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投訴|重慶多家連鎖便利店拒開發票 消費者正當權益如何保障?

2021-01-11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李南疆

近日,封面新聞接到市民投訴稱,重慶市區內多家連鎖便利店拒絕向消費者開具發票,涉及本土和跨國連鎖品牌。這是否侵犯到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律師表示:無論是加盟還是直營,便利店一旦拒開發票,都屬於違反了國家稅收方面的法律法規。

參與方式

1、進入封面新聞點擊首頁下方「雲求助」懸浮窗,即可進入求助平臺,分流至雲投訴、雲求助、雲線索。在求助平臺上,填寫相應的求助內容後,即可完成求助信息上傳。

2、打開「封面新聞」客戶端,點擊進入青蕉頁面#雲求助-雲投訴#話題在線留言互動。

3、可以通過封面新聞的官方微博、微信或抖音帳號,以及青蕉視頻官方微博進行留言,發起求助。

4、您還可以撥打熱線028-86969110,進行求助。

所有求助內容,經編輯審核通過後,即視為發布成功。

封面新聞將24小時實時解答、跟進,並提供相關協助(為保護隱私,相關信息將會保密,請放心)。

相關焦點

  • 2022年,重慶連鎖便利店總量將達7000家
    就重慶而言,隨著經濟高質量發展,全市國際人士、外地遊客、城市白領、年輕家庭等消費群體消費升級不斷增長,便利化、品質化、多元化、智能化消費的需求越來越高。《通知》指出,重慶到2022年,品牌連鎖便利店總量要達到7000家以上,銷售額累計增長超過50%,連鎖便利店24小時營業門店的比例不低於30%(含無人零售店、智能櫃)。
  • 多家連鎖商超餐廳恢復測溫驗碼
    原標題:多家連鎖商超餐廳恢復測溫驗碼  北京疾控中心近日通報,頂全便利店有限公司順義區貨運北路一店等商業場所內陸續出現確診病例。面對冬日疫情反彈,北京商業場所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措施,多家連鎖商超、餐廳開始從嚴執行測溫並出示健康碼的防控舉措,並對冷鏈食品加強管控。
  • 重慶便利店將升級!列印複印、自助存取款、找家政養老……都安排!
    重慶便利店將升級!列印複印、自助存取款、找家政養老……都安排!為織密便民生活網絡,更好滿足居民便利消費、品質消費需求,日前,重慶市商務委員會發布了《重慶市發展便利店品牌化連鎖化三年行動方案(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方案》)。根據《方案》,到2022年,全市品牌連鎖便利店總量達到7000家以上,銷售額累計增長超過50%。通過「新建一批、加盟一批、提升一批」,加快推進便利店品牌化、連鎖化、智能化發展。
  • 天虹商場全面進入便利店 計劃3年開500家
    昨日,記者從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了解到,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和野村綜研(上海)諮詢有限公司聯合發布了《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2014)》完整版。報告指出,2013年中國零售業繼續遭受經濟增速放緩影響,而便利店逆勢增長,15家主要代表性企業銷售額增速為18.2%,遠高於其他業態。
  • 廣州:7-11便利店購卡不給發票遭顧客質疑
    昨日(23日),有讀者馮先生向信息時報報料,稱其在一家7-11便利店購買月票卡向店員索取押金30元發票時,對方卻稱「沒有發票」。然而,羊城通公司卻表示,月票卡的押金是有發票的,並且已發給各大羊城通銷售點。   憑啥購卡不給發票?
  • 去哪兒網前員工爆料「客服拒開發票話術」官方回應:無稽之談
    新京報訊(記者 王真真)6月3日,針對離職前員工邱某關於「去哪兒網拒給旅客開發票話術」的爆料,去哪兒網回應,邱某的所有言論均不屬實,已經嚴重損害了去哪兒網的商業信譽。去哪兒網已於今日對邱某正式發出法務函,要求其承擔不法侵權行為的法律責任。
  • 重慶明確用物聯網、電子標籤等技術全面升級品牌連鎖便利店
    據了解,《通知》明確了重慶市品牌連鎖便利店發展的三年行動目標,即:到2022年,全市品牌連鎖便利店總量達到7000家以上,銷售額累計增長超過50%,連鎖便利店24小時營業門店的比例不低於30%(含無人零售店、智能櫃)。《通知》圍繞推動便利店品牌化連鎖化發展,提出了全域化、品牌化、智能化、便利化、融合化及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六大舉措22條具體準則。
  • 4s店開出高價維修單,消費者該怎麼維權?
    4s店開出高價維修單,消費者該怎麼維權?案例分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條 經營者與消費者進行交易,應當遵循自願、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第十條 消費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權利。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有權獲得質量保障、價格合理、計量正確等公平交易條件,有權拒絕經營者的強制交易行為。
