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與千尋》:成長路上,其實是一個人的兵荒馬亂

2021-01-08 騰訊網

沒有什麼比文字更能讓你走進世俗,也沒有什麼比文字更讓你遠離塵囂。

矛盾的世界裡,願我們都隨性隨心活得自然而灑脫,喜歡我,歡迎點擊右上方「關注」,與我一起感悟人生喜樂。

文:雪姐說情(原創作品:抄襲必究)/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網絡上有一個提問:「一個人經歷了什麼之後,才能真正的成長?

網上高贊的回答是:」失去「

村上春樹曾說:」當你能勇敢地面對自己,你終將在疼痛中成長「。

而千尋的成長,就是從失去父母的庇佑開始的。

《千與千尋》是2001年在日本上映的電影,導演是日本的動畫大師宮崎駿,這部電影是唯一一個榮獲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動畫長片,它也是第52屆柏林電影節最高榮譽」金熊獎「的得主。

人們對於《千與千尋》的喜愛超過往常,在豆瓣評分中,更是有158萬人給它打出了9.4分的高分。

這部電影的主人公是千尋,她在剛開始是一個膽小的女孩,無論是做什麼事情,都願意依偎在自己父母的身旁。

可是人生的意外總是來得這麼的快。千尋的父母準備搬家,但是千尋的父親開車的時候不小心走錯了路,這就使得他們最終誤入了迷幻世界,而千尋的父母看見美食,直接性的就大口吃起來,最終在這個魔幻群島之中,他們變成了一隻豬。

千尋還來不及難過,因為她自己自身都是難保得,好在有白龍的幫助,千尋才可以踏上找回父母的旅途。

01成長路途的第一步,註定是忐忑坎坷的

失去父母,自己又誤入了奇幻世界,白龍又不能時刻在身旁幫助自己,可憐的小千尋就只能自己一個人唯唯諾諾的去找工作,然後自己一個人按照白龍所說的路線去找鍋爐爺爺,然後為自己尋求一份保命的工作。

千尋順著那一道長長的滑梯,流露出的是恐懼,但是她依舊一步一腳印地向下走了下去。

去到鍋爐爺爺那裡,長相瘦弱,懵懵懂懂的千尋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她拘謹地站在鍋爐爺爺旁邊,左看右看,自己都是多餘的。融入不了這個集體,內心之中伴隨著恐懼,鍋爐爺爺一次次的拒絕千尋,千尋還是一次次地說自己要工作。

包括後來小玲帶著千尋去找湯婆婆,面對湯婆婆的嚴厲,千尋怕得要死,但是最終還是一句句的說道自己要工作。最終,千尋終於有一份工作了。

但是新同事都並不友好,不願意與自己組隊,將最累最髒的活都給千尋幹,就連正當的要肥皂去洗浴室,別人也不願意給,故意的去為難千尋。

千尋沒有辦法,但是卻不得不硬著頭皮去做,最終千尋因為伺候好了這個髒兮兮的客人,為湯婆婆掙了錢,最終才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從初出茅廬的黃毛丫頭,到最終不懼困難的完成了一件件的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千尋這一路的成長,其實並不容易,成長的路途上,你所邁出的第一步一定是沉重的,忐忑的,但是當你能夠克服萬難,最終贏得別人的尊重,並且能夠體現出自己的價值所在,其實一個人就已經有了一個非常完美的開始。

02成長路上,其實是一個人的兵荒馬亂

成長是一場洗禮,在成長的道路上,一個人所經歷的一切,真實感受其實就只有自己最懂。

正如《千與千尋》中錢婆婆對千尋所說的那句話:」雖然我也很想幫助你,但實際上我也幫不上忙,這就是這個世界的規則,不管是你的父母,還是你的男朋友白龍,都要靠你自己去救「。

成長路途上的喜與憂,其實真正能去體驗的人,就是有我們自己而已,我們人生一路,或好或壞,都與他人都沒有關係。

正如在電影的最後,千尋的父母變回了原來的樣子,他們什麼記憶都沒有留下,唯有看著落在車上的落葉和灰塵,陷入了自我懷疑而已,可是他們不知道的是,這一刻的千尋,已經不是彼一刻的千尋了。

