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入阿里C2M計劃 8塊9的保溫杯如何做到銷量翻5倍

2020-12-01 浙江在線

2020-04-08 14:26 |電商在線微信公眾號

中國口罩產量佔全球一半以上,疫情下「罩」顧著世界。

完備的產業鏈條,在另一個日用品裡也有所體現,「全球70億人口中,每3個人使用的保溫杯中,就有一個是來自浙江永康。」

2019年,中國保溫杯(壺)年產量約8億隻,連起來可繞地球將近3圈。其中,6成的杯子來自浙江省的縣級市永康,在淘寶搜索「保溫杯」,靠前的寶貝幾乎都來自這個地方。

42歲的徐康華是永康本地人,從家庭小作坊到1.2萬平方米的生產車間,從生產刻字的中老年款到琢磨年輕人的喜好,從9成交給線下批發商代理到60%以上轉至線上,保溫杯生意裡的變化和選擇刻著時代的烙印。

但當時代紅利過去之後,中國廠長們面臨新的問題。賣大路貨,陷入同質化競爭;追求性價比,利潤就壓縮了,徐康華直言,「生意越來越難做了」。

擺在面前的有兩條路:要麼做品牌,提高溢價,衝擊高端。要麼直接面對消費者,與網際網路平臺合作,用極致性價比和精準觸達帶來穩定客流。

第一條路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中國保溫杯企業出徵多年仍鎩羽而歸。第二條路,確定性更強,下沉市場巨大,出口轉內銷,平臺的加持要讓成長中的工業力量「踩在順風處」。

01

100道工序做出保溫杯

與口罩相比,保溫杯的生產流程複雜很多。

不鏽鋼是基礎的原材料,灌漿、割料後,內膽和外膽分別用機器塑形。成型後,內、外膽再配杯、焊接。之後再做抽真空處理,測試保溫效果。最後再拋光、噴漆,做表面處理。整個流程細算下來高達100多個步驟。

徐康華的工廠有1.2萬平方米,日均產量能達到5萬隻杯子,相比口罩子彈出膛的速度,保溫杯工序更複雜,速度也沒這麼快。

保溫杯又稱作「真空杯」,其原理就在於內外膽間的真空可以防止散熱,達到保溫的效果。

德國的「膳魔師」是保溫杯的發明者,1903年,專利發明者給保溫杯取名「THERMOS」,這個詞來自希臘語,意為「熱量、保溫」。90年代,THERMOS進入中國,我們稱之為「膳魔師」。

日本人也是先大量購買膳魔師的保溫杯,然後改進保溫杯的技術,產生了一批如「虎牌」、「象印」等知名品牌。

在中國,沒有人能追溯第一隻保溫杯的來歷。但能看到的結果是,從90年代初開始,中國以勞動力優勢,逐漸成為世界保溫杯的生產基地,代工、貼牌是主要形式。

並且,在保溫杯進入中國的近30年裡,大多情況下是需求大於供給。根據企查查數據顯示,中國有7000多家保溫杯生產企業,大部分來自永康。唯一一家上市品牌哈爾斯就出自這裡。

