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是法治社會,解決矛盾的最好方法就是溝通和協商,並非是用武力解決。
尊老愛幼一直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近日在蘇州有一名男子不僅沒有做到尊老愛幼,反而對幼兒園的小孩大打出手。
情況是這樣的,孫某的孩子在幼兒園裡與同學陳某一起跑步時發生衝突,因此幼兒園叫雙方的家長,來幼兒園協商處理。
後來在協商的過程中,孫某情緒激動狠心的打了年幼的陳某一巴掌,由於孫某用力過猛,年幼的陳某當場倒地。
隨後有一位幼兒園的女老師上前攔著孫某,而陳某的母親與一位幼兒園的老師一起把倒在地上的陳某扶起來。
後來陳某的家長報警,警方帶著陳某去給法醫鑑定,經過法醫鑑定,孩子受輕微傷。孫某(打孩子的男子)因歐打他人被行政拘留13日。
這件事情的視頻曝光到網上來之後,該男子遭到了許多網友的指責,有的網友說他殘暴,有的網友說他不配做父親。
作者觀點:其實在幼兒園就讀的小孩最小的才三歲,最大的也才五歲左右。小孩子喜歡跑來跑去,喜歡打打鬧鬧是很正常的。
在幼兒園裡,小孩發生口角爭執與發生扭打是非常普遍的現象,這些都是小事很好處理,沒有必要擴大化。
對於這件事情,首先就是幼兒園老師的問題,因為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自己都捨不得打罵孩子。
當知道自己的孩子,遭到別人家的孩子欺負時,作為父母,心情肯定是傷心又氣憤的,幼兒園老師不該讓雙方家鄉來學校解決。
其次,孫某太過於衝動,同時手法太過於殘忍。竟然能對一個,身高僅到自己大腿中間的小孩子下狠手。
作者認為,孫某根本就不是來學校解決問題的,而是來將矛盾擴大化的。還好當時被打的孩子,是母親在場。
母親看到孩子被打,不敢還擊,但是倘若是孩子的父親在場,看到自己的孩子被成年人打,勢必以命相博,後果不堪設想。
作者認為,當孩子在學校裡與同學發生矛盾的時候,老師應該理智的,正確的使用處理方法,應該分為以下三個步驟。
第一個步驟,先把事情弄清楚,然後把犯錯在先的孩子家長叫來學校,在與家長共同教育孩子。
第二個步驟,讓犯錯的孩子以及家長向遭到欺負的孩子道歉,並且向老師和家長保證要改正錯誤。同時道歉的過程中要錄製視頻。
第三個步驟,與遭到欺負的孩子家長進行溝通,向他們解釋清楚,並且把犯錯的孩子以及家長,道歉的視頻,給遭到欺負的家長看。
作者認為,孩子與孩子發生衝突,老師應該分批叫家長來解決,同時叫家長來解決矛盾,遇到不明事理的家長輕則發生口角,重則大打出手。
因此老師只需要將犯錯的孩子以及孩子家長道歉的視頻,給遭到欺負的孩子家長觀看即可,家長看到大人也給自己的孩子道歉,一般都會原諒。
通過了解這件事情之後,作者想對廣大的網友們說:當遇到事情的時,要保持冷靜,因為衝動不僅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把問題弄得複雜。
如今是法治社會,拳頭大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不要逞霸王之能,畢竟老虎也有打盹的時候,今天你贏了,以後你在明處別人在暗處,誰會吃虧顯而易見。
冤冤相報何時了,冤家宜解不宜結,心平氣和地解決矛盾才是明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