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XTMIND
在大多數人眼中,企鵝是一種憨態可掬的動物,但直到今天科學家才發現,這種動物的祖先曾在恐龍滅絕後一度統治地球。
據海外科學媒體PHYS報導,6000多萬年前,當時恐龍已滅絕,南極還沒有冰帽,紐西蘭周圍是熱帶或亞熱帶海域,地球上生活著一種「巨型企鵝」。
這種企鵝被命名為Kupoupou stilwelli(意思是潛水鳥),它們統治著陸地和水域,特別是在紐西蘭南部的查塔姆群島。
它們被認為是已知最古老的企鵝,身長大概在1.1米,比當今最大的帝王企鵝還高(成年體長1米左右)。
下圖模擬了這種巨型企鵝與人類站在一起的畫面:
紐西蘭坎特伯雷大學的副教授斯考特菲爾德(Scofield)說,「針對化石的研究,進一步支持了企鵝在恐龍時代就迅速進化的理論,我們認為,企鵝的祖先很可能是在白堊紀晚期從世系中分化出來,從而與它們現存最近的親屬,如信天翁和海燕發生了分化。」
科學家還認為,在6600萬年前的物種大滅絕事件後,企鵝失去了飛行的能力,但獲得了遊泳的技能。
公開資料顯示,企鵝主要生活在南半球,目前已知全世界的企鵝共有19種,另有2種已滅絕。多數分布在南極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