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2025 字 4 圖;預計閱讀時間: 6 分鐘
2012年莫言先生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消息震驚文壇,外媒採訪莫言並報導說:「He was overjoyed and scared。」
翻譯過來就是「狂喜並惶恐」,莫言先生用「狂喜與惶恐」表達自己獲獎的心情,說明自己對獲得諾獎的消息是十分震驚的。
一部分原因是表示自己對諾獎的敬畏,另一部分原因是為自己獲得諾獎感到自豪。
陳忠實說:「我替他驕傲,他的作品富有思想個性。」
周國平說:「莫言獲獎使中國作家不再神話諾獎。」
王蒙說:「莫言獲獎說明中國當代文學成就獲世界關注。」
莫言正是中國當代文學走向世界的拓荒者。
01
熟知莫言先生的朋友應該了解,其作品題材、風格具有獨特性,題材緊隨時代步伐,創作意識具有強烈的時代觀念,其小說創作就像畫作,結構、色彩、光影三者完美協調。
《蛙》這部作品的結構不同於莫言的其他小說,整部小說由劇作家蝌蚪寫給日本作家杉古義人的四封長信和一部九幕話劇構成。
用講故事的口吻,講述了一個鄉村婦產科醫生——姑姑的人生經歷,用生動感人的細節展示了中國六十餘年波瀾起伏的生育史,直面地揭露了現代社會中的小人物代表——姑姑在面對宏觀權力時的無望。
姑姑的身份在小說中經歷了多次變化。
在實行計劃生育之前,人們稱為之「女媧娘娘」,姑姑以其神聖的雙手接生了無數個來到人世間的嬰兒。在姑姑心裡,嬰兒從襁褓中出來後那第一生「哇哇大叫」是人世間最動聽的音樂。
姑姑「女媧娘娘」的人物形象是在人們意識的不斷覺醒的過程中確立的。
在姑姑之前,「老婆娘」(傳統接生婆)都是用虛張聲勢的方式來蒙蔽人們,在張牙舞爪的接生動作背後隱藏的卻是殺害產婦的真正原因。
「姑姑」的形象和莫言筆下的「老婆娘」是互相對立的角色,「老婆娘」代表的是舊勢力封建落後的思想,「她們用擀麵杖擠壓產婦的肚子,用破布堵住產婦的嘴巴 」。
顯然,這在今天看來是無法忍受的,當代精湛的醫術不能不讓我們感嘆幾十年之前封建迷信的接生殘害了多少婦女和未出生的生命。
「姑姑」就是新時期先進思想的代表,作者多次寫到「姑姑」碰上緊急情況都異常鎮靜,保持嚴肅,不慌不亂。
人們稱她為「天才婦產科醫生」「菩薩轉世,菩薩普度眾生」。憑著精湛的醫術,她不僅給人接生,還能給牛順利接生。
我想,莫言先生在這裡是想要表達生命的平等意識。同樣是生命,不分高低貴賤。
02
計劃生育國家政策實施之後,姑姑的形象變成了人神共妒的「活閻王」。
在這一政策下,姑姑的雙手不再是一雙人們眼中的聖手,是一雙不知道沾滿了多少鮮血的魔掌。
她辦事手段兇狠,雷厲風行,對孕婦進行引流,對男子進行結紮,與男男女女進行不斷的生死搏鬥。
陳鼻是姑姑接生的第一個人,但這次姑姑卻是充當殺人魔的角色來扼殺陳鼻的骨肉。
在追捕王膽的過程中,姑姑甚至用放煙霧彈的方式迷惑陳鼻和王膽,讓他們產生錯覺進而自己主動出來認罪。
姑姑形象轉變的前後對比,突顯出姑姑的不擇手段,鐵石心腸。
在經歷了兩次形象的轉變以後,姑姑最後走上的是一條無盡的救贖道路。
姑姑是罪人,但她也是讓人同情的人,晚年的她承受了常人無法承受的精神壓力。
在退休那天晚上,姑姑喝醉回家路上聽到的蛙聲就像成千上萬的初生嬰兒在哭。這原本代表著生命的最動聽的音樂,如今在姑姑聽來,竟有一種怨恨、一種委屈,仿佛是無數受了傷害的嬰兒的精靈在發出控訴。
姑姑覺得青蛙堅硬的嘴巴在啄著她的皮膚,它們似乎長著尖利指甲的爪子在抓著她的皮膚,有的還咬住她的耳垂。
這一驚心動魄的場面描寫讓我們看到姑姑的內心深處承受著多大的煎熬。
03
莫言對成千上萬嬰兒化作青蛙找姑姑復仇的場面的描寫實在是令人膽戰心驚,姑姑自我內心無法化解進而產生令人無法承受的精神壓力,最後走向一條用捏泥娃娃小孩的方式來贖罪的道路。
這與莫利亞克筆下的罪人相得益彰,雖然沉淪於罪惡,但莫利亞克筆下的罪人並非心安理得,而是在不斷鬥爭,不斷掙扎。
《苔蕾絲 德斯蓋魯》裡的苔蕾絲無意識謀害丈夫,在她的回憶裡充滿罪惡感,不斷反思自己的罪過,內心同樣承受著煎熬。
所不同的是,姑姑是沒有辦法去選擇的,只能理性執行,而苔蕾絲卻可以在當下控制自己的意識不讓自己去犯下傷天害理的罪惡。
04
莫言作為一個真誠的現實主義作家,在他所有的作品中,無論是摹寫世界和社會,還是探察人性與人生,揮之不去的悲劇性的苦難情節始終糾葛纏繞在他的思緒當中。
小說中「姑姑」這一女性形象透露出來的一種「種的退化」,亦或說「人性的退化」,暗示著莫言創作時內心深處蔓延的深沉痛感。
就像莫言的讀者所感慨的:「由此,可以看出莫言對現代文明,或者說對現代文明的消極後果作了徹底的否定和拒絕」。
「姑姑」不僅是一個具有知識分子特徵的鄉村醫生形象,更是一個具有女性主義的母性形象,還是一個具有男子氣概的血氣方剛的女子形象。
通過「姑姑」人物形象內涵的不斷轉換,向人們展示了以「姑姑」為代表的這一類知識分子形象在計劃生育這一時代背景下內心的矛盾導致人性的異化,突出這一代知識分子內心痛苦的掙扎與反思,述寫那一代知識分子內心的苦難。
如果覺得文章不錯,歡迎點讚、評論和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