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帶路漲價潮,牛奶新一輪價格上漲來了,我們還有牛奶自由嗎?

2021-01-13 騰訊網

「一天一杯奶,健康中國人」這句廣告詞相信大家已經耳熟能詳,但是在我們覺得自己已經養成喝牛奶習慣的時候,一個不太好的消息卻傳來了,這就是牛奶市場要漲價了?最近巨頭伊利宣布了牛奶漲價潮,面對著牛奶漲價我們到底該怎麼看?牛奶自由這是要沒了嗎?

一、牛奶漲價潮要來了?

根據金陵晚報的報導,國盛證券1月5日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伊利公司於去年12月29日添加到日程對旗下基礎白奶產品進行提價,提價幅度3%-5%。這是一次久違的提價,伊利上一次直接提價,還要追溯至2013年。據了解,本次提價的直接誘因是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國盛證券指出,根據農業部數據,當前生鮮乳價格已達4.18元/公斤,已經接近2014年歷史峰值4.27元/公斤。

記者了解到,就在一個月前,伊利股份對前來調研的機構還表示,預計2021年原奶奶價仍會溫和上漲,目前主要通過產品結構升級和買贈促銷減少來緩解成本壓力,暫時沒有提價的計劃。畢竟和國外相比,國內的乳製品價格偏高,所以對提價較為謹慎。

1月5日下午,伊利董秘辦回復個人投資者表示,公司基礎白奶有不到5%的提價,主要因原奶成本上漲的壓力,具體經營計劃將在年報中披露。或受提價消息影響,伊利股份股價自12月30日開始上漲,至1月5日漲幅21.64%,公司市值突破新高,歷史性的站上了3000億關口。

根據新零售評論的報導,蒙牛也於12月底開始對旗下白奶產品進行提價,提價幅度約4-5%。蒙牛相關負責人表示,具體情況還在核實中。不過從去年8月以來,旗下產品價格確實已陸續調整。

當然,伊利和蒙牛的漲價其實僅僅是一個開始,因為巨頭漲價往往給其他企業帶來了契機,根據進一步的媒體報導,熊貓乳品指出,受原料成本推動,該公司已於元旦前後對煉乳產品進行提價,不過並未透露具體幅度。有媒體也報導,近日光明、三元等不少品牌的牛奶都提高了價格,如250ml袋裝奶普遍上漲0.2元至0.5元。

而紅星新聞也報導了,自去年6月以來,乳企紛紛提價。有消費者反饋,同一光明純牛奶產品在某終端購買價格從55元上調為69.9元,半年時間上漲27%。

一時間,國內牛奶市場是喊漲聲一片,面對著牛奶市場咄咄逼人的漲價潮我們到底該怎麼看?我們是不是要連牛奶自由都沒了?

二、我們要沒有牛奶自由了嗎?

面對著整個牛奶市場的上漲潮,很多人都在問我們到底該怎麼辦?牛奶自由是不是真的要沒了嗎?

首先,牛奶的價格上漲可能還是在於成本的提高。公開數據顯示,我國奶牛的存欄數從2014年的857萬頭下降到2019年的471萬頭,國內液體奶產量不斷下滑。 國內原奶價格也從2020年5月開始上漲。據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24日,國內主產區生鮮乳價格周價格為4.06元/kg,同比2019年12月份上漲6%。業內人士預測,2021年,原奶的均價可能超過5元/公斤。面對著巨大的市場缺口,國內的液體奶實際上已經進入了全面的奶源爭奪戰中,在這個爭奪戰裡面,蒙牛、伊利這樣的牛奶巨頭更是不斷布局,因為奶牛產業其實也是周期性產業,在奶牛產業的周期之中,至少從目前來看,中國的奶牛市場再度短時間其實是難以復甦以及提高奶牛數量的,所以牛奶漲價的趨勢其實已經形成並且需要相當的一段時間才有可能改善,安信證券研報預計,國內奶價上行的趨勢將會持續至少至年底,甚至至明年年中。從牛犢到泌乳牛,奶牛的擴產周期約為兩年,即使從2019年擴產,至少需要等到2021年才能看到產量的擴張。

