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毛驢農場
http://www.littledonkeyfarm.com/
小毛驢市民農園介紹
成立:
小毛驢市民農園創建於2008年4月,佔地230畝,位於北京( 農用地、 商住地、 工業地) 西郊著名自然風景區鳳凰嶺山腳下、京密引水渠旁,是由北京市海澱區政府、中國人民大學共建的產學研基地,同時也是國仁城鄉(北京)科技發展中心在其多年積累的生態農業與城鄉公益網絡基礎上,整合推出的創新性探索,該探索延續了成立於2006年的國仁城鄉互助合作社的相關工作。
定位:
借鑑國內外CSA經驗,遵循「三低三高」(即低耗能、低汙染、低投入;高起步、高產出、高品味)的原則,通過建立一套可持續的農業生產和生活模式,基本實現園區內部的生態循環,建立園區的生態經濟體系;倡導並實踐「發展生態農業、支持健康消費、促進城鄉互助」的行動理念,推動食品安全、生態文明與城鄉良性互動,促進中國城鄉統籌和可持續發展。
目標:
通過多年的努力,爭取將農園建設成為北京乃至全國的集參觀、科研、教育培訓和生產示範為一體的生態基地,將其建設成為國內有機農業的重要品牌。
面向城市推動市民參與式都市型生態農業,開展都市農業培訓、食品安全與可持續生活宣傳、農耕體驗與教育等活動,將農園建設成為市民體驗農耕及可持續生活、培養健康消費和環保意識的都市農業教育基地;同時,以科研和示範教育為特色,努力成為大學生及中小學生的實訓與生態教育基地;通過發展城市健康消費網絡,促進形成「共同購買型」消費合作社。
面向農村研究、推廣結合傳統農耕和自然農業為基礎的現代生態農業技術,建立自己的技術規範和認證體系,為各地農民合作社提供示範和培訓服務,並協助農民合作社在農業生產上轉向現代生態農業。
最終將商業模式與社會責任、可持續發展理念融為一體,引導城市健康消費合作社與農村綠色生產合作社對接,通過城鄉之間生產者與消費者的直接互助,讓農民安心、消費者安心、環境安心,重建社會的信任與合作機制,實現城鄉良性發展。
社會影響
兩年多來,小毛驢市民農園在海澱區政府、中國人民大學鄉村建設中心、蘇家坨鎮政府、後沙澗村委以及社會各界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和熱情幫助下,以「社區支持農業」(CSA)為主要運營模式,吸引了大量市民、農民、大學生、學者、媒體、NGO、工商業者和政府部門等不同身份、群體的廣泛參與,在北京市乃至全國各地、世界生態農業領域引起了強烈關注,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為農園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重要的社會基礎。
截止至2010年8月,農園已經得到包括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北京電視臺等海內外近120家媒體的採訪報導;接待國內外不同身份前來小毛驢農園參觀的人數接近5千人次,包括三十多批300多位國際友人來訪。
2010年5月23日,「小毛驢市民農園——消費者合作社」以其開創性及巨大的社會影響力,在「2009中國合作經濟年度成就獎」中被評為「中國50佳農民專業合作社。」
發展歷程:
第一部分 前期工程建設(2008——2009)
農園位於北京西郊著名自然風景區鳳凰嶺山腳下,連綿的鳳凰嶺、引水渠兩側密植的高大白楊樹,為農園營造了一種特有的意境美。之前,這裡是一片苗木地和荒地,是野花和野生動物的天堂。
籌備:2008年4月至7月,完成海澱區政府立項,啟動這個生態農場項目,進行緊張的班子搭建、農場規劃設計和農業生產,接待第一批實習生、志願者進駐。
建設:2008年8月奧運會結束後,農場開始進入緊張的施工階段,修橋、鋪停車場、安水電、築路、蓋溫室大棚、造豬舍、建倉庫(現在的食堂)、移苗木綠化,一直忙到年底寒冬臘月才告一段落。2009年3月至5月,又經過緊張的施工,完成西區湖泊修建、地形整理和植被種植等,完成小毛驢市民農園的土地平整、田間道路修築和灌溉水網鋪設等。2009年3月下旬,小毛驢市民農園正式對外運營。
第二部分 主要工作(2009——2010)
一、開發生態農業適用技術
