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認定已經滅絕的袋狼,為何會再次出現?

2021-01-10 俗夫論科學

死而復生,這是一種充滿神話宗教色彩的說法,是指一個人被證實死亡後,後來卻奇蹟復活,重新出現在世人面前。很多玄幻小說都應用了這一橋段,但是都是虛構出來的,在現實生活中,人一旦被證明腦死亡後,哪怕大羅神仙下凡,亦難使它復活。然而,自然界卻出乎意料地出現了數起「死而復生」的案例。

根據外媒報導稱,有人在義大利草原親眼目睹塔斯馬尼亞虎出沒,刷新了世人的認知。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塔斯馬尼亞虎,由於模樣長得像狼,而且腹部有著類似袋鼠的育兒袋,因而又名袋狼。袋狼主要生活在紐幾內亞熱帶雨林、澳大利亞草原等地,它是一種優秀的獵手,平時潛伏在樹幹上,待到獵物從樹下經過,就馬上跳下來,騎在它們的肩膀上,一口把獵物的脖子咬斷,兇殘至極。

但是,無論袋狼如何狡猾,它都無法敵得過人類的槍槓子。由於獵人過度捕殺袋狼,其數目銳減,瀕滅絕。1936年,最後一隻袋狼在人類目光下死去,被有關部門宣告死亡。

誰也意想不到的是,一隻早已滅絕了84年的生物居然重新出現在世人的面前,袋狼真的死而復生了嗎?或者當初袋狼並沒有真正滅絕,藏在某些森山老林中,是人們的疏忽?對此,我們還不得而知。但是袋狼並不是唯一的「死而復生」的生物,還有不少類似的案例,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番。

第一,巨水鳥。這是一種非常奇特的存在,雖然名字中帶著「鳥」字,是鳥類生物,但是它們沒有翅膀,不能如同其他鳥類生物那般自由自在地飛翔。不過它是自然界中的遊泳健將,一旦遭遇天敵的襲擊,它就會馬上潛入水中,遊泳速度飛快,一般的生物難以追得上。

由於肉質鮮美,營養價值高,巨水鳥同樣遭到人類的獵殺,曾一度被專家認定滅絕了。後來又有人發現了它的蹤影,目前主要集中在紐西蘭島,還剩數百隻。當地政府十分重視巨水鳥的保護,出臺了多個政策保護。

第二,僧面猴。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你都會知道這個生物極為詭異。僧面猴的面容與電視中的一些得道高僧非常相似,顯得非常和藹可親。這種生物只要生活在熱帶雨林地區,對待人類非常和善。但是在夜間,你千萬不要跑進僧面猴的領地,不然在黑漆漆的夜色中,有一張白色的人臉呈現你的面前,不被嚇一跳才奇怪呢。

儘管如此,僧面猴始終還無法逃過人類的毒手。在80年前,僧面猴被宣布滅絕。然而如今它又再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當地政府部分呼籲,希望人類能夠好好愛護僧面猴,不要讓他們重蹈覆轍,再受傷害。

有新聞稱,曾滅絕了2億多年的白喉秧雞出現在當代社會,這是多麼奇幻的消息。生物滅絕 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情,但生物死而重生,一切又顯得無比詭異。如今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好好保護環境,不要再過多傷害它們,不然的話,當生物一一走上滅絕之路,人類距離末日就不遠了。朋友們,你們還知道哪些死而復生的生物嗎?不妨在下方留言告知吧。

