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這四個壞習慣,成績好不到哪裡去,父母絕對不能慣著!

2021-01-11 依科育兒吧

我們常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孩子學習成績好,最重要的不是讓他們死記硬背,也不是想盡辦法提升他們的智商,而是在生活中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但是很多家長卻並不在意,固執地認為孩子還小,等到他們長大之後情況自然會發生改變。但是這種想法並不正確。

鄰居家的孩子今年剛上中學,鄰居發現小姑娘的學習成績直線下降。原本處於班級前幾名的孩子第一次考試就進入了「差生」的行列,這可愁壞了鄰居,甚至擔心小姑娘是不是早戀了。

事實上,孩子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事情是因為中學和小學的學習難度相差太多,而且老師的講課速度也有所增加,導致小朋友跟不上。

鄰居不能理解,為什麼只有自家孩子跟不上?原因是因為上小學的時候,孩子的一切事情都是媽媽幫忙解決,進入中學之後媽媽突然放手,小姑娘自然不適應。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小姑娘在學校交不到朋友。

孩子的成績一直是家長最關心的事情,但是很多家長發現,不管自己用什麼方法,孩子的成績就是不見好轉。難道是因為孩子比較笨,註定不是學習的那塊料?其實不然,很可能是因為小朋友的壞習慣,家長沒有放在心上。

如果孩子在生活中有這幾種壞習慣,家長一定要幫助他們及時更改。

1、生活習慣不規律

早睡早起是最健康的生活習慣,但是隨著時代的改變,無論是成人還是孩子都很難做到這一點。當家長沉迷於手機、電視、遊戲的時候,小朋友自然也會覺得這樣的情況是正常的,從而養成熬夜的習慣。

但是對於孩子而言,熬夜的危害比成人的要嚴重得多。首先,孩子在進入深度睡眠之後,身體會釋放出有助於長高的激素。其次,孩子晚上睡不著,白天起不來,上課的時候注意力就會不集中,從而影響到成績。最後不規律的睡眠會讓身體感覺的到勞累,從而做事情迷迷糊糊。

2、年紀不大脾氣不小

現在的孩子從小就被父母捧在手心中長大,只要有一點事情不合他們的心意,孩子就會又哭又鬧,甚至動手打人。一些寵愛孩子的家長會覺得這並不是什麼嚴重的問題,但是時間長了,小朋友便會形成習慣。試想一下,一個不懂得控制自己情緒的孩子,在遇到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時,一定是煩躁的,急不可耐的,這就意味著小朋友很可能在考試的時候出現不利。

一個人的性格往往可以決定一個人的高度,如果性格不好很難融入集體,所以為了孩子未來的發展,父母要一定要重視對孩子性格的培養。推薦兩套培養孩子好品質的書籍。《寶寶好品格培養經典童話》通過經典童話故事幫助孩子養成十大好品格。

《寶寶情商培養圖畫書》讓孩子知道分享、學會控制情緒、能夠承認錯誤等好品質,讓孩子擁有高情商。

3、不愛社交

人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居動物,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中,都需要一定的社交。但是很多家長會覺得外面不安全,充滿危險。於是很少讓小朋友出門,以至於整日和父母呆在一起的孩子,根本不知道應該怎樣和外人相處。

當小朋友發現別人都有朋友一起上廁所、玩遊戲、討論難題的時候,他們會感覺到傷心難過和自卑。嚴重的話還可能對學校出現抵抗情況,甚至出現厭學的情況。

4、不喜歡讀書

興趣是促進一個人前進的最大動力。如果一個孩子不喜歡讀書,那麼枯燥的學習對於他們而言只會更枯燥。家長在生活中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小朋友的閱讀習慣,比如在他們還小的時候就帶著他們一起讀繪本,根據他們年齡的特點選擇適合他們的讀物,引起他們的興趣。

一個熱愛讀書的孩子,對學習也有著一定的興趣,同時飽讀詩書,對學習也有著一定的幫助,從而發現學習的樂趣。

閱讀素材要合理

給寶寶選擇閱讀素材時,家長朋友們切勿「一拍大腿」隨意挑選自己認為合適的書物,親子閱讀的素材要符合寶寶當前的發育情況。

按照理論,3-6歲是寶寶的語言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在三歲之前,家長朋友們可以主要選擇圖片類的讀物。直觀的圖片給了寶寶想像的空間,可以培養其思維力、想像力和創造力。

