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有多矮?10張生活照,還原先生的真實身高

2021-01-09 騰訊網

我曾經因好奇心驅使,搜集過很多魯迅先生的舊照片。

照片一

魯迅先生的單照倒是顯得單瘦而修長的,每每神採奕奕,透露出執著和堅強,儒雅和精幹。

倘若看先生與他人的合影,你會驚訝的發現,先生的個子確實是比較矮小的,特別是與高個子在一起的時候,常常夠不到人家的肩膀。

先生曾與愛爾蘭劇作家蕭伯納、北大校長蔡元培在一起照過一張照片,是至今保存下來先生照片中非常有名、經常被人拿來使用的一張,照片中蕭伯納最高,其次蔡元培,魯迅先生最矮。

照片二

《魯迅全集》1933年2月17日的日記中,魯迅先生記下了這次照相的事,「午後汽車齎蔡(元培)先生信來,即乘車赴慶齡夫人宅午餐,同席為蕭伯納、伊斯沫特列女士、楊杏佛、林語堂、蔡先生、孫夫人,共七人,飯畢照相二枚。」

飯後所照照片二枚,此為其中一枚。

看上去,先生真的僅夠蕭伯納的肩膀,與蔡元培還差一載。

蔡元培先生曾在自已的自傳中說過,他的身高是1.67米,以此觀照,魯迅先生身高應該不會超過1.60米。

照片三

有的文獻中介紹魯迅先生的身高為1.65米,如果真實,則應該與1.67米的蔡元培之間不會有如此明顯的差距,文獻看來似乎有點不可靠。

曾經有好事的記者朋友,就魯迅先生的身高問題,專門去魯迅先生博物館查閱資料,諮詢魯迅研究專家,專家們在採訪中表示,魯迅先生確實比較矮小,文獻上所說1.65米是不準確的。

照片四

其中,魯迅研究會會長、北京魯迅博物館館長孫鬱就說,魯迅身高為1米5多。

當代作家王幹先生在他的《感動中國的作家》中非常肯定的說魯迅先生身高只有1.58米,這是迄今為止,對魯迅先生身高最肯定、最精確的描述。

姑且不說這有多準確,但至少與實際不會相差太遠,魯迅先生就是一個不到1.60米的矮個子。

照片五

然而,

矮小的個子,卻有著高貴的靈魂;

矮小的個子,卻有著卓越的才華;

矮小的個子,卻有著崇高的思想;

矮小的個子,卻有一副錚錚鐵骨。

照片六

魯迅先生是一個敢於對世俗、傳統、文化、思想等一切舊的腐朽的東西說「不」的人。

在一切反抗中,魯迅先生堅持自已的意願,堅持自已的辨別,堅持自已的操守,堅持自已的捍衛,堅貞始終,初心不改。

魯迅先生不是一個隨波逐流的人,不是一個媚時媚俗的人,他有著精神上的「潔癖」,對精神和社會有著異於大多數人的挑剔。

照片七

魯迅一生堅持自已的理想和觀點,不因金錢權勢而稍有變更,他追求執著而又深入鑽研,生性正直而又悲憫眾生,他大愛大恨,對腐朽的社會和骯髒卑劣的人事從不包容,不做老好人,至死都不肯原諒。

偉人說過:

「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寶貴的性格。」

照片八

就人格來說,魯迅是時代的標杆,永世的楷模。他繼承了中國傳統品格中最寶貴的士氣,而又融鐵為鋼地鑄造了最值得崇敬的靈魂和品格.

先生不隨俗、不將就,衝鋒在前,振臂高呼,現身說法地普及思想文化而又不計個人榮辱得失,他站得高、看得遠、立得住,他以自已的姿勢飄揚成一面醒目的旗幟,迎風獵獵,一馬當先。

照片九

先生認為:

「惟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他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

他用自已先行者、領頭羊的行為,洗滌陳年的汙垢,拔除錯亂的雜草,鑄就民族的靈魂。

照片十

面對守舊的、陳腐的、破爛的、愚昧的、奴性的民族,先生「哀其不幸,怒其不爭」,脫繭而出,冒著遭受責難、排擠、唾棄的危險,冒著血雨腥風、槍林彈雨向前衝,不顧個人安危,不顧身後名聲,「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是先生最真實的寫照!

