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壞習慣該怎麼辦?心理學:父母可以了解下「條件反射理論」

2020-12-04 BaBa很忙

父母眼中的孩子永遠都是最可愛的,他們就像小天使一般降落人間,給家人帶來無盡的快樂。

可是隨意孩子一天天長大,父母卻會發現以前乖巧可愛的小天使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調皮搗蛋的小惡魔,他們開始無視父母的管教,身上表現出越來越多的缺點。

孩子吃飯挑食,吃飯時間過長;寫作業磨磨蹭蹭,效率低下;沉迷於手機遊戲,晚上不願意睡覺……

這些壞習慣不僅影響孩子的學習,更是影響他們的正常發育成長。所以父母必須及時幹預,幫助孩子遠離壞習慣,養成好習慣。

利用條件反射理論引導孩子。

01什麼是條件反射理論?

巴甫洛夫的實驗

生物學家巴甫洛夫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他選擇了一條狗作為實驗對象,每次給狗餵食的時候就會搖動鈴鐺,之後只要鈴鐺一響,狗就會進食。

時間一長,只要狗聽到了鈴鐺聲,哪怕沒有食物,它們也會流出口水。這就是條件反射。

02條件反射的特徵

加強作用搖動鈴鐺是對狗的一種外界刺激,當狗對鈴鐺的聲音習慣之後,就會對其產生條件反應。

鈴鐺聲響起的時候,狗狗就會分泌出唾液,因為它此時自然而然想到的就是食物。

消退作用實驗中鈴鐺對狗的刺激是持續性的,如果鈴鐺對狗的刺激是短暫的,那麼在停止一段時間之後,狗的反應也會消退。

恢復作用但是如果繼續用鈴鐺刺激狗狗,那麼持續一段時間之後,狗狗的條件反射反應又會再次出現,恢復到之前的狀態。

03愛德華·李·桑代克的實驗

愛德華·李·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 1874.08.31—1949.08.09)美國心理學家,動物心理學的開創者,心理學聯結主義的建立者和教育心理學體系的創始人。他曾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迷籠實驗》。

他把一隻餓貓放在籠子裡,並在籠子外面放置了食物,貓由於太餓了,想吃到食物,誤打誤撞中,觸碰了打開籠門的機關,跑了出來。

經過反覆的實驗,貓經過不斷的練習和加強,打開籠門的時間越來越短。這就是桑代克的操作性條件反射實驗。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凡會引起滿意行為反應後果的刺激與反應的聯結就會加強;凡帶來令人不悅行為反應後果的刺激,與反應的聯結就會削弱。

