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專家:玉米進入授粉關鍵期、出現這幾種情況將嚴重影響產量

2020-12-07 騰訊網

關注化肥農藥助手這裡儘是乾貨!

免費查農藥化肥真假、看農資報價、作物病蟲害防治,經銷商農戶必備;實用的植保文章分享平臺!投稿/廣告合作請加QQ:5414402

玉米授粉概述(FactsAbout Corn Pollination)

玉米各生育時期中,開花授粉期最為重要,一般持續5-8天的時間,乾旱、高溫等不利因素都會影響授粉效率。

1 授粉過程

每個雄穗能提供 2-5百萬粒花粉,而穗粒數一般在 750-1000 之間,所以,正常情況下,不會出現花粉不足,不能授粉的問題。

此外,玉米在晌午進入散粉高峰,如果偏乾旱,也會在傍晚前大量揚花。通常,玉米散粉時會避開正午或每天溫度最高的階段。

2 如何判斷是否完成授粉?

正常條件下,雄穗先抽雄、散粉,雌穗在幾天後,快速完成吐絲和接收花粉。授粉過後2-3天,花絲即與子房外壁分離,因此,當掰開苞葉晃動果穗時,如花絲能大量掉落,說明授粉完成;如花絲仍緊附果穗,說明還未授粉或未能成功授粉。

影響授粉的因素(CornPollination Success)

1 玉米結實過程

玉米形成飽滿籽粒需經歷以下4個階段:

雄穗產生花粉;

散粉,雌穗花絲吸附花粉粒;

精子經花粉管與卵子結合,完成受精;

胚和胚乳的發育,澱粉積累及形成飽滿籽粒。

2 散粉

雄穗散粉過程受品種的遺傳背景和大田環境共同作用。

當花粉粒成熟後,花葯逐漸脫水,在每天的響午,隨著溫度的升高和陽光照射,花葯開始大量開裂,花粉散出。花粉粒從散出到失活只有短暫的幾分鐘時間,一個雄穗能持續散粉 5 天,大田從最早開始散粉到完全結束持續兩周。

3 吐絲

子房頂端外壁凸起形成花絲,花絲在穗尖部伸出苞葉,接收花粉,協助完成精子的運輸和受精過程。通常,果穗下部花絲先吐出,上部果穗最後吐絲,前後相差4-8天。花絲吐出後,花絲表面的簇突敏感度逐漸降低,隨著時間推移,花絲接收花粉的能力不斷減弱。此外,吐絲後,若未能接收花粉,花絲將不斷伸長,持續10天。

4 不利環境影響授粉和產量

吐前後的3周裡,對外界環境最為敏感。此時,授粉效率影響結實率,並進一步影響穗粒數,不可逆轉。只有每條花絲都接收到花粉,才能確保果穗不會花粒。散粉後期,吐出的花絲,可能無法獲得有效花粉。

5 乾旱影響花絲伸長

花期不遇是導致結實率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通常,花絲伸長時需要土壤水充足,此時缺水,花絲髮育推遲,開花-吐絲期的間隔(ASI)拉大,導致花絲吐出前,散粉已完成大半,影響結實,出現果穗禿尖。

如果吐絲嚴重滯後,會出現整穗花粒。

6 高溫影響散粉

大於38度的持續高溫和陽光直射會抑制花葯中的花粉生成,影響花粉粒的發育和花粉活性。

7 籽粒敗育

授粉後發生乾旱,會引起光合作用減弱,碳水化合物供給量下降。

乾旱不僅會引起花期不遇,還會導致授粉後籽粒敗育;敗育的籽粒可看到白色的皺縮種皮,有時還能看到黃色胚結構。

8 啃食花絲

金龜子、蟓蝽等害蟲喜歡啃食玉米花絲,影響授粉。通常,花絲被咬斷後還會繼續伸長,重新接收花粉,但如果持續受到害蟲的啃食,則會降低結實率。

授粉率對結實和產量的影響

1 摘要

散粉和吐絲同步能提高結實率;

