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視角
春——by 建國前的貓
首先,百度百科:
尼亞加拉瀑布(Niagara Falls)位於加拿大和美國交界的尼亞加拉河中段地區,有著世界七大奇景之一,與南美的伊瓜蘇瀑布及非洲的維多利亞瀑布合稱世界三大瀑布。
它以宏偉的氣勢,豐沛而浩瀚的水汽,震撼了所有的遊人。
尼亞加拉瀑布其實不是一個瀑布。
有人說它由兩個瀑布組成,「加拿大瀑布」和「美國瀑布」--加拿大人多半這麼說;
如照美國人的說法,則是3個瀑布:「馬蹄瀑布」(Horseshoe Falls,就是「加拿大瀑布」,它狀如馬蹄)、「美國瀑布」(American Falls)和「新娘面紗瀑布」(Bridal Veil Falls)。
「新娘面紗」在寬闊的「美國瀑布」旁邊,儘管只細細一縷,卻自成一支,所以美國人「宣告」了它的「獨立」。
尼亞加拉的三條瀑布流面寬達1160米(如果加上兩個島嶼,寬可達1240米),雖然分成三股,卻是同一水源,同一歸宿--尼亞加拉河。
State park是不收門票的。
瀑布很好找,跟著水聲走就行。
我去的時間不是太好,赫赫有名的maid of the mist及wind of cave因為季節原因都還沒有開,連observation deck也只是從早上9點開到下午4點半,晚上的夜景不能到observation deck上去拍真是很遺憾的一件事。
另外,如果你和我一樣不願意為了取10塊錢而要支付3塊錢手續費,又不想餓死在尼亞加拉大瀑布,請一定要帶夠現金。
這裡所有的,至少是我看到的吃的東西都只收現金。
裡面大部分的餐都在10刀以上,我自以為有9塊多錢,小心翼翼地點了個最便宜的hotdog+cheese+fries,9塊1毛多,沒想到錢包的底都翻出來了也只找出了7塊多,把加的那些七七八八的東西都去掉了錢都不還不夠。
賣hotdog的美女見我可憐,少收了我的錢還給了我cheese,讓我總算是有了足夠的能量在寒風裡等待尼亞加拉的日落。
雖然因為籤證的限制,我不能去到有更好觀賞角度的加拿大一側,但是美國這邊的尼亞加拉大瀑布已經美得驚心動魄了。
下午陽光很好,我在這個小廣場上坐著曬了很久的太陽,要是生活總是這麼簡單,該有多好。
離開的時候竟然有點想哭的衝動,心裡念著「Bye, I』ll come back!」
清晨6點大巴抵達布法羅時趕上傾盆大雨,就算算不上傾盆,大雨是絕不含糊。
可是從我坐上去瀑布的40路公車那一刻起,天開始轉陰。
到了中午,天氣更是好得令人髮指。
有的時候幸福來得很容易,如果你某年某月某日在尼亞加拉大瀑布。
夏/秋——by Michelle
說來慚愧,在去尼亞加拉大瀑布之前,如果用中文,我就總是說錯大瀑布的名字——總要說成尼加拉瓜大瀑布,去過之後,這個毛病就神奇地治癒了。
所以,旅行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強化你的知識!