02

保溫杯裡泡枸杞

黑豹樂隊的鼓手趙明義挺著肚腩、端詳著保溫杯的形象一定會是網際網路最深刻的記憶之一。

2017年,一名攝影師拍下這張照片,並配文:「不可想像啊!當年鐵漢一般的男人,如今端著保溫杯向我走來。」

這還引發了一場輿論狂歡,「中年危機」這個詞也具象為:保溫杯裡泡枸杞,成為網際網路長盛不衰的梗。

但實際上,保溫杯成為中年隱喻,不只是中老年喜歡喝熱水養生的印象。從保溫杯進入中國的源頭追溯,保溫杯的供應端從生產、審美、渠道上就在形成這樣的土壤。

徐康華記得,永康的保溫杯製造最早可以追溯到90年代。93年正式開始有工廠生產,96年達到高峰,「因為門檻低,幾乎家家戶戶開工廠,到處都是小作坊。」

小作坊多,競爭激烈、技術原始,整個產業幾乎都是跟風行事,廠子出的貨都一樣,全是那些黑色子彈頭的經典款。換句話說,保溫杯的形象基本都是靠抄,沒有什麼創新和研發。

並且,早期的生產設備落後,材質的受限,難以在製造上提供更多選擇,那些保溫杯的造型現在看起來,頗有中老年專屬的樣子。

大多情況下這些「土味」的保溫杯不愁賣,國人有喝熱水的習慣,也能出口賺代加工的錢。躺賺,即便有一定規模的大廠也沒有動力去主動提升消費者的體驗。

富光算得上國產保溫杯的元老,市場佔有率在中國數一數二,它的品牌負責人王果夫告訴「電商在線」,早些時候,需求火爆到經銷商為了拿貨經常要連夜在廠裡排隊。

兼具實用和送禮的特性,保溫杯需求火爆,尤其是商務送禮。

刻字服務、活動紀念,每個人家裡大概都收到過印著各種活動標識的保溫杯,這些商務禮品除了極個別高端的除外,審美幾乎一言難盡。

以中老年形象示人的保溫杯在渠道轉換上也有點溫吞,直到2014年,徐康華創立的大卡保溫杯才開始走上淘寶。

在移動網際網路深入各行各業,宜家、居然之家、紅星美凱龍等家居生活賣場都在天貓開設旗艦店的當下,作為家居生活的一個功能品類,保溫杯當時主要的流向還是各種批發檔口和小超市。

03

中國為什麼沒有「膳魔師」

不性感的並不是保溫杯本身,而是中國的保溫杯產業。

「膳魔師」就很會玩兒,星巴克、施華洛世奇、雷蛇,跨界聯名迎合年輕人。

1904年,「膳魔師」就推出了第一款玻璃內膽保溫瓶,隨後又發明了不鏽鋼保溫瓶、鈦金屬真空瓶,引領著整個品類的發展,Thermos幾乎等同於保溫杯/瓶本身。

讓人遺憾的是,中國的保溫杯行業,缺少一個大眾都叫得響的品牌。

哈爾斯和富光是行業內人士比較認可的兩個品牌,但國民認知感並不高。

哈爾斯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保溫杯上市企業,但根據其2019年的半年報顯示,它的收入來源主要靠代工,國外OEM業務收入比例超過70%,而國內市場收入則同比下降近30%。

有數據顯示,永康的保溫杯產量佔據全國產量的六成,但出口比例佔到了八成。更早的階段,永康保溫杯產業幾乎90%以上是依賴出口。

換句話說,這家幾乎可以稱作為國內的行業龍頭企業,由於外貿業務的興盛,它面向國內市場的品牌塑造仍然缺乏動力。

哈爾斯的創始人呂強曾在接受採訪時提到,哈爾斯與國際品牌最大的差距是在細節處理方面,「他們精緻的程度比我們好得多」,品牌力的塑造並沒有提及。

富光創立之初走的倒是自主品牌的模式,但由於需求遠大於供應,品牌的塑造就變得佛系,王果夫提到,那時候公司連電視廣告都沒有做過,也沒有細分人群的精細化管理。

隨著市場進入存量時代,富光開始發力品牌塑造,但要撬動「膳魔師」等品牌的高端用戶並不容易,「市場教育的成本太高。」

花費太高去做用戶認知培養,並不是這個行業的遊戲規則。總體而言,保溫杯毛利率並不高, 「經常會有無法避免的報廢,比如噴漆瑕疵,這些都是不可逆的,成本也就相應提高了」,即便是國際品牌,相對於其他服裝、美妝等品類也低調得多。

而對中國的保溫杯企業來說,當上千家工廠同時競爭,價格戰會把利潤壓得更低,品牌營銷的費用只能割捨。

富光已經打算放棄爭奪傳統大牌的用戶,把寶壓在培養年輕消費者對他們的品牌認知上。去年,富光就花費了1000萬與流量小生楊洋籤訂代言合約,未來打算做各種年輕化的嘗試。

徐康華耕耘11年,如今他的工廠有一百五六十號工人,日均產量5萬隻杯子,但這樣規模的公司,當我想要跟他要一些照片和視頻素材時,他的反應是,「沒拍過,不搞這些(宣傳的)東西,好多年沒搞過了。」

在中國,不管是外貿興盛、低價競爭激烈還是毛利偏低,都可以概括為:至少目前,保溫杯缺乏品牌化的土壤,這也為工廠接入C2M,與平臺合作直接面對消費者提供了機會。

04

下沉吧,保溫杯

雖然保溫杯變化緩慢,但至少到目前,電商化早已成為共識。徐康華在天貓就有三個店鋪,公司的線上銷售比例佔據了百分之六七十,富光目前也有一半在線上,且比例正在持續攀升。