相關焦點

  • 蕭紅憶魯迅:先生的笑是明朗的,是從心底的歡喜
    魯迅先生睡在二樓的床上已經一個多月了,氣喘雖然停止。但每天發熱,尤其是在下午熱度總在三十八度三十九度之間,有時也到三十九度多,那時魯迅先生的臉是微紅的,目力是疲弱的,不吃東西,不大多睡,沒有一些呻吟,似乎全身都沒有什麼痛楚的地方。躺在床上的時候張開眼睛看著,有的時候似睡非睡的安靜地躺著,茶吃得很少。
  • 魯迅先生至理名言10句,經典
    有道理的話千千萬萬句,真正理解的寥寥無幾。魯迅先生所提出的至理名言,其中任何一句,就可以讓人感到「無言以對」。1、「猛獸永遠獨行,牛羊才成群結隊。」這主要體現了一些獨特和有能力的人總是更願意獨行,因為他們的思想更加具有開闊性,而一般的人則目光短淺的喜歡聚在一起,獨創性比較低。
  • Q版魯迅先生簡筆畫教程,可愛成這樣的魯迅先生你肯定沒見過!
    無論是那個一波三折的祥林嫂,還是那個潦倒不堪的孔乙己,又或是那個只知精神勝利的啊Q……魯迅先生的筆下塑造了太多太多經典的人物形象,作為讀者,我們看得唏噓不已,作為讀者,我們不由得感慨起先生那棄醫從文的奮世的氣魄!
  • 仙臺打卡記:拜謁魯迅先生
    但「宮城縣」的省會是「仙臺市」,是魯迅先生當年上學的地方。這裡航班相對多,票價低廉,最中國遊客最有吸引力。這個「觀光促進」措施現在已經擴散到青森、秋田和三形,再加上原本就有的「衝繩」縣,所以已經是「如果去七縣,籤證就免費」了。要是擴散到日本全境,我覺得也挺好。
  • 魯迅先生作品中對兒童觀的解讀
    從20世紀20年代初起,魯迅先生作品就開始進入我們熟悉的小學課本之中,自此以後,幾乎每套小學語文課本都會選入一定數量的魯迅作品,其中涉及的作品包括我們熟知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故鄉》、《朝花夕拾》《孔乙己》等,這些作品全部採用兒童作為纏訴者,展現童視野裡所見所聞,社會現實,人情世故,魯迅先生的兒童觀也是直接影響了當代兒童成長和教育變化的重要存在。
  • 魯迅先生:鋒利的筆下是一顆柔軟的心
    紳士階層的「中庸之人」在先生的眼裡是可惡的「叭兒狗」,就連原本應起到中流砥柱作用的部分青年也在腐朽思想的浸染下變成「小綿羊」,成為先生筆下「失去了野性的狗」有學者評價魯迅先生說:先生雖棄醫從文,但是他的筆就如同手術刀一樣,刺向時代的痛點,剖析人們的心靈。確實,先生的作品是鋒利的,鋒利的諷刺,鋒利地直刺本質。
  • 沫若先生用4字罵魯迅,魯迅先生5字回敬,世人笑稱:這就是老郭了
    文/紀布魯迅先生一生罵人無數,其中,要說罵誰最狠?首當其衝的必然是郭沫若,一語雙關「才子加流氓」。老郭被罵實屬活該,誰讓他沒事兒去惹魯迅先生,污衊魯迅先生為資本主義前的封建餘孽。矛盾激化兩人就各自暗中較勁兒,之後的7、8年裡二人未曾見面,但針鋒相對一直也沒停息過。大家仔細來看二人的作品,就能看出二人的恩恩怨怨。
  • 「名人故居」魯迅先生的四合院別有洞天:「老虎尾巴」
    在北京著名的白塔寺西側,有一個青瓦灰牆的小四合院,在一片已顯得陳舊的名居中,不留意很難發現。但確實我們的文豪魯迅先生在北京的故居。這座有年代感的院落不僅記錄了魯迅在北京的文學創作歷程,也見證了他的感情生活。當時魯迅買下這個院子花了800元,如今陳列室裡還擺著著《仿徨》、《墳》、《朝花夕拾》等書,在陳列室的兩側,是魯迅的故居-一個有著年代感的小四合院。
  • 魯迅先生憎惡和尚喜歡道士?魯迅:我沒這麼說
    在這裡面,魯迅把和尚、尼姑、回教徒、基督教徒等外來的都說遍了,而道士是我們本土的。魯迅先生這樣進行對比,絕不是說為了讚美道士,而是為了說明當時中國的國民性:對於外來的,如果稍微有毛病,就會全盤否定,對於本國的,哪怕再糟糕,也會包容。實際上,要理解這句話,要從當時的社會大環境和魯迅先生自身的經歷思想來理解。
  • 魯迅先生弟弟周作人,還是周作人先生哥哥魯迅?中國人很在乎這個
    近日看一些介紹周作人藝術成就的文章,常常在其名字的前面加上「魯迅弟弟」的頭銜,好像非此便不足以說明其成就似的,這讓人頗感困惑。因為周作人在其哥哥崛起文壇之前早已名聲大噪。(魯迅的《狂人日記》和《阿q正傳》編入《吶喊》作為北大新潮社叢書出版,其主編正是其弟周作人。)
  • 魯迅:藤野先生,我永世難忘!藤野:魯迅是誰啊?哦,那個差等生
    在我們的印象當中,藤野先生一直都是魯迅心中的好老師。魯迅在自己的文章中,對藤野先生的描述也是帶著極為深厚的情感的。藤野先生當時的魯迅在日本留學學醫時的解剖學老師,藤野嚴九郎。在魯迅的印象當中,這位藤野先生給了他相當多的鼓勵,也對他的人生產生了很大的積極性影響。