進入三歲,家長就可以選擇一些帶有少量文字的繪本了,讓寶寶讀圖與讀文雙管齊下。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文字的比例可以逐量增加。

父母不妨讓孩子看看《寶寶語言啟蒙》這套寶典,父母可以在說話的基礎上科學有效的訓練,讓寶寶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與想法。

這套書共有10本,每本都色彩鮮豔、人物造型也非常的可愛,其中能夠引起寶寶的閱讀興趣,同樣也會有利於寶寶的理解和學習,樂樂在成為「小話癆」的時候,我也和樂樂看了這套《寶寶語言啟蒙》。

寶寶在其中學會了很多的詞彙,因為其中的情節都非常的有趣,所以寶寶也會一直保持著閱讀和學習的習慣興趣,在這套書中讓寶寶學會了發音、表達、用詞準確、溝通,結合寶寶的情況專項練,讓寶寶的語言能力更加強。

點擊下方「去看看」即可購買↓↓↓

寄語:對於年紀小的孩子而言,成績並不是定義他們是否優秀的唯一標準,但卻是十分重要的一項。想要孩子成績優異,家長便不能只抓成績本身,還要注意一些「不起眼」的事情。如果發現孩子出現以上幾個壞習慣,家長一定要將其「扼殺」在搖籃中。