王果夫分析,保溫杯進入存量市場後,消費升級是一個方向,另外一個則是下沉市場的滲透。

徐康華在接受「電商在線」的採訪時,掛在嘴上的幾句話經常是,「其實保溫杯都差不多、「保溫是蠻簡單的一個東西」,「其實沒什麼區別的」,他對保溫杯的認知,對品牌的淡化,幾乎契合了下沉市場消費者的心理。

從保溫杯的需求看,功能性仍然會佔據70%的比例,二線以下城市的用戶對保溫杯是不是品牌並不在意。

當疫情黑天鵝來襲,外貿出口受到限制,在工業品數位化風口下,接入網際網路平臺的C2M(Customer to Manufacturer),轉做內銷,直接與消費者對接,成為工廠型商家最好的出路之一。

阿里C2M保溫杯品類的小二告訴「電商在線」,當初篩選工廠優先考慮的是工廠型的商家,有比較好的供應鏈,其次不會受到品牌定位的束縛,可以去做極致性價比。

合作方式是淘寶向上遊工廠輸送消費者數據,提供用戶偏好的款式、品類等信息,工廠根據這些信息設計出極致性價比的商品。

數位化改造後,能讓工廠脫離中低端市場拼殺,以質換價,引發劣幣驅逐良幣的怪圈。並且,淘寶8億用戶都是這些工廠貨的潛在客戶。

這正好是徐康華工廠的特點。對於他而言,省去中間尋找消費者的過程,平臺上的定坑定量也能進一步壓縮成本,「量走起來的話,我們的相應的管理成本或者是營銷成本都會下降。」

雙方約定,「三天做18萬的貨,然後平臺給我們百萬級的流量」,最後的結果是,徐康華提供了一款8塊9的保溫杯,銷量是平時的5倍。

到現在,雙方合作了4款,平均比正常多出40%的銷量。大卡也從一個普通的保衛杯商家成長為天貓的頭部商家。隨著阿里C2M的戰略升級,雙方在供應鏈上也將迎來更深度的合作。

「未來會有數位化工廠會繼續推進,比如監控接入到每個生產的環節,上線以後,我們前臺能看到它這款商品基本上日均包括年產值,包括高峰值、低峰值的一個銷量的預估,前期工廠備料的時候就不會進行一些無謂的浪費。」

工廠的數位化帶來產能和效率的進一步提升,是徐康華最在意的一點。我讓他概括20年保溫杯產業最大的變遷,他認為是技術設備進步帶來的產能提升,「東西會越來越好,價格越來越實惠,越來越普遍。」

說白了,因為生產得多了,人人都能用上保溫杯;人人看到新的,看到好看的會毫不猶豫地去買,去換。做大眾化,做C2M無非也是同一個理由。

(原標題《接入阿里C2M計劃 8塊9的保溫杯如何做到銷量翻5倍》。編輯 王馭時)