果穗下部先發育出花絲,穗頂部最後出現花絲,同樣,授粉時也是從果穗下部先開始;

花絲吐出後,花絲活性和接收花粉的能力持續5-6天;

果穗吐絲後的第5天,花絲伸長速度最快時,1天內可伸長4公分;

穗粒數(結實率)與產量正相關,且相關性最高(R2=0.95);

果穗的養分分配上,存在補償機制,如穗基部結實率較低,條件改善後,果穗上部會出現比正常果穗更多的飽滿籽粒。

2 前言

開花散粉是受一系列遺傳和環境因素共同影響的,其中,遺傳因素主要指進入花期需要的有效積溫,一般與熟期相關。花粉粒成熟後,花葯開始脫水,隨之開裂、散出花粉。花粉粒在花葯中的發育和散粉,類似大豆種子在豆莢中的發育過程。

環境因素也會影響散粉過程。一般,夜晚冷涼、溼度大,花葯含水量高;進入清晨,隨著溫度上升和溼度下降,花葯逐漸脫水、乾燥;進入響午,花葯開始集中開裂、散粉。通常,一個雄穗的散粉期可持續5天左右。

此外,溫溼度還影響著雌穗花絲的發育進程。在理想條件下,吐絲較快,群體吐絲均勻,利於統一授粉。乾旱發生時,花絲延伸速度降低,植株間吐絲進度參差不齊,影響群體授粉效率。

3 大田試驗設計

在大田環境下,研究不同授粉時期對最終結實和產量的影響,具體操作過程:

吐絲前果穗套袋處理;

吐絲後,齊頭剪斷花絲,紙袋套回;果穗在紙袋中繼續吐絲;

1天後,摘掉套袋,果穗自由授粉;

再過1天,紙袋再次套回;

花絲伸出苞葉的部分用彩粉標記,記錄每天的花絲伸長長度、穗長和穗粗;

成熟後,人工收穫,記錄單穗穗粒數和單穗粒重。

4 花絲的生長速度

授粉期以12天計算,每天單獨授粉,作為1個處理,累計12個,然後觀察每個處理下的花絲日生長速度和對應的結實率,可見下圖:

5 花絲和果穗的變化

花絲在衰亡前,如果沒有接收到花粉,會持續伸長生長,最長可伸出苞葉23公分。

進入開花吐絲期,大量養分供給花絲,確保能成功接收花粉。此時,每天可通過觀察花絲和穗軸的延伸長度,測定二者變化幅度。授粉後期,花絲生長速度減慢,大量養分轉向供給穗軸,用於支持受精後的胚發育和籽粒灌漿。

6 估算授粉率

授粉前,花絲與子房緊密相連。授粉後,子房外壁出現離層,花絲脫離。失去水和分的供給後,花絲很快衰亡。通常,在授粉結束24小時後,花絲就趨向枯黃。

如需精確估算授粉率,可參考如下:

選取有代表性的果穗,輕扒開苞葉;

穗柄朝上,果穗朝下,輕輕晃動果穗,花絲會從已授粉的籽粒上掉落,而未能授粉的籽粒,花絲仍與其子房外壁緊緊連接;

與花絲分離的籽粒佔比就是果穗的授粉率。

授粉結束後,少量花絲仍有可能與果穗相連,主要是由於該部分花絲沒有從苞葉中伸出,未接收花粉,最終表現為:果穗發生隨機的、少量缺粒。對於個別品種,即使授粉條件比較理想,果穗中下部仍有可能出現個別缺粒情況。

此外,籽粒頂端有一個深色凸起,是花絲脫落後留下的痕跡,大部分品種表現不明顯,後期基本消失,個別品種成熟後仍然較清晰,可見下圖:

7 估算玉米產量

就單個果穗來講,籽粒產量是由穗粒數和單粒重構成。在上述試驗中,產量和穗粒數相關性最高。此外,果穗出現個別缺粒不會影響產量,因周邊籽粒會通過增大粒重,變得更加飽滿,補償缺粒的產量損失。但發生嚴重的缺粒或禿尖時,產量下降。上述試驗中,第5天和第8天授粉,雖然果穗缺粒表現不同,但產量的降幅和平均穗粒數是一樣的。

