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上作文|廣州仔女看「土味文化」,是低俗還是通俗?

2021-01-20 羊城派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50字的文章。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日益普及,一種直接、短小、搞笑而貼近生活的「土味視頻」逐漸興起。其創作背景多是農村、鄉鎮和一些小城市,內容多呈現各種奇葩見聞、搞笑段子以及小人物的喜怒哀樂、平凡生活。

隨之衍生來的土味情話、土味流行語、土味流行曲、「土味社區」板塊等層出不窮,土味文化元素正在越發搶佔我們的碎片化時間和精力。「土味文化」廣受追捧、風靡網絡的同時,也引起了廣泛的爭議和質疑。

有人認為,「土味文化」過於低俗、浮誇,影響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有人認為,「土味文化」是農村青年自我表達的方式,折射出他們展示自我的強烈欲望;也有人認為,「土味文化」是大眾審美甚至是大眾文化的倒退;還有人認為,大俗即大雅,高雅的文化都是由通俗的文化發展而來的,「土味文化」需要鼓勵與引導。

對此,你怎麼看?請寫一篇文章加以闡述。

要求:①自選角度,自擬標題,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②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義的範圍;③不少於850字;④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學生作文1】

讓「土味」不土

□肖璇 廣大附中高二(6)班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一種大眾化「土味文化」進入人們的視野,同時也引起人們的爭議與思考。

以前爸媽常說:「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在今天,城市人與自然的疏離,讓這句話似乎成為一種難堪的現狀——大概真有不少人連真正的豬長什麼樣都不知道。而土味文化,正是一個將城市與鄉村、人與自然相連的橋梁。

許多小視頻中,農村的孩子追著豬跑,這讓看視頻的城市孩子一臉好奇,哈哈大笑。那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群體的跨區域交流,是兩種成長環境的激烈碰撞,而那隻豬勢必讓人難忘。

土味文化,將城裡人拉下「雲端」,去了解更多民間疾苦,才知道原來很多地方沒有水泥馬路,很多孩子營養不良……這時,「土味文化」便是一扇窗,讓人們可以透過它去了解更廣闊的世界。

但我們同樣應該認識到,許多低俗的土味文化正在拉低全民文化素養,錯誤引導青少年。當「土味文化」逐漸浸透我們生活的時候,這種傷害就防不勝防。

我們知道,讀過的書會潛移默化地改變你的氣質,你未必能馬上出口成章,但眼裡終會有詩情畫意和碧海藍天,書中的境界終會化為你的氣質和風骨。但當你看到為了博取關注的「啤酒哥」把整箱啤酒往自己身上澆時,當你看到穿著隨意、言辭隨意的「諸葛亮」沉迷於一夜爆紅的渴望時,你覺得這種畫面所帶來的影響能夠代替一本本名著嗎?顯然不能。

事實上,土味文化只會在不經意之間蠶食著青少年高雅的志趣,對還未能分辨是非的青少年產生錯誤的影響,甚至整個社會都難逃其害。所以,我們對「土味」文化的傳播加以引導和治理是必須的。

讓「土味不土」才是根本性的做法。不妨以「土味文化」為載體,融入高雅文化。比如用有趣的方式講解知識。這樣才既可以使城市親近自然,又能讓鄉村趨向高雅。

希望「土味文化」能成為良性的雙向橋梁,美美與共,方為長久之計。

圖/視覺中國

【學生作文2】

為文化正道

□邱雪濤 廣大附中高二2班

近年,一些「土味文化」通過短視頻軟體等媒介滲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這樣一派「文化大繁榮」的氣象,不禁使我掩卷沉思——是什麼促使「土味文化」產生?是什麼原因使它「繁榮昌盛」?它的觀眾又是懷著怎樣的心態?

誠然,不少人認為「土味文化」基於人民,大俗大雅,而且是農村青年表現自我的獨特方式。但無論如何粉飾、辯解,也無法改變這個事實:「土味文化」是走偏的文化,需要正其道;「土味青年」是走偏的青年,需要正其行。

先從「土味文化」講起,「土味文化」的本質,就是以奇葩見聞、搞笑段子為原材料,以手機軟體、短視頻APP為傳播媒介,以博取觀眾眼球、提高知名度為目的的一種流於表面、缺乏內涵深度的文化。或者某種程度上,從它的影響、流行的方式上,可以姑且稱之為「虛假文化」。

那麼它是如何產生的呢?我認為,歸根結底是農村鄉土文化的缺失以及人們對文化的錯誤認識所導致的。由於鄉土文化的缺失,人們的精神無從寄託,加之對文化認識不當,以致讓這種低俗、浮誇的「土味文化」,被誤認為是具有鄉土特色的新文化來傳播。

