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舞東方」將傳統的鳳凰形象化身為伸展鳳翼、踏歌起舞的小女孩,這一形象曾作為第十屆中國藝術節的吉祥物,既體現了齊魯大地作為東夷文化富集區的地域文化符號,也喻示著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的偉大復興和繁榮發展。
但是!為什麼要把鳳凰作為雞年的吉祥物呢?
因為十二屬相中有龍無鳳啊,於是人們就用鳳凰取代十二屬相中的雞。
《說文》講,「鳳,神鳥也」,「出於東方君子之國」。《左傳》曾記載「鳳鳥適至」的故事,孔子也有「鳳鳥至,河出圖」的說法。而且在民間傳說中,舜和周文王時代都曾出現鳳凰。因此,一般用鳳凰出現來象徵聖王出世,預示時代興盛、事業成功。
在中國歷史上,雞的文化地位也很高,我們的祖先曾把雞視為「太陽鳥」,對雞崇敬有加,稱雞為「德禽」。雞與鳳凰一樣,在古人眼裡都是吉祥之物。婚喪祭祀,結義盟誓,除病祛邪,冠戴裝飾等都離不開雞。而且雞與「吉」諧音,更強化了雞在民間的文化地位。
事實上以鳳凰為雞或以雞為鳳凰的情形非常多見,《山海經》載,丹穴山有一種鳥,「其狀如雞,五採而文,名日鳳凰。」徐整《正律》稱,「黃帝之時,以鳳為雞」。《孝子傳》記,「舜父夜臥,夢見一鳳凰,自名為雞」。由此可見雞與鳳凰的淵源。
儘管雞不是鳳凰,鳳凰也不是雞,但不管怎麼說:雞年現鳳凰,是個好兆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