04條件反射理論對孩子的影響

孩子的可塑性非常強,他們很多的好習慣都是在兒童時期形成的,千萬不要認為孩子還小,就會了對孩子的早期教育。

因為一旦孩子養成了壞習慣,想讓他們摒棄就會非常困難,這無疑等於在他們養成好習慣的道路上設置了重重障礙。

孩子的吃飯問題,一直都是困擾父母的最大問題之一,他們這也不吃,那也不吃,往往讓父母非常惱火。

所以絕大部分的父母都會採取強迫的方式,他們規定孩子每頓吃多少飯,每頓飯花多長時間,只要孩子沒有完成,便會對孩子又打又罵。

這樣的方式也許在短期內確實有效,但是卻不利於孩子長期的成長,甚至會導致孩子厭食。

患上厭食症,那麼後果將是難以想像的,所以父母儘量要讓孩子愉快吃飯,讓孩子正常的吃飯。

父母可以先了解孩子喜歡吃什麼,儘量按照孩子的要求去做創意菜,讓食物更加討孩子的歡心。

同時控制好一天三餐的正常用餐時間,讓孩子知道多吃飯不僅能夠身體好,而且能夠變聰明,個頭也能夠長高,從而讓孩子願意主動的吃飯。

在確保孩子攝入均衡全面的營養之後,父母也可以在孩子正餐吃得好的情況下,適當的給孩子吃一些健康的零食。

帶孩子做一些飯後遊戲或者活動,讓孩子的心情完全得到放鬆,會讓孩子更愛吃飯。

父母採用的方法對孩子來說是一種食物刺激,當他們做出孩子喜歡吃的飯菜之後,會讓孩子的味蕾大開,而零食的適當供給,飯後的小活動等,都會讓這種刺激加強。

漸漸的孩子在父母的不斷強化下會養成好習慣,從而看到食物就會條件反射,有想吃的欲望。

05如何用條件反射理論培養孩子好習慣?

