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承擔著人們的行走、跑步、跳躍、下蹲等一系列運動功能,活動度和負重度都非常大,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正因如此,膝關節也就成了人體中最容易勞損和受傷的一個關節。
很多人好端端走路,膝關節卻突然卡住不能動,像被點了穴。這可能是膝蓋裡面有了「關節鼠」。中國男籃前鋒劉玉棟,叱吒中國籃壇十餘年,其膝關節多次受傷,手術時,竟在膝關節中連捉了七個關節鼠,可見其腿疾的嚴重。
左三為「戰神」劉玉棟
一、什麼是關節鼠?
關節鼠又叫游離體,像老鼠一般隱現無常。關節鼠在關節內到處遊走,活動度大,像老鼠一樣遊竄,引起疼痛、關節交鎖,以膝關節內多見,由黃豆到葡萄大小不等。其成分多為纖維塊、軟骨、骨軟骨等,來源於滑膜絨毛、半月板、軟骨、脛骨或股骨的軟骨面。
關節鼠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現象,可出現於人體的許多關節,但以髖、膝、肩、肘等大關節為主,也可出現於踝、腕、顳下頜等關節,其中以膝關節最為常見。【1】
二、關節鼠是怎麼產生的?
關節鼠一般是關節退變或損傷時從關節內組織上脫落下來的組織碎片。可來源於近關節部位骨折、脫位所引起的骨軟骨損傷、剝脫性骨軟骨炎、滑膜炎症、軟骨病、滑膜腫瘤、滑膜軟骨瘤病、骨關節病、關節內手術後骨及軟骨組織殘留形成等。【2】
以膝關節為例,可能是軟骨的剝脫,掉一塊軟骨,然後在膝蓋裡來回來去地跑。有的時候也可能是半月板,撕裂之後脫落下來,然後在關節裡來去地跑。也有的時候是關節的滑膜軟骨瘤,就跟珍珠一樣,孕育出來之後 跑到關節裡去。還有一些其他的原因 都會造成關節內出現關節鼠。
三、關節鼠會有什麼症狀?
1、出現關節彈響。關節常能聽到響聲,並伴隨疼痛。
2、反覆出現膝關節突然卡住,不能伸直和屈曲。有時候在相對比較穩定的位置,你又沒什麼感覺。
3、關節疼痛、腫脹、積液,可在關節表淺處摸到游離體,晚期可合併骨性關節炎。
四、如何能準確檢查到是否有關節鼠?
1、常規的手法檢查。
2、X光片檢查。一般游離體如果密度比較高,是可以通過X光進行診斷的。X光片應用最為廣泛且價格低廉,是必備的檢查方式。骨性游離體、骨軟骨性游離體和金屬異物可通過X光檢查診斷,但是游離體的大小不能通過X線平片確定,在X光片上小的游離體在探察時可能是很大的。纖維性、纖維蛋白性和軟骨性游離體在X線平片上是不顯影的。
3、超聲波檢查。超聲波檢查被廣泛用於游離體的的診斷,Friedman L的研究表明,膝關節的超聲檢查可以診斷關節內游離體及其他關節內病變;但是用超聲來排除膝關節游離體是不可靠的圓,對於某些特殊部位的或隱匿的游離體是無能為力的。【3】
4、核磁共振檢查。關節鼠密度比較低的,需要通過核磁來判斷位置。
五、關節鼠如何治療?
1、通常情況下對於有明確的影像學診斷,但無臨床症狀的患者,可暫時不予特殊處理。
2、對有症狀的患者主張早期手術治療。
但大家不要一聽手術就擔心,現在的手術基本上都是微創的關節鏡手術。以膝關節鏡手術為例,在患者腿上打兩個小孔,一個孔放置光源和鏡子,一個孔插入精巧的手術器械,就能取出了「關節鼠」。基本術後第二天,就能下地行走了。
如果碎片的數量很大,這時就要採用高壓液體反覆衝洗關節囊,就能把碎片全部衝乾淨。對於60歲以上重度骨關節病的患者,在摘除游離體後為防止「關節鼠」再發生,可進行關節表面成型或表面置換術。
六、最後總結
生活中,常有人走路、上樓梯或平步行走時,突然發生打軟腿或關節卡住了,這就是「關節鼠」作祟的典型表現,不要以為揉揉活動開了就沒事了,其實這已經造成了對軟骨的損傷,是不可逆的,所以一旦出現相關症狀應及時去骨傷科就診。
關節鼠對關節軟骨等帶來長期刺激,可使局部產生炎症、腫脹甚至積液。時間久了,關節面軟骨破壞嚴重,最終只有膝關節置換手術這條路了。
參考文獻:
【1】Krebs VE. The role of hip arthroscopy in the treatment of synovial disorders and loose bodies. Clin Orthop Relat Res,2003,406:48-59.
【2】敖英芳,肖健,印鈺,等.膝關節鏡下咬切法游離體取出術[J].中國微創外科雜誌,2002,2(4):201-202.
【3】Friedman L, Finlay K, Jurriaans E. Ultrasound of the knee. Skeletal Radiol.2001,
30(7):361-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