相關焦點

  • 葉聖陶告誡:孩子有這4個壞習慣,父母不能慣著!超過6歲就難改了
    那些期望孩子學習成績好的家長,要記住,決定他們學習好壞的因素,絕不是讓他們死記硬背,或者是想辦法去提高他們的智商,而是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孩子之間會出現一定的差距,其實不是看他們智商的高低來決定的,而是看他們的行為習慣。習慣的力量是很大的,如果一個人從小就養成了一種習慣,那麼長大之後也會朝著這個習慣前進。有好習慣的人就會往好的發展,壞習慣的人就會向相反的方向走。
  • 博美的這6個壞習慣,絕對不能慣著,不然吃苦的是你!
    博美嬌小可愛,喜歡撒嬌,但正因為這樣寵主不能對博美太過溺愛,會讓它養成壞習慣的。博美如果有以下6個壞習慣,絕對不能慣著,不然吃苦的是你!壞習慣四:出門亂跑有些博美一到出門時間就會異常興奮,會到處亂跑,甚至還會有爆衝行為,容易傷到人或跑丟。
  • 博美的這6個壞習慣,絕對不能慣著,不然吃苦的是你
    博美嬌小可愛,喜歡撒嬌,但正因為這樣寵主不能對博美太過溺愛,會讓它養成壞習慣的。博美如果有以下6個壞習慣,絕對不能慣著,不然吃苦的是你!壞習慣四:出門亂跑有些博美一到出門時間就會異常興奮,會到處亂跑壞習慣五:喜歡咬人博美是個脾氣有點暴躁的狗子,要是一個不開心就會咬人
  • 孩子有這4個「臭毛病」,父母一定不能慣著!否則6歲之後很難改正
    為了讓自家孩子長大之後更有出息,表現得更好,父母們在孩子小的時候需要對他們進行教育和引導,培養他們養成好的習慣,因為這不僅僅能夠讓孩子在學習上取得優異的成績,還能幫助孩子以後的人生。而當如果父母發現自家小孩子身上存在極大壞習慣時,那麼應該及時地糾正孩子的錯誤行為,以防這些壞習慣影響到孩子以後成就精彩的人生。那麼孩子身上的哪一些行為表現是錯誤的呢?
  • 父母再寵愛孩子,以下習慣也不能慣著,過了6歲再糾正就晚了
    文|暖時光現在人們生活條件好了,再加上父母都有這樣的心態,那就是要把最好的給自己孩子,於是不自主就會對孩子很好。就這樣有時候孩子有了一些不好的言行,父母也不捨得吵他們,而是各種寵愛。寵愛孩子本身沒錯,但父母要注意,如果你真是為了孩子好。
  • 貓咪有這些壞習慣,主人絕對不能慣著,不然很難改!
    在飼養貓咪的過程中,如果貓咪有下面這些壞習慣,主人絕對不能慣著,不然以後就很改了,後悔的也是你!1、壞脾氣如果你家貓咪一旦遇到不滿意、不順心的事情,就會大發脾氣,不是對你喵喵叫,就是直接撒潑的,什麼事情都要順著它,依著它,這種情況寵主千萬不能慣著,不然以後你想幫貓咪改都改不了。2、到處亂排洩貓咪排洩物是很臭的,相信各位鏟屎官都深有體會。
  • 拉低孩子成績的3個壞習慣,比懶惰還可怕!
    其實家長在從外部找問題的時候,不妨回歸孩子本身,確認孩子身上是否擁有以下有關學習的壞習慣。如果有,那他們就是拉低孩子成績的關鍵原因所在,家長應該及時幫助孩子改正過來。01隻做題,不檢查,不糾錯倩倩是一個五年級的孩子,在老師眼裡,倩倩上課積極認真。在父母眼中,倩倩學習主動、自覺。完全是一個好孩子,好學生的榜樣。但是,每次一到考試,倩倩的成績總是不那麼理想,父母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 李玫瑾教授:若孩子有這3個不良行為,該打就得打,不能慣著
    >這是孩子和父母之間建立信任的階段。這足以說明孩子培養孩子的性格和好習慣有多重要,家長一旦方法錯誤,便是對孩子的不負責任。02孩子身上有這3個壞習慣,家長該怎麼做?李玫瑾:該打就得打孩子成長的最大特徵就在於可塑性,這也是需要家長們不斷教育以及糾正孩子錯誤的原因。每個孩子都會犯錯,都會有一些壞習慣。當孩子有不良行為時,家長到底該不該打?對此,李玫瑾教授說,人早年吃的苦越多,承受力就越好;千萬不要對孩子百依百順,當孩子有不良行為時,該打就得打,不能慣著。
  • 李玫瑾:孩子到了「可怕的兩歲」!這三個毛病不能慣,該打就得打
    在這個階段,孩子已經擁有了自我意識,他們學會了對父母的各種要求說不,而且特別喜歡這樣做。除此之外,他們也會對很多事物都特別好奇,再加上他們的精力充沛,於是就開始惹出很多的麻煩。在這種情況下,孩子的鬧騰過程也就開始了。此時對他們進行管教是非常有必要的,否則就會形成不太好的習慣,以下這些習慣是不能慣的,該打就要打。
  • 李玫瑾坦言:孩子有這3種行為不能慣,該打就得打,晚了很難改正
