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版魯迅先生簡筆畫教程,可愛成這樣的魯迅先生你肯定沒見過!

2020-12-03 手抄報網

無論是那個一波三折的祥林嫂,還是那個潦倒不堪的孔乙己,又或是那個只知精神勝利的啊Q……

魯迅先生的筆下塑造了太多太多經典的人物形象,作為讀者,我們看得唏噓不已,作為讀者,我們不由得感慨起先生那棄醫從文的奮世的氣魄!

本篇文章,就來教大家畫一畫魯迅先生的Q版簡筆畫,這樣一面的魯迅先生,你肯定沒見過的喲!

1、首先畫出魯迅先生的頭部,眉毛很粗,眼睛斜視著,給他畫上兩撇小鬍子。

2、接著畫出他的身體,穿著長袍,右手拿著一根煙。

3、開始塗色啦,我們先給魯迅先生的頭髮、眉毛、鬍子和腳塗上黑色。

4、再來給他的皮膚塗膚色,長袍塗上深灰色,簡單的魯迅簡筆畫就完成啦!

本篇文章的簡筆畫教程分享就到這裡啦,這麼好的素材教程不收藏起來是要等著發黴嘛,哈哈,記得在評論區留下你的感想和我分享分享哦!

相關焦點

  • 魯迅先生憎惡和尚喜歡道士?魯迅:我沒這麼說
    在這裡面,魯迅把和尚、尼姑、回教徒、基督教徒等外來的都說遍了,而道士是我們本土的。魯迅先生這樣進行對比,絕不是說為了讚美道士,而是為了說明當時中國的國民性:對於外來的,如果稍微有毛病,就會全盤否定,對於本國的,哪怕再糟糕,也會包容。實際上,要理解這句話,要從當時的社會大環境和魯迅先生自身的經歷思想來理解。
  • 魯迅先生有多矮?10張生活照,還原先生的真實身高
    倘若看先生與他人的合影,你會驚訝的發現,先生的個子確實是比較矮小的,特別是與高個子在一起的時候,常常夠不到人家的肩膀。 先生曾與愛爾蘭劇作家蕭伯納、北大校長蔡元培在一起照過一張照片,是至今保存下來先生照片中非常有名、經常被人拿來使用的一張,照片中蕭伯納最高,其次蔡元培,魯迅先生最矮。
  • 魯迅先生作品中對兒童觀的解讀
    如今,我們讀魯迅先生的作品,仍具有跨時代的意義!從20世紀20年代初起,魯迅先生作品就開始進入我們熟悉的小學課本之中,自此以後,幾乎每套小學語文課本都會選入一定數量的魯迅作品,其中涉及的作品包括我們熟知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故鄉》、《朝花夕拾》《孔乙己》等,這些作品全部採用兒童作為纏訴者,展現童視野裡所見所聞,社會現實,人情世故,魯迅先生的兒童觀也是直接影響了當代兒童成長和教育變化的重要存在。
  • 沫若先生用4字罵魯迅,魯迅先生5字回敬,世人笑稱:這就是老郭了
    文/紀布魯迅先生一生罵人無數,其中,要說罵誰最狠?首當其衝的必然是郭沫若,一語雙關「才子加流氓」。老郭被罵實屬活該,誰讓他沒事兒去惹魯迅先生,污衊魯迅先生為資本主義前的封建餘孽。矛盾激化兩人就各自暗中較勁兒,之後的7、8年裡二人未曾見面,但針鋒相對一直也沒停息過。大家仔細來看二人的作品,就能看出二人的恩恩怨怨。
  • 蕭紅憶魯迅:先生的笑是明朗的,是從心底的歡喜
    當時大家不解其中的意思,都以為魯迅先生不加以休息不以為然,後來讀了魯迅先生《死》的那篇文章才瞭然了。魯迅先生知道自己的健康不成了,工作的時間沒有幾年了,死了是不要緊的,只要留給人類更多,魯迅先生就是這樣。
  • 仙臺打卡記:拜謁魯迅先生
    其中的「仙臺博物館」有魯迅先生紀念碑。我在來日本之前就知道仙臺有兩個魯迅先生的紀念碑。但具體在哪兒——呃,需要找!不過我們反正是來「打卡」,時間多的很,所以第一個景點就下車來瞧瞧,現在這個景點叫什麼名字我都已經忘記了,好象是「伊達政宗」的陵墓。
  • 魯迅先生:鋒利的筆下是一顆柔軟的心
    如果說現代文壇中偉大的文學家們是天上一顆顆璀璨的星星,那麼魯迅先生就是那顆「啟明星」。所謂「啟明」,是因為先生本身是徹底清醒的,是引領思潮的。他在雜文和散文中痛斥了各種各樣失去靈魂,埋沒良心的人。紳士階層的「中庸之人」在先生的眼裡是可惡的「叭兒狗」,就連原本應起到中流砥柱作用的部分青年也在腐朽思想的浸染下變成「小綿羊」,成為先生筆下「失去了野性的狗」有學者評價魯迅先生說:先生雖棄醫從文,但是他的筆就如同手術刀一樣,刺向時代的痛點,剖析人們的心靈。確實,先生的作品是鋒利的,鋒利的諷刺,鋒利地直刺本質。
  • 文豪魯迅先生為何沒獲得諾貝爾獎?不是沒機會,是覺得自己配不上
    如果說魯迅先生是近現代中國的文壇第一人,相信很少有人會提出反對意見吧?雖然說這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但魯迅在近現代文壇取得的成就實在是太高了,沒看如今的中學生語文課本,幾乎每年級都要收錄他一兩篇文章。
  • 魯迅先生「懟人」的8句名言,罵人最高境界,沒文化聽不出來
