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馬跑得慢、體型小,口碑最差,為何蒙古騎兵一天奔襲80公裡?

2020-11-29 冷兵器研究所

作為橫掃歐亞大陸的蒙古軍隊,其騎兵的機動性能是舉世聞名的,遊牧民族均能騎善射,但是蒙古騎兵卻創造了之前的遊牧民族不曾創造的遼闊帝國,除了當時的世界格局以外,這和騎兵的重要裝備—戰馬有很直接的關係。蒙古馬「個小而壯實,體態不優美,有強健的脖子和粗壯的腿,蒙古馬的速度雖然不強,但是耐力非常令人驚嘆。」

「跟歐洲馬匹不同,蒙古馬由於一年四季都生活在野外,所以相比一般的馬匹在食物上要求更低。」

「蒙古騎兵乘坐的蒙古馬雖然個頭矮小,但是耐力好,體質健壯,行動快速,衝力大,而且不挑食,遠比亞歐其他國家馬匹優良」。由此可見,蒙古戰馬具有很強的忍耐力,可以經受長時間的行軍,這也就使得蒙古騎兵具有很強的機動性,並且可以在經過長途行軍後立刻投入戰鬥。

前面已經提到:蒙古馬本身就具有很強的耐力。但是對於一匹馬來講,它的耐力再強,也會有疲憊的時候,尤其是在長途行軍的過程中,會有許多不確定性因素可能導致戰馬喪失體力。而蒙古騎兵的強大的機動性能就體現在,每名騎兵都裝備數匹戰馬,這樣即使乘坐的戰馬由於長距離的奔襲而疲憊,或者由於突發情況而喪失機動性的時候,騎兵可以隨時換乘其他的備用馬匹。這就更大大地增加了其推進的速度和長途行軍後立即投入戰鬥的能力。

蒙古騎兵最強大的機動性來源就是他們的馬匹數量,每個蒙古騎兵一般都擁有3匹坐騎。這些馬緊跟在部隊的後面,在行軍過程中,甚至在戰鬥進行時都可以隨時用來更換。蒙古騎兵換馬就像今天運動會的接力一樣,這樣可以保證安全,對完成預定的任務影響最小。

個人認為,蒙古騎兵部隊每人裝備數匹戰馬,在行軍過程中輪流換乘的做法,類似於現代戰爭中的機槍小組和空中加油機:每一挺機槍在戰鬥中均備有備用槍管,以便在長時間射擊導致槍管過熱而影響其設計精確度的時候進行替換,這樣可以保證壓制火力的持續性;對於軍用飛機來講,尤其是執行遠程任務的戰鬥機或者戰略轟炸機,空中加油可以使得其不用降落便可以繼續飛行很遠的距離,也就增加了其戰鬥半徑和打擊面積。同樣的道理,蒙古騎兵在行軍過程中進行馬匹的快速更換,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證行軍的速度和機動能力。