標本兼治的解決方案只能是復興鄉土文化,填補文化空缺。只有這樣才能為文化正道,為文化掌舵。

其次,「土味青年」代表的是熱衷於在網絡上發布土味視頻、土味歌曲、土味情話以及熱衷於追捧這類「土味文化」的青年群體。其動機應該很簡單:就發出者而言,是想表現自我,博取眼球;就接收者而言,則是出於獵奇心理,享受低級趣味。

這讓我想起前些時候,某「書法大家」用拖把在巨大的宣紙上「鳳舞九天」,美其名曰「狂書」,這種「狂」令人哭笑不得。相比之下,「土味青年」也正是如此,只是做得沒那麼露骨,並加以「文化」粉飾罷了。

究其本源,還是需要提升國民素質,在校內提高學生的精神品位,適度抵制低俗「土味文化」,才能讓青年健康發展,為青年保駕護航。

「文化是國家、民族的脊梁」,「少年強,則國強」。只有正確看待、正確對待「土味文化」,正確認識、正確引導「土味青年」,才能真正地、根本地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

【教師點評】

馬爾克斯說,生活不是我們活過的日子,而是我們記住的日子。什麼會被記住?不是矯揉造作,而是洗盡鉛華。「土味視頻」之所以會吸引我們並且逐漸興盛,是因為它來源於生活,真實記錄了生活本身,在這個快節奏虛浮的社會中顯得真誠而難能可貴。但是,目前網際網路中的「土味文化」又存在低俗浮誇、格調不高的缺陷,從某個角度來說,徒增浮躁與喧囂,因而會引起一些爭議。

肖璇同學的文章較為辯證地看待了「土味文化」的現象:先以淺顯通俗的例子,肯定了「土味文化」本色、真實的主題;而後從社會風氣,特別是對青少年志趣影響的角度客觀批判了「土味文化」的弊端,最後提出兩全其美的解決辦法。行文極具思辨性,而「眼裡終會有詩情畫意和碧海藍天,書中的境界終會化為你的氣質和風骨」這樣的句子又使得文章理性與感性俱佳。

邱雪濤同學的文章則在思想深度上略勝一籌:先一針見血提出當下的「土味文化」並不是真正值得傳播的鄉土特色新文化,只是被「鄉土」二字粉飾而已;再從「土味文化」產生的原因是鄉土文化的缺失、「土味青年」的動機為博取眼球兩個角度,深度分析了這種文化本質內涵的虛浮性。該文文筆犀利,論證的深度和力度都超過一般中學生水平。

(廣州大學附屬中學教師 龔宇)

【非師點評】

對待「土味文化」,我選擇溫和與包容。

首先,應當肯定這兩篇作文的作者各有自己的主張,敢於抒發己見,不抄襲,不落套,義正詞嚴,胸有成竹,思路清晰,觀點鮮明。這是兩篇作文共同的特點,值得肯定。比較起來,肖同學溫和一些,邱同學則有批判鋒芒。

我們面對的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按文化學者分類,社會向來有三種文化:官方、精英、民間;也可以表述為國家意識形態、文人立場與民間表達。準確地將三者界限劃分得涇渭分明,稍微困難,因為文化之間的交流互動,並非誰把誰吃掉的問題。

國家意識形態的主旋律文化,與文人斯文傳統或稱精英立場,以及民間千百年來的傳統文化以及民間趣味,相互之間的良好交流互動,是一個社會正常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

我贊成肖同學對「土味不土」的提升願望,但對邱同學的批判鋒芒略感不適。我以為,民間的趣味——對幾千年文明的一種底層表達,質樸、自然,靠近大地,自有其地氣以及文脈,並不可輕易否定。

我建議,對這些內容應當持相對溫和、友好與包容的態度,不必鋒芒畢露,加以簡單否定。比如用「護航」這樣的字眼,就顯得過於嚴厲和沉重了。

(廣東省中國文學學會副會長、廣東財經大學教授 江冰)

