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恐龍早在6500萬年以前就已經滅絕了,我們今天只能在博物館看到各式各樣的恐龍化石。但近年來卻有人提出了「恐龍並未滅絕」這一令人難以置信的嶄新觀點,並著手復活恐龍,他就是美國古生物學家傑克霍納。
在美國蒙大拿州遼闊的荒野深處,有一處方圓數百裡人跡罕至的偏遠地方——海爾克裡克,這裡是世界上白堊紀晚期恐龍化石最豐富的地區之一。1902年,這裡發現了第一隻霸王龍化石。自那以後,全世界共發現了24具霸王龍骨架,其中有11具是在這裡發現的。迄今為止,海爾克裡克出土了大量史前生物化石。
1982年,霍納就任蒙大拿州立大學洛基山博物館的館長並主持了海爾克裡克的大規模挖掘工作。為了研究恐龍化石,霍納為自己的實驗室裝備了極為先進的設備。後來,霍納在一隻距今約8000萬年的霸王龍的股骨中分離出了遺傳物質——DNA片斷。經研究表明,這些片斷與現代鳥類的DNA片斷頗為相似。
這就意味著恐龍——爬行動物王國的「君主」——並不像一般人們認為的那樣早已在6500萬年前就滅絕了,而是有一些可能繼續生存下來,並演化成了鳥類。此後,霍納一直嘗試利用DNA技術令滅絕了6500萬年的恐龍再次「復活」。
好萊雞科幻電影《侏羅紀公園》就是受到他的研究啟發而拍攝,而霍納也曾充當該片的技術顧問。但霍納多年研究後發現,想要像電影《侏羅紀公園》那樣重建完整的恐龍DNA基因圖譜幾乎是一項不可能的任務。
所以霍納決定採取另一個不可思議的方案——讓一隻雞退化成恐龍!霍納認為,現有的家禽雞是從一種史前肉食恐龍進化而來的,因此家禽雞的DNA中包含著恐龍的基因記憶。一旦這個基因記憶被「打開」,就將復甦家禽雞處於長期睡眠狀態的恐龍特徵。
因此,如果能設法通過逆向基因工程技術喚醒雞胚胎中沉睡的恐龍基因,使家禽雞繁衍的後代逐漸退化,就能打造出一種一半像恐龍、一半像雞的生物——恐龍雞。目前,霍納正斥巨資資助世界多國的科學家聯手展開這項匪夷所思的「恐龍雞計劃」。
北美洲的科學家已經研發出了一些實現「恐龍雞計劃」所必備的基因技術,而一些亞洲的實驗室正開始著手進行計劃的下一階段——造出一隻活生生的恐龍雞。據估計,未來恐龍雞的上半身仍和普通的家禽雞類似,但不同的是,它將有恐龍那樣的尖利牙齒和長長的尾巴,還有長著35根腳趾的利爪,並且沒有雞身上的翅膀。
不過,恐龍雞的全身仍可能長滿羽毛,因為科學家近年來研究發現,許多恐龍身上都覆蓋有羽毛。霍納預言,根據目前的實驗進度,第一隻恐龍雞很可能將在未來510年之內誕生。霍納提出的讓史前恐龍重新在地球上徜徉的宏偉藍圖是否能夠實現,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