當果穗基部未能授粉時,上部籽粒灌漿效率提高,籽粒更飽滿,可部分補償缺粒的產量損失。在生理上,用於籽粒授粉和灌漿的營養供給是一定的,灌漿過程中,植株會根據「庫」的具體情況,將有限的「源」及時調整,分配給各個籽粒,實現產量最大化。

玉米單位產量等於單位面積的總粒數乘以平均粒重,其中,總粒數可以解釋85%的產量方差,粒重可解釋15%的產量方差。在特定的氣候和管理水平下,產量潛力是一定的,因此,生產條件相似的兩塊土地,單位面積的總粒數也是接近的。

同理,對於特地地塊,「源」供給潛力是確定的,栽培密度的變化主要影響果穗大小和穗粒數,對單位面積的總粒數和產量影響較小。

不利環境與玉米結實的影響機制

1 前言

玉米開花授粉期是最重要的生育時期。雖然果穗在拔節期就已經開始發育,但花期對結實率的影響最大,一方面這時期對外界環境最為敏感,另一方面,此時發生授粉問題,引起結實率降低,後期無法彌補。接下來具體討論影響結實的各主要因素:

2 環境壓力和玉米生理響應

形成飽滿籽粒需要經歷:揚花散粉、受精、胚和胚乳發育3個階段:

揚花散粉階段:雄穗花葯散出花粉,花粉粒附著花絲上,然後萌發並進入花粉管中;

受精階段:精子經花粉管,穿過子房壁,與卵子結合;

灌漿階段:胚開始發育並形成完整胚結構,胚乳中積累澱粉。

如發生不利環境,上述生理過程會受到影響。例如:持續高溫下,雄穗散粉減少,花粉活性降低;發生乾旱時,吐絲推遲,引起花期不遇;乾旱還會誘導子房異常發育,胚囊無活性,或引起受精卵、胚或早期籽粒敗育。一般認為,高溫、乾旱、持續寡照和葉片損傷是玉米開花吐絲期面臨的主要環境壓力。

3 發生時期

大量研究表明授:玉米開花-吐絲前後對外界環境最為敏感,此時對產量的影響也最大,期間橫跨3周的時間,即:從吐絲前1周到吐絲後的1-2周內。

在吐絲前後,易發生授粉問題和早期敗育,引起穗粒數降低,影響產量。此後,進入灌漿期,隨著籽粒不斷發育,發生敗育的風險也開始降低。

4 高溫對散粉的影響

雄穗位於植株上部,受陽光直射和潛在的高溫影響。現有研究表明:高溫對花粉的發育和花粉活性的影響,要遠大於乾旱。當雄穗持續處於高溫環境下,花粉活性顯著下降,而缺水處理時,即使葉片出現明顯萎蔫,花粉活性也幾乎不受影響。因此,在花粉的形成過程中,高溫要比乾旱影響更大。

但同時,由於群體的花粉供應量遠遠大於授粉的需求量,因此,只有發生極端的高溫天氣,導致有效花粉的數量降低80%以上時,才會因花粉不足引起結實問題。

5 乾旱對花絲伸長的影響

花絲髮育階段屬於水敏感期。發生乾旱時,白天花絲伸長緩慢;只有在夜晚,隨著溫度下降,水匱缺部分緩解時,花絲才能正常生長,最終,引起花期不遇。

研究發現:與對照相比,乾旱處理下,散粉到吐絲的間隔期增大了3-4天。這時,果穗頂部的花絲最後吐出時,很可能散粉已經結束,導致部分花期不遇,出現禿尖。目前普遍認為,乾旱對花絲伸長的影響是引起結實率下降的最主要因素。

