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兩天就是二十四節氣的小雪了,早已經入冬的北方,應該大面積的寒氣襲人雪鋪滿地了吧?在這個蕭條冷寂的冬季,對於現如今的我們,出門需要極大的勇氣。然而,同樣是冬天,古人又是如何度過呢?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
在不為人知的牆角,數枝梅花迎著凌冽的寒風獨自開放,散發淡淡的飄香。在如此嚴寒的冬季,飄雪凌凌飛落,也唯有冷梅才會嫣然綻放,也唯有冷傲如梅花一般志存高潔的王安石才會發現。在雪中賞梅,品鑑梅花不一樣的格調魅力,也為梅花枝頭增添一縷幽香氣質。
北風捲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在北風呼嘯的塞北寒冬裡,岑參無疑是孤獨的。放眼望去,入目之處軍營內肅殺蕭條之氣。這場雪似乎來得有些早,以至於羅幕溼重珠簾銷響,穿在身上的狐裘衣也透著陣陣霜寒。即便是塞北的胡琴琵琶和羌笛齊奏,也趕不走這霜冷的寒氣,更留不下友人踏馬遠行的腳步。唯有熱上幾壺好酒,暖入心扉;再來排練幾場舞刀弄劍,舒爽熱血,如此這樣方能減少友人離去的苦痛哀傷之情。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滿山遍地蒼白孤寂,連一隻飛鳥都絕跡,更是放眼過去渺無人蹤,極目處都被蒼茫白雪覆蓋。然而在這樣的寒冬江畔,卻停泊著一葉扁舟,靜坐著一個披蓑戴笠的漁翁。無論這個漁翁是柳宗元本人還是另有他人,只這份在寒冬臘月時候來到寒江垂釣的閒情逸緻,都足以令人驚嘆。他不怕寂寞更不安於寂寞,只在這苦寒之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許他不是為了釣魚而垂釣,他更享受萬籟寂靜時刻那份清冷的情懷。
《風雪中作》——白居易歲暮風動地,夜寒雪連天。老夫何處宿,暖帳溫爐前。兩重褐綺衾,一領花茸氈。粥熟呼不起,日高安穩眠。是時心與身,了無閒事牽。以此度風雪,閒居來六年。忽思遠遊客,復想早朝士。踏凍侵夜行,凌寒未明起。心為身君父,身為心臣子。不得身自由,皆為心所使。我心既知足,我身自安止。方寸語形骸,吾應不負爾。
在天寒地凍的風雪之夜,燒起一堆爐火,多少有點暖和。樸實的白居易仿佛一個普通農家的老人,任你風雪漫漫,寒風瑟瑟,我自高臥爐床前。即使有爐火的溫烤,但略顯單薄的身軀仍抵不住嚴寒的侵蝕。白居易穿上兩件厚厚的麻布衫,戴上花茸的小氈帽,放開身心的自得安逸。可是風雪呼呼,寒氣入骨,在這樣的天氣裡又如何能安睡呢?屋外已有了些許明亮,不由得想起即將要遠行的遊客,還有那每日進宮面聖的早朝會。兩相對比之下,高枕安臥的白居易心裡多少是有些滿足的。拾得平淡的生活,方能無牽無掛,我行我素豈不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