短短一時之間,千尋就已經長大了,她懂得了勇敢,懂得了去嘗試,並且一直心懷善意和希望,她會一直秉持著自己的信念,最終成長為一個亭亭玉立的姑娘。

所以,成長其實是一個人的事情,一個人唯有在自己毫無退路的情況下,才能逼著自己一步步向前走,最終成長為了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大人。

結語:

一個人從呱呱墜地,到最終一步步經歷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恍惚間走過的一輩子,其實苦與樂就只有自己知道。

在成長的道路上,你是選擇堅持初心,成為一個人人熱愛的正能量的人,或者是一不小心誤入了歧途,其實中間包含的還有一個人不懈的自我要求。

正如無臉男對千尋所說的那句:」我只給小千,別的人都不給了「。

其實當初小千有了無臉男,在那個奇異的世界也可以活得風生水起,但是小千依舊沒有忘記自己的初心,她選擇幫助無臉男,最終才導致無臉男和自己都有了一個好的結局。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懷有善意的去成長,即便是成長的路途上兵荒馬亂,但是你隨手的善意,就是你為你人生的下半場所埋下的彩蛋。

關於未來,你只需要一直的向前走,彩蛋隨時會有砸中你的那一份幸運存在!

-End-

嗨!我是雪姐,願你在我的文字中終有獲得!

今日話題:你覺得成長是一個人的事情嗎?歡迎留言說出你的想法。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雪姐說情

