗最著名的標記。這東西做什麼用目前尚沒有科學研究成果,但依我的看法,又沉!又長!逃跑時還容易被樹枝子刮到——實在不如鋼盔的方便。
第二天準備去東北大學尋找魯迅先生的另一個塑像。
但首先要在便利店填飽肚子——為了圖便宜,沒有訂酒店的早餐。
日本的牛奶實在是便宜,很著名的「明治」牛奶一盒含稅還不到人民幣十塊錢!
既然仙臺很小,我們就從酒店出發,步行了整個仙臺城之後,來到了東北大學。
校園不大,很快就在一棵松樹底下找到了魯迅先生的雕像。因為下著小雨,搞得先生象流淚了似地。但這樣也很好,很乾淨;天晴了,就不會哭了。
當年的「仙臺醫專」已經發展成為了「東北大學」,各分部遍布仙臺市各個角落。你們如果來的話,一定不要走錯。
這個就是值得敬仰的「藤野先生」,我竟然是第一次見到他的照片
雖然校園嬌小面積寶貴,東北大學還是保留了很大的空間進行展覽。名字叫做「魯迅和東北大學」,這是一個常設的展覽,地址就在魯迅先生雕像旁邊的小二樓上。對於東北大學來講,魯迅先生也是他們的一筆寶貴財富。當年魯迅先生的教室,保留了一百多年都沒有拆除,而且維護的還非常到位。
魯迅先生1904年9月至1906年3月在仙臺醫專學醫。雖然還不到兩年,而且學習成績並不好。但因為這裡是魯迅先生思想轉變的重要場所,所以東北大學非常自豪。
小二樓裡展出了大量史料,包括魯迅先生當年的講義、花名冊和成績單,以及當年清國公史楊樞寫給仙臺醫專校長的照會函——因為魯迅是公費留學生。
在仙臺呆了兩天,分兩個地方謁見魯迅先生之後,打卡就算完成了。於是向酒店前臺討要「宿泊證明」,結帳退房,準備飛回大阪。
在日本吃飯其實也並不貴,吉野家和麥當勞的套餐最便宜的都是500日元,合人民幣30元,我覺得比新加坡、香港和澳門都要便宜。
到機場比較早,無事可做,於是一伙人決定走到海邊去逛逛。仙臺機場就在海邊,步行到海灘大約需要15分鐘。
這是機場旁邊一戶人家,孤零零地住在墓地旁邊。日本與中國不一樣,人們都喜歡住在墓地旁邊,喜歡「與自己祖先的靈魂呆在一起」。
我覺得這也很好,閒了還可以陪祖先聊聊天。就算變成了魂靈,那也是自己的親人,有什麼可怕的呢——是不是?
這一戶的旁邊倒是沒有墓地,然而可以清晰地看到房子被當年海嘯毀壞的痕跡。
這棟大房子,我覺得是被人廢棄了——雖然二樓的空調還在。
日本的機場都設有「觀景臺」,而且都在隔離區之外。也就是說,即使不買機票,市民也能來機場登上屋頂觀看飛機。據說,這是日本「航空強國教育」的一部分,學校甚至會組織小朋友來觀景臺看飛機,做為啟蒙教育課。
相比之下,我國落後很多。在國內很多機場,站圍欄外面看飛機,也是要被驅逐的。
經歷了52小時之後,我們又回到了大阪關西機場。依舊是斜著停放的飛機,依舊是監獄一樣長長的過道走廊。
然而很開心:成功地拜謁了魯迅先生,本次打卡圓滿結束!
歡迎大家收看遊記,下次旅行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