尼亞加拉大瀑布實際上是個瀑布群。
其中,馬蹄瀑布是壯觀。
站在崖上看,一片雲霧迷濛找不到清晰的界限。
坐著船湊近了,根本就睜不開眼,大多數人是依靠墨鏡保護,我們則發明了一個更好的手段:雨衣反穿,雨帽整個兜住臉!然後,隔著薄薄的塑料布,朦朦朧朧地看見一片大得可怖的水繞了半圈怒吼而下,目力可及不見天日,為了用壓過水聲的分貝表達自己的興奮與激動,每個人都聲嘶力竭哇呀一片。
美國瀑布則是有趣。
之所以叫美國瀑布,是因為不同於主要位於加拿大境內的馬蹄形瀑布,美國瀑布是完全位於美國境內的。
但也正因如此,從美國境內是無法正面看到它的全貌的,非得從加拿大那邊看才行。
我們沿臺階下到美國瀑布裡去,水的力量在這裡打出一個風口,大家穿著雨衣跑到跟前集體淋浴,高高低低的彩虹忽遠忽近。
密密麻麻的水鳥布滿了山坡,同行的物理學PhD們給我們講解原理:大水衝擊的地方,水底的營養物質就會不斷浮上,於是淺水魚多,捕魚的鳥就也被引來了。
山路的欄杆上都倒豎著密密麻麻的小釘子,我們猜是為了防止小鳥們把欄杆當廁所,但是這樣一來,遊人橫豎也不能碰了。
有一些喜歡極限運動的美國人,會到大瀑布參加圓桶挑戰。
就是整個人蜷在一個木製的圓桶裡,從瀑布上漂下來,死亡的可能性還是蠻大的,能不能生還全靠運氣。
對於對過山車跳樓機都恐懼得要命的我來說,這種興趣愛好實在是匪夷所思,但又覺得,或許也是可以理解的。
因為想起了初見大峽谷時的心情(相關閱讀:科羅拉多大峽谷|初訪·上帝折裂了畫板的地方)。
如果有一天,生死置之度外,或就是想要結束生命,那麼選這樣一個地方,就是死也是壯麗輝煌的了。
不知道為什麼,大瀑布被美國人認為是一個結婚的好地方,我們在那兒的第一天下午就起碼看到七八對新人在舉行婚禮。
說不知道為什麼並不是因為覺得大瀑布不夠漂亮,而是因為要是這麼多人在這兒結婚,總得有點比美麗多點什麼的東西吧?
或許是覺得白紗和白色的瀑布很配?
此外,這裡印度人也特別多,據說他們崇拜水,所以把大瀑布當作朝聖的地方。
看了太多新娘的後果是……
有一次,我們在馬蹄形瀑布的側上方俯瞰,我看見一個身材十分嬌小苗條的白衣新娘在對面谷底的水邊,大概在拍照,婚紗臨風飄舉搖曳多姿。
可是大家經我指引看了一會兒後,有人問:哪兒有新娘?那不是從下水道流到湖裡的水嗎?
我頓時崩潰,用力用力再觀察了很久並思考了很久,才看懂那真是下水道的水。
從管口流出來的時候是小的一束,出口張大了一點,再被地勢收緊,最後大擺著入湖,就這麼成就了一個窈窕女人的完整曲線。
這件事情充分說明了看在我眼裡的事物都是美好的,所以我有一雙沒有被俗世汙染過的眼睛,對吧?
由於白痴作者遺失了此次旅行的整個照片文件夾,圖片由建國前的貓、麥曉婷mm和黃怡韻mm提供~特別鳴謝!怡韻去Niagara Falls的時間是秋天,所以給我們補充了秋光下的大瀑布噢!
加拿大視角
第二次去尼亞加拉大瀑布是一年之後的五月,我們結束加拿大東部旅行的前一天。
一年之前,我們從對岸往這邊看時,惋惜著不能到加拿大這邊來,從最好的角度看清美國瀑布,沒成想一年之後,這個遺憾就補上了。
我們沿著湖,慢慢地,向馬蹄形瀑布走去,再走回來。
馬蹄形瀑布旁的觀景臺上,幾乎形成了一個永遠在下小雨的微型氣候,站在那裡又溼又冷,濃霧撲面,看不清真貌。
但稍微走開幾步,就能清清爽爽地欣賞瀑布下的彩虹,那樣綺麗嬌媚地橫在眼底,引人驚嘆。
尼亞加拉瀑布兩側的美加邊境上各有一座小鎮,都叫Niagara Falls。
對美國那個小鎮並無印象,但加拿大這邊的這座小鎮倒是建得有聲有色。
由於北美除拉斯維加斯、大西洋城這樣的賭城之外,大多立法規定賭場只能存在於水上,所以這裡的賭場是少不了的。
此外還有許多鬼屋,Burger King這樣的連鎖店也裝飾得誇張喜人不同凡響,一路走過去,便一路都熱熱鬧鬧的。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gd-travell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