其次,疫情影響了海外奶源的供應鏈。肯定有人會說,國內的牛奶奶源不足,為啥我們不去尋求海外的牛奶呢?畢竟大多數人都知道,國內的牛奶價格其實是比海外高出去很多的,我們面對著國內的漲價不完全可以開始大規模布局海外嗎?如果沒有當前的疫情的話,這個邏輯是非常正確的,畢竟中國國內市場不好我們完全可以在海外市場上再來布局一下,從地理分布來看,大洋洲是蒙牛、伊利的主要海外投資陣地。蒙牛先後收購紐西蘭雅士利、澳洲貝拉米;伊利則收購了紐西蘭Westland、Oceania Diary。但是,問題卻是疫情影響了牛奶的全世界供應,整個供應鏈不暢的問題至少短時間內沒辦法解決,海外的奶源至少目前是沒辦法遠水解近渴的。更何況當前整個市場的消費趨勢正在發生變化,之前的中國牛奶市場大家都習慣於常溫奶,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高溫閃蒸法製作的常溫奶,但是從今年開始低溫鮮牛奶無疑正在成為市場供應的主流,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想要依靠海外供應更不現實。

第三,牛奶自由要沒了到底該怎麼辦?從目前的角度來說,牛奶的價格上漲可能真的沒有什麼好的解決思路,現在養牛肯定來不及了,海外奶源又沒辦法補充,再加上各大巨頭蒙牛、伊利、光明、三元其實都已經形成了一種漲價的默契,指望各家之間通過競爭降價也顯得非常不現實,所以面對著大多數普通人來說,我們的思路可能是以下幾個方面:對於大多數需要喝牛奶的小朋友來說,可能保證牛奶供應即使貴一點家長們也要接受了,這是沒辦法的剛需。但是,對於成年人來說,我們不妨從替代品上想想主意,最便宜的傳統替代品豆漿其中的主要營養成分也不比牛奶差多少,當然還有各家企業所推出的植物乳製品產品,在這裡不僅有傳統的維他奶、維維豆奶,還有不少牛奶巨頭的植物奶,至少植物奶暫時還不會降價的。

面對著牛奶價格的上漲,一方面,乳製品企業是沒辦法的事情,但是另一方面,乳製品企業也要考慮清楚,一旦價格上漲超過了消費者的消費習慣轉變閾值的話,消費者轉向其他蛋白質飲品的趨勢一旦形成,這將是難以改變的消費變化了,所以漲價可以,怎麼漲一定要慎重。