參考資料

【1】彭大雅 《黑韃事略》

相關焦點

  • 蒙古馬的體型非常矮小,為什麼駕馭這種馬匹的蒙古騎兵卻能戰勝歐洲...
    季我努學社整理出版中國近代史料,傳播歷史知識文 | 李學華與高大的歐洲馬相比,蒙古馬有些其貌不揚——個頭矮小,皮厚毛粗,短距離衝刺總被拉在身後。然而,彪悍的的蒙古騎兵並不以貌取「馬」,始終將蒙古馬當成自己的徵戰四方的夥伴。
  • 同是中國古代名馬,汗血寶馬與蒙古馬之間,到底有何不同?
    在冷兵器時代和熱兵器尚不發達的時代,騎兵一直以來都是中原王朝所頭疼的兵種,這一兵種憑藉著強大的機動性來去如風,甚至還幾度憑藉騎兵入侵中原當家做主,這和他們所依賴的主要牲畜——馬脫離不了干係。而在中國歷史上,馬匹主要用作兩個方面:其一是用於小規模部隊的襲擾或者突破,這種作戰環境要求馬匹具有極高的爆發力和速度,最具有代表性的即為哈爾捷金馬(即汗血寶馬);而第二種則是用於大規模的遠徵以及運輸糧草,這種作戰環境要求馬匹擁有充足的耐力和持久力,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當屬成吉思汗時期從草原上培育出來的蒙古馬。
  • 為什麼中國軍馬選擇蒙古馬 細數蒙古馬的幾大優勢
    蒙古馬,賽場上不行,奔跑速度不夠,然而它確實又是最優秀的軍馬,優勢主要有三方面。一、蒙古馬個子小,但耐力好,不畏寒冷,這是一大優勢。歐洲等國,面積小,戰馬活動不遠,因此對耐力沒有特別要求。雪地裡的蒙古馬要在廣闊的空間裡作戰,蒙古馬是最優秀的。俄羅斯與中國接壤,是近代的事,之前歐洲一直未擴張到蒙古草原,重要原因就是馬不行,因此歷史上只有蒙古草原的部族,匈奴、突厥西遷,從未有歐洲人東遷。
  • 遊牧徵服的秘密:只喜歡玩重騎兵加衝衝衝,蒙古為何能橫掃歐亞?
    按照阿徹·瓊斯的說法,蒙古人擁有一支非常類似安息人的騎兵部隊,其中大約五分之三是帶有備用弓和三袋箭和至少一匹備用馬的輕型騎兵,五分之二是重型騎兵。蒙古重騎兵在伐金期間就已經基本成型了,耶律禿花在大勝甸、成吉思汗在野狐嶺、客臺在皂河都曾經以少敵多擊敗金軍,迫使金國不得不發展出花帽軍、忠孝軍等新生兵種。而在伐金之初的野狐嶺之戰與墨谷口之戰中,也都有蒙古軍利用長矛重騎兵衝陣的記載。
  • 八裡橋:蒙古騎兵對陣歐洲槍騎兵列隊衝鋒
    這座清軍炮臺的護牆和垛口已經被炮擊的支離破碎。很快,哲裡木盟馬隊1000騎,卓索圖盟馬隊2000騎,昭烏達盟馬隊1000騎,察哈爾騎兵5000騎等9000蒙古馬隊陸續趕到北京。同時命令錫林郭勒盟騎兵1000騎張家口以北備調,烏蘭察布騎兵500騎綏遠城備調,伊克昭騎兵500騎綏遠城備調。
  • 阿拉伯馬的高貴地位:歐洲建設騎兵的參考藍本,世界的通用武器
    ,這也是阿拉伯馬展現騎兵優勢的最典型戰役,歐洲過去所謂的城防概念也在這一時期被打破,開始逐漸向阿拉伯地區學習,採用一種攻防兼備的新型戰術,而騎兵正是當時發起反攻的有利武器。這時騎兵變得輕巧而有力,成為了一支有效組織防禦和進攻的主體力量,由此阿拉伯馬的優勢更進一步體現,耐力強、奔襲距離遠並且短時間爆發力強,因而成為騎兵的不二之選。就在奧斯曼帝國擊敗整個東羅馬帝國的一百年裡,阿拉伯馬被大量引入歐洲,由此歐洲各諸侯國也開始進行了自己的戰馬改良。
  • 大金朝佔據絕對優勢的野狐嶺之戰,為何敗給蒙古一塌糊塗?
    很多人認為,金朝這時國力尚可,為何會如此大敗,綜合來看可以總結為三點: 部落之間的世仇 蒙古在11世紀時 反觀蒙古,他們一個一個從小就擅長騎馬射箭,為了減輕重量,騎馬都是輕裝上陣,使得騎兵的機動性達到最大化。據說,在蒙古部落訓練,如果大汗數完十個手指頭,還未到者,立即軍法處置。在這樣一支鬥志昂揚的軍隊面前,金朝豈有不敗之理由。
  • 中亞國王擊敗蒙古騎兵,戰後卻因為一匹戰馬,導致中亞人損失慘重
    當札蘭丁成功殲滅一支蒙古千人團之後,成吉思汗已經感覺到了來自札蘭丁的威脅,於是他迅速派自己的養子失吉忽禿忽前去攻打札蘭丁,失吉忽禿忽的手下有三萬多名蒙古騎兵,為了虛張聲勢,失吉忽禿忽還製作了許多草人,當這些草人被放在戰馬上後,會讓札蘭丁誤以為蒙古騎兵人多勢眾。
  • 古代為何沒有騎牛打仗的騎兵,力量與防禦比馬高,速度也不差
    歷史上有許多的騎兵大多數都是騎馬,也有少數的象騎兵、駱駝騎兵,卻在歷史中幾乎看不到牛騎兵、豬騎兵,獅虎豹等猛獸騎兵呢?下面小編為你解答為何歷史中沒有牛騎兵。由於各地域的差異,所產的牛自然也有不同。若是用來奔襲或超長距離突擊的話,牛確實不如馬,但是在短途內,牛的速度並不慢,而且速度爆發力非常強。大家如果見過鬥牛的場面就會發現鬥牛相當的敏捷,若是用做短途衝刺破陣,略遜於馬的速度但卻遠大於馬的質量,會產生出巨大的衝擊力。尤其是衝擊敵方步兵陣地,可以想像一下一群牛往你這裡衝的畫面。而且牛的重心低,對衝擊長槍陣有利。
