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常常弄錯一個問題:認為 孩子就是孩子,他們必須聽父母的安排。
很多家長在對孩子進行教育時,經常會犯這樣的錯誤:把孩子當成孩子,他們必須聽從父母的安排。若家長真的這樣認為,不但阻礙了孩子性格的發展,也會給自己帶來很多麻煩,孩子也是需要慢慢成長的。
眾所周知,孩子的成長經歷了許多階段,在每個階段,家長和孩子都面臨著不同的問題,比如孩子喜歡頂嘴。
小孩頂嘴雖然說是常見的現象,但每次小孩頂嘴,家長的做法並不是直接忽視,而是直接打,從來沒有想過小孩為什麼這麼做。
事實上,當孩子開始回應時,說明他們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想法,也意味著不再需要父母來「控制」。那孩子會頂嘴的具體原因是什麼呢?許多中國父母都會犯這樣的錯誤,大多數父母認為,孩子就是孩子,有時糊弄一下也沒問題。但是一旦孩子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父母再糊弄他們,他們就會懷疑父母的威信。
如有的父母常言而不信,這時孩子就會對父母有意見,然後出現「不聽父母管教」的想法。大多數小孩子都很懂事,他們只有覺得委屈時才會頂嘴。
例如有些小朋友明明是想幫媽媽做家務的,如果在過程中碰壞了什麼東西,家長多半會說:「誰讓你瞎搗亂的!」
對著這樣的責任,孩子們會覺得委屈:「我明明想幫你,你還這麼說我」,不回話就怪了。
家長沒有「威信」
不知大家是否發現,中國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總是很「雙標」。
例如有的家長會說:「我這輩子都要這樣,你要好好學習,好好表現」,或者說:「你不能像你爸那樣,你要會 xxx」,這些都是大型雙標現場嗎?
假如父母不能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他們就很難理解什麼是「變得更好」,跟父母只會講些簡單的東西,如果被無端指責,就問誰能接受?
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如果孩子喜歡頂嘴,父母最好找個合適的方式教育孩子,孩子長大了會很感激你的。小孩開始頂嘴時,父母多說三句話,孩子以後就會感激你「我知道你生氣了,可是這樣說不對,先冷靜下來再和我們交流」
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發脾氣都要及時冷靜,因為生氣不能解決任何問題,父母對孩子也應如此。因此,當孩子已經生氣了,甚至做出了不遜的言行時,父母不要生氣,也不要罵人,雙方要冷靜下來,然後再溝通。
這樣不但不會傷到孩子的身體,還可以鍛鍊他們冷靜思考的能力,避免爭吵,還可以幫助孩子梳理情緒,效果很好。
"不高興就說不高興,別隨便說我恨你"雖然童言無忌,但有時也會傷人。曾經有一段視頻這樣的母親,因為孩子對姥姥說:「你不是我家人,你快走吧,我恨你」,姥姥覺得很傷心。
因為姥姥讓孩子吃東西,孩子不聽,才說出了這麼傷人的話。這句話如果對普通人說,其他人會覺得很可笑。
可是面對天天照顧自己的姥姥,說出這樣的話,換做是誰,心裡都會很難過。因此,父母要告訴孩子,當不快樂時可以直接說不快樂,自己為什麼不快樂,爸爸媽媽會幫你解決不快樂的問題,但是一定不要隨便說「我恨你」,特別是對愛你的人來說,很傷人的。
「不要說出來,爸爸媽媽不會強迫你。」
大多數情況下,孩子並不會主動頂嘴,他們一定會遇到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如果此時父母沒有發現,孩子很容易在這個時候留下陰影。
父母對孩子說,遇到不喜歡的事情一定要告訴爸爸媽媽,讓他們了解寶寶的想法,還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不會強迫你的」。
哪種土開哪種花?家長採用什麼樣的教育方式,孩子也就是什麼樣的。
讓孩子看到一位可敬的父母,讓孩子感受到關愛。學習與人相處,與孩子成為好朋友。兒童成長過程中會出現許多棘手的問題,這些問題多屬於兒童方面,家長方面的引導更不可忽視。
水兒媽媽給大家推薦一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
我家孩子在3歲左右就看了很多的繪本,其中這一套孩子是非常喜歡的,全書一共有10冊, 畫面精美、內容孩子色彩鮮豔的插畫。
在3歲左右的孩子,可以當做是漫畫書,還們可以用來親子共讀。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整套讀物共分為10冊,涵蓋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性格問題,包括膽小、自負、自卑、沒有主見,逃避問題、害怕失敗、性格缺陷等。幫助孩子克服情緒障礙,陪伴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把那些能做的、不能做的事情深刻的留在孩子的印象中。
每個故事都有不同的小動物作為主角,可愛的小動物形象更能吸引孩子的閱讀興趣,符合孩子的認知特點,培養孩子的良好閱讀習慣。
69.9元全套10冊兒童繪本,平均下來一冊都不到7塊錢,不到一包煙錢,不過一頓早餐錢,可孩子從繪本裡學到的道理,卻可以記得一輩子,爸爸媽媽們何樂不為呢?
有需要購買的家長朋友們,點擊以下商品卡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