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是海洋塑料最多的國家,塑料垃圾如何被排入洋流?
在世界汙染河流對海洋的塑料輸入估計量前20名中,中國大陸佔了6個席位,而被李白深情吟唱「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的長江更是 「獨佔鰲頭」。海洋是數以萬計的生物的家,同時它是隨著季風流動,因此我們排放到海洋中的任何塑料垃圾都會造成無法估算的後果。
-
環保科普|減少和預防海洋垃圾及微塑料
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小百科」 篇五:減少和預防海洋垃圾及微塑料據統計,人類迄今生產的83億噸塑料製品中約63億噸已被棄置,其中79%進入垃圾填埋場或自然環境中,僅9%被回收利用。陸域垃圾通過河流、雨水衝刷等多種途徑進入海洋,並在海洋環境中不斷累積。據估算,約80%的海洋垃圾來自陸地,其中塑料垃圾約佔垃圾總量的80-95%,全球每年向海洋中排放塑料垃圾重量約800萬噸。
-
信天翁的輓歌:觸目驚心的海洋塑料垃圾
上海第一個關於海洋塑料化的藝術展《塑料紀:信天翁的輓歌》正在上海科技館展出,號召全社會降低塑料製品的過度消費、改變用完即丟的生活方式。| 長達17米的裝置《巨環》透過鏡面反射形成環狀造型,除了突顯塑料垃圾體量的龐大,也展現了循環再利用的可能。作品中的塑料,是上海科技館協助藝術家向上海數個中小學校的近5000名學生徵集塑料垃圾而來。[!
-
海洋環保科普(2)|減少和預防海洋垃圾及微塑料,我們能做些什麼?
海洋垃圾不僅破壞海洋生態景觀,造成視覺汙染,還可能威脅航行安全,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甚至影響海洋生態系統健康及人類健康安全。由於塑料垃圾具有難以降解和長距離遷移等特性,導致在全球海洋環境中廣泛分布,從近岸到深海大洋,從赤道到兩極,從表層海水到深海海底,都有海洋塑料垃圾的蹤跡。
-
海洋塑料垃圾問題,adidas與NIKE海洋紗線嘗試回收廢料再生利用
隨著人類的發展,生產力的提高,人類對塑料製品的依賴漸漸形成如今所謂的「塑料汙染」,但是生活在陸地上的我們並不能直觀的感受到塑料垃圾對人類的影響,但是看不到並不代表沒有。那麼這些塑料都到哪裡去了呢?據不完全統計全球每年有800萬噸塑料垃圾流入大海!
-
大批海獅海豹因海洋垃圾慘死 人類停止亂扔垃圾責無旁貸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2月15日報導,美國阿拉斯加州漁業狩獵局(ADFG)日前公布了一段慘不忍睹的錄像。畫面顯示,大批海獅、海豹因人類遺留的漁獵用具或海洋垃圾困住身體而受傷或慘死。ADFG希望藉此錄像提醒人們不要再肆意向海洋傾倒垃圾,以維護海洋生態環境平衡,保護海洋動物。
-
海納百汙:海洋塑料垃圾最終會吃回人的肚子嗎?
(視覺中國/圖)(本文首發於2018年5月17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海洋塑料垃圾:遲到的宣戰和未知的風險 》)一隻信天翁寶寶死了,因為吃下了塑料牙刷——鳥爸鳥媽飛行上千公裡覓來的「食物」。這個鏡頭來自英國BBC紀錄片《藍色星球2》,距南極點1500千米的南喬治亞島是企鵝和象海豹的繁殖地,也是信天翁鍾愛的築巢地。
-
海洋塑料垃圾泛濫,環保從我做起
之前泰國這個關於垃圾的公益廣告《人類,你為什麼不吃塑料》上了微博熱搜。 不僅如此,近來「亞馬遜雨林火災」「深海幾千米出現大量的塑料垃圾」等等這些相關新聞也頻頻出現於大眾眼前。 然而當人們一邊呼籲著環保,愛護環境,保護我們家園時,卻很少有人真正的付諸於行動。
-
我國海洋環境保護綜述
針對海洋漁業活動尤其是水產養殖活動對海洋環境的影響,我國制定和實施了《漁業資源與生態環境保護工程規劃》等規劃和計劃,強調漁業資源和漁業水域生態環境保護,實現漁業資源的逐步恢復及生態環境的逐步改善。開展了「畜牧水產業增長方式轉變行動(2006)」,大力推廣水產健康養殖模式。
-
當「塑料海鮮」開始爬上餐桌
作者:鄧海建 最近,深圳市藍色海洋環境保護協會組織年度活動,總結海洋垃圾數據分析顯示:塑料製品、食品包裝袋、菸頭為最常見的海洋垃圾TOP3;海灘管理力度與海洋垃圾狀況正相關,無管理方的場地海洋垃圾較為嚴重。
-
全球塑料垃圾生產榜,美國排名第一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10月30日一篇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的最新研究論文表明,美國是塑料垃圾的頭號生產國,同時,在造成海洋塑料汙染方面,美國排名全球第三。這項新研究挑戰了曾經認為美國已經充分「管理」塑料垃圾的假設,即收集、適當地填埋、回收或以其他方式包裝塑料垃圾。此前的一項研究使用了2010年的數據,認為在全球範圍內,美國對廢物管理不善造成的海洋塑料汙染排名第20位,但當時沒有考慮塑料廢物出口的數據。研究人員使用了2016年世界銀行報告的關於217個國家或地區垃圾產生情況的數據。
-
40公斤塑料的鯨魚 鯨魚死亡胃中塞滿垃圾令人觸目驚心
40公斤塑料的鯨魚 鯨魚死亡胃中塞滿垃圾令人觸目驚心時間:2019-03-19 19:39 來源:重慶青年報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40公斤塑料的鯨魚 鯨魚死亡胃中塞滿垃圾令人觸目驚心 據《看看新聞》發布報導,一頭鯨魚在菲律賓南部海岸被發現擱淺,漁業官員表示,它第二天就吐血死去。
-
地球人丟棄的塑料垃圾,都去哪了?