相關焦點

  • 袋狼已消失83年,如今卻再次「復活」,會使人類會發生啥?
    話說在遠古時期,在陸地上還生活著許多的恐龍,但如今這種動物已經被冠上了「滅絕」的標籤。要說到「滅絕」這個詞,就意味著這種物種已經從地球上徹底消失,但在人類近幾年的發現中,卻顛覆了「滅絕」這個詞的本意。因為在人類的野外,發現消失了83年的袋狼,而緊接著出現的就是白喉秧雞,那麼袋狼已經消失了83年,如今再次「復活」又意味著人類會發生啥呢?根據歷史的記載,人類的文明最先是起源於非洲、歐洲和亞洲,隨著人類對大自然的開闢和探索,對這些原本生活在野外環境中物種造成了傷害,使得很多物種都走到了瀕危的邊緣。而其中也有被徹底滅絕的物種,就比如白喉秧雞、渡渡鳥和袋狼等。
  • 滅絕的袋狼真的重新出現了?!
    塔斯馬尼亞虎,又稱袋狼,這種動物在1936年已宣告滅絕,如今似乎又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野。你留意過自博館地下一層那條滅絕長廊嗎?長廊的牆上以時間為主線印刻著1500年以來的198種已經不復存在的生命,其中一個就是袋狼。
  • 滅絕83年的袋狼再次出現,是否又是一次失望
    2019年10月16日,澳大利亞聯邦塔斯馬尼亞州自然資源部報告,有遊客發現了已經滅絕83年的塔斯馬尼亞虎(也就是袋狼)。這則消息再次讓來自全球各地的生物愛好者沸騰,多所研究小組已經前往該地區尋找袋狼的蹤跡。但實際上,這已經是該部門在過去的三年裡,第八次聲稱有人發現袋狼的線索。
  • 消失83年的袋狼再次出現,白喉秧雞也復活了,這世界怎麼了?
    地球上出現過很多生物,有的生物在人類還未出現的時候就已經滅絕了,如恐龍,一旦一種物種被冠以「滅絕」一詞,也就是說這個物種已經從地球上徹徹底底地消失了,人類也再見不到它們了。但是也不知道怎麼回事,這幾年來,人類一直被「打臉」。
  • 滅絕83年的「猛獸」袋狼,再次出現在眾人眼中,它們真復活了?
    在地球上,生物的種類是非常之多的,有的生物已經被人類所發現,當然也有新的生物出現了卻還未發現的,還有的生物已經滅絕在地球的歷史長河之中,而隨著生態系統的改變,更多的生物面臨著走向滅絕的困境,而現如今唯一能解決困境的方法只有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減少人類的捕殺以及促進面臨滅絕生物的原因。
  • 滅絕生物重新出現,消失38年的袋狼「復活」,白喉秧雞也出現了
    引言:在自然因素以及人為因素的驅使下,地球有很多生物面臨著滅絕,甚至有的生物早已在地球上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基於地球物種的多樣性,人類逐漸保護瀕危滅絕的生物。然而有消息傳出滅絕的生物重新出現,已經消失38年的袋狼「復活」,白喉秧雞也出現了,這到底意味著什麼呢?
  • 8起目擊事件表明:已經滅絕80多年的袋狼,或在地球「隱居」
    眾所周知,自從人類在地球上崛起,伴隨著人類重大影響力而滅絕的動物品種眾多,數量龐大。不過,據CNN報導,讓科學家感到興奮的是,被宣布滅絕有80年的袋狼,似乎還存活在地球上,目前已經有8起報導堅稱,有不少目擊者看到了袋狼的身影。
  • 4種曾公認已滅絕的動物,如今卻再次出現,引發人們的深思
    在人類尚未出現之前,自然界中就已經存在了物種滅絕的現象,它們或許是因為適應不了環境的變化,或許是被天敵完全克制,又或許是突如其來的災難等等。但消失的難度和速度還屬於正常,但自人類出現以來這個速度仿佛加快了一樣,或是死於人類的捕獵或是死於環境的變化,現在越來越多的物種消失在了我們的眼前,不過有的動物雖然曾經消失過,如今卻又再次出現了。4種曾公認已滅絕的動物,如今卻再次出現,引發人們的深思。
  • 袋狼沒有滅絕?已經滅絕的袋狼重回人們視線,它們發生了什麼?
    但是在八十多年前就有過這樣一種生物——袋狼。袋狼在早年就已經滅絕了,原因主要就是因為人類。當時,因為當地人的羊群被襲擊,所以當地的人就認為是袋狼吃了那些羊群,於是當地的人就開始大規模地屠殺它們,結果袋狼就這麼滅絕了。
  • 滅絕動物接連復活,白喉秧雞和袋狼陸續出現,究竟是好是壞?
    300年的時間裡,數百種美麗的動物因為人類對於生態環境的破壞和大規模的獵殺,永遠離我們而去,當然,動物的滅絕最早可以從石器時代算起,當人類學會了製作工具,動物就迎來了自己的滅頂之災。拿澳大利亞舉例子,24種大型動物滅絕了23種,其中就包括我們今天的主角之一——袋狼。
  • 被認為滅絕已久的袋狼,如今再次重回人類視野,它經歷了什麼?
