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汙:海洋塑料垃圾最終會吃回人的肚子嗎?

2021-01-09 南方周末

在一個充滿塑料垃圾的海灘上,一名孩子從停靠在岸上的船首後邊探過頭來。(視覺中國/圖)

(本文首發於2018年5月17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海洋塑料垃圾:遲到的宣戰和未知的風險 》)

一隻信天翁寶寶死了,因為吃下了塑料牙刷——鳥爸鳥媽飛行上千公裡覓來的「食物」。

這個鏡頭來自英國BBC紀錄片《藍色星球2》,距南極點1500千米的南喬治亞島是企鵝和象海豹的繁殖地,也是信天翁鍾愛的築巢地。鏡頭中,英國南極考察隊隊員攤開一堆收集的鳥類嘔吐物,除了牙刷,還有保鮮袋、米飯包裝袋……

類似的場景也出現在美國攝影師Chris Jordan的鏡頭裡,死去的信天翁倒在地上,胃裡殘存著瓶蓋、打火機、玩具、氣球……這幅照片被廣泛引用並出現在中國人的社交媒體上,從外賣餐盒到洗面奶裡的塑料微珠,網紅帖背後都指向了眾矢之的——海洋塑料垃圾。

恐慌也隨之而來:「塑料最終會吃回人的肚子嗎?」

2018年4月19日,英國政府決定禁止塑料吸管、棉籤和飲料攪拌棒。其他國家包括中國也準備升級「禁塑令」。

海納百川,亦納百汙,塑料佔到海洋垃圾的七成。中國發起了「洋垃圾」禁令,但漂泊的海洋塑料並不受國界阻擋。微塑料的危害也許未如朋友圈流傳的那麼嚴重,諸多未知也依然待解。

向棉籤和吸管宣戰

除了死去的信天翁,另一組圖片也被廣泛傳播:科研人員花了將近十分鐘,從一隻太平洋麗龜的鼻孔中取出一根皺巴巴的塑料吸管,痛苦的海龜鮮血橫流。

英國對塑料垃圾宣戰正是從棉籤、吸管等細長的塑料開始。2015年5月,民間機構Fidra組織發起了「棉籤項目」,以推動政府出臺限制塑料的法令,企業尋求可替代產品。項目獲得了英國海洋保護協會、蘇格蘭野生動物基金會等機構的支持。

棉籤項目高級項目經理Clare Cavers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這些棉籤從廁所中衝刷出來,因為很小又能漂浮,通過汙水處理廠,最終到達海洋。」之所以從棉籤等入手,Clare Cavers說,政府發現這些小而普遍的個人用品更容易找到替代材料,可以產生明顯的效果。

海洋保育協會曾估計,光是在英國,每年有85億根一次性塑膠吸管被丟棄,每百米海灘平均就有27個塑料棉籤衝上岸,一次性塑料製品垃圾每年可以填滿倫敦地標性建築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一

