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滅絕已久,科學家是如何稱出恐龍的體重?

2020-09-12 奇點使者

地球上任何一隻肉眼可見的動物都有體重可言,只不過是體型和體重存在不同的差異,例如一隻蚊子的質量可能一克都不到,而一頭大象的重量超過了1000千克。在如今的社會中,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很多人開始關注自己的體型,尤其是體重,因為體重可以反映一個人的整體狀況,對於那些已經消失在地球上的古生物來說,質量也是了解它們的突破口。



根據報導,近期《生物學評論》期刊發表了一篇關於如何估算恐龍體重的文章。該文章指出,過去100年裡古生物學家們想出了許多方法來估算恐龍的重量,研究人員通過對比發現有兩種方法得到的估算結果十分接近,這表明由這兩種估算方法得到的結果更接近於恐龍的真實體重。那麼這兩種方法分別是什麼呢?



為什麼研究古生物的體型尤為重要?

在了解這兩種估算方法之前,我們首先要弄明白古生物的體型,尤其是體重,對研究它們有何重要性。體型是一個生命最直觀的體現,通過體型我們對一種從未見過的古生物進行歸類、定義和分析。比如古生物學家發現水龍獸之後,發現這種生物的體型和現代河馬相仿,而且頭部的構造、五官等方面也和河馬相似,因此有理由推測水龍獸與河馬在演化上存在聯繫。



通過觀察古生物的體型,研究人員可以直觀地發現該生物身上的特徵,對生物的形象有大概的認知。然而古生物的體重無法通過肉眼觀察,但它與古生物生前的生活習性、進食習慣、體內運行機制等方面密切相關,而且它們在地球上留下來的痕跡就只有骸骨和化石,因此古生物學家需要想出間接的方法來研究它們的體重。



來自英國新英格蘭大學古科學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尼古拉斯·坎皮恩表示,科學家對恐龍的研究有一部分是基於對它們體重的估算,因為體重的估算有助於對恐龍樣貌的復原。

歷代研究人員用什麼方法來估算恐龍的體重?

此次研究是由坎皮恩和他的團隊共同完成的,他們對1905年以來所有對恐龍體重的研究進行收集,然後分析不同的估算方法所得到的結果差異。最終他們發現有兩種方法被應用的次數最多,而且它們得到的結果也比較接近。但至於這兩種方法誰更接近真實情況,目前還沒有定論。

第一種方法是骨骼比例法,這種方法是先找到現代生物中外形和恐龍較為相似的物種,例如鱷魚、蜥蜴等。然後選擇其中一種動物進行骨骼測量,例如測量腿骨和手骨,接著將分析不同部位骨骼與體重之間的比例關係。得到比例關係後將從恐龍化石中測得的數據代入其中,就可以得到一個按照比例換算到的體重。



第二種方法是三維重建法,這種方法主要利用三維建模等技術對恐龍的結構、樣貌進行復原,然後通過體型大小估算它們的體重。研究人員針對同一具恐龍化石利用兩種方法進行估算,最終得到的估算結果確實比較接近。

恐龍的體重依然是個謎

即使如此,學術界依然有聲音認為這兩種方法所得到的結果距離恐龍的真實體重還有一定的誤差。確實如此,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我們永遠都無法測出恐龍的真實體重,因為現代沒有一隻活恐龍,因此我們只能通過間接的方法去測量,而間接的方法往往存在不可消除的誤差。



因此估算得到的結果與恐龍的真實體重一定存在誤差,但只要這個誤差不是很大,那就基本不影響科學家的判斷。如果未來出現更多精確的方法來估算恐龍的體重,那對科學研究是有幫助的,但單純地追求真實結果往往沒有多大的意義。