    李玫瑾坦言:孩子有這3種行為不能慣,該打就得打,晚了很難改正我們總是要求孩子學習成績要好,要變得優秀,但對於孩子平常時的一些小毛病,家長卻不以為然,認為孩子還小,這些小毛病長大後就會改正了,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著名的心理學教授李玫瑾老師曾說過:一味地寵溺孩子,只會害了他們。孩子在3-4歲的時候,會怎麼跟你鬧呢?
  • 高中生若是有這4種壞習慣,成績會一降再降,很難考上理想大學
    高中生若是有這4種壞習慣,成績會一降再降,很難考上理想大學,高中階段對學生的生活非常重要,直接決定了進入什麼樣的大學,所以這三年來,希望學生們珍惜學習生活,不僅對學生來說,高中階段也很重要,父母也很關心學生的成績,為了和孩子一起學習,可以放棄工作。
  • 寵孩子≠慣孩子
    我和閨女就稍微等了一下,他們騰出位置來了才進去,也就等了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就在這間隙,女店主稍微訓斥了一下門口的父子,大意是讓他倆利索點,別在門口擋著客人。我還沒有接話,只聽到店主的兒子,對著他媽媽兇狠狠地說了句:「你說啥!你再說一遍試試!」我尷尬的笑了笑,仔細看了看那個蹲在地上的小男孩,大概也只有三四歲的樣子。但是他說那些話的語氣和神情,完全不像這個年齡的小孩兒。
  • 孩子上課玩橡皮擦,班主任批評不管用,成績好又頑皮的孩子真難教
    孩子上課好不好,看看橡皮擦就知道!對於小孩子的學習狀態,可謂是愁苦了家長們。而不僅僅是家長,老師更是無奈,因為有個說法,平時一本正經的人開起玩笑來,更加讓人防不勝防。用在學生身上來講就是成績好又頑皮的孩子真難教!到底是怎麼回事能讓一位老師發出這樣的感慨呢?了解完了之後不禁想到自己小的時候也幹過!
  • 孩子不能慣?心理學研究:從小這樣慣,孩子長大更自信
    長輩傳授育兒經驗,經常說,孩子不能慣,尤其是男孩子,從小就得多摔打,長大才能更皮實。嘟嘟平時主要是我帶,有時嘟爸會說,他一哭你就哄,你就慣著他吧。有時在姑姑家,兩個孩子搶玩具,嘟嘟受了委屈會生氣,自己跑出門,我去安慰他,姑姑說,別理他,不慣著他,看他自己在外面能待到什麼時候。
  • 孩子有壞習慣該怎麼辦?心理學:父母可以了解下「條件反射理論」
    因為一旦孩子養成了壞習慣,想讓他們摒棄就會非常困難,這無疑等於在他們養成好習慣的道路上設置了重重障礙。孩子的吃飯問題,一直都是困擾父母的最大問題之一,他們這也不吃,那也不吃,往往讓父母非常惱火。1、給孩子有意識的條件反射條件反射可以幫助孩子形成好的習慣,但是這需要一段比較長的過程,其中不僅需要孩子自己努力,更離不開父母的有意識訓練。讓孩子提前做好準備,引導孩子主動的參與其中,也許事情的發展會更為順利。
  • 清華教授:父母不在這4個方面「逼」一把,孩子就不能變優秀
    教育孩子的方式沒有絕對的,所以家長要隨機應變。關於這個問題,一位清華教授坦言,對於孩子的一些薪給,家長可以「慣著」,但是在這四個方面,家長不但不能慣著孩子,反而必須要逼孩子一把!家長要「逼」孩子的四方面:1、逼迫孩子多讀書一本好書是孩子的良師益友,所以,讓孩子讀書是十分重要的。孩子的年齡小,專注力還不夠強。尤其在現在的社會,外界誘惑那麼多。
  • 睡前這3個壞習慣,是偷走孩子身高的新「元兇」,家長要儘快糾正
    孩子長得高不高成為了父母培養孩子成功與否的重要指標之一,很多個頭小的父母說孩子長不高是基因問題,但很多高個子的父母也會遇到孩子長不高的問題。基因固然重要,但也不是絕對,畢竟也有很多低個子家族也能養出高個子孩子。生物學家研究表明:孩子的睡眠質量直接影響了其身高。
  • 孩子有壞習慣怎麼辦?心理學:父母可使用「條件反射理論」
    當家長看見"別人家的孩子"在完成事情時不僅不拖拉,而且還自覺效時,都忍不住思考自己在教育孩子時,是不是有哪一個環節出現問題?既然一般的批評已經不管用了,而且家長都覺得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如此艱難的情況下,心理學家表示,父母可以使用"條件反射理論"。
  • 父母情緒控制好,孩子成績才能好!
    被孩子弄的心情煩躁,尚能感同身受,當媽的誰沒被孩子虐過?可生氣之時,便對孩子拳腳相向,把孩子打的不省人事,卻實在不敢苟同:這哪裡配稱得上是母親,簡直是枉為人。
  • 13個壞習慣危害孩子健康
    壞習慣1:讓寶寶自己爬樓梯原因分析:現在家庭中樓梯越來越多,一不注意,寶寶就摸爬到樓梯上,極易造成滾落下來。因此,最好在樓梯處裝上安全欄杆,防止嬰兒攀爬。壞習慣2:床上嬰兒不用看原因分析:床鋪、沙發椅:成長快速的嬰兒已會翻身,如讓孩子在沙發或床上睡覺,不要只留下單獨一人。最安全的是裝好圍欄的嬰兒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