來源|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易芝娜

審籤|鄭宗敏

實習生|吳嘉凡

相關焦點

  • 自得其樂的審美碰撞——土味文化的逆流與順流
    在成為「全民APP」的同時,快手在網絡上掀起一種「土味文化」的新潮流。「土味文化」原本並不是一個專有名詞,而是網友創造出的一種對快手上最常見內容——「喊麥」「社會搖」(一種早年間風靡於迪廳的舞蹈形式,代表動作有扭腰和扶頭)與鄉土氣息滿滿的「段子」等表演的統稱。
  • 這一次擺脫「低俗」了嗎?
    而這樣的土味,並不是第一次出現在國際大牌身上。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進步與發展,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將重心放在中國市場。更是為了獲得更多的財富,而打造所謂的中國限定。可是在這些嘗試中,很多不過是將他們理解的中國潮流罷了。無論是巴黎世家的「我愛你」,還是雅詩蘭黛雞年限量蜜粉餅,幾乎無一例外都土到了極致。而他們的土味文化,也被中國網友們質疑:難道不是嘲笑中華文化嗎?
  • 四年級作文:難忘的一堂課
    篇二:難忘的一堂課作文400字四年級王梓如我喜歡寫作文,暑假裡,在紐維思學校我們上了一堂難忘的作文課。上課了,姜老師走進了教室,只見他手裡拿著一個雞蛋,然後神秘兮兮的說,「今天我們來玩個遊戲好不好?」「好!」
  • 沉迷土味視頻的我,到底在迷些什麼?
    「這視頻還是林更新同款呢!」硬糖君,敗。潤物細無聲,土來無法擋。在快手和抖音兩大土味挖掘機的作用下,土味文化早已從獵奇圍觀,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當我們沉迷其中,發出連綿不斷的、無意義的笑聲,土味,已經建成其牢不可破的亞文化王國。
  • 2019-2020,新一代「土味三巨頭」的崛起
    人們需要新刺激,因此有了新土味,有內味了。2019年,慢火的「土味三巨頭」不同於雄鷹高飛、giao哥、陸超等上一波土味網紅的迅速破圈,在今天土味網紅們想要走紅,大多需要經歷了一個更為漫長的沉默期,即使在走紅之後,也只輻射著更小的亞文化群體。
  • ...引領風尚 營造健康文化生態——關於治理低俗庸俗媚俗問題的思考
    黨的十八大以來,文化文藝領域堅持一手抓繁榮、一手抓管理,大力推進優秀文化產品創作生產,著力規範文化市場、清理不良文化產品、加強傳播內容管理,取得了顯著成效。同時也要清醒看到,文化文藝領域仍然為低俗庸俗媚俗「三俗」問題所困擾,一些社會文化活動、影視創作、網絡傳播、廣告發布中的「三俗」現象還比較突出,飽受社會詬病。
  • 王者榮耀:把低俗當趣味,這些情侶ID泛濫,你怎麼看?
    以前看那種情侶id取名對仗工整,有些是直接把律詩絕句拿來用,也有的是很有意境的電影臺詞,後面進度條加速後,王者榮耀泛濫的,卻是一堆低俗色氣擦邊球情侶id。比如一個叫菟,一個叫兔,一個叫心,一個叫上心,雖然中國文化博大,但這些王者榮耀情侶名字看多了與其說奇葩,實際更近低俗。
  • 土味情話是什麼意思 很甜很暖的土味情話表白土味情話大全
    前兩天的網絡情人節,帶火了「土味情話」,而不少網友還不知道土味情話什麼意思,不知道是什麼梗。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下,通俗易懂,看完秒懂。  土味情話什麼意思?  「土味情話」是網絡流行語之一,多用來形容那些聞者噁心聽者肉麻,膩死人不償命的,具有鄉(想)土(吐)氣息的惡俗情話。
  • [研究]「土味網紅」養成秘籍
    >記得帶上你的辣條和肥宅水搬上一個小板凳坐好認真聽我們常說抖音裡美好的靈魂千篇一律,快手中的奇葩各有不同,快手可謂稱的上是土味文化的發源地和推向高潮的助推器,如果有人會從20年前穿越到現在,他可能不會感受到這些土味網紅中感到時代有何差異。
  • 土味網紅比明星還賺錢,《驚雷》爆紅網絡,審醜文化為啥會盛行?
    導讀:土味網紅比明星還賺錢,《驚雷》爆紅網絡,審醜文化為啥會盛行?網絡發達帶火了網絡直播這個行業,而直播的興起帶火了一幫草根網紅,曾經的殺馬特歲月,被演繹成了如今人人「真香」的土味文化。本來我們應該對每一種文化都抱著海納百川的心態去包容,可惜土味文化滋生出的部分惡臭網紅以及他們無下限的操作,讓人感到迷惑和惡臭。試問在這樣的文化薰陶下,我們還會有什麼樣的審美?土味文化的興起與發展在「審美」的時代裡,「審醜」偏偏橫空出世,土味網紅靠著獵奇,讓土味文化開始在網絡中生根發芽。
