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唐朝
中國人的名字,是很值得研究的。從起名到用字,皆有學問,尤其是古代。一般來說:名,代表的是人的標誌和符號;字,則是古代成年人的正式稱謂。現在的人們似乎「名」與「字」合二為一了,不再講究這些!
古代的知識分子,也就是那些文人們,除有「名」有「字」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別名,那就是「號」。而這號,不同於一般對他人的泛稱,也不是他號,而是自號,有著特別的涵義。在內容上,號和名之間不需要有什麼某種聯繫。那麼,號是什麼呢?簡單地說,號就是文人在人生經歷豐富之後,為了表顯自己的內心,以自況的形式設計出的文化符號,散發的多是人生的雅韻味道。
在歷代文人中,宋代的大詞人李清照的號,別有一番況味。據查,才女李清照出身宦官家庭,父親李格非,大宋禮部員外郎是也!應該說相當於現在的比較高級別官員吧。才女李清照18歲就和太學士趙明誠結婚了,結婚後小夫妻的日子過得相當美好相當幸福,共同寫詩作詞,出雙入對。遺憾的是這等甜蜜的生活卻遭到了不測。靖康之難後,國退家亡夫君命赴黃泉,李清照的命運發生了根本的改變,真是滅頂之災啊!更可恨的是,某些人還要落井下石,為了謀奪趙明誠留下的圖書文物,蓄意造出個「玉壺頒金」案來,這冤案可是政治誣陷,要人命的啊!要不是趙明誠的姻親、翰林大學士綦崇禮先生,在當時的皇帝文宗面前極力澄清求情,百般斡旋,李清照一定不會有後來的生活。1132年,冤案得以昭雪,李清照總算鬆了口氣。
經過此番折騰,李清照算是傷透了心,對社會對世俗真是看了個透,也就不怎麼和外界來往了!她在浙江臨安的那個寓所裡和日月相伴,聽風悅雨,讀書寫作。寓所名易安居,自號為易安居士。從此,在僻靜的易安居,過著清淡的日子。
是一種聰明的選擇,還是一種無奈之舉?也許只有李大才女自己知道。
根據後人們理解,這易安居士的用意,大概和《毛詩序》裡的「賤易安,幽居靡悶」以及陶潛《歸去來辭》裡的「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之詩意有關吧!不難看出,「號」的出現,是和文人的人生際況有關的。特殊時代,往往有特殊的心緒;特殊的處境,又給了人們特殊的處世態度,號的概念正是這一特殊現象的反映。
文人的號,不僅透露出一個人待人處事的態度,還可表現出某種情操。像陶淵明,東晉大詩人啊!當過彭澤縣令,但他不願為五鬥米折腰,硬是印綬一扔,回歸田園,成為一名平頭百姓,或曰隱士。「採菊東籬下,悠悠見南山」,多美的畫面啊,多美的心態啊!
這個時候,一身輕鬆的陶大詩人便要自「號」了,叫了個「五柳先生」。為什麼叫這個看似很平常的號呢?他在自述自己生平的《五柳先生傳》裡這樣寫道:「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嫻靜少言,不慕榮利。好之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嗜酒,家貧,不能恆得,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宴如也。」意思已經很明白了,讀之,我們看到的是詩人對人生的大徹大悟,表現的是遠離紅塵的超脫,好學於嫻靜,飄逸於人間。筆者每每讀到此,心中便產生嚮往。
尋找古代文人的號,很容易地發現,大多數人用的是一個,多是隨意為之的,也有用心良苦的。當然,一生中有多個「號」的,也大有人在,蘇軾蘇東坡先生就是一個典型。據我查藏的就有:大蘇、小蘇、蘇子、蘇長公、眉山先生,眉山學士、眉山公、長帽公、峨眉先生、東坡居士、雪浪翁、蘇賢良、蘇使君、蘇學士、蘇端明、大坡、禿鬢翁、西湖長、白髮兄、老泉山人、笑履翁、王局翁、毗陵先生、坡仙、東坡道人、妙善道人、文星、奎宿、蘇文公等等,大概近30個之多。有我們熟悉的,也有不怎麼知道的,有詼有諧,有喜有愁,或幽默,或端肅,人生百味,盡在其中,實為五光十色的一道人文風景,嘆!
總之,古代文人喜歡用號,這裡有歷史文化方面的原因,也有個人的因素,如若探究,各有不同。《周禮》上說,號主要是「尊其名而更為美稱焉。」作為一個人的「名」和「字」之外的「號」,往往是文人內心最親密的朋友,有著特殊的文化,其味無窮。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