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家研製出「壁虎抓手」清理太空垃圾
新華社華盛頓6月28日電(記者林小春)美國史丹福大學研究人員28日報告說,受壁虎吸附牆壁原理啟發,他們研製出一種能夠抓住太空漂浮物體的機械抓手,有望用來清理回收威脅日益增大的太空垃圾。 這項成果當天發表在新一期美國《科學·機器人學》雜誌上。
-
新型商業機器人模仿壁虎的腳趾
壁虎的秘密一被破解,人類就開始試圖複製它。「這是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的謎團之一,」亞倫·帕內斯說,他直到最近還在加州帕薩迪納的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管理著機器人攀爬者和抓取者小組。每個墊子大約有50萬根頭髮,像人的頭髮一樣由角蛋白製成,但是要薄得多。每一個都以數百根更細的納米毛髮結束,創造出難以置信的表面積,以最小的壓力,完全符合它所接觸的任何表面的最小特徵。範德瓦爾斯力變得重要,這是足夠的面對面接觸。這個概念很簡單,但再造這樣一個表面卻不簡單。
-
厄瓜多唯一一枚衛星被太空垃圾撞致失靈(圖)
這枚衛星升空不足一個月,與太空中火箭殘骸相撞失靈,凸顯太空垃圾對航天安全日益嚴重的威脅。太空垃圾指在繞地球軌道上運行、不具備用途的各種人造物體,包括發射後遺棄的火箭、棄用的衛星以及太空飛行器分解、腐蝕或撞擊產生的碎片等。人類加快太空探索腳步後,太空垃圾數量大增,對太空飛行器的安全威脅日益嚴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網站介紹,地球周邊目前有超過50萬塊太空垃圾。
-
美國實驗雷射掃帚清太空垃圾
中新網北京8月17日消息:美國太空總署準備試驗一種「雷射掃帚」﹐專門清除國際太空站軌道上的太空垃圾。 據外電報導,太空總署將於二○○三年發射穿梭機﹐進行這項名為「獵戶座計劃」的太空任務。科學家表示﹐太空垃圾愈來愈多﹐對國際太空站和航天員構成了新的威脅﹐雖然太空站已有儀器應付直徑小於一釐米的太空垃圾﹐地面控制人員亦則能探測十釐米以上的太空物體﹐並及早發出警報讓太空站閃避﹐但對於介乎一至十釐米的太空垃圾則未有對策。雷射掃帚正是針對這些「中型垃圾」﹐防止它們撞穿國際太空站的外殼。
-
「蛇型」 機械抓取器誕生,靈感來自象鼻,可抓取比自身重220倍的物體
「大象、蟒蛇或章魚之類的動物會利用其柔軟、連續的身體結構來抓緊物體,同時增加接觸的穩定性,使它們易於探查、抓握和操控物體。這些動物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是因為它們有高度敏感的觸覺以及成千上萬塊沒有堅硬骨骼的肌肉,例如象鼻就有多達 40,000 塊肌肉。」Thanh Nho Do 博士介紹說。
-
俄羅斯人的五隻太空壁虎可以繼續做愛做的事情了
更新:俄空局宣布,這枚衛星的返回艙已經於2014年9月1日成功著陸在俄羅斯南部,然而其中的壁虎已經全部死亡。初步結果表明這些壁虎是凍死的,很可能是給它們的供暖系統出現了故障。衛星上的果蠅一切正常。太空中的壁虎。圖片來源:Roscosmos(魏郎爾/編譯)謝天謝地,人們擔心可能已經迷失太空的五隻壁虎剛剛打了個電話回家匯報。
-
歐空局啟動全球首個太空垃圾清理任務
歐空局啟動全球首個太空垃圾清理任務 2020-12-03 08:31:44 來源:科技日報 據美國《科學》雜誌網站1日報導,歐洲空間局(ESA)當天與瑞士初創公司「清潔太空」(ClearSpace)籤署了總額為8600
-
家裡蟑螂治不了?美國科學家研製出黑科技,分分鐘斬草除根!