  • 「狗舔的標準」是「通俗」還是揶揄?
    23日晚10點多鐘,武漢江岸區後湖大道上,三臺衝洗車輛正在有條不紊地對路面進行衝洗。江岸區城管局環衛科負責人稱,「衝洗完的道路,用手摸上去只允許有水,不準帶泥。用通俗的話說,就是洗出『狗舔的標準』來。」
  • 知會澳洲系列(一):文化【精緻與通俗】
    精緻與通俗和大多數國家的文化一樣,澳洲文化包括了通俗和
  • PGone歌詞低俗甩鍋嘻哈文化,歐陽靖不背!這段表演再度火了
    把鍋甩給嘻哈文化、黑人音樂?這鍋他們可不背!同樣是說唱,早年在美國發展的歐陽靖,他的歌詞可沒這麼低俗!在節目中,一位黑人rapper對中國出言不屑,歐陽靖回懟:「你想取笑我是中國人,有件事你必須知道,你的鞋子上還寫著,中國製造!」
  • 美女「畫」一件衣服就上街,人體彩繪是低俗還是藝術?網友:逼真
    藝術家往往借鑑和模擬紋身的效果,在人的身體上重新開始繪畫,進行更高七點,也是更高層次的創造。人體彩繪所用的顏料,一般都是特殊顏料,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而這樣的藝術創作方式,是藝術家為了體現現代文明的思想觀念,使得人也成為了一件藝術品。人體彩繪以具有動感和生命力的人體作為載體,根據人的曲線和身體的構造進行裝作,這也是對美的事物的另一層面解釋。
  • 初中英語作文選讀:廣州 Guangzhou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寫作>中小學英語作文>正文初中英語作文選讀:廣州 Guangzhou 2014-03-18 13:09 來源:網絡 作者:
  • 廣州「老爹級」的古鎮火了,是廣府文化的代表,門票不要錢!
    廣州「老爹級」的古鎮火了,是廣府文化的代表,門票不要錢!廣州這座城市代表著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這裡也是很多人嚮往的繁華城市,但是在廣州,不僅有現代的車水馬龍,還有很多歷史積澱的文物古蹟。在廣州番禺區中心地帶的旁邊,有這樣一個有著八百年歷史的古鎮,它是千年廣府文化的傑出代表,它就是沙灣古鎮。
  • 表親三千裡,堂親萬萬年,怎麼區分堂親和表親呢?看完你就明白了
    由於歷史的原因,所以中國自古以來都有「重男輕女」的思想,這在「內親外戚」的民間稱謂上就可以明顯地看出來。表親:所謂表親,指的就是自己父親的姐妹或者自己母親的兄弟姐妹的孩子,也就是姑表、姨表和舅表,通俗來講,就是姑姑的子女、舅舅的子女和姨媽的子女。和堂親一樣,表親也是有遠近之分的,親表親就是父親的親姐妹和母親的親兄弟姐妹的孩子,也就是我們的親姑姑、親舅舅和親姨媽的孩子,此外其他的都是遠表親。
  • @學弟學妹 孝感名師解析高考作文
    史淳良分析表示,今年湖北高考語文作文具有「深掘歷史文化資源,增強青年文化自信;關注語文學科素養,引導學科課改教學」兩個特點。史淳良說,全國Ⅰ卷作文題的材料內容涉及治國理政、人才戰略、禮賢下士、博大胸襟等話題,作文的要求「驅動」考生參與討論,寫發言稿,「這道作文題,讓學生感受歷史,品評人物,觀照現實,從中體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汲取精神力量,思考個人發展,實現個人品德修養的提高,從而堅定其身為中華青年的文化自信。」
  • 走紅背後的思考:火遍全網的6大土味網紅
    土味文化為何走紅?審醜文化一直都有,但為何最近兩年土味文化卻井噴式爆發?如果留心觀察,我們會發現如今的草根網生紅人多數都匹配土味文化。我們從縱向時間線進行分析比較,土味文化的爆發,我個人認為來自兩個方面的相互作用:第一是視頻拍攝工具的普及,讓更多人接觸到了移動網際網路,更容易展示自己的多元文化,也有微博、快手等平臺得以展示;第二是喜劇影視、娛樂圈明星的單一審美趨勢,帥哥靚妹讓觀眾感到審美疲勞,熒幕上的喜劇影視逐漸精緻化。
  • 胡楊林:張靚穎歌詞低俗直譯為「想同你做愛」
    自詡「草根文藝」不低俗   《香水有毒》講述的是一個女人在得知心愛的男人有了外遇,但出於對男人的愛,依然裝作不知情,隱忍度日的故事。昨日,記者在胡楊林的博客中看到,她生氣的原因,是緣於某報一篇名為「流行歌詞走向色情低俗」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