6 乾旱對花絲接收花粉的影響

花絲在伸出苞葉後的7天內,都能夠接收花粉。大田環境下,一般吐絲後的1-2天內就能授粉,授粉後的24小時內就完成受精。

但發生乾旱時,不僅花絲生長速度降低,花粉管的伸長生長也會減慢50%以上,花粉管需要48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延伸到子房。由於花絲衰老失活是從基部靠近子房的一頭開始,而花粉管是從頂部開始發育,一旦授粉推遲,乾旱又引起花粉管伸長速度降低,很可能基部花絲在花粉管達到之前就已經失活,無法完成受精。

但是,一般吐絲後的24小時內就能接收花粉,很少發生先吐絲後散粉的情況,此外,研究發現,即使在嚴重乾旱的情況下,花粉粒仍然能在花絲上萌發,促進花粉管形成,因此,乾旱影響花粉管發育,進而影響授粉和結實率的情況不常發生。

7 同化物轉運與籽粒敗育

有研究發現:進入花期,養分消耗量增大,貯存量降低。而乾旱又會進一步抑制光合作用和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引起「源」供給下降,即使完成受精,胚發育早期也會出現大量敗育。

在這一階段,通過遮陰處理也會導致結實率降低,而增加光照會提高結實率和穗粒數。此外,在乾旱發生時,通過莖稈注射的方法直接補充能量,也能維持較高的結實率水平。綜上,在缺水條件下,同化物轉運量降低是影響結實率的直接原因。

下表中,不同乾旱和遮陰處理水平,可進一步驗證上述結論:

中度乾旱和50%遮陰處理均導致光合效率降低一半,對結實率的影響類似;嚴重乾旱和完全遮陰處理則完全抑制了光合作用,限制了籽粒發育。試驗表明:開花授粉期葉片光合效率和後期籽粒結實率存在顯著的正相關性。

因此,在乾旱條件下,「源」供給受限引起受精後發生大量敗育,不能形成胚結構,是引起結實率降低的主要因素。當然,前期乾旱引起養分供給的降低,也會因誘使子房和胚囊異常發育,不能授粉,而在後期表現出低結實率。

來源:化肥價格資訊、種子檢驗儀器 版權屬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權,請聯繫我們。

今天,給大家隆重推薦一個公眾號:《農村大玩家

為咱們農村人

量身定做的

微信號!

將本文「分享到朋友圈」或點亮右下角「看過」圖標!這就是對我們的最大鼓勵!