1、給孩子有意識的條件反射

條件反射可以幫助孩子形成好的習慣,但是這需要一段比較長的過程,其中不僅需要孩子自己努力,更離不開父母的有意識訓練。

讓孩子提前做好準備,引導孩子主動的參與其中,也許事情的發展會更為順利。

現在很多家長都會讓孩子學習遊泳,甚至有人會認為這是孩子的必備技能。

遊泳是一項全身心的運動需要四肢具有一定的協調能力,同時學會如何在水裡正確呼吸,也是孩子能夠練好遊泳的關鍵所在。

當孩子真正在這件事情上花功夫之後,他們的遊泳技能會掌握的越來越好,進入水裡就能形成條件反射,做出準確的姿勢,使遊泳成績在不知不覺中進步。

2、使用強化手段教育孩子

孩子每一天都在成長,每一天都會有不同的收穫,但是與此同時,孩子也會遇到一些困擾。

有時憑藉他們自己的能力很難去解決,這時便需要父母給孩子一些正面的刺激,讓孩子減少負面情緒,使他們能夠儘量保持樂觀心態。

比如孩子在入園前都會有畏懼和反叛情緒,他們不願意離開父母,也不敢獨立面對他人。

這時父母不能盲目的給孩子扣上膽小懦弱的帽子,而是要不斷的告訴孩子,幼兒園裡有很多和他們年齡相仿的小朋友,大家可以一起玩。

幼兒園的老師很溫柔,會教他們唱歌跳舞;幼兒園的食物特別好吃,尤其是大家一起進餐時會很開心。

在這樣的強化下,孩子就會接受無條件的刺激,從而卸下對幼兒園的防備,能夠快樂主動的上學。

父母要多花時間陪伴孩子、引導孩子,給孩子多一點的耐心,這樣才會讓孩子健康的成長,有利於他們好習慣的形成。

相關焦點

  • 孩子習慣不好該怎麼辦?心理學:父母可以參考下「條件反射理論」
    好習慣的養成,對每一個人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孩子,如果從小能夠養成好的習慣,那麼將會讓他們的一生都受益無窮。然而雖然很多父母都很重視孩子習慣的養成,可我們也很難確保每個孩子都不會有錯誤行為出現。要麼遇到孩子習慣不好時,父母應該怎麼辦呢?
  • 孩子有壞習慣怎麼辦?心理學:父母可使用「條件反射理論」
    當家長看見"別人家的孩子"在完成事情時不僅不拖拉,而且還自覺效時,都忍不住思考自己在教育孩子時,是不是有哪一個環節出現問題?既然一般的批評已經不管用了,而且家長都覺得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如此艱難的情況下,心理學家表示,父母可以使用"條件反射理論"。
  • 孩子的壞習慣能被根除嗎?家長巧用「條件反射理論」,或能治本
    孩子卻只記住了前半句,刷牙這件事忘得一乾二淨。朋友為此頭疼不已,覺得自己家孩子已經養成了壞習慣,而且已經到了無法扭轉的地步。其實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壞習慣,就連父母都有很多,所以孩子有壞習慣也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
  • 經典性條件反射與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的異同
    大部分考生在複習教育心理學學習理論一章時,會感到這一章人物多、理論多,尤其在行為主義這一部分,涉及的心理學家都做了很多相關的理論,大家會感到理解起來不太容易也會出現混淆。今天中公教育李筱琛老師就跟大家探討一下行為主義的兩個理論——經典性條件反射理論與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的異同,避免考生們在複習時出現混淆。
  • 經典條件反射理論
    巴普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理論是心理學中行為主義理論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同樣,巴普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理論也是我們遼寧招教考試教育心理學理論需要重點準備的部分。一般來說題型多為客觀題。在本文中,將結合常見的考題,帶領大家對這部分的內容進行系統的梳理,希望對大家的備考有一定的幫助。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反射理論來源於一個經典實驗,即:狗——鈴聲——唾液的實驗。
  • 為什麼「父母越禁止,孩子越要做」?「白熊理論」告訴你答案
    生活中,很多家長都會對孩子說"不":不能看電視、不能吃零食、不要玩手機……但是父母越禁止,孩子就越要做,難道是叛逆期到了?其實,"你越禁止,孩子越要做"這個現象,跟一個心理學理論息息相關,那就是白熊理論。01什麼是白熊理論?
  • 孩子學習日漸萎縮?善用「斯金納強化理論」,輕鬆矯正孩子壞習慣
    該媽媽通過打罵孩子的形式,希望孩子能正視學習,是否真的能起到正向的效果,在網上引起熱議。不少網友認為,打罵出人才的教育方式已成為過去,如今採用這種教育方式,無疑會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加大孩子對於學習的畏懼心理,使其學習日漸萎縮。那麼,究竟要採用怎樣的教導方式,才能矯正孩子壞習慣,解決學習動力困擾,斯金納強化理論給予了全面的回答。
  • 教師招聘考試:經典條件反射理論
    教師招聘考試:經典條件反射理論由北京教師招聘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2018教師招聘,教師招聘,教師,2018教師,北京教師招聘的內容請關注教師資格考試網/北京教師招聘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北京教師考試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2020福建教師招聘備考:心理學《瘋狂外星人》中的經典性條件反射
