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孩子學習成績好,最重要的不是讓他們死記硬背,也不是想盡辦法提升他們的智商,而是在生活中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但是很多家長卻並不在意,固執地認為孩子還小,等到他們長大之後情況自然會發生改變。但是這種想法並不正確。
鄰居家的孩子今年剛上中學,鄰居發現小姑娘的學習成績直線下降。原本處於班級前幾名的孩子第一次考試就進入了「差生」的行列,這可愁壞了鄰居,甚至擔心小姑娘是不是早戀了。
事實上,孩子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事情是因為中學和小學的學習難度相差太多,而且老師的講課速度也有所增加,導致小朋友跟不上。
鄰居不能理解,為什麼只有自家孩子跟不上?原因是因為上小學的時候,孩子的一切事情都是媽媽幫忙解決,進入中學之後媽媽突然放手,小姑娘自然不適應。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小姑娘在學校交不到朋友。
孩子的成績一直是家長最關心的事情,但是很多家長發現,不管自己用什麼方法,孩子的成績就是不見好轉。難道是因為孩子比較笨,註定不是學習的那塊料?其實不然,很可能是因為小朋友的壞習慣,家長沒有放在心上。
如果孩子在生活中有這幾種壞習慣,家長一定要幫助他們及時更改。
1、生活習慣不規律
早睡早起是最健康的生活習慣,但是隨著時代的改變,無論是成人還是孩子都很難做到這一點。當家長沉迷於手機、電視、遊戲的時候,小朋友自然也會覺得這樣的情況是正常的,從而養成熬夜的習慣。
但是對於孩子而言,熬夜的危害比成人的要嚴重得多。首先,孩子在進入深度睡眠之後,身體會釋放出有助於長高的激素。其次,孩子晚上睡不著,白天起不來,上課的時候注意力就會不集中,從而影響到成績。最後不規律的睡眠會讓身體感覺的到勞累,從而做事情迷迷糊糊。
2、年紀不大脾氣不小
現在的孩子從小就被父母捧在手心中長大,只要有一點事情不合他們的心意,孩子就會又哭又鬧,甚至動手打人。一些寵愛孩子的家長會覺得這並不是什麼嚴重的問題,但是時間長了,小朋友便會形成習慣。試想一下,一個不懂得控制自己情緒的孩子,在遇到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時,一定是煩躁的,急不可耐的,這就意味著小朋友很可能在考試的時候出現不利。
一個人的性格往往可以決定一個人的高度,如果性格不好很難融入集體,所以為了孩子未來的發展,父母要一定要重視對孩子性格的培養。推薦兩套培養孩子好品質的書籍。《寶寶好品格培養經典童話》通過經典童話故事幫助孩子養成十大好品格。
《寶寶情商培養圖畫書》讓孩子知道分享、學會控制情緒、能夠承認錯誤等好品質,讓孩子擁有高情商。
3、不愛社交
人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居動物,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中,都需要一定的社交。但是很多家長會覺得外面不安全,充滿危險。於是很少讓小朋友出門,以至於整日和父母呆在一起的孩子,根本不知道應該怎樣和外人相處。
當小朋友發現別人都有朋友一起上廁所、玩遊戲、討論難題的時候,他們會感覺到傷心難過和自卑。嚴重的話還可能對學校出現抵抗情況,甚至出現厭學的情況。
4、不喜歡讀書
興趣是促進一個人前進的最大動力。如果一個孩子不喜歡讀書,那麼枯燥的學習對於他們而言只會更枯燥。家長在生活中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小朋友的閱讀習慣,比如在他們還小的時候就帶著他們一起讀繪本,根據他們年齡的特點選擇適合他們的讀物,引起他們的興趣。
一個熱愛讀書的孩子,對學習也有著一定的興趣,同時飽讀詩書,對學習也有著一定的幫助,從而發現學習的樂趣。
閱讀素材要合理
給寶寶選擇閱讀素材時,家長朋友們切勿「一拍大腿」隨意挑選自己認為合適的書物,親子閱讀的素材要符合寶寶當前的發育情況。
按照理論,3-6歲是寶寶的語言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在三歲之前,家長朋友們可以主要選擇圖片類的讀物。直觀的圖片給了寶寶想像的空間,可以培養其思維力、想像力和創造力。
進入三歲,家長就可以選擇一些帶有少量文字的繪本了,讓寶寶讀圖與讀文雙管齊下。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文字的比例可以逐量增加。
父母不妨讓孩子看看《寶寶語言啟蒙》這套寶典,父母可以在說話的基礎上科學有效的訓練,讓寶寶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與想法。
這套書共有10本,每本都色彩鮮豔、人物造型也非常的可愛,其中能夠引起寶寶的閱讀興趣,同樣也會有利於寶寶的理解和學習,樂樂在成為「小話癆」的時候,我也和樂樂看了這套《寶寶語言啟蒙》。
寶寶在其中學會了很多的詞彙,因為其中的情節都非常的有趣,所以寶寶也會一直保持著閱讀和學習的習慣興趣,在這套書中讓寶寶學會了發音、表達、用詞準確、溝通,結合寶寶的情況專項練,讓寶寶的語言能力更加強。
點擊下方「去看看」即可購買↓↓↓
寄語:對於年紀小的孩子而言,成績並不是定義他們是否優秀的唯一標準,但卻是十分重要的一項。想要孩子成績優異,家長便不能只抓成績本身,還要注意一些「不起眼」的事情。如果發現孩子出現以上幾個壞習慣,家長一定要將其「扼殺」在搖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