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人稱「磨盤草」價值很大,80後曾當水果吃,如今淪為野草:好可惜!
在農村,野生植物是最常見的,各種野生植物長滿了田野、山崗,連城裡人喜歡去釣魚的郊外的河邊,也長滿了各種野草。
在以前,河邊也是特別喜歡長一種植物的,它的名字叫做——「磨盤草」!
以前磨盤草到處都是,特別是河邊最多, 喜歡生長在河邊的沙地,當然,農民的莊稼地裡,或者房屋周圍,田邊土角等等地方也可能有磨盤草的存在。因為它的價值比較大,所以農民也不會剷除它們,甚至有的還是農民親自栽種的。
01磨盤草科普
磨盤草是一種多年生或者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它的植株高大,向上生長,分枝比較多,已經有一點兒像灌木了。因此,一株可以佔據比較大的地方,植株的高度能夠長到兩米五,也就是比人還高。
磨盤草的莖上有灰色的短柔毛,花朵比較大,顏色多為金黃色,果實很特別,長得酷似農村用來磨麵的「磨盤」,因此而得名——磨盤草。
02磨盤草與80後
磨盤草可是80後農村娃特別喜歡的植物,它的枝繁葉茂,而且葉子很大。夏天的時候可以躲到它的植株下乘涼,特別是天熱的時候,在河邊釣魚太陽太大,就可以跑到磨盤草下面,讓它遮擋一下陽光。
而它的花也是非常漂亮的,女孩子們特別喜歡採摘它的花朵玩兒;而男孩子們則更喜歡它的果實。磨盤草的果實像磨盤,但沒有成熟的磨盤草的果實裡面的種子味道很甜,吃起來很好吃,是80後農村娃喜歡的零食,常把它當成水果來吃。
但僅憑磨盤草可以遮太陽,磨盤草的花漂亮,磨盤草的果實可以當水果吃,還不足以讓農民種植它。
03磨盤草與農民
農民種植磨盤草的真實目的,是要取它的「樹皮」,磨盤草高大,它的表皮顏色發青,纖維長而且很多,韌性很強,也是我國古代「棉麻製品」原材料中的「麻」的一種,俗稱——青麻!
其實,磨盤草叫青麻,並不是它的書本名稱,它的正式名稱應該是苘麻qǐng má,這估計也是被叫成青麻的一種原因,畢竟讀音很相近。
苘麻的莖皮經久耐用,常被農民用來做麻衣,麻袋,麻鞋,麻繩等等,結實耐磨,透水,透氣,經濟適用。在農村非常受歡迎,在我國的種植歷史非常悠久,曾在我國大量種植。
當苘麻的果實完全成熟以後,就不能再當零食實用了,但是可以用它的種子「苘麻子」壓榨油。苘麻子油主要用來做潤滑油,比如農村的縫紉機,自行車,以及一些木製品可以轉動的部分,都可以用苘麻油來潤滑。
苘麻做成的麻製品還可以換錢,有人專門收購,賣到遠方;同時也有人收購苘麻子油,可以用來製造肥皂;用在工業方面等等。可以說,苘麻是我國農耕時代的一種經濟價值高,利用價值高的經濟作物,也是農民生活離不開的植物。
同時,苘麻還是一種非常好的藥材,它在《中藥大辭典》、《唐本草》、《上海常用中草藥》、《福建民間草藥》、《中華本草》、《本草綱目》等等典籍或者書籍上都有記載。《本草綱目》中曾這樣寫道:
「苘麻,今之白麻也,多生卑溼處,人亦種之。葉大如桐葉,團而有尖,六、七月開黃花,結實如半磨形,有齒,嫩青,老黑,中子扁黑,狀如黃葵子,其莖輕虛潔白,北人取皮作麻。其嫩子。小兒亦食之。」
04結束語
苘麻雖然很好,價值很大,但我國農民的生活這幾十年來發生的天翻地覆的變化,農民的生活越來越好,越來越幸福。
早已不再靠著苘麻製作麻製品滿足衣食住行,穿著打扮也脫離了麻製品,沒有人再穿苘麻製作的衣服、褲子、鞋子;也沒有人再去用麻繩、麻袋。80後等農村娃早已有了更好吃的零食、水果,也很少有人再吃苘麻子了。
苘麻子油也失去了它的市場,總之一句話,苘麻與農民的生活已經脫離了關係,與農村娃也不再親近。
人們早已忘記了苘麻曾經的價值,它高大的植株,成了農村的害草,被無情地剷除了……
這種植物很稀罕,若在農村遇到請引起重視,即使給高價也別賣
又一外來物種「炒作失敗」,錯把油料當水果,很多人交「智商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