資料來源

科技日報 9月3日 《恐龍滅絕那麼久 科學家是怎麼給它們「稱重」的》

相關焦點

  • 如何給恐龍稱體重
    最大和最小的恐龍。如何給滅絕已久的恐龍稱重?一項新研究指出,多種稱量方法得到的結果竟然驚人地相似。8月31日,《生物評論》雜誌發文對一個多世紀以來的恐龍體重估算技術進行了回顧。研究負責人、澳大利亞新英格蘭大學古科學研究中心的Nicolás Campione博士說,這些發現有望增強科學家們的信心——他們對這些史前動物的描繪是準確的。「體型,尤其是體重幾乎決定了動物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飲食、繁殖和運動。」
  • 如何給已經滅絕的恐龍稱體重?這是一個難題
    最大和最小的恐龍。如何給滅絕已久的恐龍稱重?一項新研究指出,多種稱量方法得到的結果竟然驚人地相似。8月31日,《生物評論》雜誌發文對一個多世紀以來的恐龍體重估算技術進行了回顧。研究負責人、澳大利亞新英格蘭大學古科學研究中心的Nicolás Campione博士說,這些發現有望增強科學家們的信心——他們對這些史前動物的描繪是準確的。「體型,尤其是體重幾乎決定了動物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飲食、繁殖和運動。」
  • 恐龍滅絕那麼久,科學家是怎麼給它們「稱重」的
    圖片來源: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一隻滅絕已久的恐龍的體重是多少?近日發表在《生物學評論》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回顧了一個多世紀以來科學家評估恐龍體重的方法,發現有兩種方法得出的結果驚人地相似。體型尤其是體重,幾乎決定著動物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它們的飲食、繁殖和運動。
  • 恐龍滅絕那麼久 科學家是怎麼給它們「稱重」的
    科技日報訊 (記者聶翠蓉)一隻滅絕已久的恐龍的體重是多少?近日發表在《生物學評論》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回顧了一個多世紀以來科學家評估恐龍體重的方法,發現有兩種方法得出的結果驚人地相似。體型尤其是體重,幾乎決定著動物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它們的飲食、繁殖和運動。研究負責人、英國新英格蘭大學古科學研究中心尼古拉斯·坎皮恩博士說,科學家們正在憑藉這些體重評估技術重建史前動物的準確樣貌,包括進一步了解恐龍。
  • 每日科普|恐龍滅絕那麼久 科學家是怎麼給它們「稱重」的
    一隻滅絕已久的恐龍的體重是多少?近日發表在《生物學評論》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回顧了一個多世紀以來科學家評估恐龍體重的方法,發現有兩種方法得出的結果驚人地相似。體形尤其是體重,幾乎決定著動物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它們的飲食、繁殖和運動。
  • 要知道一隻滅絕已久的恐龍有多重,有幾個步驟?
    中生代恐龍體型大小存在巨大差異 圖片來源: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一隻滅絕已久的恐龍的體重是多少?近日發表在《生物學評論》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回顧了一個多世紀以來科學家評估恐龍體重的方法,發現有兩種方法得出的結果驚人地相似。體型尤其是體重,幾乎決定著動物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它們的飲食、繁殖和運動。研究負責人、英國新英格蘭大學古科學研究中心尼古拉斯·坎皮恩博士說,科學家們正在憑藉這些體重評估技術重建史前動物的準確樣貌,包括進一步了解恐龍。
  • 給滅絕的恐龍稱體重,總共分幾步?
    而中生代,就被稱為「恐龍的時代」。提起恐龍,大家最先想起的一個成語是什麼呢?那一定是「龐然大物」了。動輒數噸甚至數十噸的體重,對於生活在21世紀的我們來說,充滿了衝擊力。 那麼,大家有沒有想過,我們想了解自己的體重,站上體重秤就可以。但對於恐龍來說,除了僅存的鳥類這一支後代,其他恐龍早已滅絕。
  • 已滅絕的霸王龍有多重?科學家:五噸到十幾噸不等
    現代快報訊(記者 阿里亞 文/攝)站在體重秤上並保持靜止,讀數,人就能知道自己的體重。那麼,消失數千萬年的恐龍的體重也能稱出來嗎?答案是能!近日發表在《生物學評論》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回顧了一個多世紀以來科學家評估恐龍體重的方法。研究指出,100多年來科學家嘗試了很多種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兩種方法。