相關焦點

  • 《千與千尋》—成長的路上有很多小夥伴,我們要給彼此一份信任
    《千與千尋》—成長的路上有很多小夥伴,我們要給彼此一份信任以前不喜歡什麼動漫,總覺得是給小孩子看的。第一次接觸動漫還是因為我的室友,她強烈推薦我看。就這樣,我帶著一些牴觸的心裡看了一下。讓小編帶大家從這部動漫中找到獲得成長。圖片來源於網絡千尋,是一個很普通的小學生。變故就發生在她們搬家途中。
  • 《千與千尋》:成長是一段孤獨的旅程,我們要學會獨自逆流而上
    就像所有的開始,其實都只是一個寫好了的結局。——宮崎駿 《千與千尋》我看過第一部宮崎駿的動畫作品就是《千與千尋》,那時候還在上大學,我喜歡好聽的音樂和精緻的畫面,看到了一個小女孩的冒險,除此以外,好像再沒有什麼。可前段陪孩子再一起看《千與千尋》時,我突然熱淚盈眶。現在的我看到的千尋,不只是一個做了一場夢的小女孩,而是變成了成長路上跌跌撞撞的我們。
  • 《千與千尋》為何成經典?一個人看出3種故事,成長只是其中一種
    「當《千與千尋》這部電影完成時,我第一次覺得很驕傲。對孩子而言,真正重要的是一個人坐上電車展開充滿期待的旅程。」 ——宮崎駿對於很多人而言,宮崎駿幾乎是他們童年不可或缺的人物。這位偉大的漫畫家用不朽的想像力,將一個個鮮活的動畫形象搬上銀幕,講述了一幕幕治癒人心的童話故事。《千與千尋》正是其中最具影響力的故事之一。
  • 宮崎駿《千與千尋》:講的是愛情?友情?還是成長?或其他?
    動畫電影《千與千尋》自誕生以來,徵服了許多人。第一次看《千與千尋》,內心充滿了奇異的溫暖和悵惘感,但卻抓捕不住任何一個點,能展開了去講述它是多麼的動人。談的是愛情嗎?(只有我一個人嗎?)而且兩個人的互動看起來更多是友愛式的。千尋最後為了白龍遠行去找錢婆婆,但就算這裡,也似乎感覺不出倆人的關係有多麼特殊:如果是鍋爐房老大爺或者小玲有了同樣的遭遇,千尋也一定會做出同樣的舉動的。談的是友情嗎?一路幫助、陪伴千尋的人還是挺多的,但那種輕輕淡淡的描摹,也並沒有把情感濃稠到什麼程度。
  • 一個人的旅行,是成長路上最好的修行!
    一個人的旅行 是成長路上最好的修行 不受羈絆,自由自在 背上行囊,帶上自己 有多遠,就走多遠 旅行歸來所明白的這15件事
  • 電影《千與千尋》:名字是一個人與眾不同的靈魂
    周末一家人看了宮奇峻的《千與千尋》,這部18年前寓意深刻的日本電影,時至今日才引進國內播映,但看了後卻還是令人回味無窮,感慨頗多。是的,名字就是一個人與眾不同的靈魂。今早,跟女兒探討這部電影的名字,為什麼會叫《千與千尋》,到底前面的「千」字是什麼意思,還是女兒一語道破天機:「千」也就是「小千」,這是她與湯婆婆籤訂契約時給她起的名字。
  • 觀看《千與千尋》後,每個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體會,對麼?
    很早之前就聽同學說過《千與千尋》這部電影,但一直沒有看過,今日這部電影再度播出,就去看了看,不出意外,果然感動到流淚,相信每個人看《千與千尋》都有不同的感受,因為每個人的成長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很多人長大後都迷失了本心,童話故事最核心的應該永遠是叫人堅守自己內心的善良和勇敢,就像千尋一樣。
  • 《千與千尋》其實是一部大型災難紀錄片!看完你吸取教訓了嗎?
    《千與千尋》作為一部18年前的動畫作品為何能獲得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篇獎?作為電影界的最高殊榮奧斯卡獎無疑是一座高山,無數導演為了這個獎多年奮鬥卻未曾觸碰。可見千與千尋作為一部動畫能獲得如此殊榮必有其驚人之處,如果你已經看過《千與千尋》(科幻片),那麼我就帶你看看從未看過的《千與千尋》(災難片)。
  • 日本最佳動畫電影《千與千尋》:講述孩子成長中必不可少的幾種愛
    在去年的6月份,萬眾矚目的日本動畫電影《千與千尋》時隔十幾年的時間,終於在中國內地的電影院正式上映,千與千尋這部電影在當年想必也是給很多的觀眾們帶來了深刻美好的回憶,即便它沒有真正的在中國內地上映,但是我們卻能夠通過各種的渠道了解到,並且看到這一部電影。畢竟優秀的電影是難以逃過人們的法眼的,《千與千尋》毫無疑問是日本這20年來最優秀的一部動畫電影。
  • 如何評價《千與千尋》影評 千與千尋的恐怖真相你敢看麼
    小千首先對他表示善意,所以他想用所有的好東西來回報,而且只給她一個人。他原本不會說話,但來到湯屋這個小社會,他變了。他感受到金錢的力量,於是用法術變出許多金子,貪婪讓他瘋狂進食,結果變得醜陋又恐怖。好意被小千拒絕後,他才痛苦地喊出內心的空虛:我好寂寞。
  • 《玩具總動員1——4》成長的兵荒馬亂
