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裡經常會加入的一種食物黃喉,它到底是什麼,真的是喉嚨嗎?
快要進入12月份,中國很多地方的人都已經開始穿上厚厚的棉衣了(廣東人表示我也想穿,但條件不允許)。嚴寒天氣想要保暖,光是添幾件衣裳可能還不夠,對於一些體質比較虛弱的人來說,這個時候多多進補才是關鍵。但是那些平時自恃身強體壯的人到了冬天多半也都是真正的「戰戰兢兢」,所以也會選擇吃一點熱乎乎的食物來保暖。火鍋應該是大多數人的第一選擇了,最好的是四川或者是重慶火鍋,夠辣效果更好。雖然一般四川人更喜歡在夏天吃火鍋,但對於外地人來說這種火鍋在冬天吃起來才應景。
吃火鍋的時候很多人加入的食材也各不相同,曾經去吃過一次全素的火鍋,發誓不會再去第二次,火鍋裡就是要有肉才好吃。當然更好的方法是葷素搭配,這樣的話火鍋吃起來才不會覺得太膩。不過也有例外,像是潮汕的牛肉火鍋就真的只有牛肉,基本上看不到什麼菜的,但還是有很多人喜歡。而吃四川火鍋的時候也有很多人不喜歡加太多蔬菜,並不是因為他們不愛吃蔬菜,而是因為四川火鍋的湯底非常辣,而很多蔬菜有很容易吸收湯汁,吃起來又燙又辣讓很多人受不了。
而說到火鍋裡的食物,很多人在吃四川火鍋或者是重慶火鍋時都很喜歡點一種食物,那就是黃喉。黃喉口感勁道,雖然也會吸收湯汁但沒有蔬菜那麼誇張,再加上它其實本身沒什麼味道,和味道濃鬱辛辣的四川火鍋簡直是絕配。但是對於黃喉是什麼動物的什麼部位,很多人就有點困惑了,第一感覺就是可能是牛的喉嚨吧。說來也奇怪,有時候一些我們很喜歡吃的東西對於它的來源我們卻並不是太清楚,黃喉就是其中一種。這裡首先要說明,黃喉並不是牛的什麼喉嚨。
不過它確實是牛身上的一個部位,那就是它的心臟大血管,有時候我們也用豬的大血管來製作黃喉,現在大家明白為什麼黃喉的口感那麼筋道了吧。牛體內的這種大血管一般會有3根,每根大概有60到70釐米長,內部有一層影響口感的膜,在處理的時候必須撕去。但是很多人聽完不太相信,血管一般都是紅色的,為什麼我們吃的黃喉一般都是白裡透黃的顏色呢?
這裡存在一個誤區,其實我們一般的血管都是透明或者是半透明的,而之所以看起來是紅色的是因為其中有血液流過才會有這種紅色的感覺。當然像黃喉這種白裡透黃的顏色也是比較特殊,因為畢竟是牛心臟的大血管,掛壁肯定要比普通的血管厚一些才能保證供血量。
再問一個問題,大家知道豬黃喉和牛黃喉哪個價格更高嗎?肯定又有很多朋友脫口而出是牛黃喉,畢竟牛肉的價格更高一些。但事實恰恰相反,豬黃喉的價格要比牛黃喉貴一倍以上,因為它的蛋白質含量更高,口感也更好。
不過其實不管是牛黃喉還是豬黃喉,兩者的營養價值都不算太高,大家喜歡點也都是因為它們的口感筋道能夠吸收火鍋湯汁罷了。所以對於網上吹的什麼吃黃喉能美容養顏什麼的大家看看就好了,不用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