小毛驢市民農園與美國、印度、泰國、秘魯、韓國、日本、臺灣、香港等十多個國家、地區的生態農業實踐團體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並充分利用國內外資源,作為全球各地生態農業技術在中國本土的「中試」車間,發展出符合中國國情的、本土的、實效的、低成本的適用技術與技術規範,建立有機產品的生產管理和質量控制體系,為可持續的農業生產、生活服務,並引領各類型農場、農村合作社(農村社區)及小農生產向可持續發展方向轉型。
這些適用技術是結合了中國傳統農業及現代自然農業、自然農法和永續農業觀念,並融合農業、建築、園藝等學科為一體的綜合實踐體系。具體包括:
1、選種
2、土壤培育與病蟲草控制:免耕與覆蓋;有機堆肥製作;土著微生物採集和各種天然營養劑的製作與使用;蚯蚓養殖等
3、生態養殖:發酵床養豬、自然養雞
4、糞尿分集生態廁所
5、家庭垃圾分類、廚餘堆肥與家庭種植相結合的城市社區農業系統
二、構建新型流通系統(配送份額)
小毛驢市民農園通過構建多重信任體系和產品直銷服務系統,打造「本地生產、本地消費」的產銷共同體,將傳統市場運作中被分割的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紐帶重新建立起來。
具體做法是:小毛驢市民農園的CSA成員,與農場建立風險共擔的合作關係。成員在一個季節的種植之初,就預先支付下一季蔬菜份額的全部費用,農場則按照預定計劃負責任地生產出健康的有機蔬菜和各種農產品,定期配送給成員家庭,並且保證蔬菜及農產品的健康與安全。生產過程產生的各種風險由雙方共同承擔;成員須不定期到農場參與勞動體驗,並監督農場的生產;農場定期舉辦各種活動、編輯相關簡報,給成員傳達農場的動態信息,宣傳環保有機的生活觀念。
目前,農場配送份額成員已由2009年的37戶增加到2010年的280多戶。
三、推動市民農業(勞動份額)
小毛驢市民農園利用位於北京西郊的自然條件與地理交通優勢,發展市民參與式周末農園,推動歸農運動,實踐融合都市與田園的「半農」生活,在農耕中生產食物、鍛鍊身體、滋養心靈,建立新型人際網絡和城鄉關係。
具體做法是:市民在小毛驢市民農園承租一塊30㎡的農地,農園提供工具、種子、水、有機肥等物質投入和必要的技術指導等服務,市民完全依靠自身勞動投入進行生態農業耕作和收穫,並參加農園組織的各類活動,協助建設農園。
目前,農場勞動份額成員已由2009年的17戶增加到2010年的110多戶。
四、培養農業人才
小毛驢市民農園實習生項目每年面向全國高校、NGO團體、社會青年招募對生態農業和CSA運作感興趣的有志青年,既讓農場成為年輕人接近農村、接觸農業的「中介」,同時也為小毛驢市民農園發展、生態農業的試驗與推廣和城鄉互動事業培養、儲備人才。目前,小毛驢市民農園已積累了一整套依託「農場/農業」的實習生培養體系。
實習生學制9個月,經歷整個農業生產周期,參與農園的運營管理的各個環節。通過發揚勞動與學習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培養精神,引導每一位實習生養成務實、求實、能幹、肯幹的品格。
五、建立宣傳教育和公眾參與平臺
小毛驢市民農園通過對「農業多功能性」中「教育功能」的挖掘,以農場為載體,配合以國仁論壇、社區講座、消費者交流會、農場回訪、有機市集、豐收節、DIY木工坊和合唱團等活動形式,開展兒童自然教育和市民生活教育,探討食品安全、新型消費文化與健康生活理念,建立農場與消費者之間的信任關係,形成認同生態農業的、熱心的穩定消費群,引導社會邁向健康的時尚潮流和消費方向,並建立對三農和城市發展的正確認識。
通過組織各種與農業和生態相關的活動,幫助城市消費者學習都市農耕技術,促使城市消費者尊重田間勞動,培養自身節約、可持續的消費習慣,並在此基礎上,提高消費者的互助合作意識,推動成立城市健康消費合作社(網絡)。
除此之外,為了進一步發揮農業在重建社會關係與精神的作用,推動可持續生活和生態環保理念的影響,小毛驢市民農園還與高校社團、城市社區、企事業單位和各類環保、公益組織進行了緊密的合作和互動,包括共建學生實習基地、提供活動場地、合辦交流活動、指導農耕實踐等。
六、開展城鄉建設理論研究與政策倡導
作為海澱區政府—中國人民大學的產學研基地,為了指導和廣泛推動生態農業、市民農業與田園城市的發展,吸收、總結國內外實踐經驗,一方面,小毛驢市民農園承接不同種類「市民農業」試點的研究課題;另一方面,編印教材、刊物(如《CSA簡報》、《田間地頭》),翻譯、出版書籍(如《四千年的農民:中日韓永續農業》、《分享收穫:社區支持農業指導手冊》等),為當代中國城鄉建設事業提供資料儲備與理論基礎。