相關焦點

  • 牛奶漲價潮來襲?伊利確認基礎白奶提價,乳業股集體大漲
    安信證券分析認為,乳業進入新一輪原奶上漲新周期,本輪原奶上漲周期內在邏輯與上一輪有所不同,體現在消費結構、龍頭乳企競爭力等方面,有業內人士直言,「伊利的漲價是合理的,凡是價格的變化,一定是供需槓桿發生了變化,當它的整個成本上升了,需求增大了,它的這個漲價是必然的」,而對於其它諸如光明、三元、君樂寶等奶企後續是否會跟風漲價,暫不好說。
  • 伊利、蒙牛打頭陣提價!喝牛奶又要多掏錢了?
    春節將近,家家戶戶都忙著置辦年貨了,而乳製品作為家庭餐桌必備食物之一,可能大家要為購買牛奶、奶油、奶酪棒掏更多錢了。知食君注意到,元旦後的近幾天交易日,A股乳業股迎來一波行情,多家頭部企業漲停。數據顯示,1月5日,伊利股份和蒙牛乳業兩大巨頭漲幅均超過7%,而皇氏乳業、三元股份、天潤乳業、新乳業等多股均相繼漲停。
  • 牛奶、奶粉漲價潮來襲!伊利蒙牛打響頭炮,其他品牌也會跟進嗎?
    對於漲價消息,伊利董秘辦回復個人投資者稱,該公司基礎白奶有不到5%的提價,主要因原奶成本上漲的壓力。蒙牛內部人士向媒體透露,因原料奶成本上漲,公司自2020年八九月份即開始陸續調整產品價格。乳業兩大龍頭企業都已提價,那麼其他乳製品企業是否也有提價動作呢?熊貓乳品指出,受原料成本推動,該公司已於元旦前後對煉乳產品進行提價,不過並未透露具體幅度。
  • 牛奶、奶粉漲價潮來襲!伊利蒙牛打響頭炮,光明、君樂寶、三元...
    對於漲價消息,伊利董秘辦回復個人投資者稱,該公司基礎白奶有不到5%的提價,主要因原奶成本上漲的壓力,具體經營計劃將在年報中披露。蒙牛方面向財聯社記者回復稱,「暫無回應」。不過,蒙牛內部人士向媒體透露,因原料奶成本上漲,公司自2020年八九月份即開始陸續調整產品價格。2.
  • 漲勢生猛 新一輪紙板、紙箱漲價潮來襲
    多家紙廠在漲價函中聲稱調價是因為廢紙等原材料價格上漲,公司無力承受運營成本上升。而下遊紙板廠漲價的理由也直指原紙的瘋狂調價,多家企業表示,近期原紙價格上漲,給工廠帶來了很大的生產壓力,調價也是形勢所逼!1、廢紙「高燒不退」,包裝紙價上漲50-100
  • 兒童牛奶真的更高級嗎?我們評測了9款熱銷牛奶,結果……
    現在,牛奶已逐漸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尤其對處在生長發育期的寶寶來說,就更為重要啦!它可以強壯骨骼、促進長高、有助睡眠……而牛奶中的鈣和蛋白質,更是被稱為兒童長高的黃金營養素!但是當家長們走進琳琅滿目的超市,頭就大了:各種品牌、各種口味的牛奶,還有特意為寶寶「量身打造」的兒童成長牛奶、兒童有機牛奶……那麼,到底哪一種牛奶最適合寶寶呢?
  • 「喝奶」行情火爆:資金瞄準漲價題材 但這些知名奶企潑冷水
    資金瞄準漲價題材,但這些知名奶企潑冷水潘宇靜 1月7日,中信乳製品指數尾盤拉升。成份股中,莊園牧場漲停,伊利股份、妙可藍多漲超2%,但板塊內也有多隻個股下跌。(來源:Wind)在鮮奶價格上漲帶動乳製品企業提價的預期下,乳製品指數2021年漲幅已超過15%。
  • 漲價窗口點燃萬億乳企 「奶茅」伊利24年暴漲500倍...
    來源:金融界網站作者:徐航、伍書哲一年一度的調價窗口期又至,白酒輪番漲價後,牛奶也提上了日程。2021年的第二個交易日,在政策加碼,提價預期刺激下,萬億乳業板塊沸騰,成為了最為靚麗的贏家,「奶茅」伊利股份市值越過了3000億。漲價窗口引萬億乳企沸騰中國雀巢在路上?
  • 床墊產業迎來新一輪漲價潮 喜臨門首發聲「不漲價」
    2020年,一場全球性疫情讓製造業上下遊產能告急,尤其是原材料和無紡布相關的床墊行業價格迎來了新一輪飛漲。其次,在全國嚴格的防疫管控下,外貿進出口受阻,各行業復工艱難,導致床墊行業從生產到供應、物流、銷售等各環節成本費用上調,有數據顯示,目前國內物流復工不到50%,運價最高上漲30%,整個產業鏈成本集中上調。
  • 中國乳業巨頭搶牧場,國外紐西蘭奶牛禁運,牛奶會漲價嗎?
    根據農業農村部的統計,生乳價格最近已經連續三個月上漲。而擁有上遊牧場,就意味著擁有了穩定的奶源供應和價格。 乳企到處搶牧場 國內原奶價格的上漲有跡可循。
  • 伊利、蒙牛兩大乳業巨頭白奶提價 中小企業暫未跟進