家裡蟑螂治不了?美國科學家研製出黑科技,分分鐘斬草除根!這位美國堪薩斯州的一位科學家就研製出了一種這樣專門去除蟑螂的黑科技產品,下面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種黑科技就是一種可以誘殺雄性蟑螂的性味捕捉裝置,主要就是一種帶有氣味的有毒黏性紙,而這種紙張上所散發的氣味和雌性蟑螂分泌出來的性外激素味道幾乎完全一樣,所以可以十分有效的將雄性蟑螂引誘到捕捉之上之後毒死。
-
要研製太空戰鬥機嗎?俄羅斯米格-41和美國X-37B已開始角逐
超燃衝壓發動機的工作原理 當然,美國對於太空戰鬥機的研究也沒有停止過,美國目前已經造出了2架X-37B空天飛機,並多次進行實機飛行測試,以驗證該機在太空中的飛行能力和作戰能力。
-
10種曾到過太空的動物
2、實驗鼠經常被用於各種科學實驗的實驗鼠也是太空「旅行」的常客。在實驗鼠的幫助下,科學家們發現,較為深入的太空探索很可能對肝臟有輕微損傷。在接受了麻醉劑注射後,這隻猴子坐在太空艙中被火箭送上了太空,不過,由於機器故障,恆河猴缺氧窒息而亡。後來又有幾隻猴子被送上太空,但都未能回到地面。1959年,美國把兩隻獼猴送進了太空,幸運的是,它們沒有像前幾任那樣有去無回,而是安全返回地球,只不過公猴在摘除電極時,因為麻醉不當而去世了;另一隻母猴則一直活到1984年。
-
太空裡的競爭與挑戰
隨著人類探索太空腳步的加快,未來太空競爭的廣度和深度可能會進一步升級,由此引發的安全問題也可能增多,這將考驗人類的智慧與勇氣。文/石海明 劉一鳴 「冷戰時期,在寧靜的地球軌道,重達十幾噸的空間站失去控制,一旦墜入人口聚居地,不僅將帶來人員傷亡,更可能引起戰略誤判,挑起核大戰。
-
俄生物實驗衛星返回地球 壁虎、鼠、魚體驗太空生活
原標題:俄生物實驗衛星返回地球 壁虎、鼠、魚體驗太空生活 俄羅斯飛行控制中心19日宣布,俄航天部門4月19日發射的「生物型-1M」生物實驗衛星當天攜帶壁虎等多種實驗生物返回地球。 俄飛行控制中心說,該衛星的返回艙降落在奧倫堡市東北方向約100公裡處。
-
10種曾到過太空的動物,哪些活著回來了?
因為果蠅14天就可繁殖一代,只有4對染色體,部分基因跟人類的基因驚人地相似,便於研究,所以它們至今依然是進入太空的常客。2、實驗鼠經常被用於各種科學實驗的實驗鼠也是太空「旅行」的常客。在實驗鼠的幫助下,科學家們發現,較為深入的太空探索很可能對肝臟有輕微損傷。
-
研究人員打造出或能大規模量產的類壁虎腳材料
本文轉自【cnBeta.COM】;據外媒報導,壁虎一直是重要的研究對象。由於它的腳有一種自然的附著力,這使其幾乎能抓住任何表面。雖然研究人員已經能夠模仿出壁虎的這種粘性,即利用橡膠條來抓取和釋放物體,但大規模生產仍無法實現。
-
科學家研發機器人 可仿壁虎爬牆
【法新社巴黎1 1月1日電】題:瞧,沒有手 機器人利用壁虎的絕技爬牆
-
一種「壓電材料驅動的微型夾爪」可抓取自重30倍的物體
近日,由哈佛大學,洛桑聯邦理工學院以及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聯合在國際機器人通訊期刊《IEEE機器人與自動化通訊》(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Letter)發表了一篇文章中提出了一種「壓電材料驅動的微型夾爪」,這款夾爪本身張開的尺寸大約為0.2mm,自身重量0.1g, 但確可以抓取重達3g(30倍)的物體。
-
新型仿生機器人,能像海葵捕捉獵物一樣抓取物體,比機械手指靈活
目前大部分機器人是通過機械手指來抓取物體的,這種方式比較接近我們人類的抓取模式,但是卻存在著精度不夠、靈活度低、成本高的缺點。那麼,有沒有其他的抓取模式呢?顯然是有的。最近清華大學和西南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就設計了一種新型仿生機器人,這種機器人能夠像海葵捕捉獵物一樣抓取物體。
-
港真,垃圾分類這種事情還得藉助機器人的力量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分類垃圾的方法需要改進的原因。雖然現在許多大型回收中心已經使用磁鐵來回收金屬,並使用空氣過濾器將紙張與有一定重量的塑料分離開。但即便如此,大多數分類工作仍然是手工完成的。比如北京2017年實行垃圾分類以來,其中由24名專配的分揀員組成的史家胡同「分揀大軍」每天大約要分揀各種垃圾5至10噸。而這種工作又髒有危險,可能會危及工作人員的健康。
-
俄動物太空交配實驗結束 五隻壁虎全死亡(圖)
騰訊科學訊據國外媒體報導,俄羅斯航天部門在今年7月19日成功發射了一顆名為Foton-M4的科學實驗衛星,攜帶了五隻壁虎作為研究對象,俄羅斯的科學家試圖觀察壁虎在太空中如何交配,當然這顆科學實驗衛星還有其他的測試項目,比如觀察一些植物和昆蟲在微重力環境下生理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