同時,小毛驢農園在組織創新等方面也做了一些有益的嘗試,包括:
1、推動生產者聯合:聯合北京近郊生態農場和農民合作社成立市民農業CSA聯盟(2010年1月8日)
2、推動消費者聯合:支持以小毛驢市民農園份額成員為主要成員及組織者的消費者團體,如時安健康消費者合作社、回龍觀主婦聯盟等。
3、推動高校社團實踐農耕:發育北京林業大學翱翔社「校園農耕」項目,進一步推動高校社團開展校園農耕實踐活動。
4、推動全國範圍內的消費者運動及CSA農場建設:目前,據不完全統計,全國以CSA模式運作的農場已達近百家,其中在小毛驢市民農園直接支持下建立CSA模式農場的包括:北京耕年華農莊、北京聖林農莊、河南( 農用地、 商住地、 工業地) 南馬莊農民生產合作聯社有機農場、青島( 農用地、 商住地、 工業地) 老黃牛農莊、上海( 農用地、 商住地、 工業地) 青藍耕讀合作社、西安( 農用地、 商住地、 工業地) 城鄉互助中心——白鹿原城鄉互助基地、重慶( 農用地、 商住地、 工業地) 合初農場等。小毛驢農園通過建立全國開放的CSA交流平臺,連接各地農業技術與銷售網絡,在重慶、山東( 農用地、 商住地、 工業地) 、上海、遼寧( 農用地、 商住地、 工業地) 、福建( 農用地、 商住地、 工業地) 等地組織生態農業座談會,促進當地城鄉之間信息的流動和溝通。與此同時,搭建網絡平臺,通過網站為「市民農業CSA聯盟成員」做宣傳,通過「CSA理論與實踐QQ群」引導各CSA利益相關者進行深入思考,現已有8個群組,參與人數約為1500人。
關於社區支持農業:(CSA)
社區支持農業(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 CSA)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最早出現在德國、瑞士和日本,最初的出現是因為對食品安全和城市化過程中對土地的關注。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建立一種共擔風險、共享收益的關係,消費者會預付生產費用與生產者共同承擔在來年農業種植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風險並支持使用生態可持續的種植方式。與以往的收益方式不同,生產者在季節之初就獲得了這一年種植的收益,並且這部分收益對生產者付出的勞動來說是公平的,而與此同時,消費者也獲得了生態有機種植的健康農產品。
成為小毛驢CSA成員有什麼好處:
★收到新鮮、無汙染的有機蔬菜;
★比超市的有機蔬菜低廉的價格;
★知道食品從何而來,誰種植了這些蔬菜,有機會參與種植、了解種植知識;
★支持並保護本地農業和耕地,並且貢獻了健康的本地經濟;
★一個可以帶孩子來體驗生態文明的地方;
★了解自己與土地、農場的關係,並且了解是它們使得我們有生存的可能;
★人與人之間更多的彼此了解和信任;
★參與小毛驢市民農園組織的各種健康活動、教育活動和會議交流等;
★認識自然,認識土地,開始健康環保和可持續的嶄新生活!
我們值得信任:
*我們崇尚自然、推廣生態農業,並希望由此建立人與人之間互信關係,推動良性的城鄉互動、和諧的社會及可持續的生態環境。
*小毛驢市民農園是北京市海澱區政府、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和北京綠色一族生態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產學研基地。
*「三農問題」研究專家、國家環境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環境大使、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院長溫鐵軍多年倡導生態農業,他發起的「國仁城鄉(北京)科技發展中心」的團隊將主要負責農園整體的種植與養殖的管理等經營工作。
*小毛驢市民農園內的土壤和水質,經過譜尼測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檢測,完全符合有機耕作要求。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土地資源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