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奇特食蟻獸,你都知道誰?
食蟻獸外表怪異,經過數百萬年的進化,它們在捕食螞蟻和利用螞蟻營養方面達到令人吃驚的程度,也因此成為動物進化的一個典範。
土豚
皮膚呈粉紅色
土豚是南非和非洲中部哺乳動物。長1~1.5米。耳長,吻如豬,舌長而粘。爪強而有力,善掘洞。棲草原和林地。食蟻和白蟻。夜行為主。性懦弱膽小,缺乏自衛能力,全靠靈敏的聽覺察知外部敵情,儘早地隱匿或逃入洞內。土豚的皮膚天生灰色並帶有微黃色,由於行走時皺紋叢生的皮膚濺上土壤,因此呈現出粉紅色。
袋食蟻獸
小型有袋動物
袋食蟻獸的體型小而吻長,牙齒多達52枚,超過任何陸生哺乳動物的齒數,齒細,排成長列,長而能伸的舌(長約10釐米),用以捕捉白蟻。體上有寬的帶紋,四肢和爪極有力,某些形態和習性與食蟻獸相似。分布於澳大利亞西南部。它們幾乎只以白蟻為食。
侏食蟻獸
體型小且繞枝站立防禦
侏食蟻獸,貧齒總目披毛目侏食蟻獸科的單科種。侏食蟻獸生活在中南美洲,茂密的森林地區是它們的棲息地。與巨食蟻獸相比,它們體型更小,前爪上有兩個大爪。 食物以螞蟻或腐爛的水果等。這種兩趾食蟻獸長有可盤卷的尾巴,可以纏在樹枝上,允許它們立起身體,呈一種垂直的防禦姿勢。
大犰狳
體型龐大
大犰狳,貧齒目犰狳科大犰狳屬的唯一一種,體型較大,可將身體蜷縮成球狀,以防禦天敵侵害;大犰狳以白蟻和螞蟻為食。過著地棲生活,屬夜行性動物。大犰狳也很喜歡吃腐爛了的動物屍體。
倭犰狳
體型小,膽子也小
倭犰狳,生活在阿根廷中部,是犰狳科最小的一種。活動於乾旱草地和灌木叢生的平原的動物。體色為玫瑰色或粉紅色。生活在阿根廷中部的乾燥草地、帶刺灌木和仙人掌的沙地。倭犰狳喜歡在螞蟻洞旁乾燥的泥土上打洞,主要以螞蟻為食,偶爾也吃蠕蟲、蝸牛、昆蟲以及各種植物性食物。一旦受到驚嚇,它可以立刻把自己完全埋起來。
針鼴
通過產蛋的方式繁殖下一代
針鼴,針鼴科動物的統稱。為最原始的哺乳動物之一。適應食蟻生活,棲息於多石、多沙和多灌叢的區域,住在巖石縫隙和自掘的洞穴中。黃昏和夜晚出來活動。爪強有力,適於挖掘。平時在地面活動,遇到危險,能很快向地下挖進,緊急時也會捲成1個刺球保護自己。雖有一定視力,但主要靠聽覺和嗅覺進行活動。
穿山甲
長相怪異
穿山甲,身上布滿鱗片,穿山甲的身長可達到40英寸(約合100釐米),前爪很長,可利用指關節行走。它們沒有牙齒,舌頭長達16英寸(約合40釐米),寬度只有0.25英寸(約合0.5釐米)。它們用爪子扒開蟻穴和白蟻堆,而後利用長舌頭捕食螞蟻。與頭髮和指甲一樣,穿山甲的鱗片也由角蛋白構成,邊緣非常鋒利,讓捕食者望而生畏。
作者:天天的小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