    第一次成長,是從好高騖遠到面對現實;第二次成長,是腳踏實地後學會了仰望星空。最普通的胡迪也能讓所有玩具團結起來,嚇跑了惡棍,拯救了巴斯光年;不會飛的巴斯光年真正在天空翱翔,圓了他的飛行夢。最讓人感動的從來都不是蓋世英雄的豐功偉績,而是小人物的高光時刻。《玩具總動員2》1.第一部探討的是「認識自己」,第二部探討的也是同樣的主題。
  • 《千與千尋》:成年人的烏託邦,每個人都是千尋
    《千與千尋》講述了一個關於「成長」的故事,千尋在冒險之旅中學會了愛與勇氣。從故事一開始,千尋在車裡的語言和動作,刻畫出一個不耐煩又懶散的小女孩的形象。一家人在尋新家的過程中意外踏入幻想世界。一開始千尋連隧道都不敢自己走,牽著媽媽的手不敢放開,我就想這孩子真是內向又敏感啊。
  • 《千與千尋》不僅是一部溫情動漫
    第一次看到《千與千尋》就觸動了年僅9歲的我的心,那種在異鄉的孤獨,仿佛和我小時候一個人住的恐懼和無助相似,千尋的勇敢和自立,不斷的鼓勵著我,讓我的半個童年在油屋和電車的詞彙記憶中度過。小時候害怕無臉男,他的聲音和影子都讓我感到不寒而慄,直到後來我長大了才發現其實生活中大多數人不僅是千尋的父母,油屋的「青蛙」,也是無臉男。一直都很喜歡賑早見這個角色,正義勇敢,為了愛能付出很多,回憶起名字的那一幕讓我從9歲因為感動而哭到21歲因為生活處處而哭,神隱的少女陪伴我的時間太長太長了,我每年都會看一次,每次的感觸都不一樣,但一樣的是,我和小白,好像很早以前就已經認識了。
  • 看過《千與千尋》,才算看過了宮崎駿
    他筆下的千尋、幽靈公主、波妞都是多少人的童年回憶,配上久石讓的音樂,仿佛窗外吹來夏天的風,我們在一瞬間聞到了童年的味道,而《千與千尋》也是宮崎駿乃至整個日本最成功的動畫作品。 宮崎駿也是個純粹的大師,他主張反戰,呼籲和平,也有承認日本侵華罪行的勇氣。他執導的《千與千尋》是亞洲第一部獲得奧斯卡的動畫電影,在全球狂卷票房和口碑,至今仍保持多項動畫片紀錄。
  • 電影推薦《千與千尋》,關於成長,巨嬰,還有垃圾分類
    大家好,我是陳小熊,今天為大家介紹一部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的經典影片《千與千尋》該電影2001年在日本上映,前段時間在中國內地上映。毫無疑問地掀起了一波回憶殺,影迷紛紛感嘆,長大後的我終於看懂了千與千尋。
  • 成長路上的美麗
    成長路上的美麗       美麗宛若路邊野花,在淅瀝的春雨中搖曳,在轟隆的夏雷中綻放,在譁啦的秋葉中頑強盛開,在肅瑟的朔風中傲立枝頭。成長的路上,用心體味,美麗組成了一道風景線……       極目山野,一片嫩紅、一灣碧溪、一叢深秋風中的蘆葦,是一道賞心悅目的風景線,美麗;       放眼心棧, 一個個忙碌勞作的背影,一張張開朗燦爛的笑臉,一群群熱情洋溢、身著桔橙紅色圍兜服奉送愛心粥的身影,是一道引人震撼的風景線,逾加美麗!
  • 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千與千尋》?
    《千與千尋》有著兩個最明顯的標籤:迷失和成長。千尋從最初的迷失到最後的成長,過程中千尋的蛻變所帶來的共情。這些是無關年齡,都是人們普遍能感到共鳴的感情。《千與千尋》對於一個尚需在父母庇佑下成長的小孩。她們會覺得所得到的,所擁有的是理所當然。影片開頭,千尋在車上埋怨新學校,埋怨玫瑰花。
  • 你真的看懂了《千與千尋》?
    對於《千與千尋》影射的內涵,大柚子我有一點十分肯定,而這一點很可能顛覆很多人對於該影片主旨的認知,那就是《千與千尋》絕對不是以成長為主題。為了闡明這一點,大柚子先旗幟鮮明地對《千與千尋》進行定性。對,沒錯!!《千與千尋》它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悲劇!!不對啊,它哪裡悲了?!
  • 永不褪色的神級動漫——《千與千尋》,貪婪的人會被變成豬哦!
    今天先手君想跟各位小夥伴討論的是日本大家宮崎駿的名作--《千與千尋》。這部動漫於2001年7月20日在日本上映,時隔十八年到2019年6月21日在中國正式上映票房也依然成績不菲。今年先手君在該片於國內上映時也去影院貢獻了一張電影票。愛是動漫永恆的主題。小時候大家看動漫為其中愛情、親情的美好而落淚,為動漫講述的青春激情與夢想而心潮澎湃。
  • 《千與千尋》經典臺詞,好看又治癒,每一句都很有意義!
    ———— 宮崎駿多年後又看了《千與千尋》,除了好看又治癒的畫面外,還是喜歡裡面的臺詞,每一句都很有意義,長大了仿佛讀懂了一些,才發現這不僅僅是一部動漫,更是用動漫在訴說人生、解讀靈魂,或許可以換個角度重新思考。1、我不知道離別的滋味是這樣悽涼,我不知道說聲再見要這麼堅強。2、人永遠不知道,誰哪次不經意的跟你說了再見之後,就真的不會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