相關焦點

  • 《全國31個省市農村60歲老人養老金標準》《玉米授粉不良必然影響...
    此外,玉米在晌午進入散粉高峰,如果偏乾旱,也會在傍晚前大量揚花。通常,玉米散粉時會避開正午或每天溫度最高的階段。 2 如何判斷是否完成授粉? 正常條件下,雄穗先抽雄、散粉,雌穗在幾天後,快速完成吐絲和接收花粉。
  • 玉米果穗花粒、禿尖都是這個原因引起,只需做好這兩點就行啦
    最近幾年,河南、山東、安徽、江蘇等黃淮夏玉米種植區,玉米常常出現大量果穗花粒和禿尖的現象,對玉米產量影響巨大,一般減產在30%,嚴重地塊可減產50%,當地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1、發生原因據最近幾年的調查,引起玉米禿尖、花粒的主要原因是高溫和乾旱,一般每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常常出現超過35℃以上的高溫,當連續5天超過35℃以上的高溫,連續8天無有效降雨時,就容易引起玉米雄穗發育受阻,花粉活力下降,甚至敗育,花粉量減少,散粉和受精時間縮短,雌穗花絲吐絲困難,撕開苞葉,花絲成團,造成授粉不良結籽率降低,果穗出現禿尖、缺粒的現象。
  • 又一農業害蟲入侵 一天啃光一片玉米地 中國13省市遭受蟲害!
    據農業農村部官網消息,今年1月,我國雲南省首次發現草地貪夜蛾入侵危害。5月6日,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官網發布公告顯示:目前,西南、華南、江南等地進入春玉米播種和生長期,適宜草地貪夜蛾取食為害。5月份,隨著調查的深入,西南、華南、江南地區將發現新的草地貪夜蛾為害區域。
  • 玉米倒伏嚴重,農民怎麼辦?快來看答案!
    安徽省蘄縣鎮:受近日強風強雨影響,蘄縣鎮涉及8個行政村,1.6萬餘畝玉米農作物、經濟作物不同程度受災。農時不等人,連日來,蘄縣鎮迅速開展災後自救,恢復農業生產,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程度。蘄縣鎮農技站及時入戶宣傳玉米災後技術管理要點,指導農戶根據玉米倒伏情況,因情施策開展補救 。
  • 植保《玉米一倒,產量全跑!怎麼才能不倒伏》 《西甜瓜細菌性果斑病...
    其中,對產量影響最大的是莖折,其次是根倒,莖倒對產量的影響最輕。 這時,應該因地制宜,根據玉米苗情長勢情況,合理追施肥料。 七、整地質量較差,根系不健全 大部分土壤有機質含量較少,犁底層較淺、玉米根系入土淺、支持根平展暴露在外、氣生根不發達等等,一旦澆水後遇風、或風雨交加,就可能會出現根倒伏。
  • 玉米高產種植技術30問!看完再也不求人!
    藉助於實驗室的操作技術,將某種生物的特定基因轉移到另一種生物中去,使後者定向地獲得新的遺傳性狀。轉基因品種在批准使用之前,還要通過國家對轉基因品種的安全性評價。我國至今還沒有批准轉基因玉米用於農業生產。 3.玉米田秋深耕的好處?
  • 種植玉米:玉米播種時間、玉米的移栽方法及要注意的問題介紹
    三熟制早大豆收穫後種玉米的,因早大豆的收穫期已在小巷後,季節性很強,早種一天好一天,要求做到邊拔至,邊整地,邊下種,不要遲到大者。玉米生長期較長的品種,可在大豆收穫前7-10天,豆葉開始黃落時在豆行間套種。容易遭受洪水或風災為害的地區,為了避免苗期碰到洪水或開花授粉前後碰到風災,可以根據具休情況,在不影響及時成熟的原則下,適當延遲播種期。
  • 專家:明年草地貪夜蛾情況可能更複雜
    由於我國各級政府重視,農業農村部門監測防治措施有力,南方玉米產區產量損失控制在5%以內,黃淮海等玉米主產區沒有造成損失,實現了「防蟲害奪豐收」的目標。  「今年的草地貪夜蛾只是一些試探性進攻,明年將可能是全面爆發的一年」。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孔明表示,即將到來的2020年「防控形勢十分嚴峻」。
  • 9年培育大豆新品種20個 記省農業科學院牡丹江分院大豆研究所所長...
    他就是省農業科學院牡丹江分院大豆研究所所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王燕平博士。從田野中走來,一身塵土、一臉樸實的王燕平,以堅如磐石的信心、只爭朝夕的勁頭、堅忍不拔的毅力,積極探索、開拓創新,點亮了自己平凡的人生。搞農業研究就不能怕吃苦清晨4點半,天剛放亮,王燕平就帶領他的團隊出發了,半小時後,他們出現在10公裡之外的科研基地的田間地頭,一幹就是大半天。