1586327192000

相關焦點

  • 阿里本地生活組織架構大調整;瑞幸繼續補貼「刷單」;海底撈計劃...
    微盟擬1.5億賠付受損商家3月1日晚間,微盟官方宣布丟失的數據已全部找回,將於3月3日上午9點恢復上線。同時也公布了商家賠付計劃,共準備了1.5億元人民幣賠付撥備金,其中公司承擔1億元,管理層承擔5000萬元。微盟提供了現金賠付計劃和流量賠付計劃兩個不同的方案供商家任選其一。目前在線賠付系統正在加緊開發。
  • 星巴克與阿里巴巴聯姻 「咖快」服務全面接入阿里系應用
    近日,星巴克加速中國市場布局,「咖快」服務全面接入阿里系應用,包括支付寶、淘寶、口碑、高德四大應用,而隨後也會在餓了麼上線。這也就意味著,星巴克在國內「新零售」計劃更進一步,全面深耕國內市場。此次,星巴克、咖快接入支付寶、口碑等阿里系軟體,是繼2018年雙方達成新零售全面戰略合作後,星巴克藉助阿里巴巴商業作業系統對產品和服務的又一次數位化升級。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咖快」服務的不斷升級,是星巴克與國內線上線下相結合服務的一次「代入」。所謂的咖快服務,是星巴克提出的「在線點,到店取」移動點單服務,類似與國內美團、餓了麼外賣服務。
  • 犀牛智造保密3年,C2M探索8年,阿里「新製造」要走一條什麼路
    2020年9月後,這個問題不再困擾這位優衣庫的前全球供應鏈負責人,阿里正式對外宣布了保密三年的項目「犀牛智造」。其定位為服務中小企業,銷售預測和柔性製造就此在阿里有了具像化實體。然而,更多的疑惑撲面而來:整個工廠是如何建起來的?阿里要做製造業嗎?又將對製造業產生哪些影響?更引人注意的是,這一舉動並非阿里的「標準動作」。
  • 犀牛智造保密3年、C2M探索8年 阿里「新製造」要走一條什麼路?
    2020年9月後,這個問題不再困擾這位優衣庫的前全球供應鏈負責人,阿里正式對外宣布了保密三年的項目「犀牛智造」。其定位為服務中小企業,銷售預測和柔性製造就此在阿里有了具像化實體。然而,更多的疑惑撲面而來:整個工廠是如何建起來的?阿里要做製造業嗎?又將對製造業產生哪些影響?更引人注意的是,這一舉動並非阿里的「標準動作」。
  • 犀牛智造保密3年,C2M探索8年,阿里「新製造」要走一條什麼路|工廠...
    2020年9月後,這個問題不再困擾這位優衣庫的前全球供應鏈負責人,阿里正式對外宣布了保密三年的項目「犀牛智造」。其定位為服務中小企業,銷售預測和柔性製造就此在阿里有了具像化實體。然而,更多的疑惑撲面而來:整個工廠是如何建起來的?阿里要做製造業嗎?又將對製造業產生哪些影響?更引人注意的是,這一舉動並非阿里的「標準動作」。
  • 京東雙11數據|5G手機銷量激增20倍 山東農產品成交額同比增長50%
    三星、東芝、索尼65英寸及以上的京品高端電視大受歡迎,6號單日的整體成交額是10月日均成交額的10倍。小天鵝10公斤水魔方滾筒洗衣機1-10日整體成交額同比增長了5倍。5G手機暢銷 銷量超10月20倍隨著5G投入商用,智慧型手機市場高潮迭起。11月1日-10日,5G手機銷量是10月全月的20倍;3000元+價位段手機銷量同比增長200%。
  • 真正的C2M來了!阿里犀牛闖進電商鬥獸場!
    2018年,阿里收購了xunxi.com(迅犀)這一域名。19年1月這一域名通過審核,正式轉移到了阿里雲平臺名下,網站名稱為「新製造商家平臺」。同時,阿里還申請註冊了14個「迅犀」商標。迅犀上線以前,阿里「動物園」裡最大的動物還是盒馬。除了體型龐大,說到犀牛,可能更多的人會聯想到的是「黑天鵝」的「下聯」:灰犀牛。
  • 全球農業巨頭在阿里開店,泰國正大飼料銷量一年增長179%
    高效的全球供應鏈和商業爆發力,是他們選擇阿里作為入華新通道的重要原因。帝斯曼成立於1902年,在飼料領域跟阿里展開合作正大集團是全球TOP10農業巨頭裡最早入駐阿里的。2016年,正大集團與阿里、螞蟻籤訂三方協議,在農牧食品、電子商務、金融服務、農業服務、物流、商業零售和精準扶貧等領域展開全面合作。正大集團農牧食品企業中國區資深副董事長謝毅表示,正大已有百年歷史,要做全產業鏈,希望插上網際網路的翅膀。跟阿里合作後,正大通過農村淘寶賣出的飼料,很快佔到總對外銷量的10%。
  • 保溫杯質量真的不堪嗎 肢解6款看看結果如何
    前不久,上海質監局對市面上的保溫杯進行抽檢,結果,40批次中有15批次不合格,保溫性能堪憂。  市面上的保溫杯品牌很多,價格相差懸殊,從十幾塊到幾百塊都有,有的還標榜是「進口貨」。有業內人士爆料,除了保溫性能差,有的還存在重金屬析出等問題,攝入過多危害健康,而且不乏大品牌。  保溫杯的質量真的如此不堪嗎?
  • 訂單同比翻八倍 空氣淨化器成出口黑馬