  • 古代日本最強騎兵,令全國喪膽,可牽出這些戰馬後,日本人尷尬了
    木曾馬中比較高的一匹那麼這麼牛的騎兵部隊究竟騎著什麼樣的戰馬呢?不說不知道,一說就尷尬了!日本本土的馬,品質一直都很差。大多數日本本土馬都是矮種馬。之所以叫矮種馬,是因為其體型卻是非常矮小。究竟有多矮?
  • 世界歷史上最精銳十大軍隊,第六蒙古鐵騎,第一竟是盛世王朝
    第九名:拜佔庭甲胃騎兵甲冑騎兵是東羅馬帝國的兵種,拜佔庭特色兵種,又譯為拜佔庭聖騎兵,騎士與馬同著甲冑,刀槍不入,騎陣洶洶,具有極大的衝擊力和破壞力,對步兵陣營具有極大的殺傷力。從一個小城邦發展為地中海世界的霸主,這的程中都能看到羅馬軍團的影子,可以說羅馬軍團始終起著中流砥柱的作用, 羅馬軍團在改革之前都是推行義務兵役制,武器裝備全靠自備,所以就憑財產多寡評定兵種。它無疑是歷史上最強大的軍事力量之一。
  • 三峰山之戰——蒙古滅金的最關鍵戰役
    完顏合達和移剌蒲阿是全軍的統帥,下面的戰將則是金朝當時最能打、最有戰鬥力的一批將領。除了大名鼎鼎的完顏陳和尚之外,還有幾位名將需要介紹一下:  恆山公武仙。武仙堪稱「金朝的曾國藩」,他是漢人,家居河北威縣。蒙古南侵時,他組織義兵抗敵,多次取得勝利。雖然一度因為身陷絕境不得不投降蒙古,但是金哀宗不計前嫌,依然誠心招納他。於是,武仙再次舉兵起義,成為了金朝的重要將領。
  • 全球十大名馬排名:蒙古馬第九,這種馬僅中國才叫「汗血寶馬」!
    根據網上的一些文章和網友的評論和相關的資料,小編整理了一份世界十大名馬的名單。說出來不信,馬在我們國家的歷史上起著重要的作用,像呂布的赤兔馬,劉備的盧馬,曹操的絕影馬等,這些馬在歷史上都是非常有名的,然而,在這個榜單上,只用中國的蒙古馬上榜了,三河馬、河曲馬、伊犁馬均沒上榜。
  • 戰無不勝的蒙古大軍,為何沒能戰勝一小國?
    蒙古騎兵在很多人眼裡兇猛而強大。在沒有洋槍鐵炮的時代,蒙古騎兵把自己的力量發揮到了極致。然而,無論戰士們多麼勇敢,總會有軟弱的時候。蒙古國攻打南宋的戰役,持續了近半個世紀,在此期間,蒙古國取代了三王。雅山也是南宋滅亡的地方。然而,在歷史上,南宋並不是唯一一個與蒙古長期陷入僵局的王朝。
  • 馬的故事與人類文明
    法蘭西共和國騎兵衛隊馬的入門標準是肩高1.66米,而蒙古馬的肩高只有1.35米。作為一個有著悠久騎士傳統的國家的門面,法國騎兵衛隊的馬享有「已經超出了國界」的威望。據說以法蘭西共和國騎兵隊的「龍騎兵」戰馬贈出,這還是第一次。馬作為國禮並不新鮮,中國古代的朝貢活動裡總少不了馬的身影。
  • 如何體驗蒙古傳統文化
    但是,如果您想真正領略支配蒙古傳統文化的廣闊草原風景之美,就必須離開這座城市,冒險進入似乎無處不在的四面八方的山丘。在那裡,您肯定會碰上比人類更多的馬。以下是我最喜歡的蒙古傳統文化的一些方面,即使您為了找到它們而迷失了方向,也不容錯過!蒙古馬文化蒙古人被廣泛認為是地球上最好的騎兵。
  • 蒙古騎兵想一辦法,讓打仗的士兵不餓肚子,日軍效仿卻餓死5萬人
    蒙古鐵騎的實力不用多說,不僅中國古代,甚至全球古代都知曉其厲害。從華夏王朝開始以來,位於北邊的遊牧民族一直就是我們的心腹大患,周朝時位於北邊的遊牧民族中最具威脅力的乃是犬戎,也稱其為狄戎。西周的結束正是因為周幽王被犬戎所害。順便一說,也正是因為這事,秦國才開始慢慢發展,《史記》有云:" 周幽王為犬戎所殺, 秦始列為諸侯。"
  • 成吉思汗一生娶了近40名妻妾子女無數,蒙古帝國給世界帶來了什麼
    歐洲太窮,打贏也無利可圖,這一次,蒙古大軍將目標換成佔了阿拉伯帝國。數百年來,阿拉伯人佔據了阿拉伯半島及北非部分地區,並通過波斯灣,同亞洲進行著貿易往來。對此,蒙古人垂涎已久。戰爭打了六年,蒙古大軍攻下當時伊斯蘭世界最大、最富裕的城市巴格達,阿拉伯帝國滅亡。第三次西徵基本結束。西徵順風順水,向南卻打成了持久戰。
  • 蒙古親王僧格林沁是怎麼死的?為何會被一個16歲少年斬殺?
    又餓又累的蒙古親王獨自躲在麥田裡,被一名16歲的捻軍戰士張皮綆親手斬殺。 僧格林沁戰死疆場,清廷上下一片震驚,皆以失去「國之柱石」而惋惜。同治帝親自致祭。名震天下的僧王是為何死於捻軍之手呢?這就要從僧王剿捻說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