    受此消息影響,截止當日收盤,伊利(600887.SH)和蒙牛(02319.HK)股價均上漲超過7%,三元股份、光明乳業、新乳業、天潤乳業均以漲停告收。在知名乳業專家王丁棉看來,此次基礎白奶的漲價雖然是由原奶成本上升、國內奶牛存量逐年下滑、消費人群規模快速增長等多方面因素造成,但在最終的白奶產品價格構成中,一盒牛奶原料成本只上漲了0.09元左右,所佔比例並不高,成本壓力遠低於5%,可見此次漲價或是企業的借題發揮。
  • 年底飼料最後一輪漲價,正邦、雙胞胎、新希望等公司上調50-100元
    隨著玉米、大豆等飼料原料的價格上漲,以及禁抗、替抗政策的影響,如今飼料又迎來了2020年最後一輪漲價。1 玉米、豆粕價格仍高位運行截止到目前,玉米價格已經漲至6年來最高水平。經歷了今年一輪輪的漲價潮,目前的均價較年初暴漲了700元/噸,較2017年歷史低點上漲超1000元/噸,但仍低於2014年9月份的歷史最高價。
  • 伊利舒化奶率先推出首款加入CPP型的牛奶
    今年,伊利舒化奶率先於國內推出首款加入CPP型的牛奶,有效促進人體骨骼對鈣的利用,同時還加入了助鈣更好吸收的維生素D,雙管齊下,共同提高鈣質吸收率,讓我們的身體更加強健有活力。   據了解,營養舒化奶採用專利的LHT乳糖水解技術,能夠將牛奶中不易被吸收的乳糖營養細化分解,讓身體的吸收更加完整高效。
  • 漲價帶飛股價,29隻乳業股5天市值增逾千億,一杯奶貴了多少?
    有業內人士表示,本次乳製品漲價屬於合理的調價行為,因為市場發生了變化,一方面是成本在提升,另一方面,消費者的需求也在增長,尤其是剛性需求在增長。乳製品開啟漲價潮?熊貓乳品確認煉乳產品提價近日,有券商披露調研信息稱,「伊利、蒙牛基礎白奶產品元旦後漲價3%-5%」。1月6日,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分別聯繫了伊利、蒙牛兩家上市公司,雙方對此均不予回應。
  • 海大飼料又漲價了!或帶動新一輪飼料漲價!
    海大飼料漲價,是否會帶動新一輪的飼料漲價潮?拭目以待。按照自然進度,11月份是國內新季玉米大量集中上市時間,價格回調是大趨勢。但受諸多因素影響,11月上中旬玉米價格依舊偏強走勢為主,11月中下旬,受北方主產區極端寒冷天氣影響,玉米交售及運輸都受到影響,預計11月下旬-12月上中旬期間,玉米價格總體上依舊偏強運行為主的機率更高,12月中旬前後價格出現新一輪調整的機會將逐步到來。我們建議低庫存企業近期可適度擴大庫存。
  • 讓牛奶更懂你 ——伊利×小米「全民科學飲奶計劃」亮相世界網際網路...
    作為「伊利×小米2020全民科學飲奶計劃發布會」品牌伊利和小米集團,共同開展乳白色技術應用的「2020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官方指定牛奶」將根據小米智能可穿戴設備的監測數據和人體健康綜合指數實時推薦最符合消費者營養需求的乳製品,為人體提供有針對性的營養供應產品,從而倡導未來公眾科學的牛奶飲用,並為提高人們的身體素質提供幫助。
  • 蒙牛和伊利翻車了?孩子真正不能喝的牛奶,你可能天天都在買!
    但是家長們還是很擔心,牛奶問題又熱議了一把:孩子還可以喝奶嗎?怎麼判斷牛奶的品質?該喝鮮牛奶還是配方奶?全脂、低脂、脫脂到底怎麼選?......01孩子還可以喝牛奶嗎?答案當然是YES啦!要想健康成長,孩子不僅要喝牛奶,還要喝夠每日的奶量。
  • 伊利牛奶金典宣布打造紙吸管包裝 為和諧生態"減負"
    近年來,中國乳業龍頭伊利投身可持續發展領域,不斷深入開展實踐,各個子品牌也是積極參與其中。近日,恰逢世界清潔地球日,伊利旗下品牌伊利牛奶金典再次率行業之先,正式宣布即將推出紙吸管全環保裝,為保護環境再獻一份力量。
  • 旺仔牛奶竟然買起運動服,還挺潮的
    一個只是餐桌上的拌飯醬一下子登上如此高大上的國際舞臺,這中間的跨越可以用樸樹一首歌來形容:跨過山和海,也穿過人山人海!—《平凡之路》這波跨界操作,讓老乾媽從此踏上不平凡之路,名聲如海嘯般高漲,銷量如地震那樣撼人心。有了老乾媽帶頭之後,這樣跨界玩法似乎停不下來了。
  • 網紅雪糕價格步入兩位數,冰淇淋會告別「3元時代」嗎?
    重點是,這些雪糕味道千奇八怪就算了,價格還都不便宜,基本上都是8元起步。 難道說,雪糕、冰淇淋即將告別「3元時代」了嗎? 3元雪糕難得一見 在一二線城市的商店冰櫃裡,你很難再看到那些3元或3元以下的雪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