  • 英科學家稱恐龍滅絕真兇來自外太空
    據英國《衛報》6月29日報導,英國的研究人員宣布,他們破解了6600萬年前的恐龍滅絕之謎,導致地球上包括恐龍在內的近75%的生命滅亡的原因,只可能是小行星撞擊。恐龍為什麼會滅絕?這個問題長期以來都是科學界的熱議話題,也一直沒有明確的答案。
  • 新研究回顧科學家評估恐龍體重的方法 有兩種方法得出的結果驚人地相似
    新研究回顧科學家評估恐龍體重的方法有兩種方法得出的結果驚人地相似(Credit: Vitor Silva / Dr Nicolás Campione / David Evans)(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科技日報(記者 聶翠蓉):一隻滅絕已久的恐龍的體重是多少?
  • 恐龍滅絕的真實原因?科學家給出答案,「小行星撞擊說」遭駁斥
    恐龍,一個在人類出現之前統治了地球長達2億年的物種,為何會在最鼎盛時期突然滅絕?這個謎團,科學家們經過多年的研究也沒能給出一個令人信服的完美答案。關於恐龍的未解之謎,相信網友們更加關注的是「恐龍的滅絕」。
  • 假如恐龍沒有滅絕,會進化成人類嗎?計算機模擬出畫面
    據科學家們推測,人類所生存的地球大約形成於45億年前,則地球出現人類跡象的時間,大致在300萬年至400萬年前。能得出此結論並非是胡編亂造的,而是根據如今出土的古猿和古人類化石,進行科學研究推斷後得出的結論。不過在地球上,除了挖掘出了古人類化石外,還有一個生物曾在地球上生活了1.6億年之久,則這個生物便是恐龍。
  • 科學家擬復活24種已滅絕動物:恐龍無望(組圖)
    日前,在美國華盛頓特區舉行的由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發起的會議上,科學家就復活24種已滅絕動物的可能性展開討論。這24種已滅絕動物包括渡渡鳥、卡羅萊納長尾鸚鵡和斑驢。由於DNA在很久前就已降解,恐龍並不在名單之列。  渡渡鳥,一直在沒有任何天敵的情況下進化,但由於人類為了獲取食物展開的瘋狂捕殺,這種鳥類最終走向滅絕。
  • 恐龍滅絕的原因,科學家是如何像偵探一樣發現並證明真相的呢?
    經過科學家們不懈的努力,到現在為止,可以說整個事件的發展脈絡已經相當清晰,各種證據都被找到,相關影響因子經過了仿真模擬檢驗,得出的結論十分明確。佰思科學將通過本系列文章,回顧恐龍從被科學家發現到研究其滅絕過程的完整歷史,尤其將近年來最新的科學研究成果,展現給大家。恐龍的滅絕,已經不再是一個千古未解之謎,現在完全可以說是蓋棺定論了。
  • 恐龍居然可以活這麼久!科學家推測出恐龍大概壽命!
    但是,也有不少生物比人類的壽命要長久,比如烏龜、大象等,甚至就連已經滅絕幾千萬年的恐龍都比人類要長壽!恐龍世界我們知道,恐龍屬於爬蟲類動物,根據科學家的研究,爬蟲類動物的壽命普遍比較長,尤其是爬蟲類動物中的烏龜,其壽命之長遠超其它動物
  • 6500萬年前,恐龍是如何突然滅絕的
    這就是恐龍。恐龍在地球上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並且一直處於主導地位。但它在6500萬年前突然消失了,因此恐龍的滅絕已成為生物學進化史上的一個謎。儘管科學家一直在尋找相關證據並試圖解決恐龍滅絕的原因,但這一謎團仍然存在很大分歧。恐龍是如何突然消失的?
  • 聖經上提到了恐龍?挪亞方舟上有恐龍?恐龍是如何滅絕的?
    自從19世紀工業革命早期,第一批恐龍化石被科學方法鑑定後,重建的恐龍骨架因為其體型極其巨大或小巧、構造奇妙,已成為全球各地博物館的主要展覽品,從此恐龍開始被世人所知。在20世紀前半期,隨著電影工業在美國興起,大眾媒體都視恐龍為行動緩慢、慵懶的冷血動物。
  • 為什麼恐龍會滅絕?恐龍興起於動物大滅絕,卻被一顆小行星毀滅
    地球歷史上的第四次大規模動物滅絕災難開始了。科學家稱這次滅絕為三疊紀大滅絕。在三疊紀大滅絕中滾燙的蒸汽,1800立方公裡的巖漿,火山噴發出的有毒氣體,忽冷忽熱的極端氣候,極低的含氧量以及連下了數萬年的酸雨等惡劣因素讓當時地球上大約76%的物種滅絕了。
  • 科學家培育恐龍雞 讓雞「退化」成恐龍(圖)
    所以霍納決定採取另一個不可思議的方案——讓一隻雞「退化」成恐龍!在這個方案中,科學家將利用一種「逆向基因工程」技術,使現代家禽雞的基因「倒轉進化」,從而使家禽雞的後代越來越像它們的祖先恐龍。  「恐龍雞」5年後誕生  霍納解釋稱,古生物學家普遍認為,現有的家禽雞是從一種史前肉食恐龍進化而來的,因此家禽雞的DNA中包含著恐龍的基因記憶。
  • 已滅絕的25種史前生物:傷齒龍恐龍中智商最高
    蛇頸龍據國外媒體報導,近年來科學家發現了許多奇異的已滅絕魚類、恐龍、鳥類及其他生物,研究人員通過藝術手段展現了這些奇異的史前生物的本來面貌。[page_break] 4.圓頂龍圓頂龍這是已經滅絕的蜥腳類恐龍——圓頂龍。圓頂龍大約1億年前生活在當今的撒哈拉沙漠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