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王珞丹發文幫助同事尋找 「吉吉」,10小時後偷走吉吉的人被找到,不幸的是吉吉已成為了他人的盤中餐。這件事引起了廣泛的社會關注,許多人強烈指責這種行為。
吉吉是誰,它是一隻柯爾鴨,這種寵物鴨的價值高達上萬元。雖然偷走她的大媽可能面臨巨額賠償,但對於王珞丹的同事來說,再多的賠償也不能彌補難受的心。因為她失去的不單單是一隻寵物鴨,而是她的親人,孩子。
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養寵物,據統計我國12%家庭擁有寵物,養寵人士已超一億人。寵物早已成為了許多家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實際上養一個寵物無形中會增加許多的額外開支,還會壓縮你的個人時間。為寵物清理衛生也是一件很麻煩的事。可即便如此,還是有很多人熱衷於養一個寵物。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養寵物呢?養寵物對我們人類有什麼好處呢?從科學的角度我們來說一說養寵物的好處:
1、依戀
人的依戀感是健康發展的重要元素。而這種依戀感不單是人與人的依戀,還有人與動物、人與環境、人與物體的依戀。比如老人依戀孩子,離鄉的人依戀家鄉等。依戀存在我們整個生命過程中,能給予人安全感,減少人的焦慮與抑鬱。
而寵物可以給人提供這種依戀感,有科學家研究發現,依戀寵物的年輕人,抑鬱症狀會減輕。科學家們將人們對寵物的依戀分為三個層次,依戀寵物、不養寵物、不依戀寵物,結果顯示依戀寵物的人更幸福,且依戀感越強,幸福感越強。
2、增強免疫力
養寵物與免疫力看似毫無聯繫,其實有跡可循。根據美國科學家們的調查發現,經常暴露在有貓或有狗的環境中,可能會降低一個人患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風險。日本科學家針對65歲以上老人展開了一項調查,發現養寵物的老人比不養寵物的老人看病次數減少了三分之一。
針對養寵物可以增強免疫力這一發現,科學家們展開研究,發現養寵物的老人和小孩的通勤率更高,因為需要遛寵物,他們外出活動機率更大,心情也更愉悅。日積月累下來免疫力自然得到了增強。
3、疾病預警
在這裡給大家講一個故事,有一隻寵物狗多次聞它主人腿上的一顆黑痣,它的主人感到十分奇怪,就去醫院檢查,結果那顆黑痣居然是黑色素瘤。這件事讓科學家們感到十分驚詫,對寵物狗是否具有疾病預警能力進行了研究。
2006年加州一個癌症研究中心公布了一項研究,發現普通家犬經過訓練,可以通過嗅患者的呼吸發現早期乳腺癌和肺癌,準確率高達88%至97%。按照研究人員的想法,如果他們能搞清寵物狗聞到的那種氣味,就能研發一種診斷機器,用於家庭預防疾病。
4、減輕壓力
當今社會是一個高節奏、高壓力的社會,為了生活人們總是在不斷的奔波。獨處時總是想找個心靈寄託。人們常說,伴侶動物可幫助人類朋友減輕或避免對令人焦急的事情做出過度反應。美國紐約大學的克倫·阿倫博士對此進行了研究。
他的研究發現,運算數學時,有貓狗在場時人們的心跳速率增長比他們獨處時要緩慢得多,這表明寵物可以緩解人們的壓力。另外,如果運算數學時他們的朋友或者親人在場,心跳速率反而上升的更快。
5、孩子最好的夥伴
寵物還是一個良好的傾訴對象,特別對於孩子的成長具有很好的幫助。當孩子在學校或者生活中受了委屈,他們不願給父母講的時候,寵物就成了他們最好的傾訴對象。劍橋大學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孩子們與寵物之間關係的滿意程度要高於他們和兄弟姐妹的關係。
6、喚起內心的情感
日本麻布大學研究發現,與寵物的日常互動,會促進催產素的分泌。催產素它是由腦垂體後葉分泌,一般會在女性生產和哺乳期間大量釋放,能喚起女性的母愛。而男性其實也可以產生催產素。在兩性關係中,催產素具有良好的依戀作用。
與寵物的日常互動中,女性會有一種母愛的關懷。很多女性都將自己養的寵物當作是自己的孩子一般。寵物能喚起人們最原始的情感,讓人們更加溫柔善良,輕鬆愉悅。
當然,你養寵物的理由肯定遠遠不止這些。孤獨感、想要陪伴、認識更多鄰居、保護自己等等。但無論哪種理由,你在決定養寵物之前,一定要考慮清楚。很多主人養寵物只是圖一時興趣,等到養膩了或者寵物生病了就隨意摒棄。如果你沒有準備對你的寵物負責到底,請不要隨意接納他,不但不光是冷血,更是對整個城市、整個社會的不負責。
人們總是以為是自己在照顧寵物,其實,真正被照顧的是人類自己。所以,請善待你收養的每一隻寵物。
你養寵物的理由是什麼呢?你和你的寵物之間又有什麼故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