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眼中的孩子永遠都是最可愛的,他們就像小天使一般降落人間,給家人帶來無盡的快樂。
可是隨意孩子一天天長大,父母卻會發現以前乖巧可愛的小天使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調皮搗蛋的小惡魔,他們開始無視父母的管教,身上表現出越來越多的缺點。
孩子吃飯挑食,吃飯時間過長;寫作業磨磨蹭蹭,效率低下;沉迷於手機遊戲,晚上不願意睡覺……
這些壞習慣不僅影響孩子的學習,更是影響他們的正常發育成長。所以父母必須及時幹預,幫助孩子遠離壞習慣,養成好習慣。
利用條件反射理論引導孩子。
01什麼是條件反射理論?
巴甫洛夫的實驗
生物學家巴甫洛夫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他選擇了一條狗作為實驗對象,每次給狗餵食的時候就會搖動鈴鐺,之後只要鈴鐺一響,狗就會進食。
時間一長,只要狗聽到了鈴鐺聲,哪怕沒有食物,它們也會流出口水。這就是條件反射。
02條件反射的特徵
加強作用搖動鈴鐺是對狗的一種外界刺激,當狗對鈴鐺的聲音習慣之後,就會對其產生條件反應。
鈴鐺聲響起的時候,狗狗就會分泌出唾液,因為它此時自然而然想到的就是食物。
消退作用實驗中鈴鐺對狗的刺激是持續性的,如果鈴鐺對狗的刺激是短暫的,那麼在停止一段時間之後,狗的反應也會消退。
恢復作用但是如果繼續用鈴鐺刺激狗狗,那麼持續一段時間之後,狗狗的條件反射反應又會再次出現,恢復到之前的狀態。
03愛德華·李·桑代克的實驗
愛德華·李·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 1874.08.31—1949.08.09)美國心理學家,動物心理學的開創者,心理學聯結主義的建立者和教育心理學體系的創始人。他曾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迷籠實驗》。
他把一隻餓貓放在籠子裡,並在籠子外面放置了食物,貓由於太餓了,想吃到食物,誤打誤撞中,觸碰了打開籠門的機關,跑了出來。
經過反覆的實驗,貓經過不斷的練習和加強,打開籠門的時間越來越短。這就是桑代克的操作性條件反射實驗。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凡會引起滿意行為反應後果的刺激與反應的聯結就會加強;凡帶來令人不悅行為反應後果的刺激,與反應的聯結就會削弱。
04條件反射理論對孩子的影響
孩子的可塑性非常強,他們很多的好習慣都是在兒童時期形成的,千萬不要認為孩子還小,就會了對孩子的早期教育。
因為一旦孩子養成了壞習慣,想讓他們摒棄就會非常困難,這無疑等於在他們養成好習慣的道路上設置了重重障礙。
孩子的吃飯問題,一直都是困擾父母的最大問題之一,他們這也不吃,那也不吃,往往讓父母非常惱火。
所以絕大部分的父母都會採取強迫的方式,他們規定孩子每頓吃多少飯,每頓飯花多長時間,只要孩子沒有完成,便會對孩子又打又罵。
這樣的方式也許在短期內確實有效,但是卻不利於孩子長期的成長,甚至會導致孩子厭食。
患上厭食症,那麼後果將是難以想像的,所以父母儘量要讓孩子愉快吃飯,讓孩子正常的吃飯。
父母可以先了解孩子喜歡吃什麼,儘量按照孩子的要求去做創意菜,讓食物更加討孩子的歡心。
同時控制好一天三餐的正常用餐時間,讓孩子知道多吃飯不僅能夠身體好,而且能夠變聰明,個頭也能夠長高,從而讓孩子願意主動的吃飯。
在確保孩子攝入均衡全面的營養之後,父母也可以在孩子正餐吃得好的情況下,適當的給孩子吃一些健康的零食。
帶孩子做一些飯後遊戲或者活動,讓孩子的心情完全得到放鬆,會讓孩子更愛吃飯。
父母採用的方法對孩子來說是一種食物刺激,當他們做出孩子喜歡吃的飯菜之後,會讓孩子的味蕾大開,而零食的適當供給,飯後的小活動等,都會讓這種刺激加強。
漸漸的孩子在父母的不斷強化下會養成好習慣,從而看到食物就會條件反射,有想吃的欲望。
05如何用條件反射理論培養孩子好習慣?
1、給孩子有意識的條件反射
條件反射可以幫助孩子形成好的習慣,但是這需要一段比較長的過程,其中不僅需要孩子自己努力,更離不開父母的有意識訓練。
讓孩子提前做好準備,引導孩子主動的參與其中,也許事情的發展會更為順利。
現在很多家長都會讓孩子學習遊泳,甚至有人會認為這是孩子的必備技能。
遊泳是一項全身心的運動,需要四肢具有一定的協調能力,同時學會如何在水裡正確呼吸,也是孩子能夠練好遊泳的關鍵所在。
當孩子真正在這件事情上花功夫之後,他們的遊泳技能會掌握的越來越好,進入水裡就能形成條件反射,做出準確的姿勢,使遊泳成績在不知不覺中進步。
2、使用強化手段教育孩子
孩子每一天都在成長,每一天都會有不同的收穫,但是與此同時,孩子也會遇到一些困擾。
有時憑藉他們自己的能力很難去解決,這時便需要父母給孩子一些正面的刺激,讓孩子減少負面情緒,使他們能夠儘量保持樂觀心態。
比如孩子在入園前都會有畏懼和反叛情緒,他們不願意離開父母,也不敢獨立面對他人。
這時父母不能盲目的給孩子扣上膽小懦弱的帽子,而是要不斷的告訴孩子,幼兒園裡有很多和他們年齡相仿的小朋友,大家可以一起玩。
幼兒園的老師很溫柔,會教他們唱歌跳舞;幼兒園的食物特別好吃,尤其是大家一起進餐時會很開心。
在這樣的強化下,孩子就會接受無條件的刺激,從而卸下對幼兒園的防備,能夠快樂主動的上學。
父母要多花時間陪伴孩子、引導孩子,給孩子多一點的耐心,這樣才會讓孩子健康的成長,有利於他們好習慣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