當代海岸垃圾一景 | 塑料製品,橡膠製品(如膠皮管等)和合成纖維製品(如漁網、纜繩)等是當代海洋「塑料汙染」的主要來源。這裡的「塑料汙染」與「廢塑料回收」,在對「塑料」的定義上有區別,後者不包括廢橡膠。
-
海洋垃圾能否變廢為寶-光明日報-光明網
危害人類健康 海洋垃圾主要是很難自然降解的塑料製品,海洋降解這些垃圾可能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還有些垃圾是無法完全消化的。 有統計表明,世界每平方海裏海水中有多達4萬片的塑料垃圾。這些廢棄塑料、漁網會纏住船隻的螺旋槳,引起事故和停駛。塑料垃圾還會纏住海洋生物,使它們不能脫身,被餓死、窒息死亡或被其他動物吃掉。
-
巴西每年至少向海洋中傾倒32.5萬噸塑料垃圾
報告稱,這些塑料垃圾除導致海洋生態系統退化外,還增加了瀕危物種的數量。 巴西《環球報》報導,塑料垃圾的來源多種多樣,其中包括排水系統和排汙口洩露、工業產品的不恰當處置以及溪流和河流中漂流的垃圾。巴西的「潛在汙染者」數量也非常可觀。
-
荷蘭青年向塑料垃圾宣戰,「海洋清道夫」小目標是如何達成的?
文 | 錢伯彥 陳英歷經三年多的測試和改進,荷蘭青年發明家斯拉特(Boyan Slat)的海洋塑料垃圾清理項目迎來了開花結果的時刻。2016年,有歐巴馬等人參與的紀錄片《塑料海洋》將塑料垃圾對海洋造成的影響推至風口浪尖。
-
美國海洋漁業資源開發的主要政策與啟示
本文簡要分析了美國海洋漁業資源開發的主要特徵,梳理美國海洋漁業資源開發的政策體系,在比較中國與美國海洋漁業資源開發政策體系差異的基礎上,結合中國海洋漁業資源開發的實際,提出美國海洋漁業政策的啟示意義。 一、美國海洋漁業資源開發現狀 ⒈ 美國海洋漁業捕撈總量變化 美國漁業資源開發以海洋捕撈為主,從20世紀50年代至今,美國海洋捕撈業經歷了維持穩定、快速增長到穩中有降三個階段。
-
13張照片看:人類丟棄的塑料垃圾是如何帶來危害的
就當前而言,人類每年大約要生產3億噸的塑料,而且大部分諸如塑膠袋之類的物品都僅僅被使用一種。而被回收利用的也僅只有10%,其它的塑料垃圾最終進入了垃圾填埋場和河流等地。根據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世界上有10條河流(非洲2條,亞洲8條)運輸了所有流入海洋的塑料的90%。
-
人類最害怕什麼,海洋到底有什麼可怕的東西?
海洋塑料垃圾海洋垃圾可以說是非常可怕的東西,而對於海洋垃圾的出現,我相信每個人都知道,那就是「起源於」人類,如果人類不進行塑料垃圾的生產,那必然不會出現在海洋之中。而如今科學家們在海洋最深的海溝區域都發現了塑料垃圾的存在,這也說明了人類對海洋生態系統的威脅已經存在,人類需要排放多少塑料垃圾,才能達到如今的這種破壞程度?根據聯合國一份報告指出,全球所有塑料製品中,只有不到1/10會被循環利用,近八成被填埋或散落在環境中。
-
99%的海洋塑料垃圾都去哪了?原來海底有個垃圾場
本文作者:學術頭條,題圖來自:視覺中國人們通常認為,海洋表面的微塑料顆粒會直接沉降到下面的海底,失蹤的99%海洋塑料可能抵達深海,但仍不清楚其具體位置。本研究的主要作者,曼徹斯特大學伊恩·凱恩博士說:「幾乎每個人都聽說過臭名昭著的海洋垃圾帶漂浮塑料,但我們對在深海海底發現的高濃度微塑料感到震驚,這些微塑料並不是均勻分布在海洋區域,相反,它們隨著強大的海底洋流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