相關焦點

  • 官方首度披露海洋微塑料汙染:魚類、貝類等檢出微塑料,危害待研究
    微塑料攝入人體內會造成什麼影響?相關研究仍在進行中,「目前全球沒有直接證據表明,攝食含有微塑料的海產品對人體健康有影響。」不過,王菊英強調,微塑料可能繼續分解為更細小的顆粒,潛在影響不可小覷,需要引起大家高度關注。
  • 中國是海洋塑料最多的國家,塑料垃圾如何被排入洋流?
    數據來源《海洋地圖集2017》這些進入河流的塑料垃圾在人類生活的陸地上無法擁有一席之地,只能隨著流水最終進入海洋,導致的最直接後果就是使中國成為了海洋塑料垃圾最大的排放國之一。根據估算,中國最終進入海洋的塑料量大概在1.32百萬立方米~3.53百萬立方米之間,遠遠高於其他國家的平均水平。
  • 海洋塑料垃圾泛濫,環保從我做起
    「你不知道吃塑料是會致人死亡的嗎?」 但是動物卻無從表達…… 起初沒有人在意這場災難 這只是一個物種的滅絕 直到這場災難和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
  • 海洋將變成塑料大洋?鯨魚集體擱淺自殺,剖開肚子後發現了什麼?
    但近年來,經常會發現鯨魚集體自殺的現象,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一直以來,人們都能看到單獨或成群的鯨魚冒險遊到海邊,然後在那裡拼命地用尾巴拍打水面,同時發出絕望的嚎叫,最終在退潮時擱淺死亡。為什麼會發生鯨魚集體自殺的事件呢?以前人們認為是自然的生老病死循環,但近年來的研究發現,鯨魚擱淺也和人類活動有一定關聯。後來在一次鯨魚擱淺死亡事件發生後,專家們坐不住了,它們決定剖開一條死去的鯨魚的身體一探究竟。結果發現,那隻鯨魚肚子裡裝滿了塑膠袋、塑料瓶和各種人類製造的生活垃圾。
  • 鯨魚吃下了海洋中的塑料垃圾,會有什麼後果?慘不忍睹
    各種廢棄塑料所需的降解的時間是不一樣的,主要是材質不同,這個具體數據還沒有統計資料,多的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短的幾年,或者一年以內。如果塑料流進海洋,會對海洋生物造成了極大的傷害。每年海上運送的貨櫃數量多達一億三千萬個,平均每天就有四個貨櫃會沉入海底,1992年,幾個裝著沐浴玩具的貨櫃在託運途中丟失了,裡面裝著七千個塑料鴨子。
  • 信天翁的輓歌:觸目驚心的海洋塑料垃圾
    信天翁的輓歌:觸目驚心的海洋塑料垃圾來源:東方網   作者:柏可林     選稿:顧爽   2019.06.05 13:50  今天是6月5日世界環境日,上海第一個關於海洋塑料化的藝術展《塑料紀:信天翁的輓歌》正在上海科技館展出,號召全社會降低塑料製品的過度消費、改變用完即丟的生活方式。
  • 綠色 丨 一隻信天翁肚子裡的塑料
    它們肚子裡裝滿了各種形狀的塑料碎片誤吞下去的塑料在胃裡無法消化,無法排出幼鳥最終因脫水、飢餓、胃穿孔而死從遠處的海洋覓食歸來的父母會滑翔至嗷嗷待哺的幼年信天翁身邊將消化了的或半消化的食物反芻出來餵給自己的孩子
  • 環保科普|減少和預防海洋垃圾及微塑料
    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小百科」  篇五:減少和預防海洋垃圾及微塑料據統計,人類迄今生產的83億噸塑料製品中約63億噸已被棄置,其中79%進入垃圾填埋場或自然環境中,僅9%被回收利用。陸域垃圾通過河流、雨水衝刷等多種途徑進入海洋,並在海洋環境中不斷累積。據估算,約80%的海洋垃圾來自陸地,其中塑料垃圾約佔垃圾總量的80-95%,全球每年向海洋中排放塑料垃圾重量約800萬噸。
  • 中國海洋漁業塑料垃圾排放現狀及防控淺析
    大部分的塑料,需要超過100年的時間才能在自然環境中降解,大塊塑料垃圾的出現不僅造成海洋觀賞美感下降,影響海洋旅遊業的健康發展,還會在物理磨損、化學降解和生物降解的共同作用下逐漸破碎為微塑料。微塑料被海洋動物攝取後會劃傷和阻塞動物的消化道、影響海洋生物生態系統平衡和正常代謝、降低海洋生物身體機能。微塑料表面還可能附著有害病原體,隨著其遷移對海洋水質乃至人類都會產生廣泛的危害。
  • 荷蘭青年向塑料垃圾宣戰,「海洋清道夫」小目標是如何達成的?
    時年21歲的斯拉特邁出了清理海洋塑料垃圾的第一步。他在2013年創立的「海洋清道夫」(Ocean Cleanup)項目於2016年6月在荷蘭外海施放了第一個自行設計的海洋塑料垃圾收集裝置,隨後運用到更為廣闊的太平洋。本周早些時候,斯拉特在社交媒體上宣布其垃圾收集裝置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 可惡的塑料吸管,傷害了多少海洋生物