  • 這個害蟲來了,一天啃光一片玉米地,13省市遭受蟲害!
    這是一種源自美洲的蟲害——草地貪夜蛾。在美洲蔓延之後,其迅速傳至非洲、南亞、東南亞;今年1月,又在我國雲南省首度現身,隨後迅速擴散至南方數省。由於該蟲害有極強的危害性,甚至可能導致農作物毀種絕收。截至5月13日,中國已經有13個省(市、區)遭受蟲害。
  • 一棵玉米上長2個棒子,這是變異了,還是轉基因了?
    種過幾十年玉米的農村老大爺都知道,有些特殊的氣候條件和水肥條件下,玉米會發生授粉異常,一棵玉米稈上可能會長出2-5個棒子,由單穗玉米變成了多穗玉米。這種授粉異常的玉米每年都可能會遇到,但在整個玉米地裡佔的植株比例很少,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是,今年我們發現,在我們那農村的公路邊上,有7-8畝地的玉米全部植株都長了兩個玉米穗。
  • 李登海種玉米身家百億,煙臺2人孵小雞,靠「農業晶片」上富豪榜
    創下這一紀錄的人,是李登海,他1968年初中畢業後即回到老家後鄧村種地。1972年,已經成為生產隊長的他,得知外國一個華萊士的農民種的春玉米,打破了全球最高畝產紀錄,達1250公斤,而當時中國玉米畝產量只有一兩百公斤。同樣是農民,同樣種玉米,差距咋這麼大呢?這大大地觸動了李登海,於是他開始想怎麼提高玉米產量。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最重要的當然是種子。
  • 最全玉米高產種植技術,你所關心的問題都在這裡
    1.種二代種子為什麼會減產? 現代玉米生產利用雜種一代的雜種優勢的高產和抗逆性。雜種優勢是指兩個關係性狀不同的親本雜交產生的雜交種,其生長勢、生活力、繁殖力、適應性以及產量、品質等性狀超過其雙親的現象。與雜種優勢相反的過程是所謂的近交衰退現象。
  • 立竿無影夏至來 農耕進入夏季模式都有啥講究
    這是民間對夏至時節的描繪。夏至當天,太陽直射我國廣東汕頭、廣西桂平、雲南墨江等城市,出現「立竿無影」的自然現象,整個北半球將迎來白晝最長的一天。夏至的到來,也意味著炎熱、潮溼的苦夏到來了。 「汗灑農家茹勞苦,鋤揮壠畝保豐年。」是對此時田間農作的生動寫照,夏至開始,各地氣溫繼續升高,同時進入多雨季節。人們對炎熱、潮溼會感到不舒服,農作物也是這樣。
  • 新聞《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2020年全國小麥赤黴病防控指導意見...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2020年3月30日)小麥赤黴病是我國小麥主產區常發性重要病害,不僅嚴重影響小麥高產穩產,而且發病後產生的真菌毒素(DON)汙染麥粒,影響小麥質量安全,對人畜健康構成潛在威脅。
  • 連作模式下的玉米生產管理要點
    ,避免雜草出現耐藥性,增加玉米產量。對照豆-玉輪作,各連作水平下的玉米減產情況玉-玉連作玉米產量(斤/畝)豆-玉輪作玉米產量(斤/畝)對照豆-玉輪作下玉米減產量減產量(斤/畝)減產幅度(%)9211189268291004
  • 玉米割苗能增產,與拔苗助長有什麼區別?搞農業必須遵循客觀規律
    #玉米割苗能增產靠譜嗎# 不只今年聽說「玉米割苗能增產」,過去也聽說過這種情況。「玉米割苗能增產」是不科學的,是偽科學!提醒農民朋友們,千萬要注意,不能上當受騙,避免玉米產量絕收。為什麼玉米割苗不增產呢?道理究竟在哪裡?下面給大家慢慢分析。
  • 玉米穗子上發生禿尖不結籽,怎麼辦?
    玉米穗子上發生禿尖不結籽,怎麼辦?玉米成熟後往往發現,有許許多多的玉米棒子的頂尖部位光禿不結實,或者秕粒,造成穗粒數減少,單穗重減少,千粒重減少,影響產量降低品質。這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怎麼辦?~~第一,玉米穗禿尖不結籽形成的原因。
  • 每畝玉米地一般能夠收穫多少斤鮮玉米穗?專家解釋比較靠譜
    玉米穗在一般種植情況下,每隻穗重0.3斤,種植水平最好的每隻可以達到0.35~0.4斤,最差的產量一般每隻穗0.2~0.25斤。因此,玉米種植綜合所有相關因素對產量的影響,分為好、中、差三個類型。第一類,生長發育狀態良好的,產量高的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