    這個國家有許多以「袋」命名的生物,例如大家都喜歡的考拉(樹袋熊)、袋鼠,還有一種曾在八十多年前就被人類認為滅絕的生物——袋狼。袋狼和它的名字一樣,是一種在母親的育兒袋中生長的生物。幼崽出生以後,它們會在母親的育兒袋中生活三個月,一來是為了保證幼崽的安全,二來是為了給幼崽提供充足的食物和營養。袋狼出現在地球的時間並不長,只有四百萬年,它們大多數在澳洲大陸和非洲大陸的紐幾內亞地區生活。
  • 消失了83年的袋狼「復活」了,白喉秧雞也出現了,網友:2020,意味著...
    消失了83年的袋狼「復活」了,白喉秧雞也出現了,網友:2020,意味著什麼?俗話說:「人死不能復生」。雖然我們經常在電視上看到主角明明已經宣布死亡了,但往往又會在緊要關頭復活了,真的是令人震驚。不過我們也都知道在線實時世界中,這種情況幾乎是不可能出現的。
  • 1967年,一位農民在山洞中發現動物屍體,被證實是已經滅絕的袋狼
    而現在的澳大利亞,早已經無法看到袋狼的身影,很多人認為袋狼已經滅絕,也有很多人為了尋找袋狼的蹤影而忙碌著。班傑明的去世在給人們帶來悲傷的同時,也讓人們陷入了困惑之中,因為班傑明是最後一隻被圈養的袋狼,班傑明的去世標誌著袋狼很可能已經在地球上滅絕。不過在班傑明去世僅僅一年之後,一位名叫羅伊·馬迪克的動物愛好者,他想要證明袋狼並沒有滅絕,班傑明也不是地球上最後一隻袋狼,於是羅伊·馬迪克便一個人前往澳大利亞的叢林中尋找袋狼的身影。
  • 曾被人們認定「滅絕」的物種,80年後卻再度出現,這是怎麼回事?
    物種滅絕物種滅絕泛指植物或都動物的種類不可再生性的消失或破壞,一株植物的枯萎,一隻動物的死亡,有時並不單單意味著一個生命有機體的消失,也許湊巧是整個此類物種的滅絕。尤其是進入近現代社會以來,由於人類活動更加頻繁,更是加快了很多生物物種的滅絕速度,在全世界範圍內,生物物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據統計,全世界每天有75個物種滅絕,每小時有3個物種滅絕。就像在維基百科上描述「滅絕動物列表」的那一句話:「這是一個動態的未完成列表,列表可能隨時出現變動,所以這個列表可能不會完整。」
  • 消失了83年的袋狼「復活」了,白喉秧雞也出現了,這意味著什麼
    雖然我們經常在電視上看到主角明明已經宣布死亡了,但往往又會在緊要關頭復活了,真的是令人震驚。難道真的會有「復活」這一行為出現嗎?這就不得不提到袋狼了,消失了83年的袋狼竟神奇「復活」了,連白喉秧雞也出現了,這意味著什麼呢?很早以前,人類文明只是在非洲、歐洲和亞洲這三塊大陸出現並逐漸成長。隨著新航路的開闢,歐洲人發現了美洲地區,並把人類文明帶到了美洲大陸。
  • 一組滅絕的動物老照片:圖1的皮曾被製成鎧甲,圖5是被捕殺的袋狼
    在戰國時期,這種犀牛身上堅硬的厚皮還曾被人類用來製作成盔甲。隨著時間的推移,氣候的變化,環境的惡劣、棲息地越來越小以及人類的大肆殺戮,1916年的中國已經沒有了這種犀牛蹤跡,上世紀70年代蘇門答臘犀牛北部亞種在世界徹底滅絕。
  • 一組滅絕的動物老照片:圖1的皮曾被製成盔甲,圖5是被捕殺的袋狼
    在戰國時期,這種犀牛身上堅硬的厚皮還曾被人類用來製作成盔甲。隨著時間的推移,氣候的變化,環境的惡劣、棲息地越來越小以及人類的大肆殺戮,1916年的中國已經沒有了這種犀牛蹤跡,上世紀70年代蘇門答臘犀牛北部亞種在世界徹底滅絕。
  • 已滅絕的袋狼遺傳多樣性是怎樣損失的
    據英國《自然·生態與演化》雜誌11日發表的一篇論文,科學家從有108年歷史的生物樣本中成功提取DNA並測序,闡明了已滅絕的袋狼(又稱塔斯馬尼亞虎)是如何發生長期的遺傳多樣性損失的。根據其基因組數據顯示,這或源於部分基因區域的變化,這些區域負責調控特定蛋白質編碼基因表達的位置與時間。
  • 袋狼,被人為誤解,滅絕的動物
    1930年,澳大利亞的一個農民,在自家院子裡射殺了一隻瘦成皮包骨的動物,後被證實這是世界上最後一隻野生袋狼。1933年,有人把一隻袋狼送到了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島上的霍巴特動物園。1936年,這隻世界上僅存的袋狼也死去了,原因是管理員疏忽忘了打開獸舍的門,而使其暴曬而死。在袋狼消失50年後,國際自然保護權威機構宣布其滅絕。從此人類再也不能目睹這一名星物種的風採了。在澳大利亞,袋狼曾被歐洲移民者妖魔化,被當作兇狠的「殺羊魔」。儘管統計數字表明這是個誤會,其實,吃羊的罪魁是澳洲野狗,但是人們還是把袋狼描述為嗜血成性的殺手。
  • 1936年——袋狼滅絕
    袋狼,澳大利亞特有物種。因其是有袋類動物,且頭似狼,故得名——「袋狼」。又因其後半身有斑紋和虎紋相像,且又棲息在塔斯馬尼亞,又得名——「塔斯馬尼亞虎」。1936年,袋狼滅絕。袋狼的身形,外貌十分的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