  • 前員工爆料去哪兒網拒開發票,婉拒話術套路引熱議,官方回應了
    「客服記錄信息轉節點處理」的意思是,可以給旅客開正規發票。對於邱元的說法,微博上多位網友表示遇到類似遭遇。5月31日,一位來自上海的方姓消費者告訴澎湃新聞,近兩年內,他在去哪兒網訂國際機票,從去哪兒網官方平臺中登記公司稅號和抬頭,索要發票後,寄送過來的卻是蓋有公章的A4紙。「只有一個金額一個行程信息,公司稅號和抬頭卻沒有。」方先生說。
  • 全時集團收購四川GOGO便利 成都部分GOGO便利店已停業
    2月9日,全時集團官方微信正式宣布:已於近日成功收購四川狗狗超市連鎖有限公司(GOGO(需求面積:80-250平方米)便利)便利店業務,這是全時集團2018年首宗併購。   據了解,此次收購涉及門店全部位於地鐵口、金融商務中心區和核心商業區等成都熱點區域,區位優勢明顯,其中時代一號店單店日銷近2萬元。
  • 便利店裡就可買體彩:體育彩票進駐昆明中旺旺家便利連鎖店
    10月31日,中國體育彩票雲南昆明首家便利連鎖渠道開售儀式在昆明市融城金階廣場前舉行,中國體育彩票即日起將正式進駐昆明中旺旺家便利連鎖店銷售,不僅將給購彩者帶來更好的購彩體驗,也讓體彩的公益理念離大家距離更近。
  • 雲投訴|魔力恐龍網課「0元學」打卡不返現 消費者投訴不斷
    封面新聞見習記者 劉柯辰最近,家住四川資陽的李女士正因遭遇網課「0元學」套路而煩惱。從7月11日到9月30日,胡女士在貝店平臺上陸續購買魔力恐龍英語、數學、美術、國語、科學課程31份,金額達12000多元。胡女士說:「9月份之前購買的課程已經被平臺暫停,如果不按照平臺通知兌換成其他課程,就不能正常上課,9月份之後購買的課程則被鎖定。9月份之後的訂單退款我也沒收到,因為當時貝店顧問在微信群裡宣傳的是一人可以購買多份,購買的時候換電話號碼就行,我就買了五個不同的科目,一共20多份。
  • 保障消費者權益,自然樂園推正品鐳射標籤系統
    在中國市場上創造過銷售奇蹟的 「蘆薈膠」,是自然樂園(NATURE REPUBLIC)的網紅產品,更是中國消費者心中「韓妝」的代表作。伴隨著「蘆薈膠」在中國走紅,市場上出現了不少仿製品,令消費者真假莫辨。消費者在使用假冒偽劣的化妝品後,出現了皮膚問題,尋求售後時才知道自己買了假貨。假貨不僅損害了消費者權益,也損害了企業的聲譽。
  • 視頻:太原唐久便利不提供正規發票 只給打白條
    黃河新聞網訊(記者李淵 趙晶)近日,網友小張給記者打來電話,反映他在唐久超市680號新生裡店購物後,收銀臺所給的購物小票是「白條票」,而非國家稅務部門正式的發票。小張告訴記者,他在唐久便利店購買一箱礦泉水,一桶方便麵還有一些火腿腸等食品,共計六十多元,但因為涉及到會議用品,他需要給財務提供正規發票才能履行報銷程序,因此他再次來到唐久便利店,但店員不但不積極配合開具發票,態度還十分惡劣,甚至說,「我們從來就沒有發票」。
  • 口腔界「老大」全國開先河 牙科醫院遍開連鎖20家
    牙科醫院遍開連鎖20家 2002年7月30日03:20  四川在線-天府早報   華西口腔要開連鎖店了。昨(29)日,記者從有關方面獲得消息,華西口腔醫院即將在成都市區範圍內建20家連鎖齒科醫院,首開國有大型醫院連鎖先河。一石激起千層浪,立即在業界引起強烈反響。業內人士稱,華西此舉必將掀起一場「以牙還牙」的牙科風暴。  華西尋求資本支持昨日,華西口腔醫院一位負責人向記者證實了消息。該負責人稱,目前華西口腔醫院與3家國內風險投資公司接觸,尋求資本支持。
  • 多家連鎖KTV頻頻撤店 通過飲食霸王條款牟利
    近日,國內多家大型連鎖KTV頻頻撤店關門,引起輿論關注。而筆者在北京多家「碩果僅存」的KTV走訪發現,面對低迷市場,部分KTV把飲食霸王條款當作牟利手段。  筆者來到了房山區良鄉的一家KTV,一進門就看到大廳裡赫然擺放的「禁止攜帶酒水」的告示牌。
  • 2000個網紅連鎖便利店都開到天津了!|天津|網紅|便利蜂|連鎖便利店...
    今年天津大力促進便利店發展711、全時、便利蜂、羅森、京東......網紅連鎖便利店在津城遍地開花天津連鎖便利店已經有2000家了!昨日(9月18日),市商務局召開天津市推動品牌連鎖便利店工作加快發展工作會議,市政府有關部門、各區商務主管部門、品牌連鎖便利店企業代表共60餘人參加了會議。
  • 國外保護消費者權益面面觀
    原標題:國外保護消費者權益面面觀  新華網北京3月13日電 如何保護消費者權益,尤其是在電子商務日漸興盛的當今?一些國家以法律制度為基礎,從退換貨到名人代言,協同商家和監管機構在各個層面為消費者構築切實有效的保護體系。
  • 開母嬰用品店注意事項:中國十大母嬰連鎖品牌排行榜
    是因為最近很多年輕的夫妻創業想加盟母嬰店,而在網上了解品牌的時候遇到很多困難,讓他們無法辨別真假。我就以目前母嬰店加盟商業最受歡迎的優家寶貝母嬰加盟品牌為例,為大家介紹:母嬰店加盟品牌怎麼選?網絡輿論到底是真是假?如何辨別母嬰店加盟騙局?中國十大母嬰店加盟品牌排行有哪些?等等。
  • 調查|星巴克關店、瑞幸涼涼,重慶獨立咖啡店如何應對行業「寒冬」?
    不僅喝咖啡的人越來越多,各種連鎖咖啡、獨立咖啡店也更加頻繁的出現在我們身邊。然而受到疫情影響,連鎖咖啡品牌開始紛紛收縮戰略,星巴克宣布在北美關店400家、瑞幸咖啡對國內門店「關停並轉」······在這一背景下,由個人經營的獨立咖啡店受到了怎樣的影響?又是如何應對挑戰的呢?對此,記者採訪了三個獨立咖啡店的經營者,揭示不同經營模式下咖啡店的生存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