  • 《史記》有多高的文學地位?大文豪魯迅先生曾這樣評價!
    《史記》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你知道大文豪魯迅先生曾如何評價史記嗎?大文豪魯迅先生曾評價《史記》,下列哪句話是他評價的內容?A、帝王的鏡子B、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C、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
  • 對魯迅先生影響力大的小說——《我是貓》夏目漱石
    魯迅先生相信只要是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人,沒有人不知道他的。他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主席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就是這樣一個大文豪,在早期,《我是貓》這本名著對魯迅先生的文學風格形成有一定的影響。
  • 文豪魯迅先生為何沒獲得諾貝爾獎?不是沒機會,是覺得自己配不上
    但魯迅真的夠不到諾貝爾文學獎資格嗎?長久以來就有一種說法是,當年諾貝爾文學獎其實要頒獎給魯迅,但是魯迅先生以自己不夠資格給拒絕了。那這種說法是否可信呢?能信,但不能全信。 之所以會有這種說法,是因為當時一位叫做斯文.赫定的瑞典探險家、地理學家來到中國,跟當時的北大教授劉半農決定一起推舉魯迅成為中國區的諾貝爾候選人。
  • 魯迅先生說:我們不能向錢看,但是不能不看錢
    每每遇到困惑,我總是會想起魯迅先生的文章,尋找那個讀書時代的我。魯迅先生侄女周曄曾寫過的一篇回憶文章—《我的伯父魯迅先生》,裡面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我至今難忘:周曄小時候,有一次在魯迅家吃飯。她望著魯迅說:「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你的呢,又扁又平。」魯迅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著說,「你不知道,我小的時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樣,也是又高又直的。
  • 魯迅造了一個「猹」,先生筆下的「猹」是什麼動物,現狀如何?
    小學課本中有一篇魯迅先生的文章叫《少年閏土》,該文中有一段這樣的描述:「月亮地下,你聽,啦啦的響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輕輕地走去……」我那時並不知道這所謂猹的是怎麼一件東西——便是現在也沒有知道——只是無端的覺得狀如小狗而很兇猛。
  • 官方身高185的鄧倫居然比180的楊洋還矮!男星身高也造假啊…
    11月22日晚,時尚先生年度盛典舉行,又到了網友們一年一度的評分時刻了!都說女明星齊聚活動爭相鬥豔,到了男明星這裡自然也會有對比,這不,立刻有網友曬出各路男星的全身照,而背景板上的字,卻成為了身高腿長的標杆。先來一起看一下單獨的照片,楊洋這張可以說是相當正了,頭的部分把後面的「度」字完全遮擋。腰的位置大概在下面第二排和第三排小字之間。
  • 魯迅先生逝世84周年,看他的這些金句,句句戳心!
    今天是魯迅先生八十四周年忌日。他的作品有著獨特、永恆的藝術魅力和文學價值,小說《阿Q正傳》、小說集《故事新編》、散文《朝花夕拾》、散文詩《野草》等都稱得上經典,值得我們今人一讀再讀。
  • 看過《阿Q正傳》,方知魯迅先生掉過門牙
    最近讀完了魯迅先生所作的《阿Q正傳》,只有50多頁的小故事,阿Q沒有自己的姓氏,魯迅便給他造了一個名字。阿Q總是被人欺負,他卻總能在心理上戰勝一切,有時挨了打,就把打他的人當成兒子或孫子,心裡落個痛快。
  • 很多人未讀過的《貓與兔》,是魯迅先生筆下蒙塵的明珠
    一提到魯迅先生的作品,很多人第一個反應,便是《狂人日記》《阿Q正傳》《故鄉》《藥》《孔乙己》等等這些耳熟能詳的文章,可是魯迅先生在對待自己的寫作上,從來都是公平的。他的每一篇文章,所傾注的心血,也都是相同的。不同的是,讀者的關注點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