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賣冰淇淋,從冬天開始
臺塑集團創始人王永慶從小在鄉下長大。當時臺灣農村地區幾乎家家戶戶都飼養家禽。二戰期間,由於物資極度匱乏,糧食嚴重短缺,人都吃不飽飯,家鵝更是餓得骨瘦如柴,價格自然偏低。
王永慶一方面僱人到處撿拾被扔掉的爛菜葉和稻殼,將其切碎混合製成絕佳的鵝飼料;另一方面,他四處向農戶收購瘦鵝,農戶見到無力飼養的瘦鵝有機會出手,正是求之不得。
家鵝雖然體質瘦弱,但卻具有堅韌的生命力。它們不挑食,擁有極強的消化能力,只要有食物吃,很快就肥大起來。等到來年春天,再配以鮮嫩的青草,家鵝很快就變得非常壯碩。此時,王用慶再將肥碩的大鵝賣出,發了一筆小財。
飼養瘦鵝的經歷讓王永慶深刻體悟到,在逆境中隱藏的商機往往不被人們所重視,如果能夠在逆境中抓住機會,當形勢好轉以後,必將迎來廣闊的發展前景——這就是他的「瘦鵝理論」。
在此基礎上,王永慶又進一步發展出了「冰淇淋哲學」。他認為賣冰淇淋必須從冬天開始,因為冬季需求不旺盛,顧客稀少,就可以依此想盡辦法改善成本、提高品質和服務。如果冰淇淋在冬天都能賣得很好,那麼當夏季來臨的時候,必然會迎來爆發式增長。
在這種思想的啟發下,王永慶的經營似乎總是「逆勢而動」:當臺灣地區對聚乙烯化合物樹脂需求量減少的時候,他卻堅持讓臺塑集團擴大生產規模,以此來降低成本,吸引顧客;當美國石化企業連續虧損的時候,他卻在美國大舉投資;當2008年越南經濟遭遇寒冬的時候,股市大幅下挫,外商紛紛逃離,已經92歲的王永慶卻在越南投資建設東南亞最大的鋼鐵廠。正是敏銳地看到了經濟周期下的時間錯配和價值落差,王永慶才會深諳「抄底」之道,被譽為臺灣的「經營之神」。可以說,他的一生都在實踐自己的「冰淇淋哲學」。
2
在寒冬中變成一隻刺蝟
一提到冬天,我們能夠想到的就是讓人瑟瑟發抖的嚴寒以及蕭條的景象。當一切繁華都褪去的時候,我們可以將全部精力都專注於眼前的事情。
諾基亞公司最早是以伐木、造紙為主業,在上世紀80年代擁有膠鞋、輪胎、電纜等多達350多種產品線。90年代初,世界格局的巨變嚴重影響了諾基亞的業務,使公司走到了破產的邊緣。此時,諾基亞公司對產品體系做出重大調整,砍掉了大部分產品線,將公司全部的資源都集中於更具戰略意義的通訊業務上。就這樣,經過幾年的沉澱,當移動通訊大潮到來之時,諾基亞從芬蘭一家不知名的公司一舉成為當時全球最大的移動終端產品提供商。
老子在《道德經》中提出「少則得,多則惑」的辯證思想。這個簡單而樸素的道理在商業領域當中同樣屢試不爽。正是由於冬季的嚴寒幫助我們肅清了虛假的繁榮,才使得我們能夠將有限的精力專注於更有意義的工作上。
古希臘詩人阿基羅庫斯曾說「狐狸千伎百倆而有盡,刺蝟憑一技之長而無窮」。《從優秀到卓越》的作者吉姆 柯林斯曾將企業分成兩類:狐狸型企業與刺蝟型企業。他發現,那些能夠帶領公司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領導人,在某種程度上都如同一隻刺蝟,在某一個專注領域持續地深入挖掘。這些刺蝟型企業看起來很弱勢,產品周期特別長,好似沒有變化,但卻具有很強的生命力。
寒冬季節所展現出來的蕭條景象也許是在暗示我們如何捨棄無意義的事情而更好地「回歸」到自己真正擅長或是更有意義的事情上來。
3
「戰鬥民族」的挑戰
俄羅斯地區冬季氣溫低且持續時間較長,但哲學家卻說,冬天教給俄羅斯的比任何一種宗教或哲學都多。可以說,是嚴冬在一次次的戰爭中拯救了這個民族,塑造了「戰鬥民族」堅忍、剛毅的品格,更誕生了車爾尼雪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託爾斯泰、屠格涅夫等一大批思想家、文學家。
託爾斯泰
英國著名的歷史學家湯因比曾經提出了「文明發生理論」。在他看來,文明產生於挑戰與應戰。當人類遇見挑戰以後,才會積極地去應戰,在應戰的過程中會積極地動腦筋、想辦法,於是便誕生了文明。當一個人處在一種寬鬆、舒適的環境當中時不會主動地鍛鍊自己的能力;只有走出舒適圈,自身所蘊藏的潛能才會被激發出來。在研究了大量的歷史資料以後,湯因比歸納出人類曾面對的幾種挑戰:艱苦環境的挑戰、殘酷打擊的挑戰、壓力的挑戰、缺失的挑戰等等。這些挑戰都激發了人類乃至整個社會的奮起應戰。也許正是寒冬給生存帶來了巨大挑戰,才鑄就了俄羅斯民族強大的凝聚力,激發他們創立不朽的文明。
嚴冬帶給我們的,除了價值的落差和專注力以外,還會有更多嗎?大自然「設計」寒冬一定暗含深意,經濟的周期波動也必然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它也許在給我們留出容錯和糾偏的空間,也許在給我們創造蓄積能量的機會。總之,寒冬來臨之際一定不是萬物蕭條之時,這其中蘊藏著新一輪的生機。正如我國古代將冬至作為新一年的伊始——它象徵著一個全新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