    記者從阿里國際站獲得的數據顯示,空氣淨化器是今年家電最大黑馬,出口呈現高速增長。據阿里巴巴數據顯示,2020年4月起,中國空氣淨化器出口數量和金額連續8個月實現同比正增長。2020年前4-11月,空氣淨化器累計出口訂單同比增長783%,累計GMV同比增長927%。擁有核心技術、設計能力的商家在數位化新外貿上有極大的競爭優勢。
  • 重構大潤發:引入天貓網紅商品、線上線下結合、全面接入淘鮮達
    「和阿里合作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再一次重新定義大潤發。」8月29日,在杭州召開的天貓新零售公開課上,大潤發集團雜貨商品部總經理呂國銘說,以前大潤發是「陸戰之王」,但現在線上線下結合,全面接入了淘鮮達,大潤發有了「空軍」。   有了陸軍和空軍,海軍也不能少——B2B業務被大潤發視為「海軍」。
  • 阿里健康更名「醫鹿」:與平安好醫生一決高下?
    今年3初,平安好醫生成功接入了湖北省醫保在線支付體系,成為首個大規模接入省級醫保體系的網際網路醫療公司。隨後,阿里健康聯合支付寶也打通了山東省的醫保體系。面對同業的步步緊逼,阿里健康布局稍顯滯後。如今,阿里健康已成為阿里系「雙H」戰略的重要支柱,但其最終能否如願成為中國醫療版圖的核心入口?或許還有待觀察。
  • 阿里C2M戰略進擊:這個低調孵化9個月的「新物種」3年要幫1000家...
    然而,此次阿里推出的淘工廠直營店,似乎打破了常規。12月15日,前身是天天特賣工廠店的阿里「新物種」——低調孵化9個月的「淘工廠直營店」正式亮相。今年3月正式推出的淘工廠直營店,是以產業帶C2M商品為核心供給的線上工廠店。
  • 「網紅」產品是如何打造的?9塊9包郵的秘密是什麼?記者實地探訪北...
    導讀:「爆款」是如何產生的?9塊9包郵的秘密是什麼?   記者來到了浙江義烏北下朱村,這裡是風靡網絡的網紅商品策源地:嗅覺靈敏的上萬名直播從業者掌握著爆款商品的潮流脈搏,社群的集結使他們能在「引爆」過程中產生協同效應。
  • 9塊9,到底賺不賺錢?_推薦_i黑馬
    我最近又做了幾個9塊9的項目,如9.9元5斤冰糖心的蘋果,9.9元6包抽紙,8.9元3桶酸辣粉。所以想趁著這股熱乎勁,和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對各位有所啟發。(純屬個案,僅供了解)特別備註:本文9塊9,泛指在9塊9左右的商品。
  • 阿里TV系統搭配主流硬體 華數彩虹盒子9月9日開賣
    當時無論阿里還是華數,都沒有明確透露這款盒子的上市日期,這也給消費者留下了不小的懸念和期待。8月底不少傳言指出,9月份將是華數彩虹盒子上市的時間。9月9日,這款搭載阿里TV作業系統的華數彩虹盒子,正式在阿里巴巴聚划算平臺上發售。
  • 名創優品上市前阿里要開「1元店」 ,拼多多當日股價大漲8%
    當日美股開盤後,走極致性價比路線的上海最大網際網路企業拼多多應聲上漲8.35%,最終報收於79.54美元,上漲8.35%,創下6月以來單日最大漲幅。同日阿里巴巴股價則由漲轉跌,據富士康當日披露的材料顯示,郭臺銘直接高位拋售了一半阿里巴巴股票。
  • 南方取暖設備熱賣 有企業訂單比「雙11」翻5到10倍
    南方取暖設備熱賣,有企業訂單比「雙11」翻5到10倍「現在公司取暖設備的訂單比『雙11』都要好很多,這兩天降溫了,我們的訂單量比『雙11』翻了5到10倍。」11月24日,寧波昕科工貿總經理黃奧迪向21世紀經濟報導介紹。
  • 連續5年銷量第一,脫毛界的iPhone——Ulike是如何做到的?
    脫毛界的iPhone——Ulike藍寶石冰點脫毛儀對很多 「獼猴桃體質」的人而言,Ulike脫毛儀絕對是大神級的存在:從2016年起,它就連續5年獨霸天貓雙11銷量冠軍,更是佔據了中國家用脫毛儀行業近50%的市場份額,幫助過超過100萬用戶擺脫多毛困擾。
  • 阿里健康大藥房4歲了,何時破解虧損魔咒?專家:長久燒錢不是辦法
    9月16日,阿里健康大藥房召開四周年發布會,並推出「中國家庭安全用藥計劃」。該計劃包含安全用藥AI系統、家庭雲藥箱產品,以及一系列保障用戶用藥安全的措施。自今年疫情發生以來,線上醫療出現爆發式增長,阿里健康也動作頻頻。9月初,阿里健康App宣布正式更名為「醫鹿」;8月初公司發布公告稱,訂立配售協議,配股籌資100億港元,是近五年來中國香港最大規模的股票增發計劃;2月,阿里健康以發行股份的方式81億港元向大股東收購Ali JKZNS Limited全部股權,再次整合阿里旗下醫藥電商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