    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規定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近日,麥當勞、星巴克、喜茶率先換裝,將吸管換成了直飲杯蓋。咖啡巨頭星巴克宣布,將在兩年內逐步淘汰塑料吸管,到2020年底,全球28,000家門店都將完全禁用塑料吸管。
  • 海洋環保科普(2)|減少和預防海洋垃圾及微塑料,我們能做些什麼?
    海洋垃圾不僅破壞海洋生態景觀,造成視覺汙染,還可能威脅航行安全,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甚至影響海洋生態系統健康及人類健康安全。由於塑料垃圾具有難以降解和長距離遷移等特性,導致在全球海洋環境中廣泛分布,從近岸到深海大洋,從赤道到兩極,從表層海水到深海海底,都有海洋塑料垃圾的蹤跡。
  • 海洋中的塑料垃圾「香氣逼人」,聞起來像蝦子海龜易誤食!
    誘使海龜吞下漂浮塑料垃圾的關鍵,已經從「漂浮塑料垃圾看起來像水母」,升級成「漂浮塑料垃圾聞起來像食物」。新研究發現,「氣味」是海龜上當、吞下漂浮塑料垃圾的另一個關鍵。對海龜而言,如何判別漂浮塑料垃圾與水母一直是一大難題。現在,這項難題更進一步升級,漂浮在海面上的塑料垃圾會散發出類似海龜食物的氣味,讓海龜難以分辨水母與塑料。
  • 海洋塑料垃圾問題,adidas與NIKE海洋紗線嘗試回收廢料再生利用
    隨著人類的發展,生產力的提高,人類對塑料製品的依賴漸漸形成如今所謂的「塑料汙染」,但是生活在陸地上的我們並不能直觀的感受到塑料垃圾對人類的影響,但是看不到並不代表沒有。那麼這些塑料都到哪裡去了呢?據不完全統計全球每年有800萬噸塑料垃圾流入大海!
  • 水母能幫助解決海洋塑料垃圾嗎?| 六分鐘英語
    But with more and more plastic rubbish ending up in the sea,但隨著越來越多的塑料垃圾最終進入海洋, these days you're as likely to swim into a plastic bag as a jellyfish.
  • 99%的海洋塑料垃圾都去哪了?原來海底有個垃圾場
    本文作者:學術頭條,題圖來自:視覺中國人們通常認為,海洋表面的微塑料顆粒會直接沉降到下面的海底,失蹤的99%海洋塑料可能抵達深海,但仍不清楚其具體位置。本研究的主要作者,曼徹斯特大學伊恩·凱恩博士說:「幾乎每個人都聽說過臭名昭著的海洋垃圾帶漂浮塑料,但我們對在深海海底發現的高濃度微塑料感到震驚,這些微塑料並不是均勻分布在海洋區域,相反,它們隨著強大的海底洋流分布
  • 除了會被做成魚翅,鯊魚們還會被塑料垃圾勒死
    在海底,裝有死魚的漁網等會下沉,吸引捕食者前來享用大餐,這些捕食者最後卻往往被漁網纏住。而在遠洋區的纏繞事件,在茫茫大海中,更難被發現;實際發生的比率,恐怕比研究所示的更高。 (2)遷徙。遷徙距離較遠的海洋動物遇到塑料垃圾的風險更高。 (3)體型。鯊魚可能比鰩魚承擔更大的風險。
  • 塑料垃圾塞滿了信天翁的胃
    但第一次踏上中途島,美國攝影師喬丹卻看到一座信天翁墓地:在烈日下腐化的信天翁屍體,被成片垃圾包圍著;而在無數死去幼鳥的肚子裡,各種塑料碎片塞滿了它們的胃。這些都是通過太平洋環流帶來的城市垃圾。塑料垃圾填滿了信天翁的胃    信天翁大量死亡,肚裡都是打火機!
  • 你知道海龜龜殼受傷會傷肺嗎?微紀錄片《丹程》聚焦海洋垃圾汙染
    本集節目中,朱丹拜訪了泰國著名的海洋學博士Nantarika,他們參與了一場泰國龜的手術治療,前往荒島撿拾海洋垃圾,並關於海洋保護問題進行了深刻探討。借朱丹與博士的旅程,這一集向觀眾展示了人類行為對海洋動物及環境帶來的傷害,朱丹也在節目中表示要認真踐行垃圾分類,呼籲環境保護。節目中,朱丹跟隨博士來到博士位於曼谷的實驗室,對一隻在車禍中被傷及龜殼的泰國龜進行手術。
  • 最新報告稱,美國海域塑料垃圾,致死了1500多種瀕危海洋哺乳動物
    在美國海域,瀕危海洋動物正在與塑料垃圾進行著頑強的鬥爭,但它們明顯處於不利的地位。自2009年以來,其中近1800隻動物(包括大量海龜)已經因塑料垃圾死亡——一份新報告稱,真實數字可能更讓人震憾。被冰淇淋盒捂住嘴的和尚海豹世界上最大的海洋保護組織大洋洲(Oceana)11月19日發布了一份報告,首次詳細說明了塑料垃圾對美國海洋哺乳動物和海龜的影響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