    而在這些人中,魯迅先生無疑是非常出名的一個,我們今天就來看一些關於魯迅的故事。魯迅先生的文採不必多說,先生除了給我們留下眾多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外,更令我們欽佩的是魯迅先生的為人,他的愛國主義情懷,他那鐵骨錚錚的性格。
  • 魯迅先生弟弟周作人,還是周作人先生哥哥魯迅?中國人很在乎這個
    近日看一些介紹周作人藝術成就的文章,常常在其名字的前面加上「魯迅弟弟」的頭銜,好像非此便不足以說明其成就似的,這讓人頗感困惑。因為周作人在其哥哥崛起文壇之前早已名聲大噪。(魯迅的《狂人日記》和《阿q正傳》編入《吶喊》作為北大新潮社叢書出版,其主編正是其弟周作人。)
  • 對魯迅先生影響力大的小說——《我是貓》夏目漱石
    2018年在亞馬遜世界小說名著銷量排行榜中,我看到了這樣一本名著,它的精裝版銷售量排名第五,而通俗有趣的平裝版銷售量排名第十四,它就是夏目漱石筆下的名著《我是貓》。在浩如煙海,聞名遐邇的名著作品中,為什麼《我是貓》的銷量如此之廣?這本名著究竟講述了什麼?
  • 魯迅先生說:我們不能向錢看,但是不能不看錢
    然而近年來,我們所處的時代:人們逐漸成了魯迅文中所厭惡的人。為錢而賣掉良知的人,太多,沒心沒肺的有錢人愈來愈多、自命大師、文化泰鬥的人也有不少。只懂得享受、拿來主義的人太多。時代需要吶喊者,也需要勵志者。重讀魯迅,很有必要。
  • 魯迅:藤野先生,我永世難忘!藤野:魯迅是誰啊?哦,那個差等生
    在我們的印象當中,藤野先生一直都是魯迅心中的好老師。魯迅在自己的文章中,對藤野先生的描述也是帶著極為深厚的情感的。藤野先生當時的魯迅在日本留學學醫時的解剖學老師,藤野嚴九郎。在魯迅的印象當中,這位藤野先生給了他相當多的鼓勵,也對他的人生產生了很大的積極性影響。
  • 文學界的經典一戰:面對郭沬若的公然挑畔,魯迅先生只回了五個字
    文學界的經典一戰,面對郭沬若的公然挑畔,魯迅先生只回了五個字,卻總結了郭沬若的一生。民國時期,風雲變幻,新舊思想激烈碰撞,湧現出一大批文學家,不乏像魯迅.沈從文.林語堂.張愛玲.老舍等一些大家。而郭沬若在文學界中也佔有相當一定的地位,文學功底深厚。
  • 魯迅先生至理名言10句,經典
    魯迅先生所提出的至理名言,其中任何一句,就可以讓人感到「無言以對」。1、「猛獸永遠獨行,牛羊才成群結隊。」這主要體現了一些獨特和有能力的人總是更願意獨行,因為他們的思想更加具有開闊性,而一般的人則目光短淺的喜歡聚在一起,獨創性比較低。2、「從來如此,便對嗎?」
  • 魯迅造了一個「猹」,先生筆下的「猹」是什麼動物,現狀如何?
    小學課本中有一篇魯迅先生的文章叫《少年閏土》,該文中有一段這樣的描述:「月亮地下,你聽,啦啦的響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輕輕地走去……」我那時並不知道這所謂猹的是怎麼一件東西——便是現在也沒有知道——只是無端的覺得狀如小狗而很兇猛。
  • 魯迅一句話許多人都讀不懂,還被當做了病句,這就是先生的智慧
    提到以筆做武器的人,我們就不得不提到這個人,他就是魯迅。在看到國家現狀,還有國民的愚昧之後,他毅然選擇棄醫從文,選擇用文字來喚醒當時人們愚昧的思想。魯迅先生是我國著名的無產階級的,文學家、思想家一生作品無數,都是非常的具有教育意義,有深度的有名作品。如《朝花夕拾》、《吶喊》、《彷徨》等等。他一生的傳奇無數,他還是我過現代文學的奠基者,白話文的開拓者,而且是一個非常富有智慧的人。
  • 大文豪魯迅先生曾這樣評價!
    《史記》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你知道大文豪魯迅先生曾如何評價史記嗎?大文豪魯迅先生曾評價《史記》,下列哪句話是他評價的內容?A、帝王的鏡子B、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C、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
  • 很多人未讀過的《貓與兔》,是魯迅先生筆下蒙塵的明珠
    一提到魯迅先生的作品,很多人第一個反應,便是《狂人日記》《阿Q正傳》《故鄉》《藥》《孔乙己》等等這些耳熟能詳的文章,可是魯迅先生在對待自己的寫作上,從來都是公平的。他的每一篇文章,所傾注的心血,也都是相同的。不同的是,讀者的關注點罷了。
  • 「名人故居」魯迅先生的四合院別有洞天:「老虎尾巴」
    但確實我們的文豪魯迅先生在北京的故居。這座有年代感的院落不僅記錄了魯迅在北京的文學創作歷程,也見證了他的感情生活。當時魯迅買下這個院子花了800元,如今陳列室裡還擺著著《仿徨》、《墳》、《朝花夕拾》等書,在陳列室的兩側,是魯迅的故居-一個有著年代感的小四合院。在這個小四合院裡,處處都蘊藏著上個世紀20年代老北京的特有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