    從全國範圍考試大綱來看,大部分地區的考試內容以教育學和心理學為主。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在普通心理學部分比較重要的考點——巴普洛夫的經典性條件反射原理。在最近熱映的黃渤主演的電影《瘋狂外星人》中,黃渤飾演一個馬戲團工作者,在訓練「外星人」能夠騎自行車和走鋼絲的過程中,經常說到這樣一句臺詞「根據巴普洛夫的條件反射」原理,那麼是什麼原理可以讓動物產生預期的學習呢?
  • 掌握心理學理論武器,對照現實生活,指導應用實際
    畢竟,區分開不同事情,該幹嘛幹嘛,這才是心理健康標識,也是最基礎的意識。 最基礎的,同時也最難,也最為重要。 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所以然就是理論在支撐,理論給出框架。 學習理論就是學習框架,才成體系,一提一串。
  • 成年人與孩子接觸時的反應是一種條件反射
    這種狀況將無休止地繼續下去,父母們會想出各式各樣想像力豐富的理由來說明孩子的行為為什麼不是一種錯誤。道理很簡單:孩子被理解為父母身體的一部分,身體的部分不可能做任何故意的事情。從心理學角度看,我們案例中的馬塞爾就被母親視為自己身體的一部分,按照她的想法,孩子是不可能故意攀登箱子塔的。
  • 比較操作性條件反射與經典性條件反射
    比較操作性條件反射與經典性條件反射這部分內容分別了解操作性條件反射的特點與經典條件反射的特點並且掌握它們之間的區別和聯繫,對於我們的做題有很大幫助「經典條件反射」和「操作性條件反射」這兩個學習理論在《教育心理學》中處於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歷年教師資格證和教師招聘考試中也是一個。
  • 教育心理學中四種行為主義理論匯總
    行為主義理論是教育心理學中比較難理解的一部分。本文將做一定總結,幫助大家更好理解。行為主義理論的核心觀點認為,學習過程是有機體在一定條件下形成刺激與反應的聯繫從而獲得新經驗的過程。4.實驗:貓開籠取食實驗二.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1.提出者:巴甫洛夫2.具體學習理論: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3.理論要點:(1)條件反射反射是神經系統活動的基本方式,是有機體通過神經系統對體內外刺激產生有規律的應答活動。反射一般分為兩大類:無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
  • 父母學堂:孩子寫作業磨蹭怎麼辦?看這裡,一治一個準!
    很多孩子在做作業是磨蹭,慢,拖拉;在家長嚴管之下才能完成,只要家長一不在身旁,孩子就立馬就分心,走神了。孩子做作業磨蹭怎麼辦?看到這個問題,相信不少爸媽氣不打一處來。打一頓吧,下不了手;憋在心裡,自己又鬱悶得慌。
  • 愛情心理學:揭示愛情本質的心理學理論
    愛情心理學是一門解釋愛情的知識,需要學習和運用。為什麼我們看到我們喜歡的人會心跳加快,為什麼戀愛中人總是甜蜜的,為什麼單相思是最痛苦的,為什麼初戀是美麗的,為什麼分手是痛苦的,為什麼會有七年之癢,戀愛的原因有很多,各種愛是理解愛的關鍵,如何把握愛是我們應該做的。愛不能被抓住和觸摸,但愛的行為和心理是可以描述、解釋和研究的。
  • 2020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反射
    教師招聘考試:本文整理2020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反射。引起條件反射有兩個信號系統一個是第一信號系統,一個是第二信號系統。通過這個實驗巴甫洛夫得出了兩對規律:一個是獲得與消退;一個是泛化與分化,泛化就是對相類似的是物分不清,分化就是對相類似的事物分的清。綜合以往歷年的考試真題和考點分布,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反射是高頻考點,此處的題以單選、多選、判斷類的客觀題為主,需要同學們重點理解。
  • 你知道膽小的孩子最缺少的是什麼嗎?孩子膽小多是父母造成的
    細心的寶媽們或許有這樣的發現,不知道為什麼突然有一天,孩子就開始害怕某一種東西,比如一隻很小的蟲子,一片爛樹葉、黑暗,也可能這個東西根本不存在,比如怪獸、妖怪等。心理學研究發現,3—4歲是幼兒害羞與膽小心理發展的矛盾期,膽小、害羞是孩子心理發展必須要經歷的過程。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來說,害怕某些事物是非常普遍的,也是非常正常的。
  • 看懂馬斯洛需求理論,父母就明白,為什麼不能因為作業打罵孩子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這是心理學上的一個著名理論。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為5個層次,從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馬斯洛認為,人的需求是從低到高依次滿足的,如果低級需求沒有滿足,那麼就不會產生對上層的需求。也就是說,當人們當生理需求得不到滿足時,他就不會對安全、社交、尊重等產生需求。
  • 孩子總是「自言自語」?家長先別擔心,自言自語的好處先了解下!
    有時不論身旁是否有人,孩子都會忽然間說出一句讓人匪夷所思的話,很明顯這句話不應該來自於這個環境下。朋友有些迷茫,是否孩子存在心理問題呢?我淡淡一笑,告訴他不要想太多,孩子的自言自語未必有想像的那麼恐怖。很多父母都覺得,孩子自言自語已經是精神系統和心理健康出現了問題,因為往常的人又怎麼可能會自言自語呢?是否是因為對孩子的語言培養不夠呢?
  • 孩子寫作業慢的7個原因!幫孩子自查,趁早改正壞習慣太關鍵
    心理學上有種說法,叫 100% 理論。世界上許多事情都遵循 100% 理論,如果我們有 20% 不做,孩子就能完成 20%,如果我們有 80% 不做,孩子就能做80%。  如果父母都幫孩子做了,孩子的成長機會實際上就被父母剝奪了。當然,孩子在做事